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17 09:26:4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通用19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怎样写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通用19篇)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篇1

  测量是三年级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是孩子很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知识来源于孩子们的亲生体验,来源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上完第一课我有如下感受。

  这节课是测量单元的第一课时,在第三册的时候学生已经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这节课是第二阶段的学习,再认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课前复习让学生回忆有关测量的知识,为学生根据1厘米的长度估计吸管的长度做一个铺垫,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10厘米的长度。从教学的实际来看学生的估计能力还是比较好的,估计的结果都比较接近。然后通过动手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触摸体验1分米的长度,感受1分米,在这个环节由于有的学生急于测量,没有注意到我的提醒导致有的学生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致,我想如果这个地方先让同桌互相检查后再汇报效果就会更好些。

  接下来设计的物体的环节就是让学生根据所体验、感受到的1分米在生活中的运用,把课本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从生活中更直接的体验1分米,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还要还原于生活。从学习中看,学生找到生活中是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东西比较多,有的学生说得都停不了,为了满足学生的愿望我临时想到让学生把这个内容写到数学日记里。学习1毫米的时候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先测量学生铅笔盒中较短的一支铅笔的长度,从面引出对毫米这个单位的需要,很顺利地引出毫米,也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资源进行教学。

  这节课我认为闪光点有两个,这两个闪光点都来自学生,一是当我让学生在米尺上找1分米时,有的学生说出了一大箩后,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只要够10厘米长都是1分米。”归纳得多好啊,把前面学生说的一大堆用一句话概括了;二是我让学生讨论米、分米、厘米三个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时,有一个小组的成员讨论出当分米长到1岁时,厘米就要长到10岁,多好的比喻啊!这样形象生动地记忆了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从这两个闪光点我无不佩服学生的思维,他们的脑里经常会出现许多很有创意的想法,我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好。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篇2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测量,使学生对毫米的认识逐步加深,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关于教材的处理:

  在测量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与方法。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本来我也试着想把毫米和分米这两课时合并成一课时完成的,但考虑课堂上的时间问题,因为毫米的学习学生对于进率关系的迁移是比较有难度的,和米、厘米结合起来也要花许多时间,所以两课时合并一课时可能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于是,我在修改了<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后,重新设计<毫米的认识>这节课,并且在这节课的巩固练习中设计了涉及到各长度单位混合的题型。

  二、关于重难点的突破: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

  1、紧密联系生活。

  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应该作为检验本单元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长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在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观念时,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外,同时还要多举一些当地学生熟悉的例子加以对比。如让学生在1分硬币上找1毫米、量电话卡银行卡的厚度,教室内是否存在1毫米等等,通过用手比划感知1毫米的实际大小。

  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贯穿估测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充分的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该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之上。如在引入毫米时,教材安排了学生用尺子测量课本厚度的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测量中发现课本的厚不能用整厘米表示,从而引出“毫米”,感受毫米产生的意义,再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明白厘米与毫米的关系。紧接着,在下边的动手操作小组内合作测量物品时,每一次准确测量之前都安排让学生先估一估,再精确测量。这样的编排设计给了学生尝试、修正的机会,使学生的估测能力在这节课上有了一定的发展。

  三、从课堂教学的反馈情况来看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教学的前端复习旧知时,时间过长,应该尽量缩短时间尽快进入主题。

  2、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达不完整,因为事先自己在教学时没有强调也没有示范。此外自身在授课时语言表达也不是很完善,需要改进。每个段落也没有很好地进行小结,在问问题时也有点累赘。

  3、本节课在估测方面比较薄弱,应该也要仔细分析一下,还有在测量时用到的测量方法也得帮助学生复习一遍。

  4、练习中从学生测量的错误情况来看:由于我没有强调5毫米这根刻度线的缘故,学生容易把这刻度线当成厘米刻度线,以至于把6、7、8、9毫米看成1、2、3、4毫米,试想如果我在介绍直尺,在直尺上认识毫米时就强调一下5毫米这根刻度线的作用和一些特殊长度的读法(倒着读,用几厘米减去几毫米),学生的掌握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些都是我课前没有预料到的。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所以,应该设想着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但本节课我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很好得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时甚至抢了学生的话。作业的反馈情况使我明白要想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得还课堂于学生。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篇3

  从二年级的测量—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过程中,我就感觉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并不是很好,因为这不同于简单的加减计算,那时候我就深刻的反思过如何教好“测量”这个内容。也跟同组其他成员讨论过,受益匪浅。明白这样的课一定要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自己操作,自己探究,自己总结。特别是认识分米这个长度单位,学生平时接触得本来就少。

  于是,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创造性地安排了很多让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数学书、粉笔、水性笔,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准确。然后从教师直尺上让学生观察,以十厘米为一个单位观察,然后拿出事先准备的十厘米的纸条,让学生感受。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让学生小组内寻找或者回忆,看谁能说说你发现的东西有哪些。没想到,孩子们的观察力那么强,孩子们津津乐道,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了。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效果非常好!

  通过这几堂课,在教授“测量”知识方面,我又有更多的反思,一定要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概念,例如1毫米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观察5分硬币的厚度,校园卡的厚度,爸爸妈妈身份证的厚度。充分感受1毫米的长度。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记住这些长度,如张开手臂的长度大概是1米,手掌的宽度大概是1分米,手指甲的宽是1厘米,两个手指微微张开一条缝是1毫米。这样学生在没有测量工具时,也能大概估计出身边物体的长度,而且学生也会觉得这种方法非常新颖独特。

  没有反思,就没有成长。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年轻老师,更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的把教学工作做好。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篇4

  本节课的内容,是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在学生了解了长度单位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的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和逻辑推理,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银行卡,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有多厚,然后实际测量一下,学生一下犯难了,因为银行卡的厚度不足1厘米,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并让学生感受到了1毫米大约是一张银行卡的厚度。学生在直尺上认识了1毫米后,可以测量不是整厘米的较短的物体。接下来我拿出10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毫米”、“1分米”长的物体。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我让他们分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答案多种多样,有的说身份证的厚度,硬币的厚度,磁卡的厚度等大约是1毫米,还有个小朋友说出了10张纸的厚度大约也是1毫米,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在生活中学习了数学,这对于我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好的收获。

  人们经常说“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备教材容易,备学生却难,因为人是活的,他的思维一直是变化当中。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对学生采用填鸭式教学,而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你对学生的情况只能是把握一条主线“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只有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才不会只是一句空话。

  通过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当我在课堂小结时,有个学生自主提出了一问题,“还有比毫米小的单位吗”,他的话还没落音,有个同学马上回答说:“有,是微米。”还有一个学生竟然说:“还有比微米小的是纳米”,他们的回答让我感到很意外,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同学们的知识面还是很广的。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篇5

  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这部分知识的延伸与发展。主要的知识点是测量不规则形状的物体的体积,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等量替换的数学方法和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时,我出示一块不规则形状石块、一块橡皮泥,让学生说说怎么知道它们的体积。学生很快说出求橡皮泥的体积的方法(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和正方体)。至于石块,它既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怎么知道它的体积呢?在学生对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测量束手无策时,我又创设了让学生回顾“乌鸦喝水”这个情境,更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然后让学生讨论设计测量方案。在交流讨论结果时,有的学生说出了教材呈现的两种方案,并选择教材上呈现的两种方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明白这是把不规则石块的体积转化成了可测量的水的体积。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含义,又能帮助学生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练习时,我力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既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又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篇6

  《有趣的测量》是一个实践活动,本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之后进行的一节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在实践和探究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在教学时,我通过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发现,不规则的石块体积必须要转化成规则物体的体积,水可以充当这一转化过程中的中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在水中体现石块的体积,学生思考后,结合生活的实际可知:将石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学生充分理解这一方法后,我又问:你还有其它测量石块的体积的方法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将石块放入盛有一定量水的长方体容器里,上涨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把石块放在一个长方体容器里,往里面倒水,没过石块后,再把石块取出,下降的水的体积也可以是石块的体积。在此,我就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后,在交流中造成冲突,又在观察、讨论、思考中相互接纳,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尽显了学生的潜在能力。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篇7

  在这节课上,我力求做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充分参与数学活动与交流机会,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估测的能力。

  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引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厘米,并且掌握了测量物体的方法,课上,我请学生猜一猜、量一量篮球场的长和宽,学生认识到物体长度较长时需要更大的长度单位:米,这样便建立了已有知识与新知的联系。

  二、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学习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掌握了测量的方法。

  三、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练习部分通过制作表格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恰当的使用长度单位,运用合适的整理方法,同时更进一步体会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价值,这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了愉悦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地感受数学,体验数学。

  四、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估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在本课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让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在测量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要先估计,然后测量,学生在估测,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强化表象,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篇8

  《降水量的测量》这一课要让学生制作一个雨量器,主要是让学生制作一个刻度线,贴在直筒玻璃杯的外面。课前,我想到学生的制作速度可能不快,因此在材料的准备上,我用即时贴代替白纸,让学生在即时贴上画刻度,这样就节省了粘透明胶带这一环节。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觉得这个制作应该不成问题,也非常简单。但没想到,学生的画线水平是非常差的,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画,怎样起笔,且速度超慢。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在学生画线之前已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指导,而且是边示范边指导的,告诉学生先画一条直线,底部标为0,再像直尺刻度一样画下来。在看到学生画线能力如此差的情况下,我原来设计让学生画100MM的刻度,后来改为画60MM,但大部分学生的制作时间花了近半节课。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下面关于雨量的实验和雨量大小的判断非常匆促。

  课后,我从数学老师口中得知,这届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很差,特别是画图能力。如果不画刻度线,学生更会将雨量的单位:毫米还是毫升搞混。那么如何从学生现有水平出发,加快画刻度线和制作能力,提高教学效益呢?

  我在后来材料准备上,利用即时贴的背面来画刻度线,因为背面刚好有像尺子一样一厘米一段的长度标记。如果用这个来画图,学生只要标上数字,画出毫米刻度线就可以了,速度会大大提高。不过要准备一个透明胶带进行粘贴。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篇9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知道小立方体可以组合成较长的工具,测量长的物体时便于测量和计数,也更准确。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总结,感受十进制法给我们测量带来的便捷。

  首先为每组学生准备:边长为2厘米小立方体50个、与课桌长度相当的纸带,与讲桌长度相当的纸带。

  课堂开始我让孩子们回顾上一节的班级记录表,引导感受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很难比较结果。于是我说哪一种物体测量的比较准确有又好用呢?这下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孩子说回形针比较好,因为它比较小测量的更准确,马上有同学说我不同意,回形针太不好摆了,小立方块又小又可以叠高高,最后我们共同比较了上节课用的四种物体的优缺点,发现小立方块比较适合用来测量。

  接下来我让孩子们讨论用小立方体测量,怎样做才能又快又准确?孩子们很容易知道把小立方体叠起来,但是多少个叠一起,很难通过孩子们自己出来结果,需要老师引导数学课上多少个小棒可以作为一捆,然后孩子们这样很容易说出可以将每10个小立方体粘连在一起进行测量。

  然后孩子们4人一组开始测量了,不过在第一个班级时,孩子们花在把小立方块10个粘在一起的时间太多了,不少组没有完成两种桌子长度的测量,于是在后面的班级,我直接让上个班级用过的粘好的10个为一组的小立方体给新的班级使用,这样节省了不少时间,给后面的用相同的物体测量,物体之间能不能作比较的讨论留出来充分的时间。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篇10

  《有趣的测量》是一个实践活动,本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之后进行的一节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在实践和探究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在教学时,我通过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发现,不规则的石块体积必须要转化成规则物体的体积,水可以充当这一转化过程中的中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在水中体现石块的体积,学生思考后,结合生活的实际可知:将石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学生充分理解这一方法后,我又问:你还有其它测量石块的体积的方法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将石块放入盛有一定量水的长方体容器里,上涨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把石块放在一个长方体容器里,往里面倒水,没过石块后,再把石块取出,下降的水的体积也可以是石块的体积。

  在此,我就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后,在交流中造成冲突,又在观察、讨论、思考中相互接纳,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尽显了学生的潜在能力。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篇11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是电学中一种基本的测量电阻的方法。以前的教材在安排这一内容时,是对定值电阻进行测量,最后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本节安排了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要求学生“多测几组数据”、“比较计算出的答案”,从而“能看出其中的规律”。这两种安排都能使学生学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阻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为学生提供了常用电学器材综合使用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但不同的是,所测量出来的数据,会引发学生不同的思考,从不同方面加深学生对电阻概念的理解,对于学生的方法学习和能力培养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只对操作感兴趣,对于分析实验数据得结论、对实验过程的评估这两个环节不感兴趣。针对这一现象,结合这节课的问题,举了一些科学家发现科学规律的例子,很多规律和发明并不是有意去研究得出的,而是科学家们在研究问题时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无意得到的,正所谓“无意插柳柳成荫”。生活中也是如此,不少的小分明都是在使用过程中感觉不好用,有心人发现了才发明出更好用的。同学们如果坚持去分析评估,养成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说不定你们也能发现新的科学规律,或者是有新的发明创造。这样激励学生去分析评估。

  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计这样的问题,多引导学生去分析,我相信,学生的能力一定会提高,将来的发明家中就会有我们的学生。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篇12

  这是一节让学生进行探究的活动内容。目的是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知道小车的运动描述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学会用测量的方法,并记录沿直线运动的小车到不同位置所需的时间,用简单图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定量测量和数学运算的能力。

  1.第一次涉及到要求比较高的计算公式,而速度公式的得出又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由于有小学数学中行程问题的基础作铺垫,学生对速度公式并不陌生,但是如何将两种不同的比较速度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以一个合适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让学生确实从方法上去理解这两种比较速度方法的合理性,需要在引导技巧上有所突破

  2.在学生活动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增加实验的可视程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能够较方便地测出速度的同学给予赞同。在做“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的实验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设计表格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实验中的`缺点并迅速地想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对公式、复合单位、单位换算以及规范计算的格式也作出了严格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作风起了很大的作用。

  3.对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做了精细的布置,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效果较好。在课堂中,学生学习气氛浓,学习积极性高,探究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篇13

  在学校的支持和协助下,在我们课题小组集体努力下,我较成功的完成了EEPo有效教育展示课,下面我将本节课简要做以总结反思。

  一、优点

  1、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研究方法、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本节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内容安排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3、本节课在EEPo学习方式训练指导下,学生已适应EEPo学习方式,约定用了语言约定及手势约定,均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并及时的鼓励了学生,在表达呈现方面用了语言表达及板卡呈现方式,学生的创新思维令人感叹,团队的配合也较好,每个团队成员相处和谐,并关注其他人,能够做到专心倾听,无论大动还是小动,学生占位合理,能够顾及到别人,课堂用时恰当合理,我认为我们的学习方式的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不足

  1、在教学设计上应更严密、更科学,尤其是要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活动时间。

  2、教学语言不够精炼,要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3、不能非常熟练地应用EEPo这种教学模式,有待继续学习和实践。

  4、针对于学习方式的训练还应再从不同课型,不同学生,从每个元素再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篇14

  本节课是一个纯粹而完整的实验探究,强调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从教学过程中极大体现了开放性的理念,在制定计划时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设计画出实验电路图;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并正确执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并记录;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撰写实验报告,然后我再通过课件把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记录表格等展示出来,让学生对照有什么区别,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改正;这样的设置,给学生极大的自主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能动性。

  从科学内容的角度来看,本实验是电功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综合性强,它是在学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的使用、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学习了电功率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生的体验,知道测量电功率的原理是P=UI,会画实验电路图,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习电路故障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灯泡发光和实际功率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到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学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的使用。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篇15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是电学部分的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它是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课成功之处:

  1、在探究前理顺了实验原理、计算电功率的公式、实验器材、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连接电路图时应注意的事项、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的选择、表格的设计后,为学生探究实验清理了障碍。

  2、实验结束后对三次测量结果通过计算得到的三个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值,能否将这三次的实际功率值计算出平均数,得到小灯泡的平均电功率?学生回答是不能的,因为灯泡的发光不同。

  3、通过对比实际电压和额定电压、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能更好的使学生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本课不足之处:

  有的小组在做实验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去做;个别小组的灯泡损坏严重,浪费较多时间,以至没有得出实验数据和实验没有完成;还少小组电路连接有问题也误了较多的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管理。

  八年的学生群体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也有较多的逆反心理,如果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组织不好学生的破坏力也是较大的,教学也要因人而异,以后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我将不断摸索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更大的进步,令自己的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大的收获。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篇16

  本堂课通过创设矛盾的情境,让同学们用直尺测量实物具体有多长、多厚,从解决身边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探寻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

  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数、画, 学生对1毫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并且通过手势帮助学生形成1毫米的表象,接着通过看一看、数一数,使学生的直观的认识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轻松和快乐。分米的认识也是通过先估计,再让学生在实际测量动手操作中得出10厘米就是1分米。再让学生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然后在生活中找长度是1分米的物体。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通过练习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实际测量能力。在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后,进行小组分工,学生兴趣盎然,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测量自己喜欢的物品,或者是身体的某一部分,精心地做记录,在测量中体会了不同的长度。对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从模糊到清晰。但是在后面做相关换算方面的习题时,发现很多学生这一块转不过弯来,接受并会运用需要一个过程。反复去强调,倒不如慢慢在练习中实践中领悟。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篇17

  在教学《测量》时,我是这样讲的:

  首先我先让学生分组合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出十米的距离(在教室外),然后让学生汇报测量方法;接着把学生按高矮分两组手拉手看十米需要几个学生,再让学生走一走,看自己走十米需要几步,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大约十米的物品。

  在进行操场测量时,由于学校没有操场,我让学生先测量了一下学校院子的东西长度,然后让学生试一试在一分钟内走多少米,再让学生分组走四百米(学生不知道),告诉学生走四百米用的时间,然后让学生估算一下标准操场的长度。

  最后的作业让学生完成在“做一做”中的3。

  整堂课上的很累,一是学生有点乱,而是感觉教的有点死板,很机械,课堂气氛不活跃。

  这堂课的优点:

  教材与实地结合,学校没有操场,怎么办,这一部分占课堂近二分之一的时间。我将学校院子的长度作为操场,然后让学生走一走,估计一下。这基本上能让学生在印象中有一个标准操场的样子。

  自主学习。在本课中,因为需要学生动手的多,也因为老师的经验不能代替学生的实践,我让学生分组来进行测量,亲自动手做,教师只起指导作用,这样,学生无拘无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不足:

  测量操场没有让学生自己测,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感到教材例题与习题矛盾,你都量了,还让学生走什么,估算什么,所以就省略了这一环节。

  事后,我感觉讲这一课经验太少,不知道到底怎样才能轻松而又有效的上好这一课,因此,恳请同仁多加指导。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篇18

  《有趣的测量》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延伸与发展。不规则的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学习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在本节课中,我有以下两点不足之处:

  一、没有创新

  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书本上提供了两个方案,我觉得这两个实验学生在科学课中都有做过,所以上课时省略了实验过程,而是直接让学生阐述过程,最后总结出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过于形式化。

  二、没有深入研究

  在教学本节课时,没有明确不规则的石块体积必须要转化成规则物体的体积,水可以充当这一转化过程中的中介。从而得出“石块的体积=水槽底面积×水面上升的高度”。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篇19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实际测量”这节课就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标杆、卷尺、测绳等测量工具测量较近或较远两点间距离,对测量结果要求不十分准确时也可以步测或目测。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分好小组并确定小组长;安排预习内容;准备好测量工具;安排好测量场地并事先计划实际活动的步骤。

  从这节课中,我深刻体会到拥有快乐、宽松的积极情绪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认知创造具有的激励作用,在这种情绪状态下,学生的思维能量最大限度的活跃起来,容易诱发创新思维,产生独到见解,真正体现了学生才是知识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确定较近两点后,我让学生自己选择测量工具,整个过程中学生清楚的明白只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才能更好得进行测量。在实际测量时,他们自己说出应注意的地方,如卷尺要拉直,刻度要对准等,得出结果后,我选择了一种小刻度的卷尺,尺不够长怎么办?预习过的学生迅速提议使用标杆并讲出了注意事项:要定一条直线。那么插在哪合适?测量前应该根据测量工具估测。接下来的分组实际测量迅速展开,在距离较远的两点间测量时选择了合适测量工具的小组在规定时间圆满地完成了测量任务。

  步测是一大难点。我选择了一段30米距离,他们按要求用均匀的步子沿直线走了三、四次并记好每次的步数后,都能算出平均每次走了多少步,但在求一步的平均长度是多少时出现困难,特别是出现30(米)47(步)这类不会往下算的情况,怎么办?让学生动口自己说,动脑想。在我提示长度单位可以换算后,大部分同学算出了自己一步的平均长度开始去验证第一次用工具测量的结果了。只剩下几个了,我直接告诉他们求法30米=3000厘米,用3000以平均步数,求出自己一步的平均步长。目测部分教授的较仓促,让学生练习的也较简单,应该让学生根据预习自己讲出如何测量,再用工具或步测的方法验证一下结果会更好一点。

  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方法实际测量,在创新的课堂上我愿走下讲台,走近我的学生,跟他们成为朋友,一起讨论,一起实际操作测量,以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数学测量教学反思07-20

《图形与测量》数学教学反思07-04

《实际测量》数学教学反思02-10

《有趣的测量》数学教学反思11-25

数学《图形与测量》优秀教学反思范文06-17

测量的教学反思06-12

《测量》教学反思02-08

三年级数学《测量》教学反思范文06-21

《图形与测量》数学课后教学反思范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