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哟乃》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24 11:00:30 林强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乃哟乃》教学反思(精选9篇)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如何把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乃哟乃》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乃哟乃》教学反思(精选9篇)

  《乃哟乃》教学反思 1

  进行了《乃呦乃》一课的教学实践,从整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能在活动中体验音的高低,明确三者之间的音高关系,再通过唱歌曲、找位置、编创等方式来加深巩固,在课堂中培养了学生的表现、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以下是回顾本课的优缺点,具体说明。

  一、教学中我能注重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课堂上进行了角色的转换。《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应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理念,在这节课中有所体现。例如:在练唱do mi sol时,我让学生到前面来弹琴,感受琴键和声音的'变化,然后让学生做琴键,在动中掌握音高,在玩中也拉进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二、传统的音乐教学中,那种枯燥、机械、专业的视唱识谱训练,是与审美不相适宜的,学生厌烦是必然的。所以在这节课中,我利用学生个子的高矮不同来代表do sol 两个音,再通过学生自己听辩找到mi所在的位置并调整高低,在学生的表演中直观的感受到三者之间的音高关系,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也有一些环节出现了问题,在反思中,我也想出一些解决的方法和对策,下面具体说一说。

  1、创作之前铺垫条件不够,给学生创作带来困难,效果不好。

  例如:在课上,我只说了“一个格子中有两个字,也有一个字,你该怎么办?把你想唱的音符填在格子里。”学生创作起来很困难,有的三个音符填在一个格子里,最后在我的帮助下,学生完成了作品,但是唱出来的效果也不好。从这可以看出,是我的教学设计出了问题,于是我反复琢磨,觉得这一环节还应该在创作前补充说明几个问题, 一个是“两个音符在一个格子里怎样拍,一个格子里一个音符怎样拍?”这样还能对学生进行节奏的训练。再有,应该让学生看清楚do mi sol 分别在哪层格子里,“能不能到别的位置上去?”“哪个音符在前面应先唱哪一个等问题。”我想如果铺垫得清楚、明确,学生一定能做得很好。

  2、教学中教师不能依靠课件中的范唱,这节课我如果自己范唱学生会听得更清晰,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表情和体态语更好的注意演唱中要注意的问题。

  3、这是一首很好的多声部练习歌曲,如果能细致的进行练习,会为学生今后的多声部表演打下很好的基础,此处我的教学方法还要继续探究。

  通过这节课,我觉得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实践”、“体验”是获得直接经验的最好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的运用。

  《乃哟乃》教学反思 2

  歌曲《乃哟乃》是二年级第二课《幸福的歌》中的一首学唱歌曲,是一首简短的土家族民歌。歌曲延续用图形谱的方式,直观地呈现歌曲的旋律特点,且歌中只出现了“domisol”这三个音,让学生在感受土家族歌曲音调特点的同时,从感性上体验音程结构关系,在即兴编创活动中巩固音高概念。简单但不单调,欢快而热烈旋律,表现了土家族儿童欢乐开朗的性格。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首先让孩子们多次聆听歌曲录音,边听边按照二拍子的节奏特点跟音乐拍手,继而模唱歌曲,感受土家族歌曲的情绪和风格特点。接着,演唱歌曲,并自编简单的动作表演,体会土家族儿童欢乐、幸福的生活及开朗的性格。紧接着让孩子们结合图形谱和多媒体课件的动图,跟着我的琴声视唱歌曲旋律,唱好旋律后,让他们加入科尔文手势边唱边做,之后又模仿教材上的`动作图形,边唱表演。

  另外,为了继续巩固“domisol”这三个音的音高,除了让孩子们接唱、分角色扮演这三个音,并自由结合唱一唱外,还引导他们打乱这三个音的顺序,自己编创旋律演唱,最后再次回到歌曲旋律的视唱上。其次,用同样的方法,让孩子们视唱了“refala”这三个音。通过这几种形式的演唱,孩子们不但唱准了三个音的音高,还掌握了多种表现形式。听着孩子们唱着“domisolrefala”,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乃哟乃》教学反思 3

  在《乃哟乃》这一课的教案设计中,我采用我们塔山小学的音乐课的模式——感知和体验来这两点来设计教案,使学生在与老师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聆听音乐、发现音乐,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在音乐审美的感知过程中获得愉悦。

  而且我时刻注意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唱歌的习惯、聆听的习惯还有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还有唱歌的姿势呀、站立的姿势还有回答问题的.姿势我都注意纠正。因为孩子小时候养成的习惯长大后能继续坚持。我还注意音乐学科的本位,上课师生问好歌、安静歌还有鼓励的棒棒歌,让孩子一切行动听音乐,培养他们音乐的敏感和喜好。

  评价时候,我采用多元评价,及时评价及时跟上,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我采用了苹果花的游戏来给孩子以显性的评价,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合作的能力,让每个孩子都以为集体争光而荣!

  这堂课活而不乱,我和孩子们一起踏歌起舞。一起在欢快的音乐中积极体验,收获着愉悦的情感。让民族音乐自然流淌在孩子的心田。

  《乃哟乃》教学反思 4

  《乃哟乃》是一首很简单的歌曲,简单到整首歌曲只由ΧΧ、Χ两种节奏和“1、3、5”三个音组成,共十三小节。欧老师用这么简单的教学教材,上出了一堂精彩纷呈的音乐课。教学活动围绕《乃哟乃》的歌曲“学唱”与“表现”展开,恰倒好处地拓展了与歌曲密切相关且音乐性强的内容。教学材料处理精当,教学中关注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积累、音乐表现技能的提高和音乐综合素养的培养。真可谓“小题大做”,充分发挥教学材料的最大教学效益,是本堂课的精彩之所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如何用好教材,有效教学,实现音乐教学的三维目标,欧老师的教学尝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充分挖掘简单教材所蕴涵的丰富的音乐教育元素展开教学,落实了学生音乐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设计的一大亮点。教学的开始欧老师采用了“与音符小朋友做游戏”的活动方式,先让学生唱唱“1、3、5”三个音符,接着指导学生运用歌曲中的典型节奏“ΧΧ Χ”和“1、3、5”三个音符即兴创作一小节旋律,与老师进行“创作旋律接龙”游戏。正是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生认识并唱准了这三个音符,掌握了歌曲中典型的节奏“ΧΧ Χ”。歌曲的学唱虽然采用了相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的“视唱法”进行,但有了前面的教学铺垫,也水到渠成,学生并不感枯燥与为难,而将其作为了音符游戏的延伸,在兴致勃勃中学会了歌曲的演唱,在歌谱的视唱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歌曲的“表现”教师灵活地采用了多种方式,如,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用声势的参与、多种演唱形式表现等等。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与表现,一次次的音乐实践与展示,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曲,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短小的歌曲,常规的学习内容,巧妙的教学活动设计,实现的是音乐教学的`三维目标。

  将歌曲的学习融入其相关文化背景之中,巧妙设计了一些与音乐学习密切相关的、能让学生充分参与体验的音乐表现活动,丰富了学习内容,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拓展了学生艺术视野,是此课设计的又一点睛之笔。其一,情境性合唱的加入。老师根据歌曲内容,创设土家族过“舍巴节”前集会时同伴站在山头互相呼喊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歌曲旋律中的三个音符“1、3、5”,进行三声部的合唱,并借助创设的情境,对学生的演唱提出适当的要求,以提高其合唱的技巧。如:“你们怎样唱才能呼唤到远处的伙伴呢?”(演唱声音的要求),“边呼喊(唱)边听听别人回答的声音啊。”(合唱技巧的提示)。情境性合唱的加入既能更好地表现歌曲意境,增强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合唱演唱技巧,让学生体验和感受了多声部合的魅力,收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其二,摆手舞的参与。摆手舞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让学生学习较为简单的摆手舞动作,参与到音乐表现之中来,既贴近于音乐教学主题,适时渗透了土家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又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执教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强,很具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现场教学中,欧老师能随机应变地处理好一些临时“状况”,体现了教师的机智与灵活。如在情境性合唱加入时,学生没有按教师的预设方案进行,而加入了自己的创意,老师马上给予肯定,并按学生方案进行合唱,呵护了学生创新意识,为课堂增色不少。

  日本的音乐教育家高萩保治先生在他的《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中谈到:歌唱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教会学生唱唱歌,而应该使每一个学生产生各种不相同的、属于孩子们自己的、各种各样的“感动”、“动情”,这才是对“音乐教育”的正确理解。我想,欧蓉老师的课,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对音乐教育的理解,才会将简单的材料拓展得如此的充分,创设这么多的音乐情境让学生体验而感动,设计这么多的活动让学生动情而表现,也才会有“小题大做”后教学效益的丰收。

  《乃哟乃》教学反思 5

  四十分钟的课很快就结束了,回想这一节课的整个过程,我觉得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反思的。

  首先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安排比较紧凑,在这一课上,我除了想让学生学会唱《乃哟乃》这首歌,我还想让学生借此机会能对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所了解,并通过欣赏,结合以往学过的少数民族歌曲,初步找出民族歌曲的共性,增进学生对我们这一多民族国家的`了解,向学生渗透各族人民是一家的爱国主义思想。因此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如课前以小组形式确定要了解的内容,接着各自寻找相关资料,我帮助整理归纳,随后课内交流、介绍,最后我再引进另一首少数民族歌曲给学生欣赏,让学生在听听、唱唱、跳跳、欣赏中自己归纳出少数民族歌曲的共性,这样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

  其次,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比如教学舞蹈时,对本班学生情况估计的不够充分,以为动作简单,我只要多示范几次就可以了,可没想到真正跳时,才发现学生掌握起来有点难度,尤其是男孩子,动作和音乐不能协调配合,使得场面有些混乱,没能达到我的预期效果,在应该是高潮的地方留下了一些遗憾,这是我今后应该要注意的问题。

  另外,在学生上来介绍的特点时,因为只有学生讲而显得较为枯燥,如果能配上民俗风情的多媒体视频,我想效果一定会更好。

  这此上课让我觉得,教学有多种多样的方法,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尝试、去实践,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让新理念真正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去。

  《乃哟乃》教学反思 6

  《乃呦乃》是一首湖南土家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了土家族小朋友快乐幸福的生活。其曲调轻快、活泼。do,mi,sol三音组成的旋律朗朗上口,极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给人以质朴、清新的感觉。简单的三音很适宜在二年级渗透识谱教学。

  本课的教学思路以音乐游戏“交朋友”为主线,设计了“找朋友”(感受歌曲)——“交朋友”(学唱歌曲)——“好朋友”(表现歌曲)的`三个教学环节。整节课教学主线明晰,环节衔接自然,充分让学生在歌曲和音乐游戏中聆听和学唱歌曲,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对于本节课的识读乐谱知识学生基本掌握,但是在音准方面还是欠缺。主要感觉整堂课学生模唱体验的时间不够,音乐游戏和摆手舞只停留在学生初步聆听歌曲和表现歌曲上,如果设计这些环节时能体现出聆听音符音高和模唱音高相联系,使学生在音乐实践的活动中加深对音高的记忆,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施就会有效和高效。在以后的教学当中一定要思考教学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使学生在音乐的实践当中,充分理解音乐。

  《乃哟乃》教学反思 7

  《乃呦乃》是一首湖南土家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了土家族小朋友幸福快乐的生活。所用的音只有三个(DO、MI、SOL),但其构成的旋律却极富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给人以奇特、质朴、清新之感,是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热爱祖国的理想教材。

  《乃呦乃》是一首简短的土家族民歌,整首歌曲由五个小乐句组成,旋律中只用DO、MI、SOL三个音。歌曲虽然简单,但歌曲旋律变化不明显,学生在学唱时容易混淆。在课前我的想法就是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用听、看、体验、表演等方式,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因此我在课堂上就积极的'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我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身体各感官的参与活动,以及教师教态的亲切感,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使自己的语言更富有童趣,这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来看,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学习的较主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目标的体现者,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进行接龙游戏,分组表演,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性,也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学生活动的自由度,使每个同学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学生在课堂上非常的活跃,且思维也比以前活跃了,这也就证明,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潜能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给学生空间,这样学生才会自由的发挥,上课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乃哟乃》教学反思 8

  歌曲《乃哟乃》是一首简短的土家族民歌,全曲由五个小乐句组成。旋律中只用do、mi、sol三个音,而且每个乐句的句尾最后一小节都是sol、mi、do顺序,音高、节奏完全相同。由于歌曲乐句的长短不同,形成了(2+2+3+3+3)有变化句式结构,旋律简单而不单调,简短旋律欢快热烈,表现了土家族儿童欢乐开朗的性格。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方式之一,因此在了解了歌曲的情绪后,我鼓励学生像“找相同与不同游戏”中让学生找到相同的`旋律,最后孩子们找到了两个“s m s,s m d ”,两个“d d m,s m d”,当然还有五个“s m d”,再配上“乃呦乃,乃呦嗬”,学到这,孩子们已经觉得这首歌曲有点意思了,之后的活动有旋律模唱、旋律与歌词接唱、歌词接唱、旋律接唱,孩子们都完成得很好,在旋律的"接唱中,我主要让他们接唱五个小句中的最后一句,也就是“s,m,d”,最后还让他们分角色扮演“d m s”,并自由组合唱一唱,只是在最后分角色扮演的游戏环节中,课堂秩序有点乱,但是通过这些环节,孩子们已经能唱准“s m d”这一句了,而且也感受到了快乐,今后的游戏环节中中,应加强课堂秩序管理。

  《乃哟乃》教学反思 9

  在选课的时候,我注重选择难点突出的课进行有效教学。工作12年,发现越是好听的歌,越不适合公开课。除非这首歌曲难点非常突出。

  找准歌曲难点很重要。将难点利用多种方法反复突破更重要。本课难点很清晰,就是唱准DO MI SOL三个音。先利用摸唱唱准DO MI SOL,紧接着认识唱名,并学习柯达伊手势音阶,利用柯达伊手势表示这三个音,最后利用字母谱学唱DO MI SOL,最后用身体体验DO MI SOL音高位置。

  学习歌曲环节,利用两首歌曲的对比教学,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地理位置、语言、歌词含义、歌曲情绪和速度。提出各种有关问题,使得学生紧紧跟着老师的'教学一环扣一环的思考、感悟、体验并解惑。

  学习效果显著,延伸性强。纠正错误及时,注重个别学生能力培养。并与学生互换主角位置,达到了教师与学生护为主角的轻松教学。

  本课在最后拓展部分,还可设计其他环节。比如观看土家族歌舞视频、还可当小朋友们是记者,采访土家族小朋友,说说你长大之后的愿望等等!

  最后,我想说。这节课中精彩处颇多,在自己上这节课的时候,感受到的是与学生融为一体的教学。但是,歌曲情绪的带动如果能再激情一些,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乃哟乃》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乃哟乃教学设计与反思03-06

《乃哟乃》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05-23

《乃哟乃》优秀教学设计03-09

小学音乐《乃哟乃》教案03-17

小学二年级乃哟乃音乐教学反思10-11

小学三年级音乐《乃哟乃》教学设计(通用6篇)05-10

磨炼乃成钢02-18

巩乃斯马教学设计05-11

水乃生命之源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