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手工活动教案

时间:2023-07-08 18:24:48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大班手工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手工活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大班手工活动教案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探索、讨论如何将红薯叶变成“链子”。

  2、尝试用红薯叶制作耳环、项链或头饰并佩戴在身上。

  3、体验红薯叶创意玩儿带来的乐趣,并能自信大胆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重点难点重点:

  用红薯叶制作配饰并佩戴在身上。

  难点:探索如何将红薯叶变成“链子”。

  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幼儿园屋顶植物园的红薯地、小椅子围着红薯地坐成半圆

  2、材料准备:红薯叶、制作步骤图、幼儿成品图、小夹子、t台秀音乐、黑板、粉笔、拉杆音响、提前用红薯叶做好的配饰(教师在课前佩戴在身上)

  活动过程

  一、观察教师身上佩戴的红薯叶配饰,激发幼儿的兴趣。

  孩子们,你们来看看今天汤老师身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幼:你戴着…)

  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配饰是用什么做的吗?(幼:叶子、红薯叶…)

  总结:老师身上这些好看的配饰都是用红薯叶做的,悄悄告诉你们哦咱们的爸爸妈妈小时候家里条件差,买不起玩具,那时候他们就用红薯叶做成项链耳环玩游戏,我们今天也来体验一下爸爸妈妈们小时候的玩具吧!

  二、幼儿探索如何将红薯叶变成“链子”

  1、教师提问,幼儿探索。

  汤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红薯叶,你们先来探索一下,可以用什么方法将红薯叶变成链子?想到方法后就去试试看,能不能成功?

  2、教师在黑板记录幼儿的探索结果。

  你想到了什么方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幼儿分享自己的探索结果,教师用图记录)

  三、出示步骤图,总结方法:掰和撕

  1、梳理总结幼儿刚才的探索结果,并分析出方法:掰和撕

  你们都动脑筋想了好多方法,其实要把红薯叶变成链子其实是有诀窍的哟,我们来看看这个诀窍你们刚才有没有想到过哦,这个诀窍就是掰和撕,我们一起来看看步骤图。(出示步骤图)

  2、欣赏成品作。

  学会了这个方法我们就可以制作出各种配饰:耳环、项链、头饰…(出示成品图)

  四、两人一组相互合作

  接下来请你们来当设计师,两个小朋友一组用红薯叶做出漂亮的`饰品佩戴在身上。完成后我们一起去参加红薯叶t台秀!

  五、结束活动:红薯叶t台秀

  教师播放音乐,进行t台秀表演。

  五、延伸活动

  将红薯叶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听听爸爸妈妈讲他们儿时的故事,聊聊爸爸妈妈们小时候都玩儿些什么呢。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幼儿认识到原来看似普通的红薯叶,还有这样的创意玩儿法。

  在探索红薯叶变“链条”的过程中,孩子们从刚开始的不敢动手到后来积极思考,一步一步在探索和记录中梳理经验,最后共同总结出方法,幼儿得到了自主的发展。

  在操作环节,幼儿两两合作用掰和撕的方法,制作红薯叶配饰并相互佩戴,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

  最后的红薯叶t台秀使整个活动达到高潮,孩子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他们的激情在音乐和氛围中燃起来。

  总的来说本次活动效果很不错,教师充分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与幼儿互动非常好,如果能将记录的方式换成思维导图,应该可以更好的效果。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认识有关花和叶子的名称。

  2.初步了解压花艺术,学会使用压花工具,学习创作压花作品。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采摘各种野花野草,并了解它们的名称、特征及生长特点。

  2.微波炉、压花板、镊子、白乳胶、牙签、水彩纸、过塑纸、过塑机、冷裱膜、剪刀、打洞机、彩绳、相框。

  活动过程

  一、出示鲜花,引出压花

  1.教师提出问题:这么漂亮的鲜花,有什么办法让它保存下来呢?(幼儿讨论。)一起来看看老师用的这种方法吧。

  演示:修剪花和叶子,并放入压花板里面扣好,再放入微波炉里干燥。(师:猜猜这些花会发生什么变化?)出示压干素材让幼儿观察、对比。

  小结:老师用刚才的方法把花和叶子的水分抽干,而它们的颜色和形状都没有发生变化,这种方法叫做压花。

  二、出示三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幼儿观察,引起幼儿创作的兴趣(作品1—3)

  幼儿观察后分别谈自己的感受。

  小结:第一幅作品主体表现突出,花和花之间有遮挡关系;第二幅作品中花和花之间紧紧相连,叶子拥抱着花朵,形状像月亮,背景很素雅;第三幅作品的底色用粉彩画笔涂抹,颜色搭配很美。

  三、介绍压花工具,幼儿进行压花创作

  1.师:今天我们压花要用的工具有镊子、白乳胶、牙签等,花材需要用镊子夹起来(教师边介绍边演示),老师还准备了冷膜、过塑纸、过塑机、微波炉,你们做好了拿上来过塑、冷裱。

  2.幼儿压花创作,教师指导。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也来创作一幅压花作品,请先想好你的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想用哪些表现方法,是突出主体的、还是表现花与叶子之间关系的`……

  幼儿创作时,教师个别指导幼儿用花材进行构图,注意花与叶子的相连、颜色的搭配等,构好图后用少量的白乳胶把花材固定即可。

  3.作品过塑、冷裱、装镜框。

  教师提醒幼儿根据自己作品的大小和自己的需要,选择过塑纸或冷裱膜进行过塑、冷裱,最后装框,作品完成。

  四、展示幼儿作品,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利用提供的材料,通过灌、扎、画等方法制作出各种自己喜欢的草头娃娃。

  2.体验亲子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锯木屑、草种、透明丝袜、细绳、纸杯和油性彩笔、剪刀。

  活动过程:

  一、引导兴趣

  教师出示长满绿草的草头娃娃给幼儿欣赏:小朋友,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位神秘的客人,她是谁呢?(教师出示草头娃娃)她长得什么样子?用什么做的呢?愿意和爸爸妈妈—起学做草头娃娃吗?

  二、讲解制作步骤

  1.根据造型的需要在丝袜里灌入一些草种,然后将锯木屑装满丝袜用细绳扎紧。(注意将草种放在娃娃头顶的`位置)

  2.利用细绳将装有草种和锯木屑的丝袜扎出造型。如:扎出两只耳朵、一个鼻子,或扎出身体等。

  3.用油性水彩笔给草头娃娃画上眼睛、鼻子、嘴巴、头发或身体的花纹等。

  4.用水将制作完成的草头娃娃浇透后,摆放在大小适合的容器如纸杯、盘子里面。提醒幼儿注意不能用水浸泡,只要将草头娃娃浇透水,这样过几天就会长出绿油油的“头发”了。

  三、亲子合作

  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制作,可根据个人喜欢制作不同的草头娃娃如熊娃娃、鸭娃娃等。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四、展示作品

  教师将幼儿制作的草头娃娃在手工区展示,让幼儿体验亲子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请幼儿为自己的草头娃娃浇水并做好观察记录,从而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装饰材料,通过剪、逐层粘贴、折等形式来装饰和设计帽子,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乐意参与制作公鸡帽子的活动,感受浓郁的鸡年氛围,体验创作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准备:

  1.物质准备:

  (1)海报纸、彩色拷贝纸、彩纸、公鸡的眼睛、报纸、皱纹纸、水果网袋、手揉纸等;毛根、绒球、羽毛、纽扣、亮片等装饰材料;松紧带、胶棒、双面胶、勾线笔、剪刀等;

  (2)视频:《小鸡小鸡咯咯哒》、ppt课件;

  2. 经验准备:孩子们已经熟悉过鸡年的新童谣《小鸡小鸡咯咯哒》。

  三、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1) 师:公鸡先生有一个很洋气的名字---罗斯特,你们看罗斯特先生有什么特点?因为今年是罗斯特先生的本命年,所以他要在今晚举行一场盛大的舞会,他想邀请所有的好朋友都是参加,今天老师也接到了给我们班级的邀请函,为此我专门制作了一顶漂亮的公鸡帽子去参加舞会。

  2. 播放操作步骤视频。

  (1)逐步出示步骤图,再次引导幼儿回忆操作步骤。

  3.观察羽毛的线条(锯齿边、花边等)

  4. 幼儿讨论制作内容

  5. 幼儿制作。

  (1)幼儿开始制作,教师进行巡视、个别指导。(播放轻音乐)

  (2)在巡视的过程中帮孩子订好松紧带,完成的将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坐回座位上。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利用纸袋原型,通过画、剪、贴等技能,表现动物、人物。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利用纸袋玩偶进行游戏或讲故事。

  二、活动准备:白色纸袋、彩笔、剪刀、抹布、各种人物、动物的五官及玩偶范例。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纸袋小熊猫,以熊猫的口吻说: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小熊猫。今天,我是到你们班来找小伙伴的,请你们照我的样子做几个小伙伴好不好。

  2、引导幼儿观察纸袋小熊猫的制作方法。

  *在纸袋上部适当位置贴上小熊猫的眼睛、嘴巴,也可以用彩笔画出来。在纸袋上面适当位置贴上小熊猫的'两只耳朵。

  *在纸袋两边中下部剪两个小孔,大小能伸进手指即可。

  *把一只手伸进纸袋,大拇指和小指分别伸进纸袋两边的小孔,做小熊猫的手,纸袋玩偶就做好了。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下面请小朋友来为小熊猫做伙伴,老师这里有许多小动物头像,可以先看看他们长得怎么样,然后在想想你想做哪种小动物,用什么方法做。幼儿先看玩偶范例,然后动手制作,每个小朋友要尽量注意跟别人做的不一样。

  *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制作两个不一样的玩偶,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业。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教师评价作品,可从五官位置、色彩的选用去评。

  *幼儿将玩偶套在手上,两两对话,学习用玩偶的口吻对话和表述。

  四、活动延伸:将好的玩偶放在语言角内,供幼儿练习讲话,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培养相互交往的能力。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6

  教材分析

  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包,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包形形色色,玲珑夺目,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大班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逐渐提高,他们喜欢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并能尝试借助辅助材料表现物体的细节特征。本次亲子活动,旨在让幼儿在家长的指导合作过程中,探索用剪、贴、针线穿缝等技能缝制香包的方法,体验亲子制作香包的快乐,感受节日的温馨。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有挂香包的习俗,初步了解香包的功用及制作材料。

  2.尝试用针缝的方法制作香包,知道与小朋友保持合适的距离,注意用针的安全。

  3.体验与家长自制香包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艾草、干花、针、线、各色花布、吊坠、彩珠等等。

  2.幼儿已有用针经验。

  3.民间音乐的磁带、教学课件。

  活动建议

  1.利用教学课件,帮助幼儿感受香包的不同形状。

  (1)观察香包,了解挂香包的用途。提问: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挂香包?

  小结:古时人们在端午节这天小孩早晨出去踏青脖子、手上和脚上挂上穿好的五彩线胸前还要挂着香包驱虫辟邪,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2)了解香包的不同形状,激发自制香包的兴趣。

  小结:香包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圆形、心形的、圆柱体的、葫芦形的、椎体的等等,色彩鲜艳,装饰美丽,香包主要有吊绳、香包袋、吊坠三部分组成。

  2.讨论、探索制作香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知道缝制香包时要与小朋友保持合适的距离,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

  (1)探讨制作香包的方法和步骤,了解制作香包的基本流程。提问:做香包需要哪些材料?怎样使用这些材料来做香包?

  小结:首先要根据自己想制作制作的香包形状裁剪布料进行缝合,然后安装吊绳、制作吊坠,最后在香袋里装上艾草、干花等香料。

  (2)亲子讨论制作什么形状的香包,并与大家分享交流制作方法。

  (3)讨论做香包的注意事项,提醒家长和小朋友正确使用剪刀和针线,确保人身安全。

  3.在音乐声中,家长指导幼儿缝制香包,体验亲子制作的快乐。

  4.共同欣赏、评析作品,共同分享亲子制作香包的乐趣。

  (1)幼儿和家长展示并讲述自己的作品,重点引导讲出自己作品的制作过程。

  (2)引导幼儿互相评价,主要在观察评价中感受作品的优美造型、新颖的创造想象。看!香囊漂亮吗?

  大班综合优质公开课《鸭子骑车记》视频+课件PPT+音乐+详案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7

  目标:

  1、尝试用建筑材料把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表现出来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表现力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勇于探索的品质

  准备:

  砖块、木柏、板、纸盒、竹节、麦秆、泥土、绳子等材料与工具辅助材料积木、积塑果冻盒不、小木棍等

  指导:

  一、回忆自己所见的各种各样的桥引题

  二、介绍材料和工具

  三、引导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与同伴合作参与建构

  1.启发幼儿与同伴协商选材

  2.鼓励幼儿大胆构思并根据构思进行分工合作地建构

  3.师巡回观察适当指导

  四、引导幼儿把作品集中摆放地班上创设"我们造的桥"互相观赏

  五、延伸:鼓励幼儿与家长一同制作桥的模型,并带到班级参与展示交流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8

  制作意图:

  1、在教学中只单纯运用图片、挂图进行操作来吸引孩子的兴趣是不够的,不能更好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孩子的天性是好奇的,总是喜欢看一看,摸一摸,为了让幼儿在探索、思考、操作、观赏中掌握有关的平衡知识,从小培养孩子爱科学,因此,我们制作了这个玩教具。

  教育价值:

  1、鸡妈妈和小鸡的制作可以激发幼儿爱科学,了解物体不倒的方法和原理。

  2、根据物理学平衡知识的种类和物体的稳度,打下了感性的知识基础,在玩不倒鸡时感受到一个物体的底部较重,上部较轻,而且底部凸球形的它就能达到自然挺立的状态。

  3、既可以供观赏之用,还可以给幼儿玩耍。

  4、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意识。

  选择材料:大饮料瓶两只、彩带、即时贴、天然泥、一个乒乓球、塑料绳、铁丝、黑毛线。

  制作方法:

  1、大鸡的制作:将两个大饮料瓶都从中间斜着剪下来,其中一个下半部分做鸡身的`底部,上半部分当作鸡尾,另一只饮料瓶的上半部当作鸡的上身,把瓶口剪去粘上乒乓球当作鸡头,鸡身的底部放上天然泥,能够自然竖立,鸡身的底部、鸡尾、鸡头三部分插接好,粘贴牢固,用彩带剪成羽毛,有层次的粘贴好,即时贴做鸡的嘴、眼、鸡冠。

  2、小鸡的制作:用塑料绳做成一大一小的塑料球,用剪刀剪整齐;用铁丝把两个球连接起来;用铁丝做成小鸡的两条腿、一张嘴,漏出铁丝的地方缠上塑料绳;用黑毛线从头的中间穿透、打结鸡的眼睛即可做成。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的形态,能用三角折剪的方法进行剪纸。

  2.能在纸上画下蝴蝶的轮廓,运用对折镂空的方法剪下蝴蝶的花纹。

  3.提高动手能力,感受剪纸活动的乐趣。

  4.大胆尝试剪纸,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了解蝴蝶的形态,能用三角折剪的方法进行剪纸。

  活动难点:

  能在纸上画下蝴蝶的轮廓,运用对折镂空的方法剪下蝴蝶的花纹。

  活动准备:

  蝴蝶图片、正方形手工纸、范作、剪刀、铅笔、自制的步骤图。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今天老师就要带小朋友用能干的小手剪一个非常好看的图案,是什么呢?现在请小朋友猜一个谜语:头上两触头,身穿花花衣,飞在花丛中,快乐把舞跳。

  2.对,这个谜底就是蝴蝶。蝴蝶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昆虫。

  3.那蝴蝶长的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出示蝴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外形,了解蝴蝶的.姿态。

  5.今天俞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剪纸蝴蝶,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是怎么做的。

  二、教师示范讲解

  1.教师出示已剪好的蝴蝶,你们看,这只蝴蝶是怎么做出来的?

  2.教师介绍操作材料,讲解制作步骤。

  3.教师示范蝴蝶的做法,边示范边出示步骤图。

  4.首先取一张彩纸用三角折剪的方法折好,然后在打开的地方画下蝴蝶的一半轮廓,接着沿着轮廓剪下图形,在蝴蝶的花纹处对折并进行镂空,最后把剪好的蝴蝶打开,一只美丽的蝴蝶就完成了。

  三、幼儿操作

  1.教师提操作要求:提醒幼儿不乱扔废纸,将剪下的废纸扔进垃圾桶。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帮助有困难的幼儿进行制作。

  4.指导个别幼儿运用对折镂空的方法剪蝴蝶上的花纹。

  四、展示与评价

  1.引导幼儿将剪好的蝴蝶布置在黑板上,互相欣赏与评价。

  2.幼儿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只蝴蝶,为什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用三角折剪的方法学剪蝴蝶。活动中,由于幼儿已经学过三角折法,对于折的技能大部分幼儿还是掌握得比较好的。在操作环节中,我发现大部分幼儿一开始不怎么会画蝴蝶,通过指导后,幼儿掌握了画蝴蝶的方法,但还是存在着个别幼儿画的蝴蝶不过形象,分析原因,由于我们是混龄班,存在着个体差异,此外,我觉得是因为课前没有让幼儿先画一画蝴蝶,课前准备还不够充分,在这方面自己的确没有考虑周到。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最后的活动效果还是不错的,大部分幼儿还是学会了剪蝴蝶,达到了活动目标。

  小百科: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大约有 14000 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10

  材料准备:

  四个牛奶盒 、剪刀 、双面胶 、彩纸 、瓶子的盖。

  制作过程:

  1.用剪刀沿盒子的'三分之处剪开。

  2.用深色彩纸剪出10个圆形做轱辘。

  3.将彩色报纸撕下一块用手攒成球。

  4.将攒好的小球粘在轱辘上。

  5.再粘在盒子车厢的两侧。

  6.将彩纸用剪刀剪下四条长条反复的折,再将两端粘上双面胶,把每节车厢连接在一起。

  7.利用双粘胶将剪下来的一个牛奶盒上半部分和第一个“车厢”粘在一起。

  8.将瓶子盖拧下来,利用双面胶粘在“车头”。

  9.牛奶小车做好了。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1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分割方式将纸杯变形、涂色、制作出纸杯花。

  2、体验变形所带来的快乐,并能耐心地进行创作活动。

  3、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 一次性纸杯若干,蜡笔、剪刀等。

  2。、自制范例:纸杯花

  活动过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1、出示纸杯:

  2、师:小朋友们,我们都用过这样的纸杯吧。那么,喝完水后你会怎样处理它?(扔掉)

  3、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你看小纸杯多伤心呐!它觉得自己还有用处呢。我们小朋友帮忙想一想:用过的纸杯还能做什么呢?

  (2)幼儿出主意,开阔思路,教师随机评价。

  (3)师:看,老师把纸杯变成了绿色礼品,是什么呀?(出示实物纸杯花)

  二、鼓励幼儿探索纸杯花的制作方法。

  1、纸杯花又环保,又漂亮,你们喜欢吗?我们一起看看用了哪些材料?

  2、一次性纸杯怎么才能变成一朵美丽的花呢?(教师示范)请幼儿示范用剪刀把纸杯剪成花的过程: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直到将杯身全部剪开,用手将剪开的长条状花瓣向外打开即变成花。

  3、欣赏更多的纸杯花

  三、幼儿尝试不同的分割方式,制作纸杯花。

  1、提出要求:先用剪刀从杯口往下剪,要是直线,一直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从杯口沿直线剪,接着把剪好的花瓣向外翻,涂色,剪形状(或者先剪形状后涂色),然后画花心,再贴到纸上,最后用笔画上花茎和花叶。

  2、幼儿和家长一起探讨、操作。(放音乐背景)

  四、展示评价

  1、时间到,每个小组 举起你的作品,没做完也没关系,让大家看看你的设计。

  师:请全班幼儿一起展示作品。

  2、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把废旧的物品利用起来,来装饰我们的生活,你们真棒!小小的纸杯还有许多用处,下次我们把它制作成更多的绿色礼品送给弟弟妹妹,大家一起做环保小卫士,好吗?

  活动反思:

  在课前请孩子们每人准备一个一次性纸杯,在课堂上制作纸杯花。在这个基础上,因为是孩子们自己准备的材料,所以兴致也很高,包括几个调皮的孩子都做得非常认真仔细,一开始还担心在操作时场面会比较乱,比较难控制,看来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尽管在剪花瓣时有的`小朋友剪的粗细不均,也有的剪的不是很直,但是看得出来,小朋友都很用心的在做。使用剪刀的过程中也都能遵守规则,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剪刀。在给纸杯做装饰时,我给幼儿示范了两种设计方案,供幼儿参考,在幼儿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幼儿的创新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在活动中,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地去做吧!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12

  【教材分析】

  泥贴画将团、接、压技能与浮雕的表现形式有机结合,形式比较活泼,操作性强。本次活动依托泥的延展性和丰富的色彩,将四季特征及万物变化的过程表现出来。引导幼儿在充分欣赏、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进一步感受四季的多姿多彩,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关注生活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接、压等技能表现某一季节的典型图案。

  2.幼儿分组,根据各自的`想法选用与背景颜色有反差的泥,合作完成四季的风景泥贴画。

  3.用泥贴画的形式表现四季的变化和美。

  【活动准备】

  1.橡皮泥或者太空混、彩色纸盘、“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拥抱冬天

  2.有代表性的四季的图片。

  【活动建议】

  1.请幼儿交流搜集到的四季的图片,表达各自的想法和感受。

  提问:春夏秋冬,四季轮换,每一个季节都有令人难忘的风景。你最喜欢什么?

  2.请幼儿欣赏四季风景的泥贴画作品,了解各季节里有代表性的图案。

  (1)引导幼儿观察作品范例。

  提问:你如何看出是哪个季节的?

  (2)启发幼儿思考自己想要表现的主题。提问:你想表现季节的什么特征?

  3.幼儿分组进行泥工制作,提示幼儿综合运用多种技能。

  幼儿可以4人一组进行制作,小组成员分工,协商确定主题。请幼儿自主阅读《拥抱冬天》

  第11页,观察操作步骤。鼓励幼儿综合运用搓条、团圆、压扁、捏合等技能塑造各种植物、动物和人物等形象。

  4.分组进行作品展示与分享,感受四季轮换的美引导幼儿用优美、连贯的语言描述四季的风景。

  版本2小班社会《红灯绿灯眨眼睛》公开课视频+课件PPT+教案+音乐+小动画(红绿灯)大班亲子韵律《小黑鱼》优质课视频+教案PPT课件音乐下载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1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对边折后再用撕的方法撕蜡光纸的技能。

  2、用小长条粘贴鞭炮,学习安排合理的粘贴位置。

  3、发展手指肌肉的灵活性。

  4、愿意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纸工操作纸

  浆糊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过年的时候你们听到过鞭炮声吗?那你们见过鞭炮吗?鞭炮是什么样子的?(请个别幼儿说说)

  小结:鞭炮通常是一串串的,一个接着一个相连在一起,像小朋友站队一样,一个一个排的非常整齐,只要一点火在最下面的那颗鞭炮,它们就会一个跟一个地发出响声。

  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材料,一起来做一串鞭炮好吗?

  二、基本部分

  1、讲解操作方法

  请小朋友们看老师是怎样来做成一串鞭炮的`,先把这纸上的一个一个的鞭炮小心的撕下来,来部撕好了后,再用你的手指粘一点浆糊,涂在鞭炮的背后,叫这颗沾好了浆糊的鞭炮去排队吧,它应该排在哪里呢?应该一个跟着一个往下面排,这样一个一个的鞭炮排好了队,长长的一串鞭炮就做好了,你们也很想来试试了吗?

  2、发放材料

  请小朋友把纸一份一份地传下去,就可以开始撕了,撕完了老师就会给你拿浆糊。

  3、幼儿操作,老师指导,提醒幼儿在恰当的位置放置鞭炮,并且让画面整洁。

  三、结束部分

  点评作品,表扬画面整洁的小朋友,并针对出现问题作出纠正。

  小百科:鞭炮起源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民俗传说,但却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和编炮一直到鞭炮。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鞭炮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提线木偶的人文背景,

  2、能力目标:①掌握提线纸偶的制作方法;

  ②能够熟练操作控制提线纸偶进行表演

  3、情感目标:通过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提线纸偶,体会到提线纸偶创作的乐趣和完成后的喜悦,提高其动手能力及兴趣,养成热爱生活的态度和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提线木偶的人文背景。

  教学难点:提线纸偶的制作方法及操作。

  教学:

  过程揭示课题:“变废为宝之提线纸偶的制作”

  一、介绍传统提线木偶的人文背景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是中国传统木偶戏的类型之一。它始于秦汉,兴于唐宋,有“戏曲鼻祖”称谓,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留下的极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出示提线纸偶

  用提线纸偶“呱呱”来介绍提线纸偶的材料来自生活中的废旧物品

  三、讲解并演示提线纸偶的制作过程

  1、介绍制作材料和用具

  2、制作步骤

  (1)第一步:制作模板

  将需要制作的人物或动物的头部形象画在卡纸上,如有手和尾巴也可一并画出。

  (2)第二步:剪裁并粘贴

  将卡纸上的`造型依次剪下进行组合粘贴,并用相应颜色的卡纸将纸筒覆盖。

  (3)第三步:制作纸偶

  首先,在纸筒上端用螺丝刀打上对称的两个洞,接着将剪好的绳子(约20cm)从洞中穿过并打结,此为纸偶的手臂;再准备两条绳子(约10公分)穿上瓶盖并打结,然后将绳子另一端粘在纸筒下端,此为纸偶的双腿;最后将纸偶的头和尾巴粘在纸筒上。

  (4)第四步:连线

  将一次性筷子十字交叉固定在一起(可以用线绳固定,也可以用热熔胶固定),确定好绑线位置,再将提线(细鱼线)与偶头,四肢依次连接起来(注意连接的顺序)。有了这些连接,纸偶就有了生命。

  四、演示提线纸偶的玩法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15

  漂亮纸杯花

  【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八等分和六等分的办法将一次性纸杯剪成八边形和六边形,制作出纸杯花。

  2、在剪剪、画画、贴贴中体验手工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已听过故事《三只蝴蝶》、初步会使用剪刀、制作纸杯花的录像、画有三只蝴蝶故事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师(出示背景图图片):你们看谁来了,故事中的三只蝴蝶碰到了什么困难?怎么才能帮助他们呢?

  二、欣赏观察纸杯花如何二等分、四等分、六等分、八等分的.,了解制作纸杯花的方法。

  1、出示纸杯花范例。

  师:“看看,老师是怎么帮助它们的?这些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主要找出每个花瓣一样大的秘密)

  2、鼓励幼儿探索纸杯花的制作方法。

  师:一次性纸杯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二等分、四等分、八等分的花呢?(幼儿猜测制作方法)

  师:让我们看一段录像,从录像里找一找纸杯花的秘密。(播放录像,边看边讲解)

  师:纸杯花的秘密你们找到了吗?(幼儿讲述)

  请幼儿每人从椅子底下拿起一个纸杯,让幼儿尝试等分。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操作要求:先想好自己要做的花几等分,然后杯口按老师要求一个一个剪(如八片花瓣的纸杯花要先二等分,然后四等分再八等分,六片花瓣的纸杯花就先二等分,然后在每一片上面进行三等分,最后变成六等分),然后再沿直线剪出花瓣,不能剪断,剪好一大一小两个后,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涂色装饰,把纸杯花打扮的漂漂亮亮。

  四、作品展示。

  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把自己做的花贴到背景图上。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06-12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06-09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01-25

【热门】大班手工活动教案01-24

【推荐】大班手工活动教案01-24

【精】大班手工活动教案01-24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推荐】01-25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热门】01-25

【荐】大班手工活动教案01-25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精】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