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时间:2023-09-26 13:57:37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建康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建康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

  原文:

  建康

  宋代:文天祥

  金陵古会府,南渡旧陪京。

  山势犹盘礴,江流已变更。

  健儿徒幽土,新鬼哭台城。

  一片清溪月,偏于客有情。

  译文:

  金陵古会府,南渡旧陪京。

  建康古时的大都会,宋高宗南渡时的陪都。

  山势犹盘礴,江流已变更。

  四周群山依旧,山势磅礴,而江流却以改变,已非往昔。

  健儿徒幽土,新鬼哭台城。

  曾经居于城中的人偏徒幽土,含冤的鬼魂竟哭于往日繁华的台城。

  一片清溪月,偏于客有情。

  只有这一片清溪上的月亮,还情偏于我这远来的客人。

  注释:

  金陵古会府,南渡旧陪京。

  会府:都会。

  山势犹盘礴(bó),江流已变更。

  盘礴:也写作盘薄,据持牢固的样子。

  健儿徒幽土,新鬼哭台城。

  幽土:即远土。

  一片清溪月,偏于客有情。

  城:又名苑城,故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畔,晋成帝曾于其地筑建康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被俘后路过建康(今南京)所作。前六句主要写了建康的历史地位、变化以及人民的不幸。最后两句对月抒怀,表达祖国河山为外敌所占的无奈和沉痛。

  “金陵古会府,南渡旧陪京。”点明建康地位的诗句,很有王勃《滕王阁序》的开头:“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意味。不过这两句并非在泛泛地介绍建康的历史,而是把它放在“会府”、“陪京”的位置上,使之越发显示出同国家兴亡的关系来,并进而说明作者所以一入建康便感慨系之的原因。同时,句中的一个“旧”字,还仿佛表示:陪京之事,已为陈迹,只可追抚,不得而再了。

  “山势犹盘礴,江流已变更。”继言建康的变化。山势既然盘礴,江流也当依旧,这才是生活的真实,因为改朝换代并不能使山河改观。然而,国家变了,人事变了,作者的感情也变了,所以在诗人看来山势依旧,而江流已非,这种用艺术的真实“破坏”生活的真实而成的句子,古人叫做“无理语”。“无理语”有极强的表现力,清人贺裳称之为“无理而妙”(《皱水轩词签》),并说:“理实未尝碍诗之妙······但是千理多一曲折耳”(吴乔《围炉诗话》引)。之所似能够“多一曲折”,是由于感情的作用;反过来又因为有了这一曲折,感情被表达得更集中、更突出了。

  “健儿徒幽土,新鬼哭台城。”则是说这里最大的变化是这里的人。元人入主中原后,宋朝的忠臣良将非迁即死。“健儿”、“新鬼”包括了忠于宋室的一切人;“徒幽土”、“哭台城”则是他们最可能有的归宿。本应居于城中的`人偏徒幽土,含冤的鬼魂竟哭于往日繁华的台城,这里叙写的是建康的现实,也泣诉了作者的情怀。从写法上看,中间四句采用两两相对的形式:三、五句真事直写,朴素、有力;四、六句虚事实描,强烈、感人。

  “一片清溪月,偏于客有情。”写对月伤怀。大约是山河供愁、人事催泪,所以当不堪回首的时候,作者只能掉头去看“清溪月”。也只有这月“偏于客有情”。有何情,作者不说,但从亡国以后的陪京“月”,同被俘以后解送北上的“客”的联系中不难得出答案。这里,诗篇以欲言又止的姿态刹尾,是有意留给以广阔的想象天地。无言的结果,可能敌得过万语千言。

建康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2

  原文: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宋代:辛弃疾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伴;经惯,也应学得老渔蓑。

  译文: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请听听我在酒杯前说的这番话,离别本是人生中无可奈何的事情,如果感情好的话,即使相隔千里,也会感觉很近,一定要相信:如果感情疏远,即使面对面也如隔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伴;经惯,也应学得老渔蓑。

  告诉建康的山和水,再也没有政治上的风波来纠缠我了。即使不能称为鸥鸟的.同伴,但是习惯了以后也能像老渔翁一样,身穿蓑衣,在江上垂钓。

  注释: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定风波:词牌名,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醉琼枝、定风流等。范廓之:即范开,据稼轩同时所作《醉翁操》题序,知范廓之将去临安应试。“游建康”,当是预拟之行。建康:即今江苏南京市。“听我”两句:谓人生离别本属无可奈何之事。尊:同樽,酒杯。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伴;经惯,也应学得老渔蓑(suō)。

  居士: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此处稼轩自称。浑:全。风波:此指政治上的风波。借使:即使。鸥鸟伴:以鸥鸟为伴。经惯:意指经历一段自我修养,已经习惯于隐居生活。渔蓑::指渔夫。蓑:蓑衣。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

  此词的上片便写情感,写送别。开头三句,“人生无奈别离何”,此是自然之事,亦是情深语,所以无奈者,是人世间终将有别离也,不能不为别离,别离而又无能为,是虽无,亦真不可不为无奈也。即人生中离别是无可奈何的,也是无法改变的。只要亲情真挚,使在千里之外,也觉得很近。正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一种旷达。“无情对面是山河”一句写出作者深沉的感慨,因为建康是当时的抗金前线,词人也多次登建康赏心亭向北眺望中原山河,这次范廓之又要去建康游览,于是引起家国之恨。“但使”二语隽永之甚,“无情”两字,正是词人壮志未酬的忧怨。此处三句语意尤为拓展,既情深意厚,又胸次开阔。对面无情,咫尺天涯,固是路人姿态,若其衷不同,所谋所想为异,理想志意不相侔,根于现实世界之利益关系,则岂仅无情对面是山河而已,所谓无所不用其极以达其目的,世人岂吝为之者邪。

  下片作见惯世面语,“而今”一句,仍可见作者之英雄豪气。由于投降派屈辱求和的政策,石头城下的江水也没有了那种怒涛。自己被排挤、受打击,已经闲居山林,假使不与鸥鸟为伴,也和披着蓑衣的渔父差不多。闲适旷达的背后,是志不得伸的愤懑、牢骚。寄语建康故人,而今归退田园,当无宦海风波之虞。

  此词写送行而不流于感伤。明快爽朗,开人心胸。一起点明离宴,似悲实旷。上下两片,浑然相融,以此短篇而写寻常事,而能见出作者之性情、思想,而有特出之“神味”。

【建康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相关文章: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原文翻译及赏析03-25

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原文翻译及赏析05-09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原文翻译及赏析05-11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翻译及赏析10-21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翻译,赏析08-12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翻译及赏析03-26

《早秋》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0-08

《樵夫》原文注释翻译赏析10-18

《梅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2-22

绝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