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送给好妈妈》教学反思

时间:2024-05-14 17:30:3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礼物送给好妈妈》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礼物送给好妈妈》教学反思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礼物送给好妈妈》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礼物送给好妈妈》教学反思 1

  《礼物送给好妈妈》这个活动选择建构式课程上中班下学期的主题活动《我有多爱你》中的一节科学活动。结合三月八日妇女节开展,但我上课的时候三八节已经过了,所以在导入部分进行了修改,我问:小朋友,我们的妈妈平时照顾我们很辛苦,我们为妈妈送一份礼物好吗?导入简洁明了,直接进入主题。活动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反思如下:

  一、活动的目标定位要突出重点。

  一是备时,我将活动的目标定位:

  1、进一步感知数字8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

  2、学习用点子记录每组给妈妈送礼物的人数。

  活动的第一条目标主要想通过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给妈妈送礼物和第三个环节装饰礼物来达成的。第二条目标主要落实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活动实施下来之后发现活动的时间过于长,导致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注意力不太集中。研讨后大家一致认为活动的“点”比较多,重点不太突出。教师在活动之前应想好本次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应抓住一个重点的目标,抓紧宝贵的活动时间,重点解决之。而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应定位在统计礼物数量上面。因此,活动的目标进行了修改,学习用点子记录的方法,统计各种礼物的人数。

  二是初步尝试合作统计,能讲述统计的结果。

  二、活动的准备要充分。

  1、幼儿的位置问题。

  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地时间比较短,因此活走动不宜过于频繁,过多的走动不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也不利于活动的常规。活动中教师采用什么样的座位,应根据活动的需要进行调整,如果需要孩子操作的次数比较多,最好就让孩子做在位置的旁边。另外,班里孩子有七组,每组孩子要统计一张统计表,在七张统计表汇总时比较多,研讨后大家认为应将幼儿分为四组比较合适。

  2、教具的问题。

  教具的摆放也应当引起重视,在活动准备时教师应先摆摆看,什么样的摆放方式是最合适的。本次活动中的四张统计表应按照1、2、3、4的顺序依次排列下去,且最好在同一行,便于幼儿目测、汇总。另外,活动的教具应清楚,让幼儿所有的孩子都能很清楚地看到,否则会严重影响活动的效果。

  三、活动的过程要紧凑。

  1、教师的语言应准确、精炼。

  教师准确地语言能让孩子明白老师的要求,教师的提问应小而且具体,切忌大而宽泛。另外太书面化的语言孩子不太能理解。

  2、活动的常规。

  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应当把握好活动的节奏,不能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活动的常规是活动质量的重要保证,活动的常规不好,常常需要停下来维持常规,会打断教师的思路,导致活动不紧凑。因此幼儿良好常规的养成十分必要。而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一次次的日常活动中一步步地养成。

  四、活动的讲评要以幼儿为主。

  我在活动讲评环节很容易犯的错误是:教师一个人自导自演,活动讲评或游戏分享环节,演变成为教师主演的“独角戏”。导致这一现状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善于发现问题,不善于用孩子的思维去考虑问题,不善于引导孩子讲述。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定位不准确。让孩子说,怎样引导孩子说,这也是我今后在组织集体活动和游戏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礼物送给好妈妈》教学反思 2

  通过送妈妈礼物这样一个情境,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8的数量,认识数字8,并体验到操作的乐趣。为了贴近幼儿的生活,我又设计了“8藏在哪里”的环节,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幼儿在寻找数字8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数字8的印象。

  首先,在备课时我将目标定位为1、感知8的数量,认识数字8、2、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为了达成我的第一目标,我采用了PPT的形式,请孩子看看、说说商店里的东西都有多少?通过边看边数来感知8以内的数量。本次活动,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数字8,故我加入了认识数字8的环节。

  我以“8长得像什么?”提问,引导孩子们找出生活中跟数字8的形状相似的东西来增加对8的认识。初步认识数字8后,我开始带领孩子们去感知8的数量。我以送妈妈礼物来贯穿整个活动,我设计了一个礼物袋,在礼物袋上,我不像往常一样,贴上8个圆点,而是贴上了数字8,加大了难度。然后准备了各种礼物贴纸,请孩子们按照我的要求,贴上数量为8的礼物。孩子们的表现也让我很满意,他们在操作的`时候,基本都贴对,且速度也很快。在感知完8的数量后,我又设计了“8藏在哪里”的环节,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数字8。可是课后当我反思时,这个环节放在这个活动中是否合适呢?其实,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富有童趣、有挑战性的数字层叠、覆盖图片,请孩子们找找藏在图片中的数字8,这样可能会更加好。

  通过此次活动,既让孩子体验给妈妈送礼物的快乐,又学习认识了数字8,并感知8以内的数量,让孩子们在说说、看看、做做中达成目标。

  《礼物送给好妈妈》教学反思 3

  幼儿园的数学课,没有纯粹的数学内容,每个课题都以一定的情景、游戏或故事等出现。

  比如:《礼物送给好妈妈》,课堂的主体内容是让中班孩子感知数字7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但是,却以《礼物送给好妈妈》作为课题。为什么呢?原因很多。

  首先,跟主题有关系,因为主题是“我有多爱你”。

  其次,让数学学习生活化,将数学融入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再则,让孩子的学习带着某种情感因素,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让孩子学得忘我。那么,在《礼物送给好妈妈》课堂上,孩子的学习是否达到预设的效果呢?

  《礼物送给好妈妈》中的妈妈是幼儿最亲近的人,送妈妈礼物也是孩子热衷于做的事,这些都没有问题。那就要看老师具体创设的情景是否引起孩子的强烈反应。老师在具体设计情节、导语、过渡语的时候是否让孩子觉得真实?是否让孩子感兴趣去做这件事?是否让孩子觉得做这件事非常有意义?从而使孩子在课堂中始终带着一个目的、任务,有意识、饶有兴致地在做某件事?老师创设的情景只有让孩子深切感受到与自己的关系,觉得有意义,才会有所反应。

  《礼物送给好妈妈》教学反思 4

  待改进之处:

  1.材料准备的多样性:虽然大多数孩子都能利用现有材料发挥创意,但有少数孩子表达了希望有更多种类的装饰材料来丰富他们的作品。未来可以考虑提前调研孩子们的兴趣点,准备更多样化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孩子的创造需求。

  2.技术指导的均衡性: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到部分孩子在手工技巧上遇到困难,尤其是在复杂构造的制作环节。教师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及时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位孩子都能顺利完成自己的.作品,减少挫败感。

  3.情感教育的深化:虽然活动在激发孩子们表达爱意方面做得很好,但在活动后的情感升华和深入讨论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可以通过集体讨论“为什么我们要感谢妈妈”、“除了礼物,我们还能如何表达爱”等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方式。

  结论与展望:

  《礼物送给好妈妈》教学活动是一次情感与实践并重的成功尝试,它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表达爱与感恩。未来在类似活动中,应继续关注个体差异,优化材料准备,加强个性化指导,并深化情感教育的内涵,以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

  《礼物送给好妈妈》教学反思 5

  成功之处:

  1.情感共鸣与动力激发:活动成功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投入了大量情感,许多孩子分享了自己与妈妈的温馨故事,这不仅加深了孩子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增强了他们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2.创造力的展现:孩子们的作品各具特色,从简单的手工卡片到复杂的折纸工艺品,无不展现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与独特视角,这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也锻炼了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3.亲情纽带加深:孩子们将礼物赠予妈妈时的瞬间,反馈表明活动对亲子关系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家长的感动与孩子们的喜悦,为家庭教育注入了温情,加深了亲子情感的连接。

  待改进方向:

  1.材料与指导的均衡性:尽管多数孩子能发挥创意,但少数在材料选择和技巧上遇到难题。未来应提供更多元化的材料选择以满足多样需求,并在技巧上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位孩子都能完成作品。

  2.情感教育的深化:在活动后,虽然孩子们表达了爱意,但情感教育可以进一步深化。增设环节讨论“爱的多种表达方式”、“妈妈的牺牲与付出”,鼓励孩子们思考,深化对母爱的感恩之情。

  3.活动反馈机制:建立更完善的反馈机制,收集孩子们及家长的反馈,了解活动的实际效果,为下一次活动提供调整依据。如增加视频记录、照片集锦集等,让美好瞬间永恒。

【《礼物送给好妈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中班数学礼物送给好妈妈教案01-10

《我的好妈妈》教学反思09-11

送给妈妈的礼物03-10

送给妈妈的礼物02-09

中班数学教案礼物送给好妈妈01-18

中班数学活动《礼物送给好妈妈》教学设计(通用11篇)05-10

歌曲《我的好妈妈》教学反思08-13

送给妈妈礼物作文02-09

送给妈妈的礼物的作文(精选)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