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粤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2-10-13 19:12:46 教案 我要投稿

雨巷粤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雨巷粤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雨巷粤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

  一、导入:

  今年夏天有一个很明显的天气特征,是什麽?

  生答:“多雨!”

  一到阴雨的天气,天是湿漉漉的,地是湿漉漉的,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几分湿漉漉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雨巷>>.

  二、作者简介

  “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三、诗歌赏析:

  1、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师配乐朗诵.

  2、欣赏完了这首诗,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雨巷》的魅力,那麽,你们觉得这首诗美在何处?

  有好几个男生脱口而出”丁香一样的姑娘美!”(生笑)

  这个姑娘美在何处?她长什麽模样,穿什麽衣服?(生安静)

  无从知道,那何以见得这姑娘的美?

  3、从文本中,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板书:丁香)丁香是什麽样的呢,有同学见过吗(展示丁香图片)?

  丁香,又名紫丁香.春季开花,花紫色,密集成圆锥花序.有淡雅细沉的香气.因为它的高洁与冷艳,文人墨客把它作为哀婉、愁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古来已久。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那麽,丁香一样的姑娘会是个什麽样子的姑娘呢?

  生1:应该是一个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

  生2:应该是忧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同学的描述很形象生动,这样一个动人的姑娘,我们忍不住都想看一看她那俏丽的脸庞,看一看她到底长什麽模样呢?

  我们看不到,就连诗中的我也看不到。因为,姑娘打着一把油纸伞。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板书:油纸伞)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生齐答:《白蛇传》。

  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那麽它点缀的姑娘呢?

  生:肯定更美!

  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样描绘春雨的?

  生: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细细的、密密的。

  宋人秦观又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板书:春雨)而《雨巷》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

  4、至此,丁香姑娘已经成为抒情主人公和我们读者共同的期盼和向往,那麽,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姑娘就是诗人爱情向往的象征?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

  诗人只是通过她来表达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的痛惜和追忆,念念不忘却又无从把握,只剩下淅沥春雨中的深深追忆,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无可奈何。尽管全诗没有一句直白的情语,但情语却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语之中了。同学们总结一下,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对丁香姑娘的期盼,对眼前现状的迷茫和对往昔之美的深深追忆。

  四、延伸拓展:

  其实,对美的追忆和留恋是人类共同的情结,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同学们能否联系一下自己的阅读和欣赏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踊跃发言:

  生1:李商隐的《锦瑟》中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教师点拨)这段感情早已经逝去了,只剩下当事人面对着多少年后的物是人非来深深的怀恋,然而无论心里有多少痛惜,曾有的深情却也无可挽回了。当初怎麽就不知道珍惜呢?

  生2:王菲的歌曲《沧海蝴蝶》中有一句歌词特别动人,“给我一刹那,对你宠爱;给我一辈子,送你离开。”(教师点拨)两个人的交会只有一刹那,于是两个人的相互温暖也只在一刹那。短暂的宠爱过后,用漫长漫长的一生来回味这一刹那,珍藏这一刹那,于是,刹那即永恒。

  五、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2、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写下自己对某件往事、某人某物的回忆。

  《雨巷》诗中重点问题解析

  1 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明确:忧愁的,哀伤的。

  2 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词语着意表现诗歌的这种忧愁、感伤的基调?

  ①诗人在描写'我'时,用了'彷徨''彳亍''冷漠' '凄清' '惆怅'等词语来表现诗人的孤寂、迷惘的心情。

  ②在描写'姑娘'时,用了'哀怨又彷徨''结着愁怨' '凄婉迷茫'表现了'姑娘'像'我'一样的迷惘、彷徨。

  ③在描写雨巷时,用了'颓坦' '寂寥'两个词,描绘了一幅寂寞、凄清的'雨巷'图

  过度:大家读了一遍,便有了这么多的感觉。的确,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失落、惆怅的情感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创作背景与作者生平。

  3、《雨巷》诗中主要意象的象征意义是甚么?

  明确:

  (1)雨巷:阴冷、灰暗的社会现实。

  (2)丁香一样的姑娘:《雨巷》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忧愁,也有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这样就由单纯的愁心的借喻,变成了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这个虚拟的人物形象包含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

  4、《雨巷》一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几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全诗每节第3、6行押韵,一韵到底,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至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

  《雨巷》教学实录

  一、导入: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在特定时代的哀婉的心曲。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芬芳。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这首诗给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生①:忧愁的。 生②:哀伤的。

  小结: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三、朗读与情感:

  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生:低沉的,感伤的。

  师:对,咱们把它概括为低沉幽怨,行吗?

  (教师板书:基调——忧郁、哀怨)

  师:那就让我们读出这种感觉来。一般来说,激烈奔放的感情可用快读,而忧郁凄苦的感情适合于缓读。,____,能带着你的理解给大家读一读吗?

  师:节奏停顿的处理上要注意。比如: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因为本节描绘的对象为雨巷与姑娘,这样停顿可以突出两者的特点。在诗歌朗诵中,合理的停顿会突出重点,增强诗的韵味。而轻重音的把握也有这样的作用。如第一节最后的“姑娘”,第二节“哀怨,哀怨又彷徨”第三节的“彳亍”第四节的“飘过”等要重读,声音要舒缓真正读出作者的感情和进入状态。下面听磁带,同学们注意节奏停顿和轻重音的把握,在课本上做下标记。

  请同学们酝酿感情,把握节奏,展开想象,你就是诗人,在江南缠绵的雨中撑一把油纸伞,走过苔痕斑斑的青石板路……乘着想象的翅膀,我们将本诗齐读一遍。

  三、内容:

  师 :诗歌不仅要读,还要品。品味诗歌要从意象入手。意象是品诗的钥匙。同学们把诗歌的意象找出来,并从文中找出描述意象的词语。

  生:雨巷。词语是:悠长、寂寥、颓圮的篱墙

  生: “我”。词语有独自、彷徨、希望、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

  生:丁香姑娘。 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消散了……

  师:三个意象有怎样的共同点?

  生:调子都是压抑、低沉的、凄迷的。

  师:概括得很好,本诗在总体内涵上显示出一种幽微、渺远的意绪与空灵寂寥的意境,表现出一种东方诗歌的特有感伤美的情韵。看来对这首诗歌印象很深刻,下面我们将印象再加深一层,要求:挑一个你最喜欢的意象,并用散文化的语言加以描述。

  示例:我描述的对象是雨巷。细雨,如幕,笼住了这长长窄窄、窄窄长长的石巷,驳落的檐头,刻进了多少的历史沧桑?濡湿的青石板路,如蛇般蜿蜒向前,在尽头等待的是望穿秋水的欣喜,还是冷彻骨髓的幻灭?小巷无语,静默的站着,站着……雨,越发的细密了。

  生:这段话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渲染出了压抑、低沉的氛围。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其中叠词的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写出了雨巷的凄清和令人窒息。

  生:我写的是姑娘。一袭紫裙,默默的行走在悠长的青石板路上。你丁香般的芬芳填满了空气的每一罅隙,太息般的眼光结着丁香的哀怨,投向寂寞的雨巷。细雨微寒,那撑起的油纸伞能否为你抵挡此刻的风雨?漫漫长途,谁能为你拂去心底的凄婉迷茫?

  生:写得很好,再现了姑娘楚楚可人的姿态。问句的使用传达出了姑娘的迷茫和忧伤。

  师:能从诗中选一节描写丁香姑娘的文字读出这种感觉吗?

  生:我试试。(酝酿感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师:读得很好,但有些地方还要注意,“飘”要再缓,真正体现出轻飘的感觉,“梦”要再轻一点,读出那种虚幻。再读一遍,注意我说的问题。

  师:为什么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呢?

  生:因为丁香美丽、素雅,能突出姑娘的美丽。

  师: 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唐李璟《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找找共同点,看能否得到提示?

  生:丁香是不是代表着忧愁啊?

  师:对,这是一个新的知识,同学们记一记,就如月亮象征着思乡思故人一样,在我国古诗词的传统意象中,丁香是忧愁的载体,是愁思的象征。

  生:用丁香形容姑娘不仅写出了姑娘的淡雅、美丽,还刻画出了她的楚楚动人的忧郁。

  师:好,同学们都能做到举一反三。一个喻体传达出了丰富的内涵,张显了文学的魅力。我们再看看关于“我”这一意象的描写。

  生: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这悠长的窄巷,暮风吹寒,吹乱了漫天的雨丝,也吹乱了我如潮的心绪。千万个日夜的期盼终于窥得你美丽的容颜,但,还未欣喜,你已离去。留给我的是你满巷流转的淡淡的芬芳。就让我这样独自固守下去吧,终有一天,我会用我的热情解开你心中的丁香结,会让你冷漠的脸在我的掌心绽开如花的笑颜。

  生:感情真挚热烈,修辞的运用更凸显了片段的文采,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个执著追求的男子的形象。

  师:从文中首尾两节中任选一节朗诵,尝试表达这种情感可以吗?

  生: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师:真挚感人,再注意这几个字,“独自”再凄清一些,“希望”再迫切一点,“结”要重读,因为形容出了愁之深,是打结的,很难解的。

  师:三个意象诗歌表达得美丽,同学们写得也感人,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很有文学潜力嘛!(生笑,很自豪地)由此可知成功的意象描写是诗歌成功的重要因素。而本诗之所以能被广为传唱,除了意象的美丽,还缘于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加以概括。

  生:运用修辞。(教师板书:特色一——运用修辞)如“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用了通感,写出了女子目光之凄迷。又如“雨的哀曲”用了拟人和比喻。

  生:运用了复沓、叠句的手法。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它语句完全一样。

  师:能分析一下复沓、叠句的效果吗?

  生:语言上的迂回往复会强调突出描写对象,加强氛围,并且给人一种悦耳和谐的感觉。

  师:分析得很好。语言上的复沓、叠句会增强诗的节奏美,早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被大量采用。(引导学生背诵《蒹葭》)它是诗歌音乐美的一种表现。

  生:本诗韵律上讲究。(教师板书:韵律讲究)每一节共六行,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

  师:韵律上的和谐也是音乐美的表现。(教师板书:特色二——复沓叠句、韵律讲究——音乐美)由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让我们集体朗诵诗歌品味它的意境美与音乐美。

  师:我们在品味诗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感悟诗歌。下面我们探讨诗歌的主旨。

  生:主旨是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

  师:仅此一种理解吗?我们可不可以再深一步?

  师:分析作品最好的方式是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大屏幕)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生:我明白了,这首诗也可以理解为对美好理想、人生的信念和追求。

  师:这种信念与追求是通过哪个意象表现出来的?用了什么手法?

  生:是通过丁香姑娘表现出来的。用了象征的手法,丁香姑娘就象征着美好的理想、人生。

  师:很好。在此主旨下,我们再分析其他两个意象。

  生:“我”代表着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体验痛苦、无奈和煎熬的进步青年。

  生:雨巷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即黑暗沉闷的社会现实。

  师:同学们理解很到位。整首诗用了象征的手法使得诗风呈现出含蓄、朦胧的特色。(教师板书:特色三——象征手法 含蓄朦胧)

  师:这里我有一个疑问,既然是美好理想,为何将丁香姑娘写得如此哀怨?描绘为大方得体或活泼开朗不好吗?

  生:可能与诗人的审美观有关系,就像唐朝以胖为美,而宋朝则以消瘦为美一样。

  师(笑):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诗人喜欢的是现代版的“林妹妹”?

  师:一个人的作品不可否认的打上了个人的烙印,我想这个同学的观点是讲得通的。

  生:我是结合着诗人生平与时代思考的。我觉得诗人一直追求着美好的理想,并积极的投入战斗,但大革命的失败给了他沉重的一击,他对自己的追求与拯救时代的希望产生了质疑。旧的奋斗失败了,而新的希望又在哪里?自己又该何去何从?在这种迷惘和探寻中,新的道路尚不明确,因此,象征他追求和理想的丁香姑娘也不会很明朗、阳光,而是笼上了忧郁、飘忽、迷离的特色。

  师:分析得太好了!本诗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诗人内心的沉郁和彷徨反映在笔下的物象上,就形成了这一个独一无二的忧郁美丽的丁香姑娘。言为心声、诗歌缘情就是这个道理。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诗人在本诗中的感情、情绪。

  生:失望、痛苦、迷惘、忧郁……

  师:听你这样一说,我怎么觉得戴望舒是痛苦不可自拔啊?(生笑)有没有积极的一面?

  师(提示):仔细读诗歌内容。

  生(顿悟):有!文章最后一节,诗人在丁香姑娘消失后,并没有绝望,依然在雨巷中执著的追寻、守望。

  师:戴望舒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32年后留学法国、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编《xx》副刊。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多了雄健质朴、浑厚有力的骨感。这些诗歌显示了作者的追求与成长的历程,至此诗人不再独自徘徊于那个狭窄而悠长的“雨巷”,没有了失望的悲苦,它转向世界,朝向每一个人。

  师:我们根据作者生平推测诗人追寻结果。

  生:诗人的经历可以看出1927年以后他依然在努力,最后到了解放区,应该说他的追寻有了结果,他找到了心中的丁香姑娘。

  师:是的,诗人没有彻底的绝望 ,而是在幻灭中依然执著的追求,正是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成为了诗人锲而不舍的原动力,使得使人最终走出了悠长、寂寥、湿漉漉的雨巷,寻求到了心中的丁香姑娘,并且如前面同学所写的“用自己的热情解开了她心中的丁香结,使得她冷漠的脸在诗人掌心真正的绽开了如花笑颜”。

  师:让我们带着对作品的感悟和对诗人的崇敬重读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

  (生很受感染,神色庄重)

  生: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会遭遇挫折、经受打击,我们也会忧郁、彷徨,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理想,去不懈的追求,最终我们都会寻找到心目中美丽而不再忧伤的丁香姑娘。

  师:说得太好了,让老师欣慰也很感动,在此老师送同学们我很喜欢的两句话,让我们以此共勉(出示大屏幕)

  1、不要放弃你的理想,当理想没有的时候,你还可以生存,但,虽生犹死。——马克吐温

  2、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有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克雷洛夫

【雨巷粤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雨巷(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2-06

粤教版《上邪》资料(粤教版高一必修)12-06

《雨巷》教案(鲁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设计)12-06

雨霖铃(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2-06

离骚教案粤教版11-22

粤教版《秋天的雨》教学反思02-14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案08-31

《门》教案 (粤教版高一必修二)12-05

《祝福》教案 (粤教版高一必修三)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