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是以区域为案例,进行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的探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在教材案例的基础上,我设计并选取了多各其他区域的案例,从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一些体会。地理题目的设计,一般有两种形式:文字式和图文结合式,而解题的“钥匙”必然存在于文字或图、表中。其呈现的方式或开门见山,或“犹抱琵琶半遮面”。不管是哪种设计,我们只有认真研读,细心审题,才能化抽象为具体,变间接为直观,从而提取出解题所需的足够有效信息。
我常跟学生讲,读懂了题意,找全了条件,你就成功了百分之九十。
但是,从平常的做题情况来看,相当多的学生在读题、审题上没有章法,找不全甚至找不到有效信息。
结合我自身的学习、做题体会和一些学生的心得,我总结出地理读题审题时分“三步走”的方法,在课堂讲评习题或单独辅导时加以实践,效果比较理想。
“三步法”具体表现为:
第一步 迅速浏览题目(包括看图、表),读懂题意,大致清楚考查什么。
第二步 再从头认真“读”题,特别是要将自己认为关键的地方(词、数字、日期、现象等)“重读”出来——条件允许就直接大声读,条件限制就在嘴里默默地加重“语气”,同时用笔将其划出来。
第三步 解读前面重读和划出的信息,根据题意,将其转化为解题的直接条件(有些可能就被排除掉了),并写在对应的.位置,甚至需直接标注到图中。如:读到“某地一天中影长最短”,就转化为当地是正午12点,并标在旁边;在光照图中看到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就在旁边标出6点;明确了晨线或昏线,就在相应的位置画上阴影,以表示夜半球部分等等。
这样“三步”下来,基本上就能将解题的有效信息提取并解读出来,并直观地展现在眼前,从而使找不到条件或遗漏条件等问题大大减少。
在开始推广的时候,很多学生不习惯,特别是第二步——实实在在地“读”。因此,我采用带领学生读题和已有成功体验的学生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让大家都感受到“三步法”的优点;同时,鼓励更多的学生亲自尝试。当然,有的学生暂时由于能力上的差异,还需要更多遍的读题,但一段时间下来,大家普遍反映读题审题时条理更清晰、效率更高了。
细细推敲,读题“三步法”实质上是动“口”、动手、动脑相结合,其核心就是“动脑”——思维的锻炼,而动“口”和动手等良好的习惯更加有助于思维活动的开展,事半功倍。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试题03-29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优秀教案08-28
资源开发和利用物理教学反思10-16
反思物理教学资源开发利用01-06
区域地理的教学反思08-04
中班教育教学反思区域06-06
《大班区域运动》教学反思01-01
《长江的开发》的教学反思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