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时间:2024-09-13 10:28:20 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水东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自然资源,并为之自豪。

  2、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并能在众多的物产中找出本地的物产。

  3、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

  4、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了解一些家乡的风景名胜。

  5、课件演示: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准备资料的情况,事先准备好一些音响、图片材料做成课件,在学生介绍时给予适当的补充,帮助同学理解。

  教学方法:

  引导、补学、激学、评学

  学习方法:

  自学讨论

  教学准备及手段:

  课前收集的有关自己家乡的资料、实物,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在上节课中,在同学们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到了你们的家乡进行参观。在那里,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还听到了动人的传说故事,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今天这节课,你们还想继续进行旅行吗?

  二、新授

  活动一:我是小导游(目的: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

  1、导语:那好!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坐上时光列车,到你们的家乡去看一看、瞧一瞧,家乡都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特有名的物产?你们说好不好?可是我们先到那些同学的家乡呢?谁来做领航员呢?

  这样吧!既然同学们都想当领航员做小导游,我想你们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小声的、把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交流与汇总。然后推选出一名小导游来做领航员。(注: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家乡的不同,自愿结合成若干小组,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查找。)

  2、学生小组交流。(老师给予及时地引导)

  活动二:我的家乡物产多又多(目的:通过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了解一些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自然资源,并为之自豪)

  导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请同学们注意倾听,旅行结束后,我们还要评出小导游、智囊团呢?

  1、同学代表上来发言:说明并展示自己家乡物产的照片、图片、实物等等,如果有同学带来了家乡的食品可以请同学们尝一尝。最后讲一讲自己使用什么方法收集到这些材料的。

  2、当一位同学发言完以后,其他同学可以给以补充。

  3、课件演示: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准备资料的情况,事先准备好一些音响、图片材料做成课件,在学生介绍时给予适当的补充,帮助同学理解。

  活动三:心中的赞美。(目的: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形式,抒发一下自己内心地感受,从而进一步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

  导语:同学们,你们瞧!我们的水东家乡不仅山美、水美、人美而且还有丰富的物产资源。看到这些,你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你们想用什么形式来赞美我们的家乡呢?

  1、小组同学讨论。(诗歌表演、歌曲表演、赞美的话、简笔画……)

  2、请同学代表表演。

  三、总结:

  同学们,短短的旅行即将结束,你是不是也像老师一样意犹未尽呢?在这节课上,我们不仅对家乡多了一份了解,而且又多了一份爱,增添了一份自豪。你们那些发自肺腑的言语感动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与同学。今天,我们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希望未来,家乡为你们的成长感到自豪。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再一次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千年古镇——生我、养我、爱我、育我美丽的水东家乡吧!

  四、播放课件:课件内容为老师课前收集到的风景、物产、人文图片资料,并配以《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曲伴奏。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体会与他人分享时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情感目标:培养与人分享快乐的情感,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行为目标:实际参与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教学难点:

  理解分享是种快乐。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糖果、树叶、叶贴画、课件。

  2、学生准备:一两件自己最喜爱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唱歌激情,引言揭题

  1、播放《幸福拍手歌》,师生共享。(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学生心理特点,为营造快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做铺垫,用快乐的歌声调动学生快乐的情感,初步体验分享的快乐)

  2、引言揭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展开活动,分享快乐

  (一)物质分享的快乐

  活动一:我们班的.“分享日”,分享活动,享受物的分享快乐。

  1、分享活动建议:

  a.你可以向别人介绍你的心爱之物,也可以把你的心爱之物借给同学。 b.你可以与小组内的同学分享,也可以到其它组和其它同学分享。 c.欣赏别人的物品请用心爱护。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参与其中。

  3.交流感受:在刚才的分享活动中,你们A觉得快乐吗?为什么这么快乐呀?

  (设计意图:在快乐轻松的"活动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分享的快乐。)

  4.总结归纳:你有一个快乐,拿出来与别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个快乐。

  5.体验升华:将糖果奖给刚刚与人分享最多,给更多人带来快乐的同学,让他说说打算如何处理糖果。

  (设计意图:体验分享,深化理解“你有一个快乐,拿出来与别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个快乐。”的意思)

  活动二:我们共分享,回归生活,体验肋人的快乐。

  1.生活小故事。情境表演,感受分享就是献出关爱。

  (设计意图:选择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有教育价值的内容让学生情境表演,使学生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而分享就是献出关爱,帮助别人会让自己觉得快乐。)

  2.活动拓展:下雨天,同学们陆续回家了。一个同学站在校门口,焦急地望着天空。这时,小刚同学拿着伞刚要回家,小刚该怎么办?

  情境ABC:小刚把伞借给那个同学,自己冒雨回家。

  小刚让这个同学在学校等他,他回家取伞给他。

  小刚把这个同学送回家后再回家。么样的办法帮助别人会更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道德智慧,用最好的办法帮助别人,更好地与人分享,获得更多的快乐。)

  (二)智慧分享的快乐

  活动一:大家的智慧多又多,感受合作的快乐

  1、叶贴画的游戏规则:

  思想碰碰车:a.先把自己的构思在小组内交流。

  b.派一代表去别组学习,了解别组的做法

  c.小组商量,选择最佳言方案大家一起动手:相互合作,共同完成。

  2.学生小组活动,老师指导。

  3.交流汇报:游戏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4、总结提升: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之后,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设计意图:各小组自定一个主题,用树叶创作叶贴画,做完后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谈做的过程中的感受,使学生意识到彼此在分享着各自的想法,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

  活动二:故事与思考,深化对分享的理解。

  小品表演:盲人打手电筒

  (设计意图:用生动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领会每一个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彼此的分享,我们的生活才会快乐。)

  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3

  学习目标:

  1、学会分享,知道谦让和分享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2、能与同伴分享玩具、图书,并与同伴积极交流自己的想法。

  3、感受谦让、分享给别人和自己带来的快乐,体验爱的温馨与美好。学习重点难点:学会分享,知道谦让和分享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先带大家一起来学习《分享真快乐》。

  二、学习新课:

  (一)分享阅读更有趣

  1.看图片,讲讲四幅图都讲了什么?

  2.你和好朋友分享过什么?分享后,好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3.小结:原来分享让小朋友感到心情愉快,小朋友相互分享可以获得更多的快乐。

  (二)分享的魔力

  1.读儿歌,思考问题?

  2.分享还有什么魔力吗?

  (三)快乐地分享

  1.播放图片:看孩子们都在分享什么。

  2.小组根据图合作、讨论:我们有什么好方法快乐的"分享。

  3.齐读下面的秘笈。

  (四)他是“小气鬼”吗

  1.播放图片:看孩子们想分享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

  2.小组根据图合作、讨论:我们有什么办法才能和他人一起分享。

  3.展示。

  4.小结:在分享的时候,我们要有礼貌,爱惜别人的东西,玩完了及时归还。

  三、巩固新知:

  互相分享自己的玩具或图书后,这样就会有更多小朋友能玩到自己喜欢的玩具看到自己喜欢的图书了。分享不仅能使小朋友得到更多的玩具和图书,而且能使小朋友感受到更多的分享快乐。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4

  知识目标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能力目标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进热爱社会的情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情景剧:小明的一天。

  分析:通过小明一天的活动,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小明一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过渡:我们今天就学习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感受社会生活

  (一)丰富的社会生活

  活动一:图片欣赏

  (展示图片)

  1.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

  提示:第一幅是参观工厂;第二幅是参加农村劳动;第三幅是听法制讲座;第四幅是集体活动。

  2.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

  提示: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3.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我们参与过的社会生活?

  提示:到敬老院参加义工活动;到景区旅游;为社区发展提建议等。

  4.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提示: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让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目标导学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活动二:社会关系网

  (展示图片)

  1.分析:你对这个网络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展示图片)识别几种社会关系:

  提示:同学关系。提示:师生关系。

  提示:母子(女)关系。提示:消费关系。

  3.分析:四幅图片及社会关系网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我们会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活动三:情景图片展示

  我是消费者我是大哥哥

  1.读图分析:在这些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是一定的吗?

  提示:在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不是确定不变的。

  教师总结: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分析自己参与了哪些社会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扮演着什么身份。

  提示:父子(女)关系,扮演儿子(女儿);师生关系,扮演学生;同学关系,扮演同学;公共关系,扮演公民;等等。

  活动四:小辩论

  让学生分成两组,对以下两个话题进行辩论:

  (1)人是否可以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

  (2)一个人的成功,完全是他个人奋斗的结果吗?

  让学生搜集资料,更进一步地理解人的成长和发展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是我们本学期的第一站,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了解到了我们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3板书设计

  我与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社会生活成就我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4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在情境创设法教学尝试中,注意引用有针对性和新颖性的案例和故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小组的合作探究做好准备。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尝试中,注意到要适合学生在学习中思维活动所经历的过程与发展,让他们成为协同共事、协同研究的团体,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5

  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探究合作的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青春期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教学难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

  思考:“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你如何理解这些句中的“格”?

  提示:格是正确、形式、规矩

  教师讲述:放飞梦想的青春时代,我们可以张扬、放纵、探险、自由、任性、哭闹,但是做起事来我们要遵守规矩,我们要让青春风格。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青春有格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行己有耻

  (多媒体显示图片)

  很多时候,公交车上年轻人们“镇定”地坐在老弱病残孕的座位上,丝毫没有意识到身旁站着的老人,如果换成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呢?

  (1)理解“行己有耻”

  提示:学生分组讨论,注意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行己有耻”简单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正如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就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多媒体显示)

  勾践卧薪尝胆

  (2)越王为什么“置胆于坐,饮食尝之”?

  提示:这是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3)教师讲述:“行己有耻”的要求: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能力。正如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教师总结:羞恶之心引到我们判断是否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他在我们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多媒体显示)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

  思考:(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提示:纪律、规章、法律、道德

  (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要遵守道德、法律等规则以外,我们还要遵守纪律、规章制度等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这些规则的约束,不管我们的行动是否被发现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则。““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过渡:我们看一看这个片段

  (多媒体显示)

  今天我们实行无人监考的考试方式考试数学,考完后排名。老师发完卷子走了,刚开始大家在认真做题。一会儿,我遇到一道难题怎么算也不行,看看邻座的同学已经做出,而老师没在。我心里还是纠结“这是考试不管老师在不在,都要遵守考试纪律”“这次考试完,老师排名次,如果这道题写错了,名次我有可能就排在后面,回家妈妈有得唠叨我”

  活动二:出谋划策

  我该怎么办?帮我出出主意?

  提示:看吧,没有老师监督;不看,不管有没有老师我们都要遵守考试纪律。

  教师讲述:“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同时“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掌握增强自控力的方法和技巧:增强“我不要”的力量;增强“我想要”的力量;加强自我监控。

  目标导学二:至于行善

  (多媒体显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选自《大学》

  活动三:说一说

  (1)《大学》这本书的宗旨是什么?

  提示:《大学》的主旨是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阅读---------阅读感悟微尘”

  (2)谈谈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以后的打算?

  提示:行善在于是心,在于是行动。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多媒体显示)

  活动四:探究合作

  探究合作一

  (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

  提示:看到同学的优点,心理。

  (2)看到这封感谢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提示:分组讨论,探究合作

  教师总结:我们应该把童小勇作为榜样,向他学习。榜眼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我们要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多媒体显示)

  小明这学期又被选上“三好学生”,这是他连续三次当选了。当有同学问他时,他说:我每天晚上都要对自己今天的行为进行思考、检查,看看是否有不足之处,今后注意自己的言行。

  探究合作二

  (3)小明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提示:小明平时做到的事

  教师讲述:小明做到了“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多媒体显示)

  探究合作三

  (1)你如何看到上述观点?

  提示:观点结合实际情况,举例说明。

  (2)“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教师总结:一个人要做到独善其身,以宽广的胸襟、坚定地信念和刚上的品格行事处世,始终拥有信心、不断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社会中还要关心、帮助周围的人。

  三、课堂总结

  今天学习知道青春有格,就是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也就是“少年之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让我们做一名有志青年,张扬自己的青春,放飞自己的梦想。

  板书设计

  行己有耻

  青春有格

  止于至善

  教学反思

  1.情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设多种方式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活动起来,让他们畅所欲言。

  2.这节课设计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些陌生,理解困难。

  3.学生课堂上讨论不激烈,对于一些观点不能较好说出自己的理解。对于国学知识知道太少,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相关文章:

《道德与法治》教案03-07

二年级上册道德法治教案07-30

道德与法治教案03-19

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2-23

道德与法治教案模板05-06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03-09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11-17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02-20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07-05

道德与法治作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