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教案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画》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画》教案设计1
教学内容
《画》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首古诗。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1.认识“远、看、近、听、春、还”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大致意思,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在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探究其趣味,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的人本思想,意味着对每个学生学习个性的尊重。教学中,应让每个孩子自由地读、自由地学、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才会有灵性。课堂上,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诗句,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书,引导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汲取、学会欣赏,从而产生思维的撞击、情感的交流、知识的共享和心灵的震撼。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唤起他们去探究学习中华古文化的主动性,催化了学生情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应把握“古诗诵读”这一课型教学的尺度,即重点是识字和熟读成诵,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多读,要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要把每行诗读通顺,要读好整首古诗直至能熟读成诵。学生主要通过多读和结合看图,以及教师适当的诗意描述,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悟诗的意境美。教师还应恰当创设出诗境,让学生通过多读体会美、欣赏美、评价美,以至于自己表达美、创设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人学的一年级小朋友,自我约束能力差,老师如若引导不当,会使他们产生厌倦情绪。因此,课堂上把游戏寓于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如本节课开课的猜谜语游戏,识字过程中的开火车、猜字的游戏等等,让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为他们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学语文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猜过谜语吗?谁来出个谜语给大家猜?
(学生兴趣盎然地玩猜谜语的游戏)同学们真聪明,老师也请你们猜个谜语(出示古诗),它是一首谜语诗(板书:古诗诵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完古诗,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请大家翻开书92页,自由读诗,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出示小黑板)这六个字你们会认吗?先自己在下面读一读吧!
3.谁想读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自主选择读宇,重点指导读好前鼻音“近”、后鼻音“听”)
4.读得很好,去掉拼音朋友也能读这么好吗?咱们开火车比赛来读一读吧1
5.猜字游戏:老师藏一张字卡在身后,让学生猜是哪个字宝宝这么调皮,在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再读古诗,读通诗句
1.生字读得这么好,相信大家再读古诗时一定能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自己在下面读一读。
2.同座互读、评,指名全班读、评。
3.全班齐读。
四、品读词句,领悟诗境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座听。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四行诗都读好了吗?现在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
练读,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
4.让学生猜出谜底:画。(板书课题,齐读)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五、积累诗句,熟读成诵
1.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
2.学生在学习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这首诗吧!
(小组合作多种形式练读)
3.小组学习成果展示。
4.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六、课外延伸,再现情境
1.师:(充满激情地)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诗吗?(学生扩展背诗,激发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画》教案设计2
活动目标:
1、认识格子画,初步了解格子画的制作方法。
2、能用胶带分割出大小不同的格子,并用颜料进行装饰。
3、感受格子画的美,体验格子装饰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电脑、投影仪、自制成品包一个、半成品一个、幼儿完成的作品5幅;视频:制作全过程;背景音乐、走秀音乐。
2、自制纸袋、黄色纸片、细透明胶带、剪刀、人手一份;自制颜料桶6个、桌布6块、废纸盘12个;画笔、各色颜料若干。
3、幼儿有使用颜料和胶带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挎着成品进场)师:小朋友们,来的路上听大家都在夸我的包 ,教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那你们喜欢它什么呢?(引导幼儿说颜色、线条,教师随即。)
二、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1、师:告诉你们哦,其实这个包包是老师自己做的.哦!你们猜是怎么做的?
2、师:你们说对了吗?丁老师班级的小朋友看了一段小电影就明白了,我们也来看一看吧!
3、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
4、师:哦!原来是这样的!谁看懂了?先要做什么?
5、教师帮助幼儿梳理制作过程:
(1)贴胶带(先横后竖、先贴黄纸片→桌上固定→抹平→贴黄纸片→剪断、欣赏其他幼儿的设计发现用胶带贴出的线条以及颜色上的讲究)
(2)上色(强调毛笔的使用方法)
(3)撕胶带(先竖后横,按住胶带扭一扭)
6、师:有的小朋友已经等不及了,四个一组去试一试吧!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分材料--布置展台
2、教师指导(重点:能力弱的幼儿)
四、讲评:
1、师:哇!这么多时尚的包包,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从颜色和格局看)
2、师:是的!这些包包各有特色,那就让我们来一场时尚包包秀吧!(走秀)
《画》教案设计3
教材分析
1.小学生写过很多作文,写完一篇作文,选择文中最精彩的片段,配上一幅插图,将会使整篇作文更富有情趣,能起到诠释和增色的作用。
2.本课学习集语文知识和美术知识一体,具有较强的设计理念和应有价值。
学情分析
学生对自己所写的作文画插图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愤活跃,但是对构图、布局、色彩搭配、远景近景的对比、主要人物的比例等绘画基本要点)差距较大。
教学目标
1. 认识插图的作用,欣赏和感受作文中的精彩片段,探讨如何将文字形象变为生动的图画形象的方法。
2. 充分发挥学生的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创作的自信心,体验美术课中的设计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欣赏自己的`作文,学会把文字形象变为生动的视觉形象。
教学难点:如何为作文中的精彩片段设计相应的、形象生动的插图。
教程
(1)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展示作文插图的范画,进行作文情节的讲述、分析后引出课题,并讲述作文
配插图的意义。
教师设问:你知道什么是插图吗?它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小结归纳:插图是指插附在文中的图画,它对文字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的作用。
(2) 欣赏范作,认识插图。
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图,分组讨论,以启发学生的思路。
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满意的一篇作文,然后说说其中的精彩片段,理清学生画插图的思路。
(3) 讲授新课,学习要领
教师示范为作文画插图的要领。
a. 选出文中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
b. 用铅笔构图构思,画出主要景物或人物。
c. 适当添加背景。
d. 用彩色或水彩颜料着色完成插图。
(4) 大胆设计,绘制插图。
布置作业学生:为自己满意的作文画一幅插图。
巡堂辅导学生创作插图,对于在形体、五官、神态等描绘上有困难的学给予帮助。
(5) 展示作业,互相评价。
学生之间相互观摩欣赏,评一评,说一说谁的插图画得好。
教师点评并表扬构图好、形象准确的插图作品。
《画》教案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讲清楚自己画了什么和作画时的想法与感受。培养学生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会使用文明礼貌语言进行口语交际。
2、过程与方法:能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既要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又要让学生学会聆听的习惯,还要让他们学会以自己的方式作出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听、说认真,说话发言准确、清晰,说话通顺流畅,态度大方。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即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要画这些内容。
课前准备:全体学生带一幅自己最满意的绘画作品。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巧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智多星的自述]嗨,小朋友们,大家好!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既聪明又能干,喜欢唱歌、跳舞,会捏泥娃娃、会折纸,还会画画。今天,我们来开个小画展,展示一下自己的绘画本领,比一比谁是最棒的小画家,好吗?
2、[出示课件:课题和课文插图]师述:瞧,小画家们正在准备画展呢!他们在说些什么?请你们猜猜看。(学生各抒己见。)
3、师述:他们有的在构思,有的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还有的在评论别人的画。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幅画,你们想不想学着他们的样,也来说一说、评一评呢?好,今天我们要评选出咱们班的“小神笔”和“金喇叭”。
4、[出示课件:“小神笔”、“金喇叭”。]师述:“小神笔”的要求是内容健康、构思新颖、色彩鲜艳,小画家能讲清楚自己画了什么,以及作画时的想法。“金喇叭”的要求是善于提问、态度大方、学会倾听、语言规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而且具有说服力。看看谁是能想会画的“小神笔”,谁又是能说会道的“金喇叭”。
二、以图激趣,明确要求:
1、[出示课件:智多星在说话]小朋友们,你们也一定急着跃跃欲试吧!别急!别急!先请你们欣赏一下你们的大朋友——徐老师的得意之作,好吗?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徐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
2、老师示范介绍自己的画。
(1)师述:小朋友,能猜出我画了什么吗?为什么画吗?[出示课件:画了什么?为什么画吗?]
(2)[出示课件:范画]老师介绍自己作品的内容以及作画前的想法与感受。
(3)老师介绍完,问学生:刚才你们都听清楚了吗?你们认为我画得怎么样?又介绍得怎么样?你们喜欢我的画吗?哪位小朋友愿意当当“金喇叭”,来评一评呢?
(4)谁还愿意谈谈自己对这幅图的看法?能提一提真诚的建议和意见吗?
(5)谢谢大家提出了那么多真诚的建议和宝贵的意见。你们认为我够“小神笔”和“金喇叭”的资格吗?[出示课件:给老师颁奖]
(6)小结介绍的要求和步骤:先用精彩的语言介绍自己画了什么,再介绍自己为什么画了这幅画。
(7)[出示课件:我是这样介绍的:A、我先画了( ),再画了( ),接着画了( ),然后画了( ),最后画了( )。B、因为我喜欢( ),所以画了这幅画,希望( )。]
(8)[出示课件:智多星在说话]哪位小朋友也愿意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指名一位学生带上自己的作品,上台把画举得高高的,模仿老师用以上句式作介绍,争当“小神笔”;其他学生参与评价,争当“金喇叭”。)
三、激情促说,多向互动:
1、[出示课件:智多星在说话]小朋友们真棒,有那么多人想当“金喇叭”,小画家们,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吗?让我们来举办一次别开生面的画展,好吗?欢迎大家争当“金喇叭”和“小神笔”。
2、师述:小朋友们,请把你们的图画高高地举起来,下面我们就以四人小小组为单位,先把自己的画贴在小展板上,再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还要认真地评一评别人的作品,注意说话时都要有礼貌。(老师巡回指导,注意组织好学生,使整个交流自由而不随意。)
3、请配合较出色的小小组上台展示,在学生中再次强化示范作用。评选出“小神笔”和“金喇叭”。
四、举办画展,拓展延伸:
1、[出示课件:四幅图画作品]师述:这里有几幅漂亮的图画,可是他们的主人——小画家们都出去旅游了,谁愿意帮他们介绍介绍?讲得好的可以评为“金喇叭”。
2、挑选出“小神笔”的作品进行分类(如:植物园、动物园、人物画、风景画等),再展示在展示板上,由“金喇叭”充当解说员,其他小朋友当购画者前来自由购画,看哪位解说员的介绍最有吸引力与说服力。
3、作业:请小朋友回家后用精彩的语言,向家长介绍自己的作品。
《画》教案设计5
《画》是浙教社义务教育课程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根据刚入学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段训练的重点,在教学本课时,要教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汉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因此,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用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最后来一个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四、趣味练习,书写生字,课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
2、指导书写“人、义、火、文”
3、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谜语,课间玩谜语竟猜游戏。
《画》教案设计6
教材分析:
《字与画》是本册教材第一单元,教材主要安排了17幅图画,以及与图画相关的17个生字,它形象地再现了图画与汉字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些象形字的学习,学生能感知汉字能表意的特点,有利于激发识字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象形字,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激发识字兴趣。
2.利用图画,认识17个汉字,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并进行扩词练习。
3.能用正确的姿势读书。
4.能听懂老师的要求,能够较清楚地指出字形的区别。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正确的读书姿势。
1.播放:丁丁说:小朋友,大家好!我是大家学习的伙伴丁丁。你知道这把金钥匙代表什么吗?(生讨论后,师总结:金钥匙能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2.金钥匙今天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播放2(读书姿势图,句子:读书姿势一定要正确)指导学生观察,想一想,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应该怎么做?(身子挺直,坐端正,两脚要平放,两手拿书,书稍向后倾斜,课本与眼睛保持一尺的距离。)实练导入,认识课题。
3.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第7页,学习丁丁的样子,做好读书的姿势,认识第一单元题:字与画。
(1)小朋友,读了单元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4.指导看图,认识汉字。
(1)出示图1,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中间是太阳,右上方是古代人写的汉字)
①你知道太阳还有一个名字是什么吗?(日)
②这个日字和图上的太阳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③教顺口溜帮助记忆字形:一圈光芒围四方,只把火球横中央。(边看字边说)
④小结:太阳又叫“日”,“日”字的形状与太阳的样子多像呀。
(2)出示图2
①请同学们观察第二幅图上画的'是什么?猜猜图旁边是什么字?(生讨论,互说)
②找找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中的哪一笔相似?让学生指图说说怎么记这个字的?(山字的外形好莱坞似隆起高耸的山峰,图中画的三座并排的山峰,中间高,两边低,山字的形状和它一样。)
③小结:小朋友,汉字的结构多有趣,只要你认真观察、思考,不仅能认识它还会知道它的意思呢。
(3)展示另外六幅图。
①观察图画,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图,告诉大家图上画的是什么?(到前面指着图说:一轮明月,一条小河,一堆柴火,一块石头,一方稻田,土上长了幼苗)
②指名到前边找出与图相对应的生字卡片贴在图边。
③看图猜猜它旁边的字读什么?(自己出声读)
④指名领读,愿意读的一起读,“开火车”读(多种方式,熟读每个字)
a)指着图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字。
b)同学们喜欢交朋友吗?这些字呀可喜欢交朋友了,我们帮它找找朋友好吗?例如:“水”:海水、河水、自来水、汽水、冰水……水杯、水壶……水库、水鸟……
5.巩固练习,激发兴趣。看图读生字,看谁读得又对又快。
6.识字游戏:找朋友。
二、总结知识,提高能力。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在丁丁的陪伴下知道了什么?以后你怎么做?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日月水火山石田土”8个字,顺着读、倒着读、打乱顺序读。
出示:“日月水火山石土”8幅画,把上述8个字发给个小朋友,做汉字与图画交朋友的游戏。
2.观察图画,认识汉字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6页上的9幅图及汉字),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图上画的是什么,猜猜图旁边的字是什么?看哪个小组猜得最准?讨论完了,选一名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2)谁愿意起来说说上面的三幅图?(生自由发言)这位小朋友真聪明,他不仅说出了图上画的是什么,还猜出了图旁的字,这是他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我们用掌声鼓励一下。
小结:每个人都有嘴巴和眼睛,嘴巴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口”,眼睛就是“目”,同学们自己动手摸一摸自己的嘴巴和眼睛。
二、谁愿意说说中间的三幅图画?(生自由发言)
谁能到讲台指着图画和文字说出图画中的哪一部分与字的哪一部分相似?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能把字与画联系起来认识了。你知道“禾”指什么吗?(生讨论,师总结:“禾”就是长在地里的庄稼,如:稻子,小麦,玉米等)
三、谁愿意说说下面的三幅图画?(想说就说)
我们来观察一下“马、鸟、鱼”这三个字,我们的祖先刚开始写它们的时候和其它字一样总是画形,后来人们觉得这样写非常麻烦,于是渐渐地就演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了,写起来就方便多了。上面的几个字也是这样,(学生观察每个字的演变过程,师做适当指导。)
四、给生字找朋友。
1.同学们还会给生字找朋友吗?今天,我们继续帮助字宝宝找朋友。
2.四个人为一组,交流,看谁为字宝宝找的朋友多。
3.谁向大家介绍你的字宝宝的朋友
五、巩固练习,激发兴趣。
1.“叫名字”游戏。(多媒体显示9个字)这会儿,9外字宝宝都在这儿,(师点击生字后,生字变红)现在这个字宝想出来了,它叫什么?谁叫对它的名字,它就会夸夸你呢,谁来试试?
2.“送字宝宝回家”游戏(多媒体显示课本上的图)。
(1)图上画了什么?它们分别是哪个字宝宝的家?
(2)谁愿意将这些字宝宝送回家?(将准备好的生字卡片发给学生,上台送字宝宝回家,其余同学当评委,如果这位同学送对了,给他一片掌声,如果送错了,就帮他纠正。
六、总结评价,提高兴趣。
今天我们过得真快乐,学习汉字是件有趣的事情,现在我们把九个汉字带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
《画》教案设计7
活动目标 1.掌握西瓜的外形特征及色彩元素。
2.尝试用西瓜的特征和色彩创造性地表现各种事物的形态。
3.根据作品大胆创编故事。
活动准备 1.素描纸,油画棒,水溶性炫彩棒,西瓜。
2.动画片《西瓜太郎》的片断。
活动过程 1.品尝西瓜,导入活动。
(1)播放动画片《西瓜太郎》的片断视频,激发幼儿对“西瓜”的创作产生兴趣。
(2)观赏西瓜,感知它的'外形特征及色彩。
(3)吃西瓜,喝西瓜汁,品尝西瓜的美味。
2.想象在酷暑的夏日跳进西瓜汁里乘凉。
(1)教师:夏天,大家都跳进西瓜汁里乘凉,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2)幼儿想象跳进西瓜汁里的情景:
我变成了一个红红的“水人”了!
我在凉凉的西瓜汁里游泳,好舒服啊!
我爬到西瓜皮上,老滑的,我老是掉下来,摔得很疼的!
我想跳进西瓜汁里乘乘凉,我要把游泳池变成红色的!
(3)教师根据幼儿的想象与幼儿合作创作作品。
3.幼儿自主创作,想象跳进西瓜里的世界。
(1)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运用西瓜的元素色。
(2)提醒幼儿从多科一角度进行想象,不要雷同。
4.讲述自己的西瓜历险记。
提供平台让幼儿讲述自己作品中的西瓜历险故事。
【评析】
活动内容和孩子的生活联系紧密,他们有充足的经验准备,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孩子通过想象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提高了运用色彩的能力。
《画》教案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2运用学习的方法欣赏作品。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思维发散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成为小学生了。在小学里你们将学习很多的知识,其中就有我们今天学习的美术。在美术课上老师将教你们如何观察事物,如何欣赏美的事物(作品),如何表现事物(创造作品),如何使用画笔、剪刀等美术工具,使你们运用学习到的美术知识,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和灵活的双手,来美化我们的生活。今天,老师首先教你们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好吗!
欣赏方法
初读作品:观察作品画了些什么,了解作品表面所反映出的东西,如:画的是人、风景还是动物等等。
再读作品:通过观察作品,回想、联想生活中自己的体验、经验等,寻找共鸣与差异。
细读作品:观察分析、琢磨作者运用了那些技巧、技法、材料(纸张、画布、颜料……)
精读作品: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表现这些事物,与生活、时代背景相联系,对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的判断,你自己是赞同还是反对,弄清自己欣赏、赞赏什么?反对、批评什么?
评价作品:用自己的观点对作品的好与坏、成与败、是与非进行评说。
范例引导
欣赏作品:教材第一页《比高低》作者:杜蔼恒
同学们!你们来看这幅画都画了些什么呀?噢!画中画了一只长颈鹿、五只小猴子和椰子树。你们都说对了,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增长主体意识)。
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啊!这么多的同学都去过,那你你们一定知道这些动物是什么样子,谁能给大家讲一讲,你看到的这些动物都是什么样子。(鼓励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受,注意让多数的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不要用肯定的评价,在他们没有说清楚的地方加以引导和启发)。你还发现小作者所表现的和你观察到的用什么不同?(注意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适时给予心理上的激励)。
你们在上学前,有很多的.同学在幼儿园或少年宫学过画画是不是呀,在你们中间有没有知道,小作者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对了他用国画的方法,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表现方法,谁能讲一讲国画是这么回事(鼓励学生自己讲,教师做补充)。这种表现手法有那些特点呢?生动…(尽量让孩子自己讲)
你们都看过这两种动物,它们谁高啊?那为什么小作者这样画呀?谁能根据作者的画讲一个小故事。(鼓励孩子们有创造性讲解,鼓励创新,鼓励求异,鼓励有个性。)
实践操作
选取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孩子们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自由欣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尽量少干预,教师可做答疑,控制教学的速度、气氛。
《画》教案设计9
活动目标:
1、能按自己的意愿在铅画纸上大胆印画,并利用其随机产生的肌理效果进行借形想象出各种有趣的动物。
2、体验色彩游戏带来的快乐,感受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颜料若干,记号笔人手一支
2、大铅画纸每组一张、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早上晨间活动时,我们和报纸完了许多好玩的游戏,都是我们小朋友想出来的。现在呀,我们要来学一种新的玩法,想学吗?
二、学习团纸印画。
1、看图标
我把这个新方法记成了图标,请大家来说一说我是怎么做的。(幼儿看图标回答)
提问:你怎么看出来要抖一抖、反过来的?
2、幼儿操作
你们想试试吗?我有几个要求请小朋友听清楚:
(1)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是一张大大的铅画纸,一组小朋友合作画一张。
(2) 蘸你喜欢的颜料,要换颜色时就跟其他小朋友交换
(3) 大家一起,把画面印满,印完后,把纸团放在旁边的纸箱里。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三、观察想象。
1、刚刚报纸和我们一起玩了个颜色游戏,在大大的铅画纸上留下了各种各样有趣的印子,哎,我找到了一只~~(教师随机示范)
2、请你找找,你的画纸上藏着什么小动物?指给一组的小朋友看看。(幼儿自由交流)
3、(等颜料基本吸干后)小朋友都迫不及待地想把小动物变出来了是吧,好,现在用记号笔吧你刚刚说的小动物去找出来,看看,哪一组的画纸上动物最最多!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览,欣赏。
1、你找到了什么小动物?你是怎么变得?
2、我们一起去拿给小班的弟弟妹妹看吧!
看了“幼儿纸团印画教案设计”的还看了:
1.教小孩画画的简单方法
2.幼儿园绘画《彩虹》教案设计
3.幼儿《有趣的拼图》教案设计
4.幼儿《画太阳》美术教案设计
5.小班美术欣赏《蝴蝶》教案设计
6.幼儿园大班美术绘画教案
《画》教案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3、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难点: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
教学具准备:
各类彩色笔、各类质地的绘画用纸、教学范画。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准备绘画工具,规范绘画习惯。
二、 导入新课
1、 学生上台介绍自己所带的各类彩笔,当当小老师,教教我们怎么用?
2、 揭示课题
三、 欣赏感知
1、 教师出示各类的.范画作品,让学生欣赏,
1) 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2) 他们画了什么?象什么?
3) 他用了什么彩笔?
4) 猜猜是怎么画的?
5) 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挂在哪比较好?为什么?
2、 看看他们的用纸,有什么不同?
1) 教师出示各种质地的绘画用纸,让学生摸一摸,感受一下纸的质感。
2)分组挑选喜欢的纸,猜想会有怎样的效果?
3)尝试练习:
合作小组一起画一画。
3、 交流体会,相互欣赏
四、 学生作业
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挑选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大胆的画画。(室内、市外均可)。
五、 教师巡回指导
1、 指导学生正确用笔。
2、 鼓励胆小的学生大胆的绘画。
3、 室外注意安全。
六、 课堂小结
1、 学生说说绘画的内容、绘画的过程中发生的事。
2、 说说绘画的乐趣。
3、 相互评价。
4、 教师总结
《画》教案设计11
想象画是以记忆的形象为基础,按一定的主题要求,运用艺术表现手法经过更新、组合而创造的创作活动。想象画教学是培养幼儿独创精神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教师应做到“想”“变”“合”。
一、“想”——联想策略
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形象性、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用眼睛去看,用脑子去想去记,通过行动去玩、去摸、去听、去体验,用现实的刺激促使幼儿的想象加速运动,并借绘画表现出来,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支配下作画。
1、近似联想——指根据事物时空等特征的相近或相似而进行的联想。如教师在呈现“小老虎”后,幼儿联想到了小花猫、森林、武松等;呈现“小老鼠”后,幼儿联想到了黑猫警长、《猫和老鼠》中的小老鼠杰克、小松鼠等。
2、体验联想——指根据幼儿的主观感受、情绪体验产生联想通感。如在《菜市场》中,置身于菜市场中的幼儿觉得很新奇,而对很多平时吃过或书上见过的蔬菜、荤菜的直观认识和触摸,使他们感到“某某菜没有烧熟时是这样的”,菜的形状、特征、颜色已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之后幼儿画出了“我最喜欢吃的菜”“生菜和熟菜的变化”“甲鱼、螃蟹、鱼水里游”等十分有趣的作品。
3、因果联想——在呈现某一情境后,引导幼儿联想出可能发生的事情。如在《小溪漂来的生日蛋糕》中,教师先为幼儿讲个故事:小鹿和小兔是好朋友,冬天来了,小鹿生病了,小兔想送个蛋糕给小鹿,可是外面雪很大,怎样才能将蛋糕送到小鹿的手中呢?教师引导幼儿尽情地展开想象,他们画出了请小象帮忙送蛋糕,让小兔坐上雪橇送蛋糕,有的甚至想出用时空门给小鹿送蛋糕等。
4、幻想——指以呈现的事物为出发点,引导幼儿异想天开。如在《巨人的故事》中,教师先描述了心中的巨人:很高,手臂大得像条公路,腿长得像东方明珠塔,脑袋像太阳……然后引导幼儿挖掘生活素材,进行联想类比,他们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巨人:他的本领很大,会走能跑,还能发电……他和人最要好。人们把房子、汽车、学校、游乐场都造在他身上,到哪儿去都很方便等。
二、“变”——变异策略
幼儿观察物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夸张、变形。他们不会考虑物体比例的正确与否。我们应引导幼儿发现事物的不同形象、不同姿态和动作变化的方法,以变化、添加、装饰等方法来处理,提高其表现力,让幼儿创作出一个个新颖的形象。
1、添加变异——指在符号图形内部添加小短线或小图形,使之成为一个具体形象,又或在内部添加的基础上,在其外部稍作扩展,使之更具形象性。在《圆的想象》中,教师引导幼儿对圆进行内部添加,他们画出了多彩的地球、时钟、皮球、笑脸、大转盘、毛线球、呼啦圈、方向盘、茶杯盖、轮胎等。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幼儿在圆形外部进行添加,使其更为生动形象,他们创作出了鱼、太阳、西瓜、碗、盘子等四十多种具体的事物。
2、补缺变异——指对残缺图形(即具体图形的一半或一部分)进行观察、联想,推理出另外的部分,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形,可分为左右补缺和斜线补缺。如《小丑》活动中,教师先为幼儿提供小丑的左半脸,然后引导其进行想象和添加,从而形成一幅完整的画。而在《可爱的小猪》中,教师则为幼儿提供右下半个小猪的画,然后引导幼儿讨论与想象,从而让幼儿画出了完整的小猪。
三、“合”——组合策略
美术创作中的组合法是按照美术的要求来引导幼儿进行的组合,所以在组合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事物进行适当的意愿引导。并根据审美的要求来启发幼儿组合运用。
1、形体、功能组合——指对不同形体或功能的事物进行取舍、整合与迁移。从而产生新的事物。如在《写生与异想天开》中,幼儿将青椒与人进行形体结合,把青椒想象成月球上带着各种头饰的小精灵,长着人的双腿,正在尽情歌唱,有的把人图成了青椒似的脸,手则成了青椒手等。
2、重组组合——指对同一事物的'构成要素进行增减、扩缩等重新组装,从而产生新的事物。在《昆虫与车的制造》中。教师先引导幼儿了解车的构造,然后通过对车和昆虫的比较,让幼儿思考生物的形状特征怎样为人类所用。突出“自己创造的”“未来的”,打破“车有轮子”等概念,建立新的审美形态,后来幼儿创作出了甲壳虫车、飞蛾车、蝙蝠车等。
3、冲突组合——指把表面上看来似乎不相关的事物,有机结合。顿生新奇。如《火车与眼镜》中,“火车”和“眼镜”看起来是两个互不相干的事物,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强迫冲突”,找出火车与眼镜的联结点,幼儿“为火车戴上了特大的眼镜”,有的还把火车窗户画成了一副副的眼镜等。
《画》教案设计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四字格下面的双横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看图和学文,使学生了解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互信互爱,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品质。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题,出示图画,设问揭题
1.在学习之前,教师出示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进行猜谜活动。(谜底:画)
2.谈话揭题:学校里的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这两幅“校园里的画”(教师板书课题)。
【说明:利用学过的古诗《画》导出课题,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画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l)读准“板、弹、恳”的前鼻音,“炸”的翅舌音,“思”的平舌音以及多音字“血”的音。
(2)注意“夸、划、救、串”的间架结构以及笔顺,指导书写练习。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说明: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是读懂课文的前提】
二、观察插图,运用比较,培养能力
1.依文看图,训练观察能力。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观察图画。
(2)分别指导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画。提问:想一想谁在画画儿,都画了什么画?
【说明:从图入手,使学生从画面上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意,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看图说话,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缘图悟文,强化学法指导。
(1)看图找段:①指名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卡佳和“我”在黑板上分别画了一些什么图画?②让学生围绕这段内容回答,从而理清.写作顺序:卡佳画一艘军舰——“我”画炸军舰,水兵们都落水——卡佳“救起”被炸的
水兵,坐上小船驶向岸边——“我”画鲸鱼张开大嘴吃水兵。③教师.总结:通过他们两个人的所作所为,你知道了
什么?
(3)品词诵读:要理解自然段中语句的意思,必须要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以词义贯穿句义。①图文结合,形象理解词语:“不服气、救起、生气”等。可以教学生看插图解释“生气”、“救起”,还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服气”,变抽象为形象。②诵读指导:在读第四自然段中的“说实话”“可是”时语气强调得要重些,表示“我”的心虚;“拿起”朗读时语速要快,强调“我”的嫉妒心;“一个个”读时语速要慢些,表示“我”的得意。
【说明:本课的插图再现了卡佳针对“我”在校园的一块黑板上画的两幅画而作的修改图画。这里图文对照,一方面示范了图文结合方式的多样性,既有从图到文的顺向结合,又有从文到图的逆向结合,还有图文同步进行的.双向结合,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理解能力,也使教学方法更趋炎活,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注重了图文结合的可操作性,克服了图文结合的笼统性、肓目性。】
3.自学第六、七自然段。要求:①回顾学习第四、五自然段的方法:看图找段、读文析句、品词诵读;②依照这个方法进行自学。
【说明:教学不仅传授学科知识,还应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里,教师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方法、技巧独立阅读、思考、批注、钻研、揣摩、质疑、切磋,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三、联系实际,发散思维,续编故事
1.朗读表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分组竞赛朗读,集体朗读)。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文的主要情节,加深理解。
《画》教案设计13
【学习目标】
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和“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身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同学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⑴ 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置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⑵ 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⑴ 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 尝试让同学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① 教师引导:
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② 同学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同学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⑶ 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⑷ 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身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和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微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让同学先自身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同学把他们的各局部写紧凑些。
3、同学练写。
4、把同学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同学评一评。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1、游戏“大转盘”:
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同学开火车读。
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方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
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⑴ 同学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⑵ 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①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小朋友。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② 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假如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③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
随同学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
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同学进行评议:
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缺乏?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鼓励同学大胆地、充沛地说。
2、假如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五、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画》教案设计14
设计理念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这个难点,教学中应通过反复认读,多次强化,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将识字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识字”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变得更轻松、更有效。
教学目标
⒈ 认识“远、色”等11个生字,会写“人、火”等4个生字。认识偏旁“辶、忄”。
⒉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远”与“近”,“有”与“无”,“来”与 “去”是意思相反的词,懂得这首诗是讲的一幅山水画。
重点难点: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了解诗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写有反义词的头饰、课件、生字卡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观赏国画,引入诗句
1. 赏画导入: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看一幅画,这可是咱们的国宝,让我们好好欣赏欣赏!(出示插图)
2.说话练习:你看到了什么?中间??旁边??近处??远处?(课件“山、水、花、鸟”四字)注意:“山水”翘舌音
(过渡 有山有水有花有鸟,这幅画你们喜欢吗?有位诗人也非常喜欢,他还作了一首诗呢??课件出示无题全诗,师生齐读。)
二.朗读感悟,分散识字
1.初读全诗,识字摸底:
摸底:读一读P59生字表,把不认识的字加个点。然后用你的手指告诉我,你加了几个点?
自学:那么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拼音,问同学,问老师等等)还要想办法记住它的样子,开始自学。`
2.由扶到放,指导朗读:
(1).谁愿意读写“山”的这句?(远看山有色)
a.联系生活识“色”字:你见过吗?怎么认识的?出示一盒彩色笔找“色”字。点拨:生活中处处都能识字,多学多问才会有学问。
b.朗读指导:有了颜色才更美丽,山也是这样,你能把山读得很美丽吗?加上手势表演读。
激励:瞧!加上想象,加上表演,这几座山被你们读得多么出色啊!我们也这样来读读写水的.那句诗好吗?自由练习。
(2).谁愿意读写“水”的这句?(近听水无声)
a.朗读评议:你读的水好像有声音啊?…… 好,这样才叫无声。
b.结合课堂常规识“听”字:谁是认真听讲的好孩子?
c.点拨学法,合作读诗:刚才我们通过演一演、评一评的办法,把这两句诗读得有声有色(不,是无声有色),下面写花和鸟的两句,想不自己试试?先自己练习、再听听同桌的意见,遇到生字,要想办法记住。两人小组学习开始。
(3).探究谜底,穿插识字。
a.结合偏旁识“惊”字:心里吃惊。
b.读全诗,探谜底。
这既是一首古诗,也是一则谜语。你们知道谜底吗?为什么猜它是画呢?请二人小组讨论一下,看谁说得最有道理。人来了鸟不怕,有水却听不到声音,对,这的确是画(课件出示课题)。
c.点拨识字方法:
(不知不觉我们认了好几个字,有的是问一问,有的是加一加,有的是比一比。现在老师要请你猜一猜了:)
三个人看日出打一字(春),只有一米打一字(来),答案就在诗中。有时候猜谜也是识字的好办法,对吗?
三.课中律动,渗透识字:
请你像我这样做: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拍手,渐渐加速。然后边作手势边让学生猜字:撇捺分开就是八??撇高一点就是人??捺高一点就是入。
(刚才我们拍手时说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是??反义词,那么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里有没有?打开书找一找、画一画。)
四.学习反义词,随机识字:
1.说说你找到的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
a. “远近”: 现在谁离老师很近?谁离老师很远?谁会记?偏旁都是辶,辶旁的字还有哪些?如果忘了哪个是远,哪个是近怎么办?对,那就看一看吧:有元的就是远,有斤的就是近.还有哪个字也可以这样记(指卡片:惊)?
2.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课件出示所有反义词。
3.找朋友游戏:大家拍手唱找朋友歌,六人戴头饰组成反义词朋友。
五.书写指导:
a. 指导:
人:体态语,撇高一点就是人(两手掌演示),撇捺正像两只脚稳稳地站在平地上(动作演示)。捺末笔像踢出去的一只脚(侧身踢左脚),
火:先两边再中间。
文:点和撇捺的交叉点在竖中线上。
六:。短撇长点,三个点位连起来刚好形成一个三角形。
b.:
自我:给自己满意的字加个点。
展示交流;互相学习。
四人小组:选出小书法家。
板书设计:
1.画
远 看 山 有 色,
近 听 水 无 声。
春 去 花 还 在,
人 来 鸟 不 惊。
《画》教案设计15
课题:
卡通画
课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画图”软件的使用方法
2)熟练运用画一幅卡通画
3)画面要有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创造力
教材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画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画一幅卡通画。难点是画面配色及前后层次的处理。怎样画出有创造力的画面来。第一课时着重了解理解,第二课时学生自己操作。
教学准备:
课件、电脑、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在电脑中绘画,让屏幕变成画纸,让鼠标变成我们的画笔,你们有信心学好在电脑中绘画吗?
有。
二、新授
1、讲解(多媒体演示)画面软件的使用方法。
开机后移动鼠标,单击位于屏幕右下脚的“开始”用光标依次选中“程序”-“附件”-单击“画图”即可打开“画图”软件。
2、具体讲解“画图”软件的工具箱中工具的'使用方法。最常用的有铅笔、橡皮、刷子、油漆桶、喷枪、放大镜等
铅笔 线条较细,主要用来画轮廓线,它的使用绘画靠鼠标移动来完成的。要想让它象手中的笔一样自如必须熟练使用移动鼠标。可以造各种色彩,点击前景色,到调色板中选择。
橡皮 可以擦去你不想要的图形。
刷子 可以给画面上色,小范围的可以选择刷子的线条、宽窄。
油漆桶 可以用封闭的范围内,点击一下,使它出现你想要的色彩。前提是绝对封闭,否则颜色会溢到画面各处通漏之处。
喷枪 可以得到点状雾状的画面效果,粒子的大小也可以选择。
放大镜 可以将局部放大,方便我们深入仔细的刻画。
工具箱中还有画矩形、圆形、椭远形、圆角矩形的工具以及不规则形,矩形的剪裁功能等等。在编辑中我们还可以用撤消的命令将上几步的操作撤消,但次数有限,所以我们要及时修改。
3、教师示范一个简单的画面。
每做一步让学生说出运用的什么工具怎样做的?最后我们可以存盘将自己的绘画保留在电脑中。
4、课件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让学生分析一下它们是怎样绘制出来的,运用了哪些工具。
三、总结
同学们你们学习计算机里的“画图”软件,熟练运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就可以像这些同学一样画出精彩的图画。
四、作业
【《画》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画》教案设计03-16
《画》的教案设计10-08
《画》教案设计04-01
《玲玲的画》教案设计08-24
玲玲的画教案设计10-11
画杨桃的教案设计06-21
《日记画》教案设计06-21
画鸡蛋教案设计06-13
玲玲的画教案设计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