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2-06-01 09:50:3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中班教案模板汇编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中班教案模板汇编7篇

中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本图画书故事温馨,情节曲折,视角非常生活化,读来让人会心一笑。似曾相识的事情,让人不由自主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孩子经常会有不喜欢吃的东西,比起生硬的说教,这个故事里的熊爸爸、熊妈妈、熊爷爷、熊奶奶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小熊的心理转变非常孩子气,也非常自然,这将会让许多孩子喜欢上这个可爱的、和自己很像的熊宝宝。

  这本图画书始终贯穿着温暖的爱和关怀,看得人心里软软的、香香的,这也许就是作者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吧。

  活动目标:

  1、感受小熊家温馨快乐的气氛以及故事紧张曲折的情节。

  2、理解故事,知道究竟是谁吃了小熊的粥。

  3、学习动词"摇""放""采""吃"。

  活动准备:

  1、生活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吃粥的生活经验并了解"魔鬼"的意思。

  2、教材教具准备:《谁吃了我的粥》图画书一本、视频展示仪一台、微波炉一台,小碗与小勺每人一套,甜粥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导入话题。

  (1)教师出示盛甜粥的小盆,询问幼儿:你们吃过粥吗?喜欢吃吗?

  (2)教师往粥中加蜂蜜和葡萄干,引起幼儿兴趣,并告诉他们:这是小熊的粥喔!想知道小熊吃掉它了吗?

  (3)配班老师扮演的小熊把粥端走了。

  2、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紧张曲折的节奏。

  (1)教师和幼儿一同翻看图画书,共同认知故事中的人物:小熊、熊妈妈、熊爸爸、熊爷爷、熊奶奶。

  (2)讲述《谁吃了我的粥》。

  *在每一次小熊去老树桩那儿的时候,请小朋友猜测:他的粥还在不在?被谁吃了?

  *引导幼儿体验小熊的粥两次被"魔鬼熊"吃掉以后的那种既紧张又有点舍不得的复杂心理。

  (3)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用动作理解故事。

  *模仿故事中小熊的表情,感受小熊从不喜欢粥到喜欢粥的心理变化。

  *模仿故事中的动作:"摇头""采果子""爬上树张望""放在外面""咝溜咝溜地吃粥",熟悉故事有趣而曲折的情节。

  *教师提问:究竟是谁吃了小熊的粥?

  3、分享"小熊的甜粥",体验吃粥的快乐。

  配班老师扮小熊端着粥出来,在微波炉中热一下,请大家分享。

  延伸活动:

  出去一起玩"魔鬼熊和小熊"的游戏。

  场地:没有障碍的道路两条。

  材料:大塑料碗人手一个,浆果树若干(用塑料饮料瓶装饰而成)、小桥、石头路、山洞。

  规则:幼儿按意愿分别扮魔鬼熊和小熊,谁先跑到对面的树桩处(用凳子代替),捧起大碗"咝溜咝溜"地吃粥,谁就胜利了,就可以拿到老师事先放在那儿的奖品。

中班教案 篇2

  【游戏由来】

  《金色的房子》是表演游戏中的传统教材,故事情节简单,具有趣味,故事中的对话简单容易理解,故事对话大多为幼儿生活中的常用语言,并有类似的重复,因此很适合中班下学期的幼儿进行表演游戏。我们根据故事情节,与孩子、家长共同制作了故事的相关场景道具和服装头饰,让孩子们在直观的情境中进行故事的表演,发展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激发孩子们的表演兴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到快乐。

  【游戏总目标】

  1、熟悉并理解作品内容,能大胆地用语言和动作表现文学作品。

  2、理解"小鸟"、"小羊"、"小猴"、"小狗"、"小姑娘"等角色,并愿意扮演。

  3、能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并合作表演。

  4、尝试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游戏材料。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第一次游戏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情节并掌握角色会话,发展小儿童口语抒发能力

  2、尝试用各种表情、动作表现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故事《金色的房子》

  材料准备:

  表演道具2套:动物、小姑娘头饰及金色的房子模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金色的房子里住着谁?有谁来到小姑娘的家里?

  二、帮忙小儿童熟悉故事会话以及角色的动作表情小动物想进去看看金色的房子,是怎么请求小姑娘的?小姑娘怎么说的?

  三、提供头饰,介绍场景,引导幼儿参与游戏。

  将幼儿分成三组开展表演游戏。

  四、评价游戏小姑娘说话的时候是什么动作?

  小动物分别是什么动作?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既要让他们记住活动内容又要保证安全还要活动的井井有条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始终都以语言来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按意愿尝试自主选择材料,装扮水果篮,培养审美情趣。

  2、幼儿观察、表达、记录活动中巩固、积累水果的感性经验。

  3、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乐趣,萌发关爱长辈的情感。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前期知识准备:已认识了一些常见水果。

  2、材料准备:各种水果,水果篮,记录卡,装饰用的彩带,剪刀,双面胶,透明胶等。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

  以参观“水果超市”引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 观察互动

  1、谈话交流

  提问:(1)水果超市都有哪些水果?

  (2)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什么?

  2、情感共鸣

  提问:(1)为什么大人经常买水果给小朋友吃?

  (2)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三) 动手制作

  1、观察欣赏

  提问:水果装在塑料袋好还是装在篮子里好?为什么?

  2、操作要求

  (1) 幼儿自选水果并记录

  (2) 幼儿自选材料装饰果篮

  (四) 观赏作品

  1、幼儿互相观赏,展示作品。

  2、引发讲述赠送祝词。

  活动反思:

  我改变了活动形式,让他们自己来说明自己的作品。搞了一个作品发布会,孩子们用他们稚嫩的语言说明了他们天马行空的各种想法。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在愉快、积极的氛围中进行。最后孩子们都和自己的作品合影留恋,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倾听讲述,学习对话,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

  2、通过想象、猜测、讲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体会小熊的心情变化,知道和同伴在一起要相互尊重,能虚心听取同伴的不同意见。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小朋友新年已经到了,我们小朋友又长大一岁了,肯定又能干了一些,请问你们平时在家帮爸爸妈妈干活吗?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小朋友们真能干,能帮家里做事了,那老师今天就要来考考你们了:

  1.你知道怎样帮田里的菜浇水吗?(用什么浇,怎么浇)

  2.你知道地里的玉米是怎么收的吗?(用什么收,怎样收)

  3.你知道烧饭用的木材是从哪来的吗,又是怎么运到家里的呢?

  二、结合课件,教师讲故事,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1、引入:

  师:你们看,他们是谁?小熊和小喜鹊是一对好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样帮田里的菜浇水,是怎样来收田里的`玉米,又是怎样帮妈妈去运木材的吗?

  2、教师讲故事,分段揭示故事情节并提问:

  第一段:

  (1)故事里的小熊长得怎样的?小喜鹊呢?

  (2)小熊长大了,熊妈妈要小熊帮忙做什么事情?(去田里给菜浇水)

  (3)小熊是怎么做的,拿了什么去浇水?(有漏洞的桶)

  (4)有洞的桶能浇水吗?为什么呢?(水会漏掉)

  (5)小喜鹊是怎么提醒小熊的呢?

  (6)小熊听了吗?他是怎么回答的?最后小熊浇成水了吗?

  (7)最后熊妈妈对小熊说了什么?

  第二段:

  (1)过了几天熊妈妈又让小熊去干什么?(出示玉米地的图片:收玉米)

  (2)小熊去的时候小喜鹊对他说了什么,可是小熊是怎么回答的?

  (3)那么小熊能收到很多玉米吗?为什么?(幼儿先自由讨论,再回答)

  (4)收了一天小熊收到了几个玉米?这时,你想想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第三段:

  (1)过了几天,熊妈妈请小熊去运烧饭的木柴,这次小熊成功了吗?

  (2)小熊是怎么做的?他先找了谁,说了什么?

  (3)小熊和小喜鹊是怎样合作的?(先可以让孩子讲讲,然后再出示图片)

  (4)小熊和小喜鹊回去以后,妈妈说了一句什么好听的话呢?

  (5)小熊这次终于成功了,它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呢?

  三、师幼共同表演故事练习对话

  1、教师扮演熊妈妈,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小喜鹊,一组扮演小熊。(体会小熊的心情)

  2、讨论:

  (1)小熊做了三件事情,成功了几件?前两件为什么会失败?最后为什么去得了成功(只有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遇到事情能和别人商量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2)你平时做事情前会和小朋友一起商量合作吗?你是怎么做的?

  四、请三名幼儿在上台把故事表演一次

  小百科:喜鹊是鸟纲鸦科的一种鸟类。共有10个亚种。体长40-5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呈楔形,嘴、腿、脚纯黑色,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留鸟。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6的数量,认识数字6,能初步进行数与物的匹配。

  2、积极、愉快参与寻找、辨认数字与感知数量的游戏。

  重点难点:

  感知6 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6。

  活动准备:

  1、课件。

  2、每组一套1~6的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考考你(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回答问题。

  2、呜呜……数字小火车开来了,小朋友你们认识车厢上的这些数字吗?那谁来说一说它们是数字几?(引导小朋友辨认车厢上的数字。)

  二、找座位(新授)

  1、看又来了一节车厢,车厢上的数字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是数字“6”,小朋友说说“6”像什么。“6”可以表示什么呢?

  2、你们想坐小火车吗?坐火车要买车票,现在我来送给你们每人一张车票吧!(分发给每组幼儿一套1~6的数卡,幼儿自由选择一张)

  3、你能说出自己手中的车票是数字几吗?

  4、教师确定火车头位置,接着是1号车厢、2号车厢……你手中的车票上是数字几,你就坐在几号车厢里。(请幼儿按照自己手中车票对号入座)。

  5、教师扮演检票员来检查幼儿是否坐对车厢。

  6、分果果

  火车开来到了一个果园里,车厢里有6位乘客想吃苹果,农民伯伯给她们送来了一些,她们每人都可以分到一个苹果吗?怎么办?(引导幼儿知道5添上1个就是6)

  三、火车到站了,活动结束。

  四、活动小结

  数量是6的物品都用数字6来表示。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能找出数量是6的物品。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名称:

  祝福老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老师的敬爱之情,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心情。

  2、通过儿歌和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并尝试运用自己已掌握的技能制作礼物送给老师。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在家中与幼儿讨论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尊敬之情。

  2、将老师为小朋友做事和与小朋友一起游戏的照片布置成“老师爱我”的照片展。

  3、教师为幼儿制作的小礼物若干,儿歌《我的老师真正好》录音带。

  4、卡纸、彩纸、彩笔、印章、胶水等各种手工制作材料和工具。

  活动过程:

  一、可通过谈话让幼儿知道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

  二、请幼儿观看“老师爱我”的照片展。引导幼儿谈谈照片上的老师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老师关心、爱护小朋友时自己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为什么?

  三、学说儿歌《我的老师真正好》,激发幼儿爱老师的美好情感。

  四、引导幼儿讨论用不同的方式为老师庆祝节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可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技能为老师制作礼物。

  五、请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如:画一幅画,制作贺卡、好看的花等。

  六、师生互送礼物,并说一句祝福或感谢的话。

中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老爷爷的帽子》此活动能渗透多种领域,故事表现出爱的象征.教材中的老爷爷共有两顶帽子:第一顶是他自己的帽子.他把它送给了小鸟,表示他对小鸟的爱;第二顶是小鸟用羽毛做成的帽子,表示小鸟对老爷爷的爱.作者抓住这个环节,对幼儿进行形象的“爱心”教育.使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分享有同情心.然而,对于中班年龄段的学习特征,为此“爱心”教育,让幼儿想说,敢说,有机会说,这样就创设了幼儿发展语言又了有意条件.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要关心别人,体验同情心.

  2.学习词:可怜、发抖、着凉、暖和,学习讲述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老爷爷的家,门口有一颗大树),老爷爷,帽子,小鸟数只做成活动教具,可在磁性黑板上运用.

  录音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引出课题.

  冬天来了,天气很冷,小朋友都穿上了棉袄,戴上了手套,围上了围巾,还戴上了帽子,穿得挺暖和的.有一位老爷爷也和我们一样,围上了围巾,戴上帽子.可是,有一天老爷爷把帽子送了人,送给谁了呢?听老师讲一个冬天里的故事,题目叫<<老爷爷的帽子>>

  (二)教师讲述故事一遍后提问.

  1.老爷爷的帽子送给谁了?他为什么把羽毛做的帽子送给老爷爷呢?

  2.后来,小鸟为什么把羽毛做的帽子送给老爷爷呢?

  (三)教师演示磁性教具,讲述故事一遍.

  (四)幼儿学习故事中角色对话.

  1.小鸟在树枝上冷得直发抖,老爷爷看到了,是怎么想的?(这只小鸟多可怜呀,这么冷的天,小鸟一定会冻死的)

  2.小鸟看见老爷爷怎么说?(风把我们的鸟窝吹走了,我们没有家了,冷得直发抖)

  3.老爷爷看到了,是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呢?(老爷爷说:“别着急,我来帮你们想办法。“老爷爷就用自己的帽子给小鸟做鸟窝)

  4.后来,怎么会有许多小鸟飞进老爷爷的帽子里来呢?(小鸟想到了在树林里,还有许多怕冷的小鸟,就把它们叫来了)

  5.小鸟在老爷爷的帽子里真暖和,它们是怎么高兴地唱歌的?(教师用简单的幼儿熟悉的曲调配上故事中小鸟唱的歌,教幼儿一起唱)

  6.后来,小鸟们知道老爷爷生病了,他们怎么想怎么做的呢?(小鸟想:一定是老爷爷把帽子给了我们,自己着凉生病了,我们快给老爷爷做顶帽子吧。小鸟们就用身上的羽毛做成了一顶帽子送给老爷爷)

  7.小朋友,你们喜欢老爷爷吗?为什么?喜欢小鸟吗?为什么?(启发幼儿懂得要关心别人)

  (五)听录音,幼儿一起讲故事。

  延伸讨论:

  1、如果你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病了,你能做些什么呢?

  2、如果你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愿意去帮助他们吗?以前你做过这样的事吗?

【【精选】中班教案模板汇编7篇】相关文章:

中班安全教案模板汇编五篇05-31

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编五篇05-09

【精选】中班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5-20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模板六篇05-07

【精选】中班美术教案汇编五篇05-16

【精选】中班美术教案汇编六篇05-14

【必备】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编五篇05-30

【实用】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编6篇05-29

【精品】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编六篇05-27

【实用】中班美术教案模板汇编10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