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千克、吨教案

时间:2023-04-01 17:10:15 教案 我要投稿

克、千克、吨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克、千克、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克、千克、吨教案

克、千克、吨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吨

  2、知道吨与克、千克之间的关系

  3、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

  重点难点:

  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

  教学方法:

  探究研讨法、讲解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谁记得是什么?

  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小练习,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3千克=()克

  5000克=()千克

  ()千克=8000克

  ()克=4千克

  4、下面的.物品可能有多重?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自主练习2)

  二、新授

  1、出示: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你知道1吨有多重吗?(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吨的知识。)

  2、出示小博士的话:1000千克就是1吨。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t表示。1吨=1000千克

  3、感受1吨

  4、请几位学生抬一袋大米,感受一下,这袋大米重25千克,那么40袋大米大约重1吨。

  5、什么物品一般用吨作单位?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4先看图,弄清图意再回答。

  2、自主练习5学生自己完成练习同位互相你问我答。补充类似练习,适当扩展延伸。

  3、自主练习6指名说说图意自己完成:这艘船能一次将货物运完吗?全班交流

  4、自主练习7出示图画:认识它们吗?自己试着填一填说说为什么填写这样的单位说说你对这些动物的了解。

  作业

  课外小调查:调查常见物品的质量

  板书设计:

  认识吨(t)

  1吨=1000千克

克、千克、吨教案2

  教学内容:

  我学会了吗和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吨、千克、克的含义,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能运用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解决情境问题。

  教具准备:

  情境图、实物

  教学过程:

  一、引导复习

  这两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一看到吨,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千克呢?克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吨、千克和克。

  (请学生来当一当小老师:讲一讲有关吨、千克、克的知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看学生的把握情况进行讲解。 回顾交流汇报关于克、千克、吨的有关知识。

  二、情境导入

  1. 学习了这么多的和质量有关的.知识,让我们到超市走一走,看看谁是超市大赢家。

  2. 出示情境图,指导看图

  多少根香蕉大约1千克?为什么?

  (引导学生以黄瓜为参照物“6根黄瓜大约重1千克”)

  一棵白菜大约有多重?

  (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只要合理就正确)

  你喜欢的小食品有多重?和你的同位说一说。

  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10个、20个、30个呢?多少个就是1吨了?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自由提问,集体交流解决

  小组合作交流、提出问题,并合作解疑。

  三、总结评价

  1、谈谈你学习这一单元的收获

  2、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

克、千克、吨教案3

  教学目标:

  1、巩固质量单位“克”“千克”,并能进行两个单位间的转化。

  2、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3、能运用所学的克、千克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教具准备:

  体秤、生活实物。

  教学构想:

  通过克和千克的大小比较、适当重量单位的填写,以及结合所学质量单位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增强与生活的联系性。

  教学过程:

  一、导课复习

  1、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知道我们的体重呢?

  2、认识体秤,简单介绍。

  3、小组合作称一称组中成员的体重(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

  4、你还知道哪些秤?(知识拓展,激发兴趣)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P8—10部分内容练习比较克与千克之间的大小。

  2、补充:填合适的单位。

  (1)小兰体重32()。

  (2)一个鸡蛋重50()。

  (3)2瓶矿泉水重约()。

  (4)7粒黄豆约重()。

  3、自主练习P8—11。

  (1)引导学生看图,明确“2元/千克”所指示的意思。

  (2)仔细观察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每千克1元,每人限买1千克”——同位合作解答(2)问,集体交流。

  4、自主练习P8—8独立完成,注意质量单位的字母表示。

  三、作业布置

  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克、千克、吨教案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如何使用秤,培养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千克、克这两个单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新版1角硬币若干、1千克大米6袋、200克红豆6袋、500克花生6袋、2千克沙子6袋、苹果6个、100克、200克、500克、800克沙子若干袋、盘秤6台。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到超市进行有关物品重量的调查活动,并完成下表。

  “克与千克”家庭实践调查表

  物 品 名 称 物 品 重 量

  二、从生活中引入

  师:前几天,同学们到超市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重量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一包糖果重400克。

  生2:我调查到一包方便面105克。

  生3:一袋家庭装洗衣粉是3千克。

  师:刚才同学们所读到的“克”、“千克”就是国际上所统一使用的重量单位。(板书:克和千克)

  二、在生活中学习

  1、认识秤。

  (1)师:你们是怎样知道这些物品的重量的?

  生: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识的重量。

  师:这个方法不错,但很多物品没有包装袋,比如鸡蛋,苹果等物品,要知道它们的重量怎么办呢?

  生:可以用秤来称。

  师:对,要想知道物品准确的重量可以用秤来称。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

  (2)学生自由说生活中常见的秤。教师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3)详细介绍盘秤的使用方法(课件展示)

  A、观察秤面,说说秤面上有些什么?

  B、介绍秤面中如何来分大格、小格,且它们各表示多少重量的克数。

  C、识秤练习。说出课件展示的称面上重量克数。

  2、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1)师:同学们调查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用“克”和“千克”作单位,那么1克有多重呢? (板书:1克)

  (2)让学生掂一掂1枚1角钱的.硬币,说说感觉如何?

  (3)学生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4)师:那么1千克又有多重呢?(板书:1千克)

  (5)让学生掂一掂1袋1千克重的大米,与1枚1角钱的硬币比较,说说感觉如何?

  (6)称一称1千克大米,看盘秤指针变化,并在盘秤上做个记号。

  3、“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师:“千克”与“克”是两个不同的质量单位,那么1千克会是多少个1克呢?咱们来做个实验吧。这儿有标有不同克数的沙子,每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拿物品放在盘秤上称,使它们的重量刚好是1千克,再把装袋上所标识的重量加起来,完成记录表。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克与千克”小组活动记录表

  每 包 重 量 数 量

  100克袋

  200克袋

  500克袋

  800克袋

  总 重 量 克

  师:从以上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板书:1千克=1000克)

  4、小结:生活中较轻的物品我们用“克”作单位,较重的物品我们用“千克”作单位。

  三、在生活中实践

  师:请每个小朋友掂一掂、估一估这袋红豆有多重?

  (学生活动)

  师:小组合作称一称这袋红豆到底有多重?

  生:200克。

  师:请每个小朋友再掂一掂这袋花生有多重?

  (学生活动)

  师:小组再称一称这袋花生到底有多重?

  生:500克。

  师:请你们再掂一掂这袋沙子有多重?

  (学生活动)

  师:称一称这袋红豆到底有多重?

  生:2千克。

  师:那1个苹果有多重呢?请同学们先掂再称,再说说大约多少个这样的苹果是1千克。

  四、应用拓展

  师: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动画片《巧陪玻璃杯》,你们想看吗?

  动画:星期天,小猪和机灵狗一起到花狐饮料屋去喝饮料。小猪不小心打烂了花狐的玻璃杯。花狐想敲小猪一笔,要小猪陪100个玻璃杯。面对一地的碎玻璃,谁也说不清打烂了多少个玻璃杯。

  让学生伸张正义,自由发言,为小猪出主意。

  再放动画:机灵狗想出一个巧主意,先把一个完好的玻璃杯称一称它的重量(200克),再称一称玻璃碎片的重量(1000克)。

  让学生算一算小猪应该陪几个玻璃杯。

  五、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了新知识有何感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课后反思:

  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两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概念。在课前我让学生到商场进行了一次实践调查活动,使 学生亲身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让学生了解克和千克单位之间的进率,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千克=1000克,而是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总结得出1千克=1000克。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过程性目标。在练习部分,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对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进一步加深认识,并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课的最后,我让学生为小猪出主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生活意识,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由始至终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练 习 课

  教学内容:P18 P19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千克、克这两个单位。

  教学过程:

  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1)6000克 8千克 9000克

  (2)4吨 7千克 3900千克 4200千克

  2.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是876米,她每天上学往返2次,一共要走多少米?

  3.一只羊重50千克,一头骆驼重450千克,那么8头羊和一头骆驼哪个重?重多少?

  4.今天是星期三,再过8天是星期几?如果今天是12月23日,再过20天是几月几日?

克、千克、吨教案5

  导与学目标:

  1、在同学们一起阅读《动物趣闻丛书》的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三个质量单位。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掂、估、称、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会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超市内的问题、船的载重量等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导与学重点:克、千克、吨的认识和对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

  导与学难点:建立克、千克、吨的质量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盘秤一个、天平若干、一袋盐、一粒豆子等。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克、千克、吨的有关资料、各种面值的硬币等。

  导与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喜不喜欢进行赛跑比赛?假如老师在咱班进行以此赛跑比赛,你们愿不愿意参加?可是这次老师要给比赛增加一点难度,要求在咱班的xxx和xxx中(一胖一瘦两个同学)选一个,背着他跑,如果要你选的话你会选谁?为什么?(同学们都选择体重比较轻的同学)

  师:大家都一致同意选xxx了,因为xxx的体重比较轻,而xxx的体重比较重。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表示物体质量轻重的单位克、千克、吨。(板书课题:克、千克、吨)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阅读课本,检查预习。

  出示预习提纲:

  ★观察课本第二页情境图,请画出你发现的数学信息。

  ★请根据你画出的信息,提出有关克、千克、吨的问题,如果你所提问题与课本问题不同,请你在练习本上写下来。

  ★表示较轻的`物品通常用()作单位,可以用字母()表示。()、()大约重1克;

  ★表示较重的物品通常用()作单位,可以用字母()表示。()大约重1千克;1000克=( )千克。

  ★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作单位,可以用字母()表示。()大约重1吨;1吨=()千克。

  ★你用的什么方法知道的?请你在练习本上写下来。

  ★尝试解决自主练习第1、2两题。

  ★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收获、疑惑以及发现,请你在练习本上写下来。

  1、请学生根据预习提纲,再次精读课本。检查预习提纲的填写情况。

  2、按照预习提纲的顺序,集体订正,请把错误圈起来。

  第一是读出你画出的数学信息。

  第二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预设:1克、1千克、1吨各有多重?2千克、3吨有多重?等,对于课本上没有的问题,老师重点板书,一会解决。第三、四、五因为都是填空的形式,所以大部分学生通过阅读课本都应该填对。

  第三用什么方法知道的:预设:掂一掂称一称、估一估等。

  第四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疑惑?预设:

  ★1粒花生米、1枚2分硬币真的大约重1克吗?3克、5克有多重呢?

  ★2袋食盐真的重是1千克吗?4千克有多重?

  ★1吨到底有多重?10吨有多重?……

  (二)动手操作,集体交流。

  (这个环节大胆放给孩子,通过预习有部分孩子一定知道怎么解决。老师适当进行引导理解)

  ★1粒花生米、1枚2分硬币真的大约重1克吗?★2袋盐真的重是1千克吗?

  1、称一称。学生用天平称来进行验证。(向学生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及使用方法)

  2、掂一掂。1克、1千克的轻重。请你把1枚2分硬币(1克)和两袋食盐(1千克)分别放在两只手中掂一掂,感受轻重。

克、千克、吨教案6

  教学内容:

  有多重(认识千克、克)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 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

  2. 估算一些物品的重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同学们,上节课有两个同学表现得非常好,老师要和他们热烈拥抱。

  老师抱一个特别瘦的学生一下就抱起来了,而抱一个胖的学生怎么抱也抱不起来。

  师:通过刚才老师抱这两个学生你有什么发现?

  师:真的吗?(让一个学生再来抱抱试试)

  2.师让学生从桌上任拿2个物品掂一掂,说一说谁比较轻,谁比较重。

  (二)探索新知

  1.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刚才我们通过抱一抱和掂一掂都可以大体比较出两个物品的轻重,那么要知道物品到底有多重,该怎么办?

  (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示的净含量。用秤来称。)

  师:这两个方法都不错!如果物品的包装上标有质量,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些物品的质量。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到商店任选5件自己喜欢吃的食品调查它们的净含量,谁来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非常好!同学们刚才说到的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用来表示物品的质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2.认识秤。

  师: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示的净含量可以知道物品的质量,但是很多物品没有包装。比如:刚才两个同学的`体重、桌上摆的鸡蛋、苹果等物品,要想知道它们的质量该怎么办?

  (用秤来称。)

  师:对,要想知道物品的准确质量可以用秤来称,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汇报: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健康秤等等。

  用课件介绍各种秤的简单使用。

  台秤:把物品放入盘内,指针会告诉我们物品的质量。

  电子秤:把物品放入盘内,会自动显示物品的质量。

  弹簧秤:把物品挂在钩子上,就可以读出物品的质量。

  天平: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右盘内的砝码和下面标尺表示的刻度来计算左盘中物品的质量。

  磅秤:计算秤砣质量和秤杆刻度表示的质量,我们可知被称物品的质量。

  3. 简单介绍天平和盘秤的用法。

  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放着一台天平和一个台秤。老师简单介绍天平各部分的名称:托盘、横梁、标尺、指针、螺旋、砝码……(边指边说)

  师: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先在左边的盘里放上要称的物品,然后在右边的盘里放上砝码,直到天平的指针在标尺的中间为止。这时天平平衡表示两端的质量相等,计算出右盘内的砝码和下面的标尺指示的刻度的和就是左盘中物品的质量。(边操作边介绍)同学们桌上的天平,老师已经调试好了,在使用的时候,右边放砝码,左边放物品,打开红色的砝码盒,里面有一个小镊子,一定要用小镊子来夹取砝码,不能用手直接拿,如果用手直接拿会腐蚀砝码。现在用小镊子夹取每个砝码认识一下每个砝码的质量是多少。

  学生分组认识砝码。

  师:现在老师把1克的砝码放在台秤的盘里,看看秤的指针有什么变化?

  师:指针所指的位置就是1克。现在同学们每人选不同克数的砝码,看看指针的位置在哪里,那个地方就是砝码的质量。

  4. 认识克。

  (1)称一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天平和台秤,学习了它们的使用方法。现在我们就用台秤或天平称出桌上的苹果、盐、几粒黄豆、几个回形针……的质量。同学们称完之后写清物品的名称和质量做好记录。看在3分内哪组同学称的物品最多,哪组就是优胜组! 学生分组称物品。

  (2)说一说。你称的这些物品的重量。

  师:这些比较轻的物品,同学们都使用克作单位。很好!克用字母g来表示。(师边说边板书:克——g)

  (3)掂一掂。

  师: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把你们刚才称的1克的物品拿出来,比如一枚2分的硬币,放在手里掂一掂,感觉一下1克,有什么感觉?

  (4)找一找。

  师: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师:同学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物品体会1克的质量太棒了!

  (5)猜一猜。

  师:同学们不要称,猜一猜几粒黄豆的质量大约是1克?几粒大米的质量大约是1克?几个回形针的质量大约是1克?……猜完之后再称一称看对不对?

  学生分组活动,并交流汇报。

  (6)估一估。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任选3~4件物品合在一起,先估一估它的质量,然后再验证估计得准不准。比一比谁估计得最准!

  小组内验证,比一比谁估计得最准。

  5. 认识千克。

  (1)教师介绍。

  师:刚才有的组的同学称的物品合在一起的质量达到1000多克甚至20xx多克,在记录的时候是不是要写很多数,如果不注意还有可能写错,是不是不方便?怎么办呢?

  师:我发现我们班有的同学非常聪明。结合课前的调查知道,较重的物品要用千克表示。非常好!称较轻的物品,可以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要用千克作单位的,千克用kg表示。(师边说板书:千克——kg)

  师:同学们刚才称的盐一袋是500克,两袋盐就是1千克。一袋牛奶是250克,4袋牛奶也是1千克。

  (2)掂一掂。

  师:请大家掂一掂两袋盐或4袋牛奶,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

  (3)找一找。

  师:1千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1公斤,也就是2斤。那么在你周围还能找到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也是1千克?

  (4)拎一拎。

  师:请同学们想办法任意称出几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拎一拎。

  学生有的把几个小组的盐都收集起来拎一拎,有的把书包称一称再拎一拎……

  (5)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以克和千克为单位说一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质量。

  6. 教学1千克=1000克。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克与千克,那么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多少克才是1千克呢?请同学们猜一猜,然后想办法验证!

  (三)总结

  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练习

  1.出示课本第20页的图。

  师:说一说下面物品的质量各是多少?

  (1)指导学生看第一个秤面上的刻度。

  师:从秤面上看这个秤最多可以称多重的东西? 两个鸡蛋重多少? 一个鸡蛋重多少呢?

  (2)第2小题生自己做。

  2. 教科书第20页“练一练”的第2题。

  让学生直接填在教科书上,集体订正。

  3. 教科书第20页“想一想”。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比较,哪个重些?

  4. 单位用错的日记。

  师:老师这里有一篇日记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你能发现什么?

  早晨,我在2千米高的床上起来,用18分米的牙刷刷牙,洗脸后,坐在8米高的餐桌前喝了一杯150厘米高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克的书包上学去了。

克、千克、吨教案7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的实际概念.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

  3.通过操作活动,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

  4.通过从实际生活引出质量单位,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了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的实际概念.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

  难点: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估测,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一个2分硬币,一些大豆、花生米、图钉、乒乓球等实物,或其他能表现1克有多重的实物。给每个小组准备一袋护肤霜(用胶布把质量标识贴住)。

  学生准备:一个2分硬币及一些到商场里购买的标有重量的物品或食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喜欢看书吗?说一说你喜欢看什么书?三年级二班的同学们正在一起阅读《动物趣闻丛书》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出示课本情境图,学生观察、激发兴趣)

  2.仔细阅读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可能发现:这些动物的重量是以克、千克、吨为单位的。

  3.激发学生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克、千克、吨是什么?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

  师:这节课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介绍质量单位

  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有多少,像克、千克、吨这样的表示物品有多重的单位叫做质量单位,表示较轻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质量单位--克。

  板书课题:质量单位--克的认识

  2.猜一猜1克有多重?

  根据自己的认识,结合身边常见的物品来猜一猜。(板书:猜一猜)

  学生可能说大概和一粒花生米差不多,和一个乒乓球差不多,和一颗QQ糖差不多等。

  怎样才能知道到底谁的估计更准确?(学生可能会想到称一称。)

  (板书:称一称)

  我们常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3.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先指导,再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体验1克有多重。

  (3)掂一掂,比一比,加深对1克的体验。

  用手掂一掂:一枚二分硬币、1粒黄豆、一枚一元硬币、一根羽毛、一片树叶、一把尺子。比一比哪些物品比1克重?哪些物品比1克轻?

  (4)“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哪些物体比1克轻?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感受几克的轻重。

  (1)掂一掂,估一估。

  请同学们先掂一掂2分硬币,再掂一掂5角硬币和一元硬币,估一估它们各重多少克。

  (2)小组合作称一称

  学生小组合作用天平称出5角(4克)、1元(6克)硬币的质量,再掂一掂分别有多重。

  (3)游戏--比比谁的感觉准。

  规则:两人一组,一人闭上双眼,伸出左手。另一人把1枚硬币放在他的手心上,让他说出硬币重几克。两人交替做,比比谁的感觉准。

  2.感知并建立10克、15克、20克…的质量观念。

  (1)大家再来掂一掂硬币。请在手上放10枚2分硬币,闭着眼睛掂一掂,感受10克有多重;再加5枚现在是15枚,大约重15克,再闭着眼睛感受15克有多重;再加5枚现在是20枚,大约重20克,再闭着眼睛感受20克有多重。(学生掂量并感受)

  (2)游戏左手右手小天平

  每个小组的桌面上有一袋护肤霜(用胶布把质量标识贴住),请大家左手放2分的硬币,右手放护肤霜。当你认为两边一样重时,看一看硬币多少枚,再估一估这袋护肤大约重多少克?

  请各小组汇报,然后揭开胶布,看质量标识(误差在±2克内),算估对。

  (3)掂一掂,猜一猜、估一估

  我们桌子上还有一些物品(小包装标识为10~100克左右的袋装或盒装物品),你们从中任选一样,掂一掂,猜一猜、估一估有多重?然后再看标识是多重。

  3.感知几十克、几百克的质量。

  想知道你们课前到超市里买的袋装食品有多重吗?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包装袋上的标识,再掂一掂感觉有多重。小组内再交换物品找一找、掂一掂。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经历了猜一猜--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过程,认识了质量单位--克。秤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做单位。我们常用天平秤比较轻的物品。用天平秤物品时,需要用砝码。你知道下面这些砝码各重多少克吗?教师用实物投影向学生出示砝码:10克、20克、50克、100克、200克等等。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新课堂第1题,说一说它们的质量。

  2.火眼金睛判对错。

  (1)一袋面包250克。()

  (2)一根火腿肠重100克。()

  (3)一个西瓜重30克。()

  (4)一包话梅重80克。()

  3.新课堂第2题,你知道这些物品的质量吗?

  引导学生学会从称上和包装上读出质量,让学生独立观察,相互交流。注意最后一题盘中称的是2个鸡蛋共200克,问题是一个鸡蛋的质量是多少克?

  4.资料拓展--你知道吗?(播放音频,同时课件出示图片和内容)

  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合理的饮食搭配有利于身体健康。小学生一天这样搭配食物比较好:米饭、馒头等谷类食物375克,肉75克,鱼虾25克、鸡蛋50克、牛奶200克、、豆制品200克、水果75克、蔬菜250克、食用油15克、食糖10克。

  总结

  同学们,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那么,较重的物品用什么作单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它们之间有什么的关系呢?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继续研究,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质量单位--克的认识

  1克有多重?猜一猜

  一枚2分硬币掂一掂

  一个花生米估一估

  称一称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创设情境自然有趣,以学生查阅资料为背景,以几种动物的质量为素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了查阅资料的学习方法。同时将学生带进神奇的动物世界,在了解动物质量的过程中,把数学与生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经历学习的过程,注重学法指导。学生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过程中建立质量观念,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体验的学习过程,重视彰显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遵循有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3)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学生们对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花生米、在超市买的食品、以及数学书、铅笔盒等,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逐步发展到用手掂物品、估测物品、用天平称物品的质量,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还布置他们课外到超市了解各种物品的质量。把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升华质量概念。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使用建议。

  本教案是按照质量单位克的认识--千克的认识--吨的认识3课时的思路设计的,为使课堂更加开放生成,教学时也可以全部放给学生,实行更开放的数学课堂。

  3、需破解的问题。

  质量的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有很大难度。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值得继续探讨。

克、千克、吨教案8

  知识要点:

  1、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有克、千克、吨。

  2、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3、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也叫公斤,千克用字母kg表示。1kg=1000g

  4、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t表示。1t=1000kg

  5、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40个25千克的学生重1吨。

  5、1T=1000kg1kg=1000g.

  6、换算:单位相互换算的方法

  (1)把吨化成千克,千克化成克,是用吨数或千克数乘进率1000。

  (2)把千克化成吨,克化成千克,是用千克数或克数除以进率1000。

  口诀:小换大减三个0,大换小加三个0

  如:把克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吨去掉3个0,把吨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克加上3个0.

  7、重量的大小比较

  记忆: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应用

  1、1枚2分硬币重1克;一袋食盐重500克,2袋食盐重1kg。1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50g,1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250g。

  2、5本数学书的重量大约是1kg。1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25kg,4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00kg,40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一头大象约重6吨。

  3、计算:1吨+3000千克=()吨,方法是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成统一的单位后在计算。

  注意:1㎏棉花和1㎏铁一样重。

克、千克、吨教案9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重量,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

  2、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认识1吨物体的重要,初步建立吨的概念。

  3、知道吨、千克、克的实际意义及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重量单位。

  4、培养学生操作实践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目标1、2、3。

  教学难点:

  目标1、3。

  教具准备:

  天平称、台称、电子称,一些实物和实物图片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22-P24,例1、例2、例3、例4,P23-课堂活动1、2。P25-课堂活动1、2。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重量,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

  2、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及互相合作学习的能力。

  3、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同时培养克服困难、用于探索的精神。

  教具准备:

  各种称,2分币1枚,橡皮擦一个,一支铅笔,一个苹果,一本学生字典;两袋碘盐,一把干面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轻重。

  1、师出示P22情景图,问: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有很多动物在玩,大象在和老牛坐跷跷板,大象很重,老牛比大象轻。

  2、联系生活实际,掂一掂,想一想。

  请学生在自己的桌子上拿出数学书、作业本、文具盒,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它们的轻重,互相说一说。

  3、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一本数学书的重量,为什么说法不样呢?看来还是需要一个统一的重量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识物体重量的单位:克和千克。并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动手实践,感受并认识克和千克。

  (一)教学例2

  1、认识称。

  要想知道某个物体到底有多重,怎么办呢?

  课前,小朋友观察调查了生活中常用的称,指名汇报见过什么称?

  学生汇报:磅称、杆称、盘称、天平、电子称、人体称。

  2、认识克

  ⑴称一称。用天平称出1枚2分币。调好天平,拿1枚2分币放在左盘,再拿1颗最小的砝码,这上面标着1克,放在右盘看指针摆动,停下来指向中央,这就说明什么?

  学生观察天平的使用方法后回答:1枚2分币重1克。

  学生掂一掂1枚2分币的重量,感知1克。

  ⑵再称一称一个橡皮檫的重量。

  ⑶找一找,看看哪样物品约重1克。

  学生汇报:1枚药片,2颗图钉,4、5粒黄豆......

  ⑷刚才我们称的这些物体的重量是用的什么单位?

  生:都是用的克作单位。

  师:我们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

  ⑸做P23-第2题,先估一估,再称一称。(四人小组合作称一称)

  (二)认识千克

  1、师:小朋友都进行过体检,你们还记得医生告诉你们体重的单位吗?(用千克作单位)

  2、用人体称称出自己的体重,并填出自己的体重大约是()千克。

  3、教学例4

  ⑴先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再掂一掂,感受1千克。

  分小组称出2袋盐、一把干面的重量,得出都是1千克。每个小友再掂一掂1千克的这些物品,感受1千克到底有多重。

  ⑵师再把两袋盐放在天平上称,从而得出重1000克。进而观察得出:1千克=1000克

  并介绍用字母表示克和千克。

  ⑶刚才称自己的体重,2袋盐的重量,一把干面的重量用的是什么单位?(千克)

  师:也就是计量较重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也叫公斤)作单位。

  (三)师小结:我们计量物品有多重的单位是克和千克;通常轻的物品有多重,用克作单位;计量较重物品重,用千克作单位。

  三、课堂活动

  1、P25-第2题,估一估,称一称。

  2、P25-第2题,找一找,估一估。

  四、独立练习

  练习四第2题,在书上连线。再读一读。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认识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克、千克、吨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克、千克

  2、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天平、砝码、教学挂图以及一些带包装的常见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们看,四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正在看《动物趣闻》呢!让我们和他们一切去了解一下动物的知识吧!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

  1、他们从书中了解了哪些关于动物的知识?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新授

  出示问题:1克有多重?

  1、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联系你平时见过的东西,估计一下。(与你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多重是1克。

  (估计:一片口香糖大约是1克;一粒花生米大约1克;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3、用天平演示操作,认识1克。

  (小博士的话: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

  (扩展学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

  4、拿出自己准备的较轻的物品,自己掂一掂,估计一下它有多重,同位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最后,再称一称,验证一下。

  5、如果物品比较重,我们还用克作单位吗?

  出示问题:1千克有多重?

  6、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先在小组内估计一下。

  (估计:1暖瓶水约重1千克;两袋盐重1千克)

  7、认识1千克

  (出示小博士的话: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用kg表示。)

  8、克与千克是什么关系呢?

  1千克=1000克

  9、哪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全班交流)

  10、你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小组内交流)

  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

  三、巩固与应用

  1、看图说说这些物品有多重?(自主练习1)

  (引导学生学会看秤和物品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记。)

  2、实践活动:掂一掂,称一称(自主练习3)

  (注意让学生先通过掂一掂估计一下,再动手称一称。小组合作进行活动。)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两个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回家后找一找,掂一掂,看看我们的生活中常用物品有多重?都有哪些物品分别用它们作单位?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认识克与千克

  克g

  千克kg

  1千克=1000克

克、千克、吨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感受1克和1千克有多重。会称整克、整千克物品的质量。

  3、培养初步自主探索求知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

  教学难点:

  培养初步自主探索求知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物品质量的信息。教师整理几条,然后结合教材信息中的内容制成卡片。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收集整理。注意交流的广度、深度。

  活动一:发现问题。

  1、出示信息卡片。

  师:瞧,大家收集到了这么多信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看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2、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主阅读卡片出示的信息内容。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这几条信息都用到了克或者千克单位,从而产生疑问:一克有多重?一千克有多重?重视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质量的问题。

  活动二:解决问题*1克有多重?

  1、师:是啊、1克到底有多重呢?根据前面几条信息,你能不能估计一下?

  2、师:到底谁的估计更准确?让我们一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结合身边常见的物品来估计。学生可能说:大概和一料花生差不多重;可能比一块中香糖还要轻;也许和一个乒乓球差不多重……重视引导,将1克和身边常见的物品联系起来。起来称一称,验证一下。

  3、师: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你们组验证的结果?

  4、师:把2分硬币放在手中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重量。

  5、教师小结:在表示一些较轻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克”来做单位,“克”还可以用来表示。板书:较物品克

  6、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克()?小组合作,从提前准备好和学具袋中拿出花生米、吕香糖、乒乓球以及一枚二分硬币,分别用天平称一称,得出结论。学生交流称量结果:一枚二分硬币1我。小组成员轮流掂一掂,有的同学会发出感慨:1克原来这么轻呀!学生自主交流:在很多物品的包装上。同时拿出桌上的虾条、牛肉干、牙膏、食盐等,先掂一掂,估计一下,然后看包装袋上的标示验证。指导天平使用。强调反复体验,感受物品的轻重,鼓励好的做法。

  7、师:克,我们已经认识了,谁还有办法让大家认识一下千克?师:为什么?说说理由。

  8、师:说得真好,恭喜你们,答对了!1千克的`确比1克要重得多,能有1000个1克那么重,所以我们在表示一些重物品的质量时,常会用到“千克”来做单位。那么,能不能再推算出大部分同学会说:1千克就是1000克那么重。学生推理:我们以前学过米和千米,1千米=1000米所以我想1千克=1000克学生推理:米(m)千米(Km)克(g)千克(㎏)小组成员轮流掂一掂两袋食盐的重量,可以交流感受。学生急于尝试。学生牌坊果件,认识生活。“千克”用什么来表示呢?板书:较重物品千克Kg

  9、师:同学们可真聪明!一袋食盐500克,两袋食盐1000克,把两袋食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1000克到底有多重。师:想不想自己动手称一称桌面上的那袋桔子和饮料各重多少千克?

  10、师:要称比较重的物品,天平已经不能满足要求,秤家族还有更多的成员会来帮助我们,快来认识一下吧。课件演示各种秤。

  11、师:现在,赶紧用小组中的台秤来称一称桔子、土豆和饮料的质量吧。

  活动三:巩固延伸

  师:这节课,大家活动的非常积极,最后让我们来做个有奖竞猜的游戏,只要你能猜对一件物品的质量,老师就把这件物品奖给你,想不想拿到奖?老师拿出一件物品,学生自己竞猜,每人有三次机会,猜对了就把物品奖给他。重视评价对克和千克的感受深度。

  师:课后请同学们回家用体重秤称一称自己的体重有多少千克,爸爸妈妈的体重有多少千克,并记录下来。

克、千克、吨教案12

  教学内容:

  P27—例7,例8,P28—课堂活动1、2、3,练习四3、5、 6、7、9。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千克、吨这两个重量单位。

  2、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己体验换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计量重量的单位有哪些?按一定的顺序是怎样排列的?

  生:有克、千克、吨;(吨、千克、克)

  师:克、千克、吨它们之间的进率各是多少?

  生: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7

  1、师出示例7的'挂图,让学生独立看图,比一比哪种动物最重,哪重动物最轻?

  2、学生先独立比较,填写在书上,再同桌说一说,最后全班交流。

  3、指名回答,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比较方法:我们在比较轻、重时,都要先换算成相同的单位,然后再比较。

  (二)教学例8

  1、学生看图自学,先自己说一说图意,再同桌说一说,最后全说。

  2、学生再计算还剩多少?

  3、指名说出是怎样想的。

  甲生:5吨就是5000千克,5000—20xx=3000千克,所以还剩3000千克,也就是3吨。

  乙生:20xx千克就是2吨,5吨—2吨=3吨,所以还剩3吨。

  三、课堂活动:

  1、P28—1题,对口令。(生和师对,生和生对)

  2、P28—2题,把重量相同的用线连起来。(生先独立连,再全班订正。)

  四、课堂作业:

  1、P30—3题,生先独立填写,再订正。指名说出是怎样想的。

  2、P30—5题,生填写在书上,再全班订正。

  3、P30—6题,生独立算一算,填在书上,再集体评讲。

  4、P31—7、8题,同桌互相讨论,再说一说,填写在书上。

克、千克、吨教案1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克、千克、吨三个质量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重点难点:

  进一步认识克、千克、吨三个质量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研讨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今天我们准备了这么多东西,我们把它们整理一下,开个小超市,怎么样?师生动手整理聘请超市小营业员

  二、我学会了吗?

  1、小超市开业了!

  先请我们的营业员来介绍一下里面的.商品吧!

  (重点放在物品的质量)

  2、估一估,多少个香蕉大约重1千克?

  (估计后,可以称一下进行验证。)

  3、你喜欢的食品重多少克?

  4、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10个、20个200个呢?

  5、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三、丰收园

  1、谈谈你学习这一单元的收获

  2、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

  板书设计:

  1kg=1000g

  1t=1000kg

克、千克、吨教案14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

  2、 掌握1吨=1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 结合具体情景,提高对物质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掌握1吨=1000千克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会进行吨和千克的简单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情景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4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 9千克=( )克 9000克=( )千克

  二、 感知情景,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多媒体教学图,一头大象

  请同学们猜一猜一头大象有多重,同学们一头大象有三千克左右,这么庞大的大象,用千克做单位合适吗?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

  2、看一看,算一算

  教师;利用多媒体逐一吃食教学情景图,引导学生看一看算一算

  每头水牛350 千克,3头水牛大约重多少? 1桶油重100千克,10桶油约重多少?

  每袋面粉10千克,100袋面粉多少千克? 每个小朋友重25千克,40个小同学重1000千克?

  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1吨大约有多重?

  学生:得出结论 1吨=1000千克 1t =1000kg

  4、 说一说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可以用吨表示?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三、 巩固练习

  1、 练一练,第4题

  2、 第5题,老师问学生答。

  板书设计:

  吨

  1吨=1000千克

  1t =1000kg

  四、教后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学习这部分的内容并不是很难,对于单位间的换算掌握较好,估量具体的时间还是不准,需要强化训练。另外,让学生更贴近生活去感受。

【克、千克、吨教案】相关文章:

克、千克、吨教案04-01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09-11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03-19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的教案06-15

《克、千克、吨的认识》的反思08-20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反思03-03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反思02-24

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测试04-25

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教学设计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