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方案

时间:2024-05-25 13:02:56 合作方案 我要投稿

校企合作方案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校企合作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方案1

  甲方:xx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教研室

  乙方:xx管理有限公司。

  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二、

  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

  三、

  工作人员交流互换

  四、

  1、甲方派两名教师参与乙方在柳州城职院的日常物业管理工作,包括乙方各部门开会以及员工培训,乙方不需要付给甲方任何报酬。

  参与物业管理公司进驻学院前期介入工作。

  参与日常接待如投诉处理、文件处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参与保安部门全方位的管理工作。

  参与宿舍管理全方位的管理工作。

  参与保洁、绿化部门全方位的管理工作。

  后续时间参与全方位的管理工作。

  注:甲方只是本着参与学习的态度以及行使监督的职能,不得干涉乙方事务,并且严格保密乙方内部秘密,不得向外透露乙方的任何相关信息。

  甲方需帮助乙方提高物业管理理论水平,乙方可以派两名管理人员不定期的听甲方老师课。乙方为甲方学生提供一些专家讲座以及短期培训,一年二——~三次。

  讲座内容、具体时间、讲座人员由甲乙双方协商,甲方提供讲座的场地。

  讲座内容包含:物业、管理专业导学、物业管理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必备的素质以及技能、短期的礼仪培训等等。

  甲方不需要付给乙方讲座报酬。

  2、乙方为甲方学生提供实习、见习机会,由双方协商。

  3、在实习期的学生必须听从实习部门负责人的统一指挥。

  4、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双方可以以其他形式的合作。

校企合作方案2

  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紧紧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和省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为指导,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紧密结合点,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模式,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适用的复合型职业技能人才。

  二、合作内容

  1、学生校外实习:与企业签定学生校外实习协议,企业接受学校一定数量、专业对口《白话文·》的学生实习,学生实习结束毕业时,企业可优先选择录用学生,补充企业的生产一线人员。

  2、在职员工培训:当合作企业需要培训在职员工时,学校会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为企业培训在职员工,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素质。培训专业和培训目标由企业确定,培训计划和内容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商定,培训教师由学校安排或聘任,教材由学校提供。可以签订具体的培训协议。

  3、教师实践:学校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课教师到合作企业实践。实践时间一般为两个月,利用假期进行。实践教师填写企业实践登记表,登记内容应包含实践内容、实践期限、实践企业评价、学校意见等,并纳入对教师的'考核、培养、提高。

  4、学校积极与企业联系,由企业每年适当安排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或技术专家到学校任课,指导充实专业课教学,弥补师资的不足。

  5、学校与企业联合成立教学顾问委员会,由企业委派技术专家或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参加,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或专业教师参加。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为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就业安置等工作提供咨询服务。

  6、加强校企交流,通过联谊活动、校企互访、联办文体比赛、工学技术比武等,增进双方感情,密切校企关系,促进教学教研和学用结合,提高实用人才培养质量。三、校企合作的实施

  校企合作涉及面广,以校办、市场研发部和就业办为主,教务处、政教处配合实施。

校企合作方案3

  根据贵州省教育厅文件精神,最大限度为在校学生提供足够的“真刀真枪”的实际动手机会,在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拟定校企合作建设实施方案。

  一、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根据学院“”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围绕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要求,立足和突出技术应用性,加强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1、以现代化汽车科技发展为导向,确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发展方向;

  2、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3、以优质的教学质量为基础,保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成功。

  二、校企合作建设的具体内容

  1、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1)新生入学,首先校外实训基地到参观,接受企业文化教育和熏陶,增强对专业的了解,也知道行业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通过这一环节,增强了学生的专业信心和兴趣,也明确了努力方向,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2)每个学期都主修专业课,每个学期都有到实训基地实习的这一教学环节。

  (3)加强实践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中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地位。

  (4)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相揉合,专业理论课课室安排在实训室内的多媒体课室进行,随时将演示板、台架推入课堂,又可随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现场教学。

  2、校企间人员互聘

  (1)聘请企业专家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任课教师、指导实践教学、指导毕业实习,一方面弥补了教师资源不足,另一方面使学生更多渠道、更直接地了解社会和行业。

  (2)我院汽车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生产实践,既服务企业,又锻练实践能力,并保持对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的了解和最新实用技术的掌握。

  (3)加强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的健全

  由于学生进入实训基地后,脱离学校大环境的管理,加上实训基地周边环境比较复杂,一部份学生出现作风散漫、精力不集中、与社会人员发生冲突等现象。应根据实训基地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管理制度,结合学院的相关规定制定出一套实训制度,并由系部派遣辅导员或者教师到实训基地去具体执行和落实。

  (4)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利用学生休息时间,安排企业专家举行一系列的专业知识讲座,或者举办岗位技能大赛,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让他们都作到有事可做,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校企合作方案4

  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搞好我校的职业教育,实现我校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或行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学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结合我校实际,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我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一)“定向”培养模式

  根据我校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国内各大企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达到供需共识,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提供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实习实训场地建设、改善食宿等办学条件和学生专项奖学金等方面;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二)顶岗实习模式

  通过前两年(1-4学期)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从第5学期开始,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决定培训期限,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然后进行顶岗实习,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学生接受企业的分配和管理企业付给学生相应岗位的劳动报酬。

  (三)见习模式

  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行业参观实习两周以上,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的工作原理,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这将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

  (四)双方职工培训和研发模式

  利用学校教师资源、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点、继续教育等资源,主动承接企业的职工培训工作及继续教育工作,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双方支援体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获取企业对学校设备设施及实习耗材的支持和帮助。

  (五)生产经营模式

  利用学校的空间等资源优势,积极与企业合作投资相关项目。学校以场地或其他现有资源作为股份参与投资,利用企业生产经营优势,解决校内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采取生产项目带师生实训,弥补学校经费不足。

  (六)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课程开发应考虑到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

  开发的课程应具备的特点:

  一是,课程结构模块化,以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实际工作任务模块,从而建立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

  二是,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

  三是,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师徒、生生关系,实现教具与工具、耗材与原料相结合,做到教室、实训室或生产车间的三者结合等;

  四是,课程评价开放化,除了进行校内评价之外,还引入企业及社会的评价。

  (七)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教材开发应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进行。在教材开发上,邀请行业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在相关企业的实习实训环境,编写针对性的教材。教材可以从讲义开始,然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逐步修改,过渡到校本教材和官方出版的教材。

  (八)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专业、课程特点,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共同商讨、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内容,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九)实施“双百工程”

  实施“双百工程”(即: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百名教师进企业),增加教师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选派骨干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顶岗锻炼并管理学生,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学校主动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密切接轨。同时学校每年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讲课、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让学生感受校园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三、校企合作具体要求

  (一)新设置专业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设置新专业时,充分调查和预测发展的先进性,在初步确定专业后,应邀请相关部门、用人单位的专家和实际者进行论证,以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现实应用性。

  (二)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教学工作应征求企业或行业的意见,使教学计划、课程和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近三年内,在四个重点系进行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各系、部全面铺开此项工作。每个专业必须实施1-2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建设工作。

  (四)近三年内,每个专业必须实施1-2门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建设工作,实训教材尽量采用校企合作编写的教材。

  (五)完善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一线轮训制度,各系、部每学年要选派10﹪的教师到企业一线参加2个月以上的实践锻炼,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每个专业至少聘请或调进3个以上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

  四、保证措施

  (一)健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成立由学校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各系、部由一名领导具体分管校企合作工作,并配备一名专(兼)职校企合作联络员,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二)合作双方签订协议,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为企业提供培训、技术等。

校企合作方案5

  一、合作目的

  以服务企业、提升技能、促进就业为宗旨,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校企双赢的发展模式。

  二、合作原则

  (一)互利原则。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学校在合作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学生提升实操能力和就业能力,企业在合作中提升企业文化和择优吸收优秀技能人才。

  (二)互动原则。互动是促进校企建立更紧密合作的前提,学校与企业可利用各自优势资源互补不足,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培训基地,在培训与就业工作上建立互动平台。

  三、合作模式

  (一)共建顶岗实习基地。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由学校推荐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一年或半年的顶岗实习,或接受短期岗前培训后再顶岗实习。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

  (二)共建培训实训基地。利用学校设施设备、教育管理、师资和企业实训场所、技术指导等优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符合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政策规定的给予培训补贴。

  1、订单培训。学校应企业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制订培训计划,开展订单培训,为企业培养专项技能人才,培训毕业后即实现就业。

  2、岗前培训。应企业要求送教进企业,对上岗前的工人进行岗位技能培训,解决企业招收熟练工难的问题。

  3、在岗培训。应企业要求送教进企业,对在岗职工进行新知识、新业务的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

  4、送教下乡。在校企合作期间,围绕企业需求,就地就近组织45周岁以下农村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

  5、农村劳动力预备制培训。发动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未就业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实训,提升就业竞争能力。

  (三)共建服务平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联合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定期发布人力资源供求信息,举办专场招聘会, 让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享校企合作成果。

  四、合作方法

  (一)实施范围。全市各职业(技工)教育院校、社会办学机构、各用人单位均可参加。有意向参与的企业请按要求报送《校企合作意向书》。

  (二)校企对接。校企双方找准合作点,自行对接沟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按协议书要求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相关材料,由学校负责分别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备存。未能建立校企合作的学校,要向主管部门提交书面资料作说明。

  (三)协调指导。校企之间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工作的协调沟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要联合成立工作组,加强日常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相关制度,确保校企合作扎实有效开展。

  “校企合作”主要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企业急需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校企深度合作是高校与用人单位利用各自优势,利用各自培训环境与教育资源,发挥不同教育培训功能,形成“校中企”与“企”,将校内课堂与企业顶岗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有机地统一,应用到行业企业的生产和服务工作中去,从而促进“教、学、做”三者的高度统一的一种教学模式。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在目前校企合作办学的大环境下,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蓝凤凰实业共同探索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并对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提出构想与对策。

  一、校企合作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

  校企合作共同办学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素,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各高等职业院校都在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虽然校企合作方式被职业学校认可,但多数还停留在2+1顶岗实习的层面。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三年直接进入企业顶岗。这就出现了学生到企业实习不能独立完成工作,需要继续培训。因此,寻求真正意义上的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是学校和企业共同期望的。

  二、校企深度合作的必要性

  多年来,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总体而言,属于浅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无论是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还是成效都不够。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高职院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都不能很好满足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

  1、校企合作内容比较狭隘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决定工学结合的程度和质量。同时,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关系最为密切和直接的高职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终身教育、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功能,必须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然而,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功能基本上比较单一,主要着眼于理论教学和模拟教学,缺乏市场岗位真实性。校企合作也主要局限于订单培养、共建基地、

  顶岗实习等方面,合作内容比较简单也不深入,形式也比较单一。

  2、校企合作缺乏互动交流的合作平台

  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大部分是临时性、阶段性的,只有在需要落实共建基地、顶岗实习等事项时,相关人员通过联系商谈予以确定安排。校企双方没有共同组建合作组织、联合机构或管理部门,没有固定的交流场所与互动合作平台,尤其缺乏共同的愿景、明确的合作意向等

  3、校企文化融合及优势资源互补很难实现

  校企合作应将行业、企业所拥有的相关技术、市场、文化、政策、信息等扩展要素作为新的资源加以关注和利用。由于缺乏互动交流的合作平台,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就非常困难。校企双方参与合作的人员接触不多、了解更少,不可能深入、持续地开展互动合作,也就很难共同对一些可扩大或深入合作的领域及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所以校企合作走了这些年,绝大多数还停留在2+1顶岗实习的层面。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三年直接进入企业顶岗。这就出现了学生到企业实习不能独立完成工作,需要继续培训。学生也感觉学校和企业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初入职场的学生压力都很大,需要调整和学习的东西太多,缺乏竞争力,影响个人能力发挥。不管是职业院校,还是企业,都不可推卸的承担着为社会教育和培养人才,输送人才,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责任。而培养什么质量的人才是我们学校和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需要我们将校企合作进行到底。

  三、校企合作背景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蓝凤凰实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经过多次的交流与合作,相互之间比较了解并熟悉,认可双方的资源与实力。最重要的是,双方都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的责任,对校企合作有着迫切的希望。

  贵电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其中管理工程系有着丰富的学生资源,也渴望在教学上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使专业建设有特色,出成绩,培养出来的人才能符合社会市场的需求。

  蓝凤凰实业作为凯里的本土企业,一直秉承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致力于做良心企业。努力为黔东南企业做出榜样,也希望为黔东南的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把企业文化带进学校,让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企业理念真正产生价值。

  四、校企合作模式

  共同开发学生资源,共同培养社会精英,共同传播中国文化!

  真正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做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共同进行教

  学,共同解决学生就业。

  1.深化与完善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专业剖析为载体进行认真地总结、提炼、升华。在教学内容、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上进行创新,优化完善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

  (1)联合企业、行业专家对专业职业岗位进行深层分析,明晰企业职业岗位群构成,适时更新职业岗位新的变化,把握职业岗位发展趋势,系统化职业岗位能力结构,合理动态的制定教学计划。该环节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职业岗位分析。

  (2)按照职业岗位的内在要求,科学实施教学内容,进一步打造“融教学做、理实为一体”教学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还需要从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等方面进行探索,课程内容要根据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任务进行设计。该环节要求承担教学任务的老师在进行教学前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各岗位工作流程以及工作要求。企业随时向老师敞开大门共同探讨教学内容。

  (3)重点细化与完善人才培养过程,在小班内再细化专业方向,学生选定学习方向,确立专业指导教师,进行补充、拓展性职业技能的学习和业务管理知识学习、业务管理实训,从而达到某一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细化专业方向的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成立专业精英小组,企业也将根据自己需求对出色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和培养。

  2. 构建一套校企共同参与教学优质核心课程体系

  采用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培养具有全国视野的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的,掌握现代管理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文化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建立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分解为基础的阶梯式专业课程体系,强调工学结合,采用模块教学。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由校企共同参与制定专业教学计划以经济教学大纲,力求符合市场和时代的要求。对各岗位从业人员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应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并将其归纳为职业素质养成、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四个方面。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现有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建设,新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将具有鲜明工学结合特征。

  第二步:阶段化、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训练的课程体系。按学期分为认识大学、角色定位、自我提升、初入职场准备阶梯式专业课程体系,强调工学结合,采用阶段式、模块化教学。

  第三步:职业化教学方法。强调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运用情景教学、案例教

  学、团队研讨、社会调研等融“教、学、做”为一体的专业教学方法体系。课程内容系统设计遵循“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三方面要求。

  职业性:一是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的职业岗位需求设计课程,力求与实际工作零距离,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对教学的帮助;二是进行职业化的课堂教学管理,严肃处理学生违规违纪行为,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校企共同商讨企业教学资源的使用时间和方式,如轮岗式、循环式;校企共同制定对违规违纪学生的处理方法及政策。

  实践性:50%的课程内容来源于行业企业的基层管理实践,30%的教学内容设计在实训室或行业现场进行。承担企业教学任务的企业人员包括企业总经理、企业副总经理、职业培训师、人力资源经理(主管),形成真正的校企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环节。

  开放性:开放性的作业设计;开放性的课程内容;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实施现代教育,课堂采用动态、开放、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模拟工作情景,让学生感受理论和方法的实际应用;通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专题课前查阅资料,准备课件,在课堂上做中心发言,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教学中通过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的状态下,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职业技能和协作精神,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3.专业教师与企业相关人员资源对接

  企业承担合作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任务,与教师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内容,负责学生技能训练指导。职业院校教师参与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和新产品研发,承担企业员工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在内涵上真正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相关人员双向交流与流动的机制.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也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相关人员对接,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构建校企教学研究团队,开发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企业生产效率。

  五、校企合作期间学生实践内容

  校企合作是迄今为止公认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最有效途径,为的是利用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切实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及职业技能。在校企合作实验班中,将所有学生分成可拆分组合的小组,以竞争形式让各小组存在,以任务PK让各组成员学会在竞争中生存。会通过以下有可供选择的效措施达到培养人才目的:

  (一)以职业技能竞赛求成长

  1.客房服务技能大赛

  2.服务礼仪技能大赛

  3.PPT制作大赛

  4.商业模式策划案大赛

  5.个人形象设计大赛

  6.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7.团队打造训练

  8.读书有感,悟人生分享会

  9.国学文化新解释分享会

  10.职场生存技能训练

  11.职场演说家大赛

  12.团队徽章设计大赛

  (二)以贡献社会公益求升华

  1.清明节:文明祭祀公益宣传

  2.五四青年节:重温历史,做四有青年

  3.母亲节、父亲节:感恩主题公益宣传

  4.重阳节:关爱老人,感悟生命

  5.我承诺,我行动,文明校园行动

  六、校企合作流程

  1.针对20xx级在校学生

  (1)20xx年3月选定校企合作试点班级

  (2)每一周开一次课(需固定上课时间)

  (3)参加20xx年5月双选会

  2.针对20xx级在校学生

  (1)20xx年3月选定校企合作试点班级

  (2)每一个月开一次课(需固定上课时间并协调三个班上课时间)

  (3)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展

  (4)参加20xx年5月双选会

  3.针对20xx级学生(未招生)

  (1)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分阶段、分模块、分任务教学)

  (2)共同制定招生计划(特色宣传)

  (3)入学教育由企业参与共同完成

  (4)每一个月开一次课(固定上课时间)

  (5)参与企业项目开展

  (6)参加20xx年5月双选会

  七、企业开课特色

  1.分阶段进行

  第一学期:认识大学

  第二学期:角色定位

  第三学期:自我提升

  第四学期:初入职场准备

  2.分内容进行

  理论教学、专业技能训练、素质拓展

  3.师资条件

  企业总经理、企业副总经理、职业培训师、人力资源经理(主管)

  八、学校企业双方责任与义务

  1.学校责任与义务

  (1)提供上课场地

  (2)负责组织学生

  (3)配合企业协调上课时间

  (4)监督企业上课质量

  (5)积极配合企业做好校企合作教学研讨项目

  2.企业责任与义务

  (1)为学生提供实习环境

  (2)配合学校参与教学

  (3)对不遵守教学秩序的学生有淘汰权

  (4)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

校企合作方案6

  一、总体思路

  青岛高新职业学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合作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重视专业、岗位技术能力培养,又重视在实践中加强思想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紧紧围绕我校的主干专业,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密切关注企业需求,找准与企业的合作点,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二、合作原则

  (1)为企业服务的原则。支持服务企业的指导思想是搞好校企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学校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用人标准和技术需求,积极开展面向企业的培训,满足企业的迫切需求。

  (2)校企互利共赢原则。企业保证设备、场地等条件和人员的支持,保证学生实训任务的安排;企业有优先选择和留住学生的权利,有根据能力部分淘汰学生就业的权利。

  (3)校企互动原则。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来学校教学。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增长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三、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组成,明确了领导小组的职责。招生就业服务中心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

  2.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

  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办公室主要职责:

  1.组织实施校企合作的宣传及建章立制工作。

  2.开展外联工作,选择企业,明确合作目标、内容、方式等。

  3.组织、实施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工作。

  4.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保证持续提高。

  四、合作要求

  (一)瞄准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展合作。以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紧密结合企业先进生产装备和技术发展的最新要求,充分运用好企业在师资、技术、设备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操作技能以及课题攻关有机结合,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效。

  (二)坚持合作方式多样化。可以把企业的资金、设备、师资、技术引进学校,也可以主动送服务上门,送培训到车间、工厂一线;既可以承接企业订单,也可以根据企业的数量和规格进行订单培养,还可以共同确定培养计划,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双方需求,能产生最佳效益的合作模式。

  五、合作模式

  (一)“订单”合作模式

  实现招生与招聘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践与就业同步。企业根据所需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签订就业协议,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课程和培养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和岗位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的目标。具体有定向培训班、企业冠名班、企业订单班。

  (二)工学交替模式

  学生通过一定的在校专业理论学习后,到接受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到合作企业对企业工作程序及生产、操作流程等进行现场观摩与学习;并安排学生实地参与相关工作、亲自动手制作产品、参与产品管理,较为系统地掌握岗位工作知识,有效增强协作意识、就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顶岗实践模式

  学生前二年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联合办学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

  (四)现代学徒制模式

  校企招生招聘一体化,双导师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试点合作双方要根据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和岗位实际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组织教学和评价,开展教学研究。职业学校承担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企业通过师徒形式提供高新技术岗位并承担专业实践教学。

  (五)共建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在有发展前景又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高;基地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六)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小组

  根据学校长设专业的不同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小组”,参与学校教学计划及培养目标的制定和调整。

  (七)举办企业家沙龙。

  学校每年举办企业家沙龙,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六、保障措施

  (一)健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成立由校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由一名校领导具体分管校企合作工作,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二)双方签订协议,明确责任,规范双方行为。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员工选择权,为企业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企业保证设备、场地等条件和人员的支持,保证学生实训任务的安排。

  (三)学校制定了规范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建立了校企合作的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保证了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校企合作方案7

  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紧紧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和省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为指针,以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为紧密结合点,积极探索开展学校与企业间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模式,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的适用性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

  二、合作内容

  1、学生校外实习:与企业签定学生校外实习协议,企业接受学校一定数量、专业对口的学生实习,学生实习结束毕业时,企业可优先选择录用学生,补充企业的生产一线人员。

  2、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合作企业需培训在职职工时,学校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为企业培训在职职工,帮助企业提高职工素质。培训专业、培训目标由企业确定,培训计划和内容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商定,培训师资由学校安排或企业委派,教材由学校提供。具体可签培训协议。

  3、教师实践:学校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课教师到合作企业实践。实践时间一般为两个月,利用假期进行。实践教师填写企业实践登记表,登记内容应包含实践内容、实践期限、实践企业评价、学校意见等,并纳入对教师的考核、培养、提高。

  4、学校积极与企业联系,由企业每年适当安排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或技术专家到学校任课,指导充实专业课教学,弥补师资的不足。

  5、学校与企业共同成立教学咨询委员会,企业委派技术专家或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参加,学校有关校领导、部门负责人或专业课教师参加,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为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就业安置等工作提供咨询服务。

  6、加强校企交流,通过联谊活动、校企互访、联办文体比赛、工学技术比武等,增进双方感情,密切校企关系,促进教学教研和学用结合,提高实用人才培养质量。

  三、校企合作的实施

  校企合作涉及面广,以校办、市场研发部和就业办为主,教务处、政教处配合实施。

校企合作方案8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搞好我院的高职教育,实现我院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遵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并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潜质的培养,加强我院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潜质,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到达“双赢”的目的,提升我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发奋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订单培养模式

  根据我院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本地区和区域内各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到达供需共识,签订半年至三年的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带给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必须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实习实训场地建设、改善食宿等办学条件和学生专项奖学金等方面;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顶岗实习模式

  通过前两年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5业基本素质;第学期,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第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熏陶,完成毕业设计,为将来的就业铺设道路。在这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和学生管理问题。

  见习模式

  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行业参观和见习两周以上,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工作原理,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爱岗位敬业的精神。

  职工培训和研发模式出处:

  等资源,主动承接企业的职工培训工作及继续教育工作,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双方支援体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获取企业对学校设备设施及实习耗材的支持和帮忙。

  生产经营模式

  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其他资源优势,主动与企业合作进行相关的项目投资经营。学校以场地或其他现有资源作为股份参与投资,利用企业生产经营的优势,解决学校的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以生产项目带师生实训,弥补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如实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即可引进企业合作,到达双赢。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课程开发应思考到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

  开发的课程应具备的特点:一是,课程结构模块化,以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资料均来自于实际工作任务模块,从要体此刻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三是,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此刻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师徒、生生关联,实现教具与工具、耗材与原料相结合,做到教室、实训室或生产车间的三者结合等;四是,课程评价开放化,除了进行校内评价之外,还引入企业及社会的评价。

  教材开发应基于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实施。教材开发应聘请行业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针对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在相关企业一线的实习实训环境,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教材能够先从讲义入手,然后根据实际使用状况,逐步修正,过渡到校本教材和正式出版教材。

  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专业、课程特点,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资料,带给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实施“双百工程”,大力实施“双百工程”,增加教师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潜质。选派骨干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顶岗锻炼并管理学生,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学校主动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资料、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密切接轨。同时学校每年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讲课、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让学生感受校园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三、校企合作具体要求

  新设置专业务必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地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设置新专业时,充分调查和预测发展的先进性,在初步确定专业后,应邀请相关部门、用人单位的专家和实际者进行论证,以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现实应用性。

  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料的安排和调整等教学工作应征求企业或行业的意见,使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教学资料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满足社会发近三年内,在工商管理系和工程技术系进行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各1—2院、系、部中全面铺开此项工作。每个专业务必实施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建设工作。

  近三年内,每个专业务必实施门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建设工作,实训教材尽量采用校企合作编写的教材。

  完善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一线轮训制度,各院、系、部每学年要选派103﹪的教师到企业一线参加个月以上的实践锻炼,严格执行“关于专业课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若干规定”,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潜质3和实践教学潜质。同时每个专业至少聘请或调进个以上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

  四、保证措施

  健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成立由学校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协调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各院、系、部由一名领导具体分管校企合作工作,并配备一名专职校企合作联络员,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合作双方签订协议,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为企业带给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企业保证在设备、场地等条件上的支持及人员的支持,保证学生实训任务的安排。

  学院和各院、系、部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务必把校企合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年度工作总结要体现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合作将作为每年考核各院、系、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根据各院、系、部校企合作开展的状况和效果,每年评选个系部为校企合作工作优秀单位,从全院评选5—10名教师为校企合作工作优秀工作者,重点评选校企合作完成的研发项目,学校将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不突出的单位不得参加全院的先进单位的评选。专业课教师校企合作开展的状况和效果,将同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选优秀教师等挂钩。

校企合作方案9

  根据xx省教育厅文件精神,最大限度为在校学生供给足够的”真刀真枪”的实际动手机会,在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结合院的实际情景,拟定校企合作建设实施方案。

  一、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根据学院”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围绕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要求,立足和突出技术应用性,加强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为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供给技术服务。

  1、以现代化汽车科技发展为导向,确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发展方向;

  2、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3、以优质的教学质量为基础,保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成功。

  二、校企合作建设的'具体资料

  1、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1)新生入学,首先校外实训基地到参观,理解企业文化教育和熏陶,增强对专业的了解,也明白行业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经过这一环节,增强了学生的专业信心和兴趣,也明确了努力方向,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约束自的行为。

  (2)每个学期都主修专业课,每个学期都有到实训基地实习的这一教学环节。

  (3)加强实践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中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地位。

  (4)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相揉合,专业理论课课室安排在实训室内的多媒体课室进行,随时将演示板、台架推入课堂,又可随时根据教学资料进行现场教学。

  2、校企间人员互聘

  (1)聘请企业专家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任课教师、指导实践教学、指导毕业实习,一方面弥补了教师资源不足,另一方面使学生更多渠道、更直接地了解社会和行业。

  (2)院汽车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生产实践,既服务企业,又锻练实践能力,并坚持对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的了解和最新实用技术的掌握。

  (3)加强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的健全

  由于学生进入实训基地后,脱离学校大环境的管理,加上实训基地周边环境比较复杂,一部份学生出现作风散漫、精力不集中、与社会人员发生冲突等现象。应根据实训基地的实际情景和企业的管理制度,结合学院的相关规定制定出一套实训制度,并由系部派遣辅导员或者教师到实训基地去具体执行和落实。

  (4)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利用学生休息时间,安排企业专家举行一系列的专业知识讲座,或者举办岗位技能大赛,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让他们都作到有事可做,并在活动中提高自的专业水平。

校企合作方案10

  一、合作目的

  以服务企业,提升技能,加强在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宗旨,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完善学校“美术、艺术”专业的师资力量的培养和专业教学研究。实现校企双赢的发展模式。

  二、合作原则

  (一)互利原则。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学校在合作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学生提升实操能力、就业能力与就业机会,我公司在合作中提升企业文化和择优吸收优秀技能人才。建立专业的影像动画培训班,课余培训在校和社会专业人才合作共赢利。

  (二)互动原则。 互动是促进校企建立更紧密合作的前提,学校与我公司可利用各自优势资源互补不足,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培训基地,在培训与就业工作上建立互动平台。

  三、合作模式

  (一)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一个“数码运营中心”)

  职能:

  1、承接广告、媒体制作、艺术创作等商业需求

  2、举办培训班,给在校学生和社会工作人员提供专业技能提升培养(可分基础培训和提高培训)

  3、给学校的对应专业学生做实训的场所,真正的把所学习的知识利用起来利用学校设施设备、教育管理、师资和我公司在视频专业领域人员经验和各种代理厂家产品技术指导等优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培养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在学校建立“苹果校园体验中心”

  通过建立体验中心,让学生和教师能最快速和最直接的接触到,苹果的新科技和新设计产品。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和创新的教学方式,提升在电子艺术领域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

  (三)勤工俭学:给有需要的学生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岗前培训。应企业要求送进企业对上岗前进行岗位上岗技能培训,解决企业招收熟练工难的问题。

  在岗培训。应企业要求送进企业,对在岗职工进行业务知识,操作知识的提升,更好的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公司前身北京捷成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8月23日,20xx年10月28日整体变更为北京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成股份)。捷成股份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软件企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和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联合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和北京人民政府联合认定的创新型试点企业。

  捷成股份专门从事音视频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与实施,是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专业音视频整体解决方案产品提供商之一。主要市场为广电行业,并涵盖部队、互联网科技公司、政府机关、科研院校、事业单位及其他音视频领域。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高标清非编制作网解决方案、全台多元异构一体化网络解决方案、全台网整体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和全台统一监测与监控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中央电视台、上海文广等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以及部队、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气象局等多家行业用户。捷成股份作为三网融合的生力军还参与了央视国际网络、浙江华数、深圳天威视讯等三网融合平台的建设。

  捷成股份还积极参与多个国标和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公司是国家广电总局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国广播影视数字版权管理论坛执行委员单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

  捷成股份秉持“融合领先科技,铸就卓越品牌,诚信开拓进取,勤奋严谨创新”的理念,致力于音视频领域的信息技术创新,公司的多个产品和实施项目先后荣获了国家广电总局的多个“科技创新一等奖”,还获得了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中国电子学会等多个奖项。是业内“广播电视十大民族品牌奖”、“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奖”等多项大奖的获得者。 捷成股份于20xx年2月22日在深圳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300182),是业内第一家独立上市的企业。捷成股份将利用这一契机抓住我国广电行业及其他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和三网融合大发展大建设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融合领先科技,开拓进取创新,为广电行业的大发展提供全新的技术、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

校企合作方案1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重要资料。为进一步加强校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作,规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促进其顺利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管理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旨在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能够有多种形式,要进取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开展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一)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领导小组。由各校与合作单位相关人员共同参与成立领导小组,学校领导及合作单位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各部分管教学和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及合作单位相关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组织、实施各专业合作培养的各项工作,督促、检查各部和企事业单位产学合作教育工作的实施完成情景,协调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是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体制的重要资料。各部要聘请企业、行业的专家、学者任校外专业指导委员,不断扩大校外专业指导委员的队伍。专业指导委员会主要要由行业主流企业的高级技术及管理人员和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来自企业的人员应有较大部分。

  (三)加强为企业对口培养人才的工作。产学结合既是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种教育思想。产学结合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它主要反映了职业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所以,为企业对口培养人才的工作,应从以下两方面开展: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设计

  (一)总体设计原则。校企合作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体现以技术应用为主体的教学特色,构成教学、生产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体制基础,以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平台,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关键。本着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体现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即公共学习领域、公共选修学习领域和素质拓展领域)与多个专业方向(即专业一般学习领域课程、专业综合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本着能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反映专业特色建设要求和反映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模块化课程;本着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合一,产学结合落实校内实训和校企合作落实校外顶岗实习,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本着必修选修课相结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方案制订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有利于教学管理,构建基于弹性学制的学分制模式下的培养计划。

  (二)课程体系结构及课程设置的原则和依据。基于专业群规划与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结构应有五部分组成:

  1、公共学习领域课程。这一学习领域课程应使学生尽可能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思想道德、数理基础、外语交流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打好必须的基础。

  2、专业一般学习领域课程。该学习领域课程应能为各专业方向学生构筑一个基础理论较为宽广、核心技能要求明确,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与迁移供给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及核心技能实训模块。

  3、专业综合学习领域课程。该学习领域课程直接反映高职高专教育的职业特征,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以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为目标的教育教学资料。它是具有”准订单”性质、灵活开放的课程和实训实习模块。

  4、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这是为拓展学生的谋生范围供给其就业(第一次)所需的岗位技能与基本专业知识,能够灵活适应市场(企业)的需求,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设置应紧密贴合市场与企业需求,依托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对应岗位(群)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素和要求,构建方向课程模块。

  (三)注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为了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求学生不但具备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并且具备交流、创新、创业和组织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还要重视学生共性提高与个性发展,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四)配套的改革措施

  1、制订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的.课程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是规范一门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是联系人才培养方案与课堂教学的中间桥梁,课程教学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2、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采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能力本位”课程观。

  3、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突出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在教学设计中将课堂与实习地点相统一,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以7 学生为教学主体,真正转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校企合作方案1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院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到达”双赢”的目的,提升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一)订单培养模式

  根据院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本地区和区域内各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群)知识和技能,到达供需共识,签订半年至三年的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供给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必须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实习实训场地建设、改善食宿等办学条件和学生专项奖学金等方面;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二)顶岗实习模式

  经过前两年(1-4学期)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第5学期,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第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熏陶,完成毕业设计,为将来的就业铺设道路。在这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和学生管理问题。

  (三)见习模式

  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行业参观和见习两周以上,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工作原理,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爱岗位敬业的精神。

  (四)职工培训和研发模式

  利用学校教师资源、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点、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资源,主动承接企业的职工培训工作及继续教育工作,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双方支援体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获取企业对学校设备设施及实习耗材的支持和帮忙。

  (五)生产经营模式

  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其他资源优势,主动与企业合作进行相关的项目投资经营。学校以场地或其他现有资源作为股份参与投资,利用企业生产经营的优势,解决学校的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以生产项目带师生实训,弥补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如实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即可引进企业合作,到达双赢。

  (六)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课程开发应研究到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

  开发的课程应具备的特点:一是,课程结构模块化,以实际工作岗位(群)需求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资料均来自于实际工作任务模块,从而建立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资料体系;二是,课程资料综合化,主要体此刻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三是,课程实施一体化, 主要体此刻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师徒、生生关系,实现教具与工具、耗材与原料相结合,做到教室、实训室或生产车间的.三者结合等;四是,课程评价开放化,除了进行校内评价之外,还引入企业及社会的评价。

  (七)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教材开发应基于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实施。教材开发应聘请行业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针对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在相关企业一线的实习实训环境,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教材能够先从讲义入手,然后根据实际使用情景,逐步修正,过渡到校本教材和正式出版教材。

  (八)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专业、课程特点,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资料,供给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九)实施”双百工程”

  大力实施”双百工程”(即:百名企业家进学校、百名教师进企业),增加教师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选派骨干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顶岗锻炼并管理学生,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学校主动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资料、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密切接轨。同时学校每年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讲课、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让学生感受学校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三、校企合作具体要求

  (一)新设置专业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地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设置新专业时,充分调查和预测发展的先进性,在初步确定专业后,应邀请相关部门、用人单位的专家和实际者进行论证,以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现实应用性。

  (二)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料的安排和调整等教学工作应征求企业或行业的意见,使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教学资料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近三年内,在工商管理系和工程技术系进行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各院、系、部中全面铺开此项工作。每个专业必须实施1-2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建设工作。

  (四)近三年内,每个专业必须实施1-2门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建设工作,实训教材尽量采用校企合作编写的教材。

  (五)完善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一线轮训制度,各院、系、部每学年要选派10﹪的教师到企业一线参加3个月以上的实践锻炼,严格执行”关于专业课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若干规定”,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每个专业至少聘请或调进3个以上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

  四、保证措施

  (一)健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成立由学校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协调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各院、系、部由一名领导具体分管校企合作工作,并配备一名专(兼)职校企合作联络员,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二)合作双方签订协议,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为企业供给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企业保证在设备、场地等条件上的支持及人员的支持,保证学生实训任务的安排。

  (三)学院和各院、系、部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必须把校企合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年度工作总结要体现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合作将作为每年考核各院、系、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根据各院、系、部校企合作开展的情景和效果,每年评选2-3个系部为校企合作工作优秀单位,从全院评选5-10名教师为校企合作工作优秀工作者,重点评选校企合作完成的研发项目,学校将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不突出的单位不得参加全院的先进单位的评选。专业课教师校企合作开展的情景和效果,将同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选优秀教师等挂钩。

校企合作方案13

  为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提高校办学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顺应广东经济发展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技工教育发展的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扩展和密切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

  二、合作原则

  1、服务企业原则

  为企业服务是学校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学校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进取为企业开展培训,急企业之所急。

  2、校企互利原则

  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汰。

  3、统一管理原则

  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职责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22 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4、校企互动原则

  学校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请企业高级技师或能工巧匠来学校讲座。经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增长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三、领导组织机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以各科室正、副科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

  2、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

  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

  4、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改善,保证持续提高。

  四、基本任务

  根据学校的要求,每一专业方向要至少建立两至三家有实质性合作、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校外合作基地。校外合作基地应是该行业有必须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处于同行业领先的地位。

  校外合作基地的基本任务:

  1、理解学生参观、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2、理解教师参观、调研、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3、实现资源共享,互派专业人员讲学、培训;

  4、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

  5、优先满足合作基地的用人需求;

  6、其它方面的合作。

  五、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其根本目的在于经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模式能够灵活多样,检验的标准是是否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是否双方满意。以下是几种合作模式。

  1、”订单”合作模式

  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到达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具体设有定向委培班、企业订单班等。

  2、工学交替模式

  是企业因用工需求,向学校发出用人订单,并与学校密切合作,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的职业教育。其方式为学生在学校上理论课,在合作企业理解职业、工作技能训练,每学期实施轮换。学分制专业为企业员工优先录取,实施阶段性教学。

  3、教学见习模式

  是学生经过必须的在校专业理论学习后,为了解合作单位的产品、生产工艺和经营理念及管理制度,提前理解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职责感和主人翁意识,到合作企业对企业工作过程和生产、操作流程等进行现场观摩与学习;并安排学生实地参与相关工作、亲自动手制作产品、参与产品管理,较为系统地掌握岗位工作知识,有效增强协作意识、就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4、顶岗实习模式(2+1模式)

  2+1模式是指在校专业学习2年,第3年专业顶岗实习,即学生前二年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建立标准化的流程(教学―实习―就业),它的实质是:一是注重实用技术;二是毕业可拿双证(毕业证和资格证);三是保障就业。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职业人。

  5、合作建立职工培训基地

  根据各企业职工培训特点及不一样培训方向或培训教学的需要,与相关企业建立三种合作模式的职工培训基地,一是企业独立设定的职工培训基地(培训地点在企业或学校);二是不一样企业同类工种的职工培训基地(培训地点在学校或企业);三是特殊工种的职工培训基地(培训地点在学校),如电工、电焊、工程机24 械操作工培训基地。

  6、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学校长设专业的不一样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方案,供给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7、举办校企联谊会及企业家报告会。学校每年举办校企联谊会,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六、保障措施

  1、合作企业实行挂牌,签订协议,仪式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

  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为企业供给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企业保证在设备、场地等条件上的支持及人员的支持,保证学生实训任务的安排。

  对已签订合作协议书的单位,建立定期联系,了解校企合作信息(包括合作资料、模式、进展情景、顶岗实习情景、招工信息等),实现资源共享。

  2、全面推行劳动就业引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动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

  3、学校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校企合作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校企合作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将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情景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不断检验、改善校企合作工作。

校企合作方案14

  一、合作目的

  以服务企业、提升技能、促进就业为宗旨,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校企双赢的发展模式。

  二、合作原则

  (一)互利原则。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学校在合作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学生提升实操能力和就业能力,企业在合作中提升企业文化和择优吸收优秀技能人才。

  (二)互动原则。互动是促进校企建立更紧密合作的前提,学校与企业可利用各自优势资源互补不足,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培训基地,在培训与就业工作上建立互动平台。

  三、合作模式

  (一)共建顶岗实习基地。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由学校推荐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一年或半年的顶岗实习,或接受短期岗前培训后再顶岗实习。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

  (二)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利用学校设施设备、教育管理、师资和企业实训场所、技术指导等优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1、订单培训。学校应企业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制订培训计划,开展订单培训,为企业培养专项技能人才,培训毕业后即实现就业。

  2、岗前培训。应企业要求送教进企业,对上岗前的工人进行岗位技能培训,解决企业招收熟练工难的问题。

  3、在岗培训。应企业要求送教进企业,对在岗职工进行新知识、新业务的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

  (三)共建服务平台。由青XXXXX就业服务平台,定期发布人力资源供求信息,举办专场招聘会,让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享校企合作成果。

  四、合作方法

  (一)校企对接。校企双方找准合作点,自行对接沟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按协议书要求开展校企合作。

  (二)协调指导。校企之间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工作的协调沟通,学校派专人到企业进行学生日常管理,企业各部门根据工作要求对实习学生进行技术指导。

  (三)费用计算。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由企业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并按月支付给学校150元生/月的管理费用。

校企合作方案15

  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搞好我校的职业教育,实现我校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或行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学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结合我校实际,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我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一)“定向”培养模式

  根据我校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国内各大企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达到供需共识,签订订单培养.专业.专注.

  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提供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实习实训场地建设、改善食宿等办学条件和学生专项奖学金等方面;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二)顶岗实习模式

  通过前两年(1-4学期)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从第5学期开始,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决定培训期限,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然后进行顶岗实习,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学生接受企业的分配和管理企业付给学生相应岗位的劳动报酬。

  (三)见习模式

  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行业参观和见习两周以上,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工作原理,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

  (四)双方职工培训和研发模式

  利用学校教师资源、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点、继续教育等资源,.专业.专注.

  主动承接企业的职工培训工作及继续教育工作,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双方支援体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获取企业对学校设备设施及实习耗材的支持和帮助。

  (五)生产经营模式

  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其他资源优势,主动与企业合作进行相关的项目投资经营。学校以场地或其他现有资源作为股份参与投资,利用企业生产经营的优势,解决学校的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以生产项目带师生实训,弥补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

  (六)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课程开发应考虑到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

  开发的课程应具备的特点:一是,课程结构模块化,以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实际工作任务模块,从而建立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二是,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三是,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师徒、生生关系,实现教具与工具、耗材与原料相结合,做到教室、实训室或生产车间的三者结合等;四是,课程评价开放化,除了进行校内评价之外,还.专业.专注. 引入企业及社会的评价。

  (七)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教材开发应基于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实施。教材开发应聘请行业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针对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在相关企业一线的实习实训环境,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教材可以先从讲义入手,然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逐步修正,过渡到校本教材和正式出版教材。

  (八)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专业、课程特点,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内容,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九)实施“双百工程”

  实施“双百工程”(即: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百名教师进企业),增加教师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选派骨干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顶岗锻炼并管理学生,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学校主动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密切接轨。同时学校每年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讲课、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让学生感受校园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尽早为就.专业.专注. 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三、校企合作具体要求

  (一)新设置专业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设置新专业时,充分调查和预测发展的先进性,在初步确定专业后,应邀请相关部门、用人单位的专家和实际者进行论证,以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现实应用性。

  (二)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调整等教学工作应征求企业或行业的意见,使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近三年内,在四个重点系进行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各系、部全面铺开此项工作。每个专业必须实施1-2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建设工作。

  (四)近三年内,每个专业必须实施1-2门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建设工作,实训教材尽量采用校企合作编写的教材。

  (五)完善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一线轮训制度,各系、部每学年要选派10﹪的教师到企业一线参加2个月以上的实践锻炼,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每个专业至少聘请或调进3个以上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

  四、保证措施

  (一)健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成立由学校领导及各部门主要.专业.专注.

  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各系、部由一名领导具体分管校企合作工作,并配备一名专(兼)职校企合作联络员,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二)合作双方签订协议,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为企业提供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企业保证在设备、场地等条件上的支持及人员的支持,保证学生实训任务的安排。

  (三)学校和各系、部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必须把校企合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年度工作总结要体现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合作将作为每年考核各系、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根据各系、部校企合作开展的情况和效果,每年评选2-3个系部为校企合作工作优秀单位,从全院评选5-10名教师为校企合作工作优秀工作者,重点评选校企合作完成的研发项目,学校将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不突出的单位不得参加全校的先进单位的评选。专业课教师校企合作开展的情况和效果,将同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选优秀教师等挂钩。

【校企合作方案】相关文章:

校企合作方案11-04

校企合作方案12-05

企校合作方案02-02

校企合作方案03-31

校企合作合作方案通用06-25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06-24

校企合作方案通用05-15

校企合作方案范文03-30

校企合作方案【实用】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