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高中教案

时间:2023-05-26 16:30:36 教案 我要投稿

音乐高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音乐高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高中教案

音乐高中教案1

  一、学科:

  艺术欣赏

  二、教学内容:

  舞蹈音乐

  三、课型:

  视听结合欣赏课

  四、教具:

  磁带、录像带、vcd、dvd。

  五、教学目的:

  通过视听相结合的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在欣赏舞蹈作品时,通过“听觉”和“视觉”共同来完成作品欣赏,并了解音乐对舞蹈表演起到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从而起到对舞蹈内容的深化作用,并从中了解世界多元舞蹈音乐文化。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片段无音乐的舞蹈录像《多彩的脚铃》,(cl37)然后再放带音乐的舞蹈录像《多彩的脚铃》。

  问题:1、你们看了这段录象后,你觉得舞蹈能离开音乐吗?2、那么你们认为音乐在舞蹈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音乐对舞蹈起到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

  (二)艺术性的民间舞

  我们知道在音乐中有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之分,而在舞蹈中分为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下面,我们分别来欣赏这些舞蹈,先来欣赏经艺术家们加工、提炼、整理的艺术性的民间舞

  1、《洗衣歌》

  先请大家看书上的详细介绍,并熟悉音乐主题。

  请同学视听这个舞蹈的片段。

  这个舞蹈具有什么特点?(藏族特有的踢踏舞节奏的舞蹈)

  (三)芭蕾舞

  刚才我们欣赏了民族舞蹈,接着我们来欣赏芭蕾舞,芭蕾舞中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芭蕾舞,有西洋的芭蕾舞,我们先来欣赏中华民族芭蕾舞。

  1、《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cl24)吴祖强等曲芭蕾舞

  作者介绍:

  熟悉书中的两段主题音乐

  剧情介绍:

  欣赏要求:看书后的问题

  曲式结构:三部曲式引子‖:a:‖‖:b:‖‖:a:‖

  先请大家一起来视听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注意每段一开始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再看芭蕾舞中《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的表演。(欣赏后讨论并回答书中的问题)

  1)、舞曲在总体情绪上有们什么特征?体现了什么革命精神?

  情绪:轻松、欢快、活泼、诙谐、幽默。

  精神:革命大家庭的和谐、团结精神及革命军队的乐观主义精神。

  2)、三段体结构的中段在节奏上、主奏乐器上与前后两段什么区别?

  节奏:一个紧凑,一个宽松。

  情感:一个表现女战士的朝气、青春气息一个是表现炊事员的诙谐感。

  乐器:一个是以单黄管为主,一个是以大提琴为主。

  3)、虽然用西洋管弦乐队演奏,这段舞曲在调式上是否具有民族性?

  从调式上讲,主旋律是采用中国的民族调式,隐隐感觉到海南地区民族音乐的某些特点。舞剧既保持了西洋芭蕾舞原有管弦乐的特点,又恰倒好处地融入了中国南疆地区的音乐语言。因此,这段舞曲在调式上是具有民族性的。

  2、《天鹅舞》选段“四小天鹅”(第11格)

  舞蹈音乐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接着我们来欣赏西洋芭蕾舞。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现在的下课铃声吗?

  让我们先来哼唱这首乐曲的主题。问题:你觉得这段舞蹈音乐有什么特点?(舞曲的节奏富有弹性,感觉轻松活泼。)然后放dvd“四小天鹅”,听完后,问:“四小天鹅”舞蹈表现了什么?(表现了四小天鹅纯洁可爱的品质)。

  (四)、现代舞

  ?大河之舞》选段(第10格)

  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首场演出第一个节目是什么?你们认为它是爱尔兰的民族舞呢,还是现代舞?请同学先说。(《大河之舞》舞剧最初是以爱尔兰舞蹈为蓝本的,但以后融合了爱尔兰舞、踢踏舞、俄罗斯民间舞蹈,还有西班牙的弗拉门科等多种舞蹈形式,根据舞蹈的`某些特点,人们又把它归于现代舞的一种。)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前阵子非常热门的具有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现代舞《大河之舞》

  欣赏后请同学谈谈该舞蹈的特点。(爱尔兰舞最独特的地方是,舞者的两只手总是放在身体的两侧,上身也几乎没有什么肢体语言,几乎所有的舞蹈动作都是在舞者的两膝以下进行的。为了制造出舞蹈时发出的那一阵阵有节奏的踢踏声,爱尔兰舞者需要穿非常坚硬的牛皮鞋,跳舞用的地板也是特制的。)

  在这个舞蹈中除了音乐伴奏外,还有什么声音为舞蹈伴奏?(舞者)

  (五)、学生活动

  以上我们欣赏了各种舞蹈,上次我们布置课后作业,现在请班上爱好跳舞的同学上来表演一段,大家欢迎。(接着欣赏本班同学的表演舞蹈)

  先请她们做了新疆舞中典型的摇头的动作,西藏舞中献哈达的动作,然后再跳一段现代舞。

  小结:通过今天的课。我们了解了哪些什么?(先请同学作回答)

  同学们,我们要了解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舞蹈,汉族各地区也有各具地方风格特点的舞蹈,应该说我国的民族舞蹈是丰富多彩的。那么,在世界上的芭蕾舞,现代舞也是很精彩的,我们要把别国舞蹈中优势长处拿来为我所用,象中华民族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就是中西结合的典范。另外,我们要学会在比较鉴别中学会欣赏。

  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了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通过欣赏我们了解了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舞蹈总是离不开音乐,我们从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中,看到了音乐对舞蹈表演所起到的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等。

音乐高中教案2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了解萧友梅与黄自的生平及主要贡献。

  (二)在认识、了解清唱剧《长恨歌》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有关清唱剧的基础知识。

  (三)初步了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国专业音乐事业兴起的情况。

  二、重点、难点:

  重点:《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的艺术表现力的发掘,音乐旋律、情绪、声部层次等方面的特点。

  难点:指导读谱,聆听音乐,作品的艺术性体现及黄自在中国音乐史的地位及影响。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以聆听、鉴赏《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为重点曲目,《玫瑰三愿》《山在虚无缥渺间》《花非花》为拓展曲目。

  (二)以赏析《渔阳鼙鼓动地来》为重点,向学生介绍本课的重要知识点“清唱剧”。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充分利用课本教材、教参、课件资料,教师组织好要精讲、聆听、观赏的教学资料。

  (二)布置学生查阅有关黄自、萧友梅的资料,查阅其主要作品的资料及贡献。

  (三)学生注意听赏mp3资料《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体会作品的基本情绪,并阅读课本相应介绍。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教学方法:(针对教师)

  1.在聆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从作品内容、音乐要素等方面探究作品艺术表现力。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充分利用对比法、归纳法与前一课作品进行比照。

  3、指导学生去梳理近代音乐发展脉络,体会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性。

  (二)学生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1.努力通过赏析,去归纳、梳理近代音乐发展脉络,体会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性。

  2.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充分利用课本资源、音像资源,在感知、理解得基础上,努力提出有深刻思考性的问题。

  3、努力用演唱、读谱、分析作品深刻体会作品的音乐表现。

  六、教学过程:

  略

  七、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够相对独立完成本节“拓展与研究”相应内容 。

  2.能够有一定表现地歌唱《问》,初步学会读合唱谱欣赏合唱。

音乐高中教案3

  设计理念

  为了适应高中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依据教材选编了爵士乐的教学内容安排,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共同探讨爵士音乐的风格特点,并了解其相关文化及艺术价值。本着“普遍参与和发展个性”的教学原则,重视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获得审美体验。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第十三单元《爵士乐》,设计思路如下:

  1、确立主题

  2、教学选材

  3、活动与探究

  通过视听等教学活动激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与表演:可表演一段你学过的爵士音乐,也可模仿爵士乐手的演奏。

  教学目的:

  让学生自主收集有关爵士音乐文化的资料(文字、音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共同探讨爵士乐的风格特点,并了解其相关文化及艺术价值,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美国黑人爵士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的意识。

  重点难点:

  由于某些历史与社会的原因,学生对爵士音乐接触比较少,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虽然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但仍缺乏对音乐本身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让学生初步了解爵士音乐的音乐特点,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爵士乐的资料,并以展示作业的形式说明—什么是爵士乐?

  2、教师准备图片、音响、影象等有关的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

  3、以小组为单位就坐,随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对比听赏:

  流行音乐《夜来香》与爵士乐《夜来香》

  2、引出课题:“什么是爵士乐?”(说明:对比听赏可以反馈出学生经过学习后对爵士乐的理解,并自然导入课题)

  二、交流与探讨

  1、学生的交流

  ①学生展示各自的作业(手抄报及喜爱的音乐等),并相互交流。

  ②由课代表主持,按组自选介绍的内容,并选出代表进行作业展示:爵士乐的起源,使用的乐器,演奏形式,风格与特点,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说明:此环节可以让学生相互介绍了解彼此的作业情况)

  2、学生分组展示并作介绍

  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内容,灵活地进行交流、切磋和补充。并感受、体验布鲁斯与拉格泰姆的音乐特点:

  教师总结:布鲁斯的音调与拉格泰姆的节奏形成了基本的爵士语汇。

  关于爵士乐的即兴性

  师:即兴演奏(演唱)是爵士音乐的灵魂,是它的生命所在。它自由的即兴风格,要求爵士乐手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由此这些无法准确记谱的美妙音乐,不能用录音的'方式把它记载下来。有人说:一张张的爵士唱片汇聚了一部爵士音乐史。

  说明:交流与探讨环节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显示出教师的指导作用。

  三、思考与创作

  1、爵士乐在中国

  ⑴、欣赏影片片段:三四十年代的大上海舞厅中以爵士音乐做背景的场面。

  师:在这个片段中你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了什么?

  ⑵、学生交流看法,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谈对爵士乐在中国的看法。

  ⑶、师:爵士乐在中国的影响由来已久,当这种由美国黑人贫民创造的民间音乐在征服了白人之后,传到了东方;三四十年代上海的“百老汇舞厅”“和平饭店”等,其音乐演奏形式与歌曲创作都表现出国人对爵士乐的吸收与借鉴。

  2、中国的爵士乐现状

  师:步入开放的中国,爵士音乐已逐渐走进人民的生活,日益受到大众的喜爱,故此我们可以从各种不同的渠道收集到许多有关爵士乐的资料。

  欣赏:具有爵士音乐风格的中国民歌:《采茶舞曲》片段。

  3、分析与交流:

  师:这首由中国民歌改编的爵士音乐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说明:再次归纳爵士乐的主要音乐特点,并为以下的即兴创作环节做铺垫。)

  4、创作和表演——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与表演:可表演一段你学过的爵士音乐,也可模仿爵士乐手的演奏。

  (说明:通过实践,让学生真正体验“什么是爵士音乐”)

  四、归纳与总结

  1、师:你们认为老师组织这次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与学生交流学习的感受与收获)

  2、师:通过音乐我们了解一种文化,而通过文化又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音乐。我很感谢大家,是你们的作业给了我无数的灵感,是你们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爵士乐”,是你们又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爵士乐”,让我真正领悟到了“什么是爵士乐”,谢谢大家。

  (说明: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是本课的点睛之处,也是对本次学习的总结与提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老师也是一个有限的主体,整个的学习过程应是一个师生双向互动与交流的过程)

音乐高中教案4

  活动形式:

  钢琴课

  活动内容:

  《青蛙跳舞》

  内容分析:

  《青蛙跳舞》是《幼儿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的曲子。难易程度方面属于难度较高的曲子,因为乐曲里面不仅有跳音与保持音及双音的不同演奏形式、有强、弱等感情标记,而且在识谱方面音符的跨越性比较大,还有三个最近刚学的的音符。再者,要弹出乐曲特有的意境也需要用心去体会。总之,这首乐曲学习点较多,是一首比较有价值的幼儿钢琴练习曲。

  活动目标:

  1、感受《青蛙跳舞》所描写的意境。

  2、熟练的识谱、唱谱,能在教师的提示下根据调式找出曲中的变化音,认识曲子中“跳音、保持音、休止符、强、弱”等标记。

  3、分手练习,能比较流畅的弹奏,边唱边弹。乐曲节奏准确。能准确表现四三拍的节奏特点

  4、简单了解作曲家“丁善德”及代表作品。

  活动重点:

  识谱、分手弹奏

  授课对象:

  王晓语 邱泊斐、 苗淑沛

  活动准备:

  曲谱一份、音符多个、录音机、青蛙图片一张、教师准确的示范演奏、音乐磁带《捉迷藏》

  活动过程:

  一.以“小音符捉迷藏”的形式,引导幼儿复习高、低音谱表上学过的音符。重点复习与《青蛙跳舞》相关的音符。

  二.教师出示青蛙图片,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有关小青蛙的曲子。

  教师示范演奏,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识谱、唱谱

  1、出示高音谱表上的乐谱。

  ① 请幼儿观察“这是几拍的曲子?”(3/4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三拍)

  “音符上有什么标记?”(引导幼儿说出跳音,保持音记号)

  “都有哪几拍的音符、各唱几拍?”(四分跳音,附点二分音符,各唱半拍,三拍)

  “有变化音吗?”(引导幼儿看谱号后面的调号,知道是g大调,变化音为#f)

  ② 教师引导幼儿演唱高音谱表上的乐谱,用节拍器伴奏。

  要求:节奏准确,跳音要唱出来。

  ③ 教师弹琴,幼儿人手一本书唱谱。

  ④ 幼儿一一演唱,检查幼儿的识谱情况。

  2、出示低音谱表

  ①“你看到了哪些标记?“(休止符、双音跳音)

  ②“休止符有几种?”(全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各休止1小节及1拍)

  “双音由哪些音符组成?”(请幼儿在钢琴上找出并弹出来,教师逐一检查)

  ③“双音像什么?”(青蛙的叫声,初步感受乐曲的意境)

  四.幼儿练习弹奏,教师指导

  1、先练习右手部分,教师示范讲解跳音弹奏要领:乐曲活泼、可爱、可用指尖部分把跳音弹出来,弹轻巧。

  ① 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要求边唱边弹,节奏准确,跳音要弹的有跳跃感。

  ② 逐一检查右手的弹奏。

  2、练习左手的`弹奏。

  ① 教师示范、讲解。重点讲解双音的弹奏要领:手指准备好,有跳跃感,要利用好休止符的时间来快速的找下一个双音,双音下键要统一,音色要统一。

  ② 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要求边弹边数拍子。

  ③ 教师逐一检查左手弹奏

  3、幼儿自由练习左、右手。

  教师根据幼儿在弹奏中出现的个别问题,单独指导。

  五.幼儿欣赏教师的完整弹奏,感受乐曲的意境。

  幼儿听乐曲自由表演。

  六.欣赏丁善德的代表作《捉迷藏》结束。

音乐高中教案5

  设计意图: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现代京剧,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能力,掌握必要的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及技能,初步认识京剧的艺术的特征。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听赏《雄心壮志冲云天》及《十七年》,使学生了解唱段内容,感受体验其情感表现,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以及懂得京剧音乐的声腔、板式、伴奏、行当以及现代京剧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京剧的热爱。

  教学重点:

  掌握一些有关声腔、板式、伴奏、行当以及现代京剧的知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学唱京剧。

  参考教具:

  多媒体、锣、鼓等。

  教法:

  讲解、引导欣赏、互动。学法:欣赏、记忆、听辨。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介绍剧情,提出问题:演唱者在京剧的行当中属哪个行当呢,与上节课的《海岛冰轮初转腾》相同吗,(学生知道是旦角,但不一定清楚这两者的区别)

  2、京剧的行当生:男性人物,可细分为老生、小生、娃娃生等。(展示扮相图片及播放生行的唱段视频。)旦:女性人物,可细分为青衣、花旦、老旦等。(举例、展示扮相图片。)净:俗称“大花脸”,为威重、粗犷、豪爽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可分为花脸、架子花脸等。丑;为反派人物或诙谐、滑稽的人物。(展示扮相图片。)

  3、介绍脸谱,播放《说唱脸谱》。(展示扮相图片。)

  4、播放唱段《雄心壮志冲云天》《十七年》视频,让学生分辨角色属什么行当。复听《雄心壮志冲云天》,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变化。

  5、京剧的唱腔和伴奏

  (1)京剧的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一般,二黄比较深沉,带有浑厚、凝重的特色;西皮明朗流畅,带有欢快兴奋的特色。(举例说明)

  (2)京剧的.伴奏称做“场面”,场面中又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伴奏乐器主要有京胡、京二胡、小三弦、月琴、唢呐、笛子等,武场主要有板鼓、大锣、小锣、铙钹等。不同乐器演奏出不同的效果,描写不同的场面。

  (3)展示锣、鼓乐器。让学生通过敲击感受鼓、大锣、小锣、拨,然后由教师指导学生模仿,走男女台步,自创亮相动作。

  6、念白

  (1)念是指人物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吟诵诗句,音乐性较强。白是指人物之间的对话。白又分为“京白”和“韵白”。京白多使用北京生活用语,口语性强,生动活泼。韵白有声调,有节奏、无韵律的长短句。

  (2)《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唱段与《十七年》唱段中都有念白,对塑造人物形象、情感有很大帮助。

  (3)节选《十七年》唱段中的白,让学生听、想、学、演。

  7、现代京剧

  今天欣赏的京剧是现代京剧。现代京剧在狭义上说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双百方针”指导下,通过戏曲改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新京剧。与传统京剧相比,表现在“生不刮须,净不构脸,引进交响音乐”等。

  8、播放中西混合乐队演奏《雄心壮志冲云天》。(出示现代京剧乐队照片)

  9、学唱京剧,体会京剧的唱腔、行当、伴奏、韵味以及表演艺术。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简单介绍剧情和人物。

  10、结束语

  京剧作为从清代光绪年间至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流行音乐”,在我国以及世界音乐史上都占有很高的艺术地位,它融合了歌唱、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武打技艺、服装设计、化妆等多种艺术门类。然而,我国现代化步伐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频频提速,各种“快餐文化”应时而生,冲击着我国众多的传统艺术,包括京剧。如何使京剧艺术吸引更多同学的眼球,让我们的“国粹”变为流淌的音符呢,请同学们听过《说唱脸谱》、《粉墨人生》、《苏三说》、《刀马旦》、《折子戏》等通俗歌曲后,就京剧艺术的发展前景以文字形式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音乐高中教案6

  授课人

  星空

  教学目标

  1、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激发学生对民间丝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风格。

  2、在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的音乐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有关的音乐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

  1、《中花六板》、《娱乐升平》。

  2、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方面的音乐知识。

  重点和难点

  ?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比较作品的音乐风格。

  教学方法

  欣赏法、谈话法等。

  相关准备

  多媒体设备、《丝竹相和》课件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教师演示本课课件,出示课题。

  二、了解古城苏州。

  (1)教师以曾在苏州学习3年的经历给同学们介绍苏州。

  (2)引导学生围绕苏州历史名人、有关名诗、著名景点等方面谈;阅读文字材料。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吴文化。千百年来,苏州人文荟萃。在古代产生了以孙武、范仲淹、沈括、唐寅、顾炎武、蒯祥等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古典园林60余处,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藕园、退思园等9座园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听苏州评弹片断,感受其优雅、娇嗔之风味。

  三、作品鉴赏

  (一)《中花六板》

  1、聆听乐曲,说说有哪些乐器?

  2、教师点评。

  江南丝竹。其旋律清新悠扬,优美抒情,典雅细腻,富有浓郁的江南色彩,抒发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情绪。“胡琴一条线,笛子打点点,洞箫进又出,琵琶筛筛边,双清当板压,扬琴一蓬烟。”

  3、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江南丝竹。

  流行于上海以及江苏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间器乐。通常有二胡、小三弦、琵琶、扬琴、笛、萧、笙、鼓、板、木鱼、铃等。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以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有时也表现的较为粗犷。

  4、引导学生学说苏州话。

  5、复听,结合苏州话的特点,体验音乐风格。

  (二)《娱乐升平》

  1、简介。

  是广东音乐中流行较广的一首,乐曲既保持、发扬了广东音乐的`传统特色,又借鉴了一些欧洲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技巧,从而在风格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乐曲表现了一种清新活泼、乐观向上的音乐情绪。

  2、聆听,和江南丝竹比较一下,风格的差异以及所含乐器。

  3、学生交流后阅读书本50页第二段文字。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点。

  流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高胡、扬琴是主奏乐器。乐曲一般短小精悍。风格多轻快活泼,缠绵,流畅动听。名家有严老烈、丘鹤寿等。

  5、观看粤剧片断,感受广东音乐和粤剧的一脉相承的关系。

  (三)丝竹鉴赏活动

  1、播放4首乐曲,请同学们区分类型。

  (1)《三六》 江南丝竹

  (2)《旱天雷》 广东音乐

  (3)《行街》 江南丝竹

  (4)《步步高》 广东音乐

  2、讨论,回答类型并说明理由。

  四、归纳概括

  1、请学生归纳两种丝竹的音乐风格。

  2、请学生归纳有关音乐知识。

  五、课堂小结

  让一名学生谈本课主要收获。

  六、课外拓展

  收集有关当地丝竹音乐的文字、音响资料,将其记录下来。

  教后感

  1、为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教师不妨跟大家谈谈苏州的概况,拓展欣赏苏州评弹以及广东的粤剧。

  2、要引导学生阅读材料,积极思考,加深体验,做到感性和理性相结合。

【音乐高中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音乐教案02-17

高中音乐教案优秀03-17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11-28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11-28

高中音乐教案(精选17篇)06-29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京剧模板01-17

高中音乐教案(通用18篇)06-23

音乐的高中作文05-19

高中中国古代音乐鉴赏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