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案

时间:2023-06-06 10:45:24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

关于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1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2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跟老师一起写(分析陶的写法),另外一个叫“铁罐”,(出示课题)

  2.读题,师:谁来读题?(读题)

  3.质疑:你有什么问题: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

  要求:

  1.努力把生字词读正确,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完以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并能用这个句式试着说一说:

  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许多年过去了,陶罐,铁罐。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陶罐御厨奚落懦弱

  轻蔑争辩恼怒羞耻

  流逝宫殿掘开朴素

  和睦相处相提并论

  小老师带读,正音,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提示“和睦相处”是多音字。

  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表现人物的神态?(懦弱、轻蔑、恼怒、羞耻)并适当理解。

  3.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再来读读难读的句子。

  4.那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出示: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许多年过去了,陶罐,铁罐。

  指名说。

  追问,铁罐哪里去了?

  补充小资料袋: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5.整体感知

  请你观察人物的表神态,说说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的,故事一开头就写出了铁罐的骄傲,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这段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骄傲、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我们往下读读看——

  6.认真默读2~9自然段,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

  三、学习课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态语气”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师:首先我们来看这部分对话。

  出示第一部分对话:1-6自然段

  ○第一次练读(直接读对话)

  ①同桌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自由练习该怎么读。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②注意神态的词语就能把句子读好。那铁罐和陶罐在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找出第一次对话时描写神态的词语。

  你看看陶罐说的这句话,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谦虚?(称呼上)

  再看看铁罐对他的称呼呢?(真是太骄傲了,没礼貌)

  ③再请一组对话。

  问1:铁罐,你为什么这么傲慢啊?

  问2:陶罐,听了铁罐的傲慢的语气,你没有生气,反而很谦虚,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讲出铁罐的坚硬和陶罐的易碎的特点。) ④你还找到了铁罐说话时的哪些神态和语气?

  (更加轻蔑)轻蔑是怎样的,你能来做个动作吗?谁来用更加轻蔑的神气读读铁罐说的这句话?(指名几个同学读句子)

  (恼怒)恼怒就是说他(很生气了,越来越骄傲)铁罐为什么会越来越生气呢?(因为陶罐在争辩)

  ⑤陶罐要争辩些什么?出示句子(他不是懦弱……)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陶罐还想继续说下去)会说些什么呢?(自己读读,想想——指名说)但是铁罐容许他争辩吗?(不)哪里看出来的?(铁罐打断他说的话)所以这里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的快一点,硬一点。

  ⑥再指名2人来读这两句对话

  ○第2次推荐读(直接读对话)

  (1)再同桌分角色练读,要读出铁罐和陶罐不同的神态和语气,你还可以加上一些眼神和动作。

  (2)推荐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来推荐一位同学读铁罐,一位同学读陶罐。到台上来读,表演读,其他同学同样要听仔细,一会来点评。

  (3)评价(估计读的好)如果读的不好,老师范读

  ○第3次展示读(直接读对话)

  师:下面1、2大组做铁罐,3、4大组女生做陶罐,分角色来读这部分对话。

  2.想象神态朗读

  出示余下的对话:7-9自然段。

  (1)师:这部分对话又该怎么读呢?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吗?

  出示:“陶罐()地说”(心平气和、温和、平静、好言好语等)

  “铁罐()地说”(歇斯底里、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等)

  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2)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3)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问1:铁罐,为什么你越来越生气了?

  问2:陶罐,你为什么总是心平气和呢?难道你真的很懦弱吗?最后为什么又不再理会铁罐了呢?

  3.全部对话练读

  4.整体感悟

  师:刚才大家从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中读懂并体会了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铁罐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傲慢,一次比一次狂妄,而陶罐却始终是那么心平气和地在和它讲道理。

  5.师:为什么铁罐一次比一次傲慢?

  骄傲的铁罐自以为很坚硬,总拿自己的长处去和陶罐的短处比,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板书:坚硬

  是的,陶罐的.确不坚硬,容易碎,板书:易碎。

  但是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他惧怕了吗?

  指导书写:谦虚。

  四、存疑结束

  师:同学们,骄傲的铁罐一直拿自己的长处去奚落陶罐的短处,那故事最后的结局又将带给我们哪些更深的思考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板书预设:

  27陶罐和铁罐

  (无价之宝)陶罐——谦虚,友爱,善良

  (无踪无影)铁罐——骄傲,自大,傲慢无理

  第2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陶罐和铁罐》,知道了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只是陶罐,另一只是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成了无价之宝,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板书:无价之宝无影无踪)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9自然段。

  二、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板书: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1.课件显示第10自然段,齐读后点红“流逝”,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当人们发现陶罐时是什么样子的?而铁罐呢?

  请快速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内容。出示14、17段,分别齐读。(引导学生抓住“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影子也没见到”等词语朗读理解。)

  2.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

  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永久)。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3.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4.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三、作业:

  其实,像陶罐和铁罐这样的故事我们以前在课内课外都读到过,比如《小柳树和小枣树》、《骆驼和羊》,老师还重新编了一个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想读吗?咱们自己也能编一个这样的童话故事。

  板书预设:

  陶罐←———→铁罐

  ↓↓

  易碎坚硬

  ↓↓

  永久氧化

  ↓↓

  无价之宝无影无踪

关于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说明: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以课标为依据,落实教材训练内容。表述要准确、具体、可检。】

  学习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学习难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说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应放在本课语言的学习、理解、运用及语文能力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准备:两课时

  【说明:课堂教学设计选择方法时,要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避免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脱节。例:教学目标提出“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落实这一目标。】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

  背诵萧红《小城三月》写景选段:

  1.“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杨花挂着他了。”

  2.“河冰发了??春天带着强烈的呼唤从这头走到那头??”

  3.“小城里被杨花给装满了??带着呼唤,带着盅惑??”“”

  【说明:课前三分钟说话内容要精心选择,必须在教案中体现训练的具体内容,内容可丰富多彩,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重点,并借此引领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每一节语文课前都要有此训练。】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板书课题,识记“陶”。(由“淘”换偏旁来记忆??)

  【说明:导课要根据课文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尽量精炼有效。时间要控制,不要过长。有些课文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文学习。】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拼拼音、。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要求;在读正确的基础上,争取把课文读流利。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说明:每一遍读文都有不同目的,要把具体要求体现出来,并有大问题。】

  3.出示带拼音生词

  懦弱恼怒争辩羞耻流逝宫殿朴素

  (1)自由练读。

  (2)指名领读

  (3)交流记字方法记忆字形。注重对识字方法的指导及总结运用,边记字边随机组词及说话。(“懦”“恼”“耻”“朴”借助“形声字”规律识字。)

  区分:辩与辨(引导学生从字的中间部件联系字义辨析。)

  【说明:需要识记的生字及识字方法要体现在教案中。】

  4.出示去拼音生词

  陶罐懦弱恼怒争辩羞耻流逝宫殿朴素

  随机抽读正音,注意“懦”“耻”“逝”的读音。

  5.出示句子:

  “何必这样说呢?”??可吵的呢!”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闷得够受了。”

  指生读句子,识记“掘”。根据语言环境辨别“处”“闷”读音。

  【说明:所出示的句子可以不完整的出现在教案中。】

  三、写字指导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生字,指名读并组词。

  2.指导结构较复杂的字,重点指导:恼怒谦虚感受

  (“谦”的右半部分要紧凑;“虚”里面的'“七”要小。)

  归纳方法:笔画较多的汉字,要写得紧凑,注意穿插避让。

  3.练习书写,反馈点评。

  【说明:写字指导要在教案中体现具体指导某个字的哪一笔、某个部件等注意些什么。】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提示:古时候,铁罐仗着坚硬,常常()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而铁罐却()。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铁罐看不起陶罐,哪几个自然段写它们各自的结果。

  3.默读课文2——9自然段,看看描写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几次对话?提示:你说一句,他说一句,称作一次对话,用大括号标记。

  【说明:理清__脉络的方法要教给学生,并在教案中体现。】

  五、总结设疑: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陶罐又是怎样面对铁罐的奚落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词指导书写

  1.出示词语:

  陶罐懦弱恼怒争辩羞耻流逝宫殿朴素挖掘自由读随机抽读

  2.听记词语:朴素谦虚恼怒

  自主订正。

  3.指导书写

  出示:素值捧

  (1)组词、观察、归纳横画较多汉字的书写方法。

  (2)重点指导范写:素(注意三横长短的变化,中间的两个撇折要平一些。)

  (3)生练习书写。

关于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3

  【设计理念】

  注重教学目标的发展性,有具体可测的知识能力目标。不使其空泛和随意;更关心过程和方法,主要体现在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对话上;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言,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对人对社会态度的提升,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凸显设计的开放性,突出时空的弹性化设计。学生的学习是丰富多彩的,课堂上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因素很多,减少“刚性”设计,重视将课堂上信息的灵活处理和过程的及时调整。启迪学生感悟的独特性,为学生的创造开辟空间。不必对任何探索都设置一个统一的标准,唯一的答案和划一的方式,教师要善于选择或截取一个典型的材料,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与角度去感受、领悟,通过多种手段合成,让学生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与成就感。

  【设计特色】

  读写结合,注重创造思维的培养。通过“一议二读三品四改”的教学流程,体现“以情励学,以趣激学,调动参与,启迪创造,注重内化,求精求活”的.教学风格。“互动、生成,训练,创造”,在全新的理念指导下,体现鲜明的教学特色。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朗读及形体动作演绎故事;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将《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改写,逆向表达,使陶罐和铁罐品行互换,变成《铁罐与陶罐》。

  【流程预设】

  课前预热:

  找一找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之处,能简要说出不同人物(或场合)的长处和短处。

  一、议,陶罐和铁罐的长处与短处

  1.大屏幕出示生活中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讨论它们的用途;

  2.如果让你选择一种装东西,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为什么?

  3.师结合学生讨论分别板书它们的长处与短处,引导学生说出它们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二、读,陶罐和铁罐的谦虚与傲慢

  1.大屏幕出示:傲慢轻蔑恼怒愤怒

  谦虚友善宽容大度

  2.学生齐读词语,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组词语,为什么?结合课文内容分别给陶罐和铁罐送一组词语,应该送哪一组,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理解第一组词语的意思,用形体及动作表演一下,教师相机小结归纳这组词语的特点(表示人物神态的词);

  4.把对词语的理解送进句子里读一读,大屏幕出示铁罐的话,学生表演读;读陶罐的话,注意体会陶罐的谦虚友善、不亢不卑。

  三、品,陶罐和铁罐的结局与启示

  1.过渡,学生快速默读课文10-17自然段,说说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

  2.学生谈谈读了这个故事,自己想到了什么;

  3.以你就是那只消失的铁罐,此刻会对陶罐说些什么,让学生进行练笔,并指名交流,老师用大屏幕出示写话内容,指名读。

  四、改,逆向思维创改寓言《铁罐和陶罐》

  1.结合板书,启发思考: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陶罐虽然光洁、朴素、美观,但它确实易碎,不结实,这一点铁罐说的也是实情,只是它太骄傲,很傲慢,那可不可以转换思维赞扬一下铁罐呢?各抒己见,别被课文束缚住,放飞思路,大胆去想;

  2.师生共同改写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他们相反的性格,题目改为《铁罐和陶罐》。(机动:现场可以口述,也可写后交流)

  作业超市:

  1.课文真有趣,我想和同学分角色读一读;

  2.课文很传神,我想抄写描写神态和动作的词句;

  3.课文真精彩,我们小组准备演一演这个故事;

  4.课文有意思,我要绘声绘色地讲给我的家人听。

  板书设计:

  陶罐铁罐

  谦虚傲慢

  长处美观坚硬

  短处易碎易生锈

  无价之宝无影无踪

【陶罐和铁罐教案】相关文章:

《陶罐和铁罐》教案07-19

《陶罐和铁罐》教案03-20

陶罐和铁罐教案09-16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案06-18

课文《陶罐和铁罐》教案02-07

陶罐和铁罐教案优秀02-28

《陶罐和铁罐》的教案范文03-04

陶罐和铁罐教案优秀02-27

《陶罐和铁罐》教案优秀03-13

陶罐和铁罐的优秀教案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