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的原文,翻译和赏析

时间:2024-05-07 17:20:23 禧雯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的原文,翻译和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的原文,翻译和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原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

  其一

  出得西湖月尚残, 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 行了南山却北山。

  其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句注释

  ⑴晓:天刚亮的时候。净慈寺:在杭州西湖南岸,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即林枅,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⑵荡:浅水湖。

  ⑶却:回转。

  ⑷毕竟: 到底,言外有名不虚传的意味。

  ⑸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同:相同。

  ⑹接天:像与天空相接。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边无际的碧绿。

  ⑺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白话译文

  其一

  清晨走出西湖时天上还挂着残月,我陪友人穿过荷塘,走在杨柳依依的小道上。

  在这样的红花遍地、清凉阴阴的世界里,我们走过了南山,又绕到北山。

  其二

  六月里的西子湖啊,到底特殊,秀丽的风光和其他时节迥然不同。

  碧绿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尽,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鲜艳娇红。

  作品鉴赏

  这是一组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组诗第一首默默无名,但在组诗中的地位不可或缺。“月尚残”点明了送行的时间和环境。“荷花荡里柳行间”写出了送行路线以及沿途风景、“红香世界清凉国”形象了表现了荷花的风姿神韵以及观赏者的感受。

  相对第一首,第二首流传甚广。“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首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创作背景

  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可以说是皇帝的秘书)。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

  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20000多首,但只有4200首流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为七言绝句,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著有《诚斋集》等,代表作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过安仁》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教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⒋教学时间:一教时

  ⒌课前准备:

  ⑴诵读全诗,感悟诗人的情感。

  ⑵学生课前上网查找图片资料

  二、教材分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苏教版语文课本第十册第24课《古诗两首》之一,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景在议后,目的是突现景美。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这时风景和四季不相同。你看——与天接连的荷叶无边的青绿;与太阳相映的荷花和往常不一样的艳红。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四、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语“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

  2.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

  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五、教学准备:

  课文情境图;搜集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理解诗题

  1、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你知道那儿最有名的景点吗?

  出示“西湖”图片:有人把它比作图画,有人把它说成美人,无论是久居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游人,都为它的美丽所倾倒。古往今来,更是有很多的文人墨客用妙词佳句来赞美它。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

  板书课题。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杨万里,你了解他吗?

  以前我们学习过的诗《小池》就是杨万里诗人的作品。

  杨万里是南宋四大家之一。南宋四大家有“尤袤、陆游、范成大和杨万里”。他的文章清新自然、生动逼真,被称为“诚斋体”。他自己被称之为“诚斋先生”。他一生写过二万多首诗,有一个集子,称为《诚斋集》。

  3理解诗题。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时间是早晨,从“晓”字中可以看出;送别的地点是净慈寺外;送别的人是林子方。

  小结: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课件出示)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那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说到西湖,我想问问谁知道西湖在哪座城市吗?我们班哪些同学去过呢?没有去过的呢也没有关系,我们通过图片一起去领略一下西湖美丽风光。(课件出示)

  春天,你看巫山上的花开了,这个时候可以看“苏堤春晓”了,可以去“柳浪闻莺”了;夏天,朋友会跟你讲荷花开了,你会想起曲院风荷,一起去花港观鱼吧;秋天可以划船泛舟领略平湖秋月;到冬天,还有断桥残雪,你会在那有一段留恋。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领略完西湖的美景,我们来读一读杨万里的这首诗吧,感受一下他笔下的美丽西湖。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生字(生自由读))

  2.谁来读,读出节奏韵律?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的节奏是如何划分的。(指名两生,师生正音)

  3.同学们读的都不错,每个同学对诗的理解不一样,划分的节奏也会不一样。老师的节奏是这样划分的,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好吗?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诗的节奏韵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自学古诗,理解大意

  1.诗我们会读了,那这首诗的意思呢?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再朗读一下,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想象画面,思考一下几个问题(夏天,六月,西湖)

  读完这首诗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是从哪些地方,那些字,哪些词感受到的?(准备板书)

  (1)重点理解:无穷碧

  理解一:照应接天,指范围广。

  理解二:指绿的程度。很绿很绿,绿得难以形容。

  理解三:也许是指有很多很多种不同层次的绿:深绿、浅绿、淡绿、草绿、浓绿……

  是啊,湖中啊,满是绿色。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绿啊从净慈寺外的西湖开始蔓延了,它蔓延到了苏堤,苏堤春晓对不对?还会蔓延到哪儿呢?同学们说一说,刚才领略的西湖美景还记得吗?还会蔓延到曲院风荷,白堤,平湖秋月,柳浪闻莺……假如我们这个教室就是西湖,我们来放眼望一望,这绿已经是布满了湖面了,而且还在不断的蔓延着,一直蔓延到天的尽头。这就是,是诗中的哪一句啊?

  谁能把我们刚才想象到的美景读出来?指名读。

  (2)重点理解:别样红

  刚才也有同学说到了从“映日荷花别样红”也读到了美,那么请同学来说一说哪个词让你感觉到了特别的美。(指名回答)别样红是什么意思呢?(课件出示)

  理解一:特别的红,不一般的红。

  理解二:红的有层次,有变化。

  是啊这就是美丽的荷花,别样红的?(荷花)谁能告诉老师荷花为什么别样红啊,红的那么特别,红的那么非同一般呢?(映日)我们来看一下图片,映照着朝阳的荷花。(课件出示)

  (四)感悟诗情,深度理解

  1.同学们,学到这里,有没有人会产生疑问呢?

  (1)教师质疑:题目写了什么?(送友人)

  古诗内容写了什么?(西湖美景)

  (2)提出问题:为何写的是一首送友人的诗却在诗中始终没有提到“送”?(借景抒情,景中有情,作者希望能与友人一同观赏这美丽的西湖美景,表达出对友人的不舍,希望友人别后能尽早来相会的意思。)

  2.在古代诗文一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看一看,如果让你在括号里加上合适的标点,你会加上什么标点符号呢?举手回答。真好,

  (五)总结全诗

  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杨万里笔下的六月西湖,你们用自己的感情去演绎了这番美景,你们还创造性的给这首诗加上了标点,真不了不起。当我们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去想去理解去感受,那么诗就会融贯古今来到我们的生命里。当我们自己的生命真的成为了一首诗,我们也就真的成了一个富于诗意的人。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六)作业布置

  1把这首诗编写成一个小故事,再配上图画。

  2有感情的背诵古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的原文,翻译和赏析】相关文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翻译及赏析08-2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翻译及赏析04-15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翻译及赏析03-0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及赏析04-19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原文及赏析04-25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及赏析10-15

(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翻译及赏析10-15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06-25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文赏析03-3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歌赏析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