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教学反思

时间:2021-06-13 14:31:5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蚂蚁》教学反思

  《蚂蚁》一课旨在通过对蚂蚁这种大自然存在较多且学生容易寻找的小动物的观察研究,使学生知道蚂蚁身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训练他们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同时在观察中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解决问题。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他们自己观察,自己去发现。学生在互相研讨、争论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分享其研究成果,在互动中学习知识。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了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了热爱科学的情感。

《蚂蚁》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课前安排组织学生“捉蚂蚁”,观察蚂蚁的生活。

  (二)以谈话方式导入:同学们,找到小蚂蚁的踪迹了吗?谁来说说你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这自然地引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且使同学们的兴趣盎然。

  (三)解决观察蚂蚁时碰到的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清楚地观察到蚂蚁的外形特征有一定的难度,除了蚂蚁体形较小外,到处乱爬也是学生难以观察的原因。因而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一种既能看清楚,又不会让它到处乱爬的方法来进行观察。

  (四)组织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身体,并把观察结果写在或画在活动记录上。

  (五)比较蚂蚁、蜗牛、蝗虫的身体特点,这一比较和讨论,是蜗牛和蝗虫比较观察的延续,使学生初步形成“昆虫”概念。

  (六)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蚂蚁的食性。

  (七)让学生讨论自己研究的项目,自主探究蚂蚁的其他行为。(八)指导学生把蚂蚁放回它家附近的地方,教育学生重视爱护

  小动物,珍惜生命。

  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到:

  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课前进行了“捉蚂蚁”活动,

  看到了蚂蚁的种类、大小,并发现了蚂蚁一些有趣的生活习性。如:打架、搬食物、玩游戏等等。小小的'蚂蚁,带给了他们无穷的乐趣,使他们对蚂蚁感兴趣了,而兴趣又是学习知识的前提。儿童一旦对所接受的事物感兴趣,他们必将会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执著地追求,勤奋地探索。上课后我又用谈话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同学们,找到小蚂蚁的踪迹了吗?是在什么地方发现它们的?”你在捉蚂蚁时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这为是过后的探究式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观察、实验,自己探究科学秘密

  观察是指导低年级学生认识自然的最基本的手法之一。课堂中的观察活动是发展观察能力的基础。组织观察活动,首先要准备充足的观察材料,才能保证学生分组观察。观察材料具有典型性,才能使学生顺利观察。因此,上《蚂蚁》这课,为了便于学生观察,课前带领学生拿着盒子采集蚂蚁。上课时,由于蚂蚁体形较小,学生用放大镜耐心、细心、认真地观察其外形特征,把蚂蚁放在由苹果、饭、馒头、糖等围成的一个圈子里,观察它爱吃什么。最后通过“蚂蚁走钢丝”、“蚂蚁过桥”等游戏,观察蚂蚁触角的作用。这样,通过精心选择充足的观察材料,就可以把学生对实物的好奇心理引导到求知上来,从而获取新的科学知识有效地保持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三、德育教育渗透恰当。学生学习了本课以后,知道蚂蚁是可爱的小动物,我们可以与它们和平共处,它们对于我们的益处大于害处,因而课后要为蚂蚁找一个安全、舒适的家。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让学生说话完整,注意条理清楚、简洁生动。

 

【《蚂蚁》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蚂蚁》教学反思09-14

蚂蚁教学反思08-20

蚂蚁教学反思12-16

《蚂蚁》教学反思01-07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        06-15

《蚂蚁搬家》教学反思01-08

《蚂蚁做操》的教学反思07-01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08-20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