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实录与反思
教学要求:
1、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的规律,初步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初步发展分析、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及初步能力;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间隔排列的规律以及灵活运用这一规律。
教具、学具:手帕和夹子,小棒和圆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今天的课就从做游戏开始,看看哪个小朋友先发现游戏规律。
二、新授
活动一:晾手帕
1、这是一个晾衣架,(上面有两个夹子),我这里有一块手帕,谁能帮老师用夹子晾上去?
2、师再拿出一块手帕请学生晾。
3、刚才晾一块手帕时用了几个夹子,晾两块手帕用了几个夹子。
4、再拿出两块手帕,现在一共有几块手帕,像这样夹一共需要几个夹子?
5、如果老师一共有六块手帕,一共需要几个夹子?
6、小兔子乐园也像我们这样晾手帕,它们一共晾了九块手帕,你猜它们一共用了多少夹子呢?
活动二:观察挂图
1、让我们来看看它们到底用了几个夹子?
2、继续观察这幅图,你还发现哪两个事物间有联系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3、学生观察汇报,师板书。
4、师生小结:两端的事物比中间事物要多一,中间的事物比两端的事物少一。
活动三、动手操作
1、拿出身边的小棒和小圆片,你能摆出这种规律吗?
2、学生汇报,再次体验规律。
三、巩固练习
1、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物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你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吗?
2、老师这儿也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助解决,大家看书本49页,独立完成“想想做做”1、3。
3、看第2题,图中人在干什么,是不是也有这种规律?你觉得什么是“两端事物”,什么是“中间事物”?
①独立思考这两个问题,可以借助工具试一试。
②快速抢答:锯7次能锯多少段?锯9次呢?55次?
要锯成8段,锯几次?9段呢?60段?
4、同学们已掌握规律,老师要表扬几位思考速度极快的同学,(一男一女地上台)
①他们的排列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规律吗?
②如果老师要变成今天我们学习的规律,可以怎么做?
③如果将他们围成一个圆,你说他们之间是不是两个男生夹一个女生或两个女生夹一个男生?
④男女生人数一样,像这样围成一个圈的时候,结果就有所不同了,男女人数相等了,这种现象生活中也常见。
⑤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四、师生小结
五、课作:《补充习题》30页
《找规律》教学实录
活动一:晾手帕
师:这是一个晾衣架,(上面有两个夹子),老师这里有一块手帕,谁能帮老师用夹子把它晾上去?
生抢着要上台夹。师让一位学生上台夹。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块手帕,再给你一个夹子,你能像这样晾上去吗?
生思考片刻,马上积极举手要求上台夹。
生:用夹子夹在第二块手帕的中间,其余学生立刻举手要求帮忙。生夹对了。
师:刚才我们玩的是有关“手帕”与“夹子”的游戏(板书并出示小黑板)
(1)块手帕用了(2)个夹子
(2)块手帕用了(3)个夹子
师再拿出两块手帕
师:老师现在一共有四块手帕,像这样夹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生齐答7个
师:小兔子乐园也像我们这样晾了手帕,它们一共晾了9块手帕,你猜它们用了多少夹子?
生齐答10个
活动二:观察挂图
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走进兔子乐
园就知道了。
出示挂图,生验证是10个夹子。
师:你在这幅图上还发现哪两种事物间也有类似的规律?
生1:兔子与蘑菇1个隔1个排列,有7个篱笆8只兔子。
生2:篱笆与木桩也是间隔排列的,有12个篱笆和13个木桩,篱笆的个数比木桩少1。
师:这一组组事物都是间隔排列的那它们还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我发现它们开头一个和结尾一个是一样的。
师:像这样开头和结尾一样的事物我们叫它“两端事物”,而像手帕、蘑菇、篱笆这样在中间的叫“中间事物”。你能表述一下“两端事物”与“中间事物”之间的关系吗?
生1:“两端事物”比“中间事物”多1。
生2:“中间事物”比“两端事物”少1。
生齐说规律。
活动三:摆小棒和圆片
师:请大家拿出准备的小棒和圆片,你能摆出这样的规律吗?
生动手操作。
师让先摆好的同学把摆的图形画在小黑板上。
生1:我摆的是∣○∣○∣○∣,两端的是小棒,中间的是圆片,小棒比圆片多1,圆片比小棒少1。
生2:我摆的是○—○—○,两端的是圆片,中间的是小棒,圆片比小棒多1,小棒比圆片少1。
……
活动四:寻找事例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规律的事物,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生1:地面铺的地砖与地砖之间有一条缝隙。
生2:手指上一截一条线。
生3:衣服上的扣子。
师:开头一粒扣子,结尾是一粒扣子吗?
生3:不是,这个例子不是。
生4:我的同桌衣服上的条纹是这种规律。
生5:拳头上有高有低,也是这种规律。
……
活动五:实际运用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些例子需要大家帮忙解决。打开书到49页,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3题。
生独立思考完成。
生1:广告牌有24个,因为电线杆是“两端事物”,广告牌是“中间事物”,广告牌比电线杆多1。
生2:桃树有74个,因为柳树是“两端事物”,桃树是“中间事物”,桃树比柳树少1。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第2题,图中小男孩在干什么?(锯木头)这儿有我们所学的规律吗?(有)
师演示截粉笔。
师:我锯了()次,锯成了()段,那段数与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大家可以用剪刀剪小纸片,完成第2题,同时思考段数与次数之间的关系。
《找规律》教学实录与反思,
生边剪边思考问题。
生1:锯3次能锯4段,因为我发现段数比次数多1。
生2:段数是“两端事物”,次数是“中间事物”,所以锯成6段要锯5次。
师:大家找到了规律,能不能快速抢答?
锯7次能锯多少段?锯9次呢?55次?
要锯成8段,锯几次?9段呢?60段?
师:同学们已熟练掌握规律了,老师要表扬几位思考速度极快的同学。(一男一女地上台,三男三女)
师:他们的排列是我们这节课学的规律吗?(不是)
师:如果要变成今天我们学的规律,可以怎么做?
生1:去掉一个男生就是了。
生2:去掉一个女生也行。
生3:还可以加上一个男生。
……
师:如果将他们围成一个圈,你说他们之间是不是两个男生夹一个女生或两个女生夹一个男生。
生观察后齐答是,并有惊奇的表情。
师:像这样围成一个圈的时候,结果就有所不同了,男女人数相等了。这样的现象生活中也常见。
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师:为什么排成一直线的时候两端比中间多1,围成一个圈的时候两种事物就相等了?
生互相讨论
生:排成一直线两端的事物只利用了一次,两端就会比中间多1;围成圈的时候每个事物都用了两次,这样两种事物就一样多了。
师:说得真好!你掌握今天学的`规律了吗?
【反思】
课上完,我的第一感觉是学生规律认识得不错。但认真回顾一下,有令人满意的环节,当然也存在不少问题。
在包场集体备课时主讲老师提到如果直观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找规律,学生的回答肯定不会完全围绕所讲内容,而会发散很远。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一开始就设计“晾手帕”的游戏环节,在游戏中通过数据的显示,学生很快
找到了规律,然后在观察图,学生能立刻找到类似的两种事物,并能说出他们之间的规律,较好地体现本课所要学的目标。
备课中我还发现“想想做做”第4题与本课例题有所不同,学生在理解分析可能会有困难。针对此我设计了男女上台排列这一环节,先后提出两个问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知识,又可提示如何思考问题。
不足之处在于:
1、有些问题切入口太小,限制学生思维。例如一开始晾手帕环节,当要晾第二块手帕时,我设计为“还有一块手帕,再给你一个夹子,你能像第一块那样夹起来吗?”这里我提到再用一个夹子,暗示学生另一个夹子可以利用第一块手帕的一个夹子,限制学生思维,如果能改成“还有一块手帕,你能用最少的夹子把它也晾上去吗?”学生思考空间就更大一些。
2、学生举例回答没有认真分析。我让学生例举生活中有此规律的现象时,有些学生例举手指上是一截一条横线,我没能指出手指与手掌连接的这条横线要不看才是此规律;衣服上的条纹也是分不清开头的条纹在哪,也就无法说明是次规律。这也提醒我看事物不能看大概,要仔细去研究分析。
3、要注重从形象到抽象的引入。本课我设计一系列环节让学生在形象、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掌握规律,但还缺乏抽象思维的培养。如果在最后把“两端事物”概括为“点”,“中间事物”概括为“段”,并用抽象的点段图演示点段关系,学生的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将得到很好的培养。
评课:
1、层次清晰,组织的活动环环紧扣,为解决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服务。特别是最后一个游戏:学生排成一直队和围成圆的不同,为学生解决练习中的最后一题作了很好的铺垫。
2、能正确把握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的深度,通过学生具体的操作让学生加深对规律的认识。
3、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开始由生活情景引入该课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在学生基本认识有关的规律知识后,又回到生活,让学生再找找生活中类似的规律现象,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规律的认识。
4建议:
(1)在揭示规律时,用“两端事物”、“中间事物”来表示不太确切,应归纳成点、段比较科学。
(2)在学生的操作活动结束后,学生对规律的认识教师可以借助线段图让学生加深认识,让学生学会用线段图来找规律的方法。
【找规律教学实录与反思】相关文章:
《找规律》教学实录及反思12-19
数学教材章节《找规律》教学实录与反思01-04
《找规律》教学反思10-11
《找规律》教学反思05-28
找规律教学反思06-28
《找规律》教学反思06-19
《 找规律》的教学反思01-08
找规律教学反思06-09
《找规律》教学反思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