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05-22 16:29:0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模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模板

小班教案模板1

  一、活动分析:

  《好饿的小蛇》内容简单,画面形象生动有趣。中的拟声词的出现,使故事充满了趣味性,小蛇贪吃的模样吸引着,适合的模仿与表演。因此设计了《好饿的小蛇》这一课题。讲述小蛇见到苹果后会怎么样来开始故事,幼儿根据第一部分小蛇吃了苹果后变成苹果蛇,来反推后面的三个部分,不仅让孩子们回忆巩固自己对香蕉、葡萄、菠萝的认识,还让幼儿的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故事中小蛇出乎常理的好吃,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尝试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让幼儿溶入到故事的角色中去,在活动中加深对故事的体验和理解。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大胆的表现能力。

  3、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三、活动准备:《好饿的小蛇》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黄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书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不好呀!

  教师出示绘本《好饿的小蛇》引导幼儿观察图书封面提问:封面上有什么?小蛇的身体是怎样的呢?小蛇怎么张大嘴巴呢?

  二、欣赏PPT课件,熟悉故事趣味内容。

  1、观察小蛇吃苹果图片

  师: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森林里散步,它发现了什么?什么样的苹果?(教师小结苹果的形状和颜色)

  师:好饿的小蛇看到苹果会怎样呢?(幼儿自由想象回答)

  师:苹果哪儿去了呢?小蛇的肚子变成什么样了?(幼儿自由回答、请幼儿来指一指画面)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苹果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它发现了一个圆圆的苹果,小蛇“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苹果吞(念这个字的时候,略慢、强调一下,并理解吞的意思)到肚子里去了。

  通过提问、模仿,幼儿集体学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2、观察小蛇吃香蕉图片

  师:第二天,好饿好饿的小蛇又出去散步了,它扭呀扭呀,看看小蛇变成什么样了,你能猜出它吃了什么呢?

  师:如果是香蕉,那香蕉是什么样子的?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香蕉的体态动作:它发现了一根黄色的香蕉,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3、观察小蛇吃掉饭团的图片师:第三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他发现什么?什么形状的饭团,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那小蛇会怎样吃饭团呢?(带幼儿模仿)

  吃下饭团的小蛇图片:小蛇的肚子变成了什么样子了呢?

  4、观察小蛇吃掉葡萄的图片

  师: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这次小蛇会吃掉了什么呢?如果是葡萄,那葡萄是什么样子的?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葡萄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这次好饿小蛇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啊?呜”一口,“咕嘟”一下,“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一大串的葡萄全都吞到肚子里。

  5、观察小蛇吃掉菠萝的图片

  师:好饿的小蛇还是没有吃饱,它扭呀扭呀,这次它吃掉的又会是什么呢?瞧,这一次,小蛇变成什么样了?多奇怪的小蛇呀,小蛇到底吃了什么东西才变成这样奇怪的样子呀?

  PPT:如果是菠萝,那菠萝是什么样子的?菠萝的头上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菠萝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是什么颜色的?

  PPT:小蛇果然吃掉的是菠萝

  教师帮助幼儿归纳:菠萝的头上是绿绿的,长着许多长长的叶子;菠萝的身上是黄黄的、摸上去刺刺的,菠萝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菠萝的体态动作。

  6、观察PPT小蛇吃掉树的图片。(教师重点引导,鼓励宝宝夸张表现。)

  师:第六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你们看它又发现了什么?这回,它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

  PPT:小蛇到哪儿去了?(请幼儿来指指,小蛇的尾巴呢?头呢?)小蛇变成了什么?

  师:小蛇真调皮。老师觉得很奇怪,小蛇是怎么把小树吃下去的`?

  引导宝宝用简单的语言讲出小蛇爬树、翻身、吞等等动作。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小树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小蛇真调皮,它扭来扭去,扭来扭去,爬上小树,爬到高高的上面,张开大嘴巴,“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整棵小树都吞了下去,变成了一棵奇怪的小蛇树。哈哈!

  三、完整的讲述故事,体会故事的幽默有趣。

  1、好饿的小蛇是怎样走路的呢?(教师和小朋友一起模仿一下)

  2、小蛇都找到了什么好吃的呢?(一一出示小蛇吃过的东西的图片)

  它吃苹果(香蕉、饭团??)时的声音是这样的呢?

  好饿的小蛇吃下苹果(香蕉、饭团??)后,它的肚子变得怎样了呢?小结:原来小蛇吃了什么形状的东西,它的肚子就会变成什么形状。

  四、引导孩子,学习吃东西的正确方法。

  1、那小朋友想一下为什么小蛇的肚子会变成它吃的东西的形状?小蛇它是怎样吃东西的呢?

  2、教师归纳幼儿讲述内容,进行简单小结:我们小朋友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千万不能学习小蛇,啊呜一口吞下去,小肚皮要撑坏的。

  五、活动反思:

  1、《好饿的小蛇》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故事,适合小班幼儿的听赏与模仿。为了能让幼儿感受到故事的幽默与诙谐,我用极其夸张的语言、表情及动作表现小蛇吞东西的样子,并且鼓励幼儿学习模仿小蛇有趣的吞咽动作,通过拟声词“啊呜——咕嘟”的重复表演,让孩子感受到小蛇吃东西的有趣与特别,激发孩子情境性表演的兴趣,满足小班幼儿“能听懂、愿意想、喜欢说、爱表现”的活动积极性。

  2、在教学重点环节处,让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发散思维大胆猜测小蛇的肚子里到底吃了什么东西?这个环节也是调动孩子原有的生活经验,在孩子认真观察“身体变样了的小蛇”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猜测,鼓励每个孩子都能投入到猜测活动中,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小蛇肚子的变化,而不单单只是引导宝宝猜对了没有。最后,教师出示图片揭晓答案,形象地归纳出变样后的小蛇为:苹果蛇、香蕉蛇、小树蛇??让孩子直接关注故事背后所蕴涵的幽默与滑稽。

  3、本次活动孩子的表演部分过少,结合的太仓促。

  执教教师:小王

小班教案模板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某一知识点。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重点讲解某一知识点。

  2、教学难点: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教学准备

  1、教学用具:课件、教具、黑板、粉笔等。

  2、教学材料: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教材、参考书等。

  3、教学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的教室。

  四、教学步骤

  1、引入

  通过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

  2、学习内容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理解相关概念。

  3、练习

  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

  通过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提高情况等。

  2、教学评价方式:通过考试、测试、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反思,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2、教学改进:通过教学反思,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小班教案模板3

  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

  2、能够避让同伴,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体验和老师、家长、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玩法与规则:

  1、开始游戏时,教师可与家长、幼儿一起玩。

  先由教师和家长一起念“小孩小孩真爱玩”,然后教师继续念“摸摸这儿,摸摸那儿,摸摸大树跑回来”。教师念完“来”时,家长带孩子向指定的大树跑去摸摸大树再跑回教师处。

  2、幼儿和家长熟悉游戏后,可自由结伴进行游戏。先由家长和幼儿一起念“小孩小孩真爱玩”,然后家长继续念,念完“来”时,幼儿按指令跑去摸物体并并跑。

  3、提醒幼儿念完“来”才能跑,摸到指定物体后要立刻回到发指令的人身边。

  提示:

  1、活动前提醒家长给幼儿穿舒适、便于运动的.服装、鞋子。

  2、参与游戏的家长和幼儿人数较多时,指令中被摸的物体应该分散在活动场地中,避免集中触摸时发生碰撞。

  3、可根据幼儿动作发展情况及活动量调整指令,如走回来、跳回来、爬回来等。

  附儿歌:

  小孩小孩真爱玩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儿,摸摸那儿,摸摸大树跑回来。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 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礼仪教案:喝水08-23

小班教案:看朋友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教案:水果歌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教案:美丽的雪花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认识教案认识一教案小班11-15

小班教案模板小班教案模板范文03-28

小班艺术教案:捕鱼_小班艺术教案06-29

小班教案 | 小班音乐教案:《巨人的鞋》08-23

小班教案 | 小班活动教案:《奇妙的声音》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