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耻清顾炎武阅读原文与译文

时间:2023-12-09 22:00:34 晓怡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廉耻清顾炎武阅读原文与译文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廉耻清顾炎武阅读原文与译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廉耻清顾炎武阅读原文与译文

  廉耻清顾炎武阅读原文与译文

  廉耻曰: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 善乎, 管生之能言也!礼义, 治人之大法; 廉耻, 立人之大节;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人而如此, 则祸败乱亡, 亦无所不至; 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 则天下其有不乱, 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 耻尤为要。 故夫子之论士, 曰: “行己有耻。” 孟子曰: “耻之于人大矣, 为机变之巧者, 无所用耻焉。” 所以然者, 人之不廉, 而至于悖礼犯义, 其原皆生于无耻也。 故士大夫之无耻, 是谓国耻。

  顾炎武 曰: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 善乎, 管生之能言也!礼义, 治人之大法; 廉耻, 立人之大节;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人而如此, 则祸败乱亡, 亦无所不至; 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 则天下其有不乱, 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 耻尤为要。 故夫子之论士, 曰: “行己有耻。” 孟子曰: “耻之于人大矣, 为机变之巧者, 无所用耻焉。” 所以然者, 人之不廉, 而至于悖礼犯义, 其原皆生于无耻也。 故士大夫之无耻, 是谓国耻。 道: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妙啊, 管子的善于立论! 礼义是治理人民的大法; 廉耻, 是为人立身的大节; 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 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

  人如果到了这种地步, 那么灾祸、失败、 逆乱、 死亡, 也就没有一样不会到来; 何况身为大臣而什么都拿, 什么都做, 那么天下哪有不乱, 国家哪有不亡的道理呢? 然而在这四者之间, 耻尤其重要。 因此孔子论及怎么才可以称为士, 说道:“个人处世必须有耻。” 孟子说:“耻对于人关系大极了, 那些搞诡计耍奸巧的人, 耻对他们是无用的。” 这样说的原因, 是人若不廉洁, 直到违犯礼义, 其根源都产生在无耻上。 因此士大夫的无耻,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 世衰道微, 弃礼义, 捐廉耻, 非一朝一夕之故。 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 鸡鸣不已于风雨, 彼昏之日, 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 “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 ‘我有一儿, 年已十七, 颇晓书疏, 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 稍欲通解, 以此伏事公卿, 无不宠爱。’ 吾时俯而不答。 异哉, 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而致卿相, 亦不愿汝曹为之。” 嗟乎!之推①不得已而仕于乱世, 犹为此言, 尚有《小宛》2 诗人之意, 彼阉然媚于世者, 能无愧哉! 我考察自三代以后, 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 人们抛弃礼义和廉耻, 不是一朝 一夕形成的。 但是松柏在寒冬也不会不凋零, 公鸡也不会在风雨中停止啼鸣, 那些昏暗的日子中,国家也不是没有独见清醒的人啊! 不久前读到《颜氏家训》 上说:“齐朝一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一个儿子, 已十七岁, 颇能写点文书之类,教他讲鲜卑话, 及学弹琵琶, 渐渐要他通晓, 用这些来侍候公卿, 处处受到宠爱。’我当时低头不答。此人教育儿子的方法真是怪异啊! 倘若凭这本领做到卿相, (我)也不希望你们这样做。” 哎! 颜之推不得已而在乱世中做官, 尚且能说这样的话, 还有《小宛》诗人的精神, 那些卑劣地献媚于世俗的人, 能不感到惭愧吗?

  罗仲素曰: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 廉耻者士人之美节; 风俗者天下之大事。 朝廷有教化, 则士人有廉耻; 士人有廉耻, 则天下有风俗。 罗仲素说: 教化是朝廷首要的大事, 廉耻是士人优良的节操; 风俗是天下的大事。 朝廷有教化, 士人便有廉耻; 士人有廉耻, 天下才有良好风气习俗。 古人治军之道, 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 曰: “凡制国治军, 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 使有耻也。 夫人有耻, 在大足以战, 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 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 则可以死易生。” 而太公对武王:“将有三胜, 一曰礼将,二曰力将, 三曰止欲将。”《后汉书》: 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 “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 先零酋长又遗金璩八枚, 奂并受之, 而召主簿于诸羌前, 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 不以入厩; 使金如粟, 不以入怀。’ 悉以金马还之。 羌性贪而贵吏清, 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 为所患苦, 及奂正身洁己, 威化大行”。 呜呼!自古以来, 边事之败, 有不始于贪求者哉?(选自《古文观止》, 有删改) 古人治军的原则, 没有不以廉耻为本的。

  《吴子》 说: “凡是统治国家和管理军队, 一定要用礼节教化军民, 用节义勉励他们, 让他们懂得羞耻。 人有了羞耻,从大处讲就能攻战, 从小处讲就能守节了。”《尉缭子》 说: “国家一定要有慈孝廉耻的习俗, 才可以用牺牲去换得生存。” 而太公望对答武王说:“有三种能取胜的将士, 一是知礼的将士, 二是有勇力的将士, 三是能克制贪欲的将士。”《后汉书》 记载: 张奂任安定属国都尉, “羌族首领感激他的恩德, 献上二十匹马, 先零族酋长又赠送他八枚金环, 张奂一起收下, 召唤主簿在羌族众人面前, 把酒洒在地上发誓: ‘即使送我的马羊群那样多, 我也不让它们进马厩; 即使送我的金子多得如粟米, 我也不放进口袋。’ 把金环和马全部退还。 羌人性格重视财物而 尊重清廉的官吏, 以前的八个都尉都贪图财物, 被羌人怨恨, 直到张奂正直廉洁,威望教化盛行。” 唉! 自古以来, 边疆局势败坏, 有不从贪求财物开始的吗?

  注释

  ①之推: 即颜之推。

  ②《诗经· 小宛》。

  《小宛》 劝导人们:“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表现出的是一种对现实政治的理智反思。

  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 1682)汉族,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人,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尊称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成果累累;他对切韵学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

  顾亭林学术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的玄学,而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顾亭林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卷十三《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译文

  《五代史·冯道传·论》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妙啊,管子的善于立论!礼义是治理人民的大法;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人到了这种地步,那便灾祸、失败、逆乱、死亡,也就都随之而来了;何况身为大臣而什么都拿,什么都做,那么天下哪有不乱,国家哪有不亡的呢?然而在这四者之间,耻尤其重要。因此孔子论及怎么才可以称为士,说道:“个人处世必须有耻。”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耻,能以无耻为可耻,就能免于羞耻了。”又说:“耻对于人关系大极了,那些搞阴谋诡计耍花样的人,是根本谈不上耻的。”其所以如此,因为一个人的不廉洁,乃至于违犯礼义,推究其原因都产生在无耻上。因此(国家领袖人物)士大夫的无耻,可谓国耻。

  我考察自三代以下,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礼义被抛弃,廉耻被掼在一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但是凛冽的冬寒中有不凋的松柏,风雨如晦中有警世的鸡鸣,那些昏暗的日子中,实在未尝没有独具卓识的清醒者啊!最近读到《颜氏家训》上有一段话说:“齐朝一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一个儿子,年已十七岁,颇能写点文件书牍什么的,教他讲鲜卑话,也学弹琵琶,使之稍为通晓一点,用这些技能侍候公卿大人,到处受到宠爱。’我当时低首不答。怪哉,此人竟是这样教育儿子的!倘若通过这些本领能使自己做到卿相的地位,我也不愿你们这样干。”哎!颜之推不得已而出仕于乱世,尚且能说这样的话,还有《小宛》诗人的精神,那些卑劣地献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惭愧么?

  罗仲素说:教化是朝廷急要的工作;廉耻是士人优良的节操,风俗是天下的大事。朝廷有教化,士人便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天下才有良风美俗。

  古人治军的原则,没有不以廉耻为本的。《吴子》说:“凡是统治国家和管理军队,必须教军民知道守礼,勉励他们守义,这是为了使之有耻。当人有了耻,从大处讲就能战攻,从小处讲就能退守了。”《尉缭子》说:“一个国家必须有慈孝廉耻的习尚,那就可以用牺牲去换得生存。”而太公望对答武王则说:“有三种将士能打胜仗,一是知礼的将士,二是有勇力的将士,三是能克制贪欲的将士。因为有礼,所以列朝治军者和粗野的武夫,都能遵循文王后妃的教化行事;难道还有欺凌平民、抢劫牛马,而对百姓实行残暴手段的么?”《后汉书》上记载:张奂任安定属国都尉,“羌族的首领感激他的恩德,送上马二十匹,先零族的酋长又赠送他金环八枚,张奂一起收了下来,随即召唤属下的主簿在羌族众人的面前,以酒酹地道:‘即使送我的马多得像羊群那样,我也不让它们进马厩;即使送我的金子多得如粟米,我也不放进我的口袋。’把金和马全部退还。羌人的性格贪婪重视财物但尊重清廉的官吏,以前的八个都尉,大都贪财爱货,为羌人所怨恨,直到张奂正直廉洁,威望教化才得到了发扬。”唉!自古以来,边疆局势的败坏,岂有不从贪求财货开始的么!我对辽东的事件不能无感。

  杜子美诗道:“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有一种刻本作“廉耻将”。诗人本来的意思,未必想到这点,但我读《唐书》,讲到王佖做武灵节度使时,以前吐蕃人想造乌兰桥,每次在河边岸上事先堆积木材,都被节度使派人暗暗地运走木材,投入河流,桥始终没有造成。吐蕃人了解到王佖贪而无谋,先重重地贿赂了他,然后加紧赶工造成了桥,并且筑了小城防守。从此以后朔方防御侵掠的战事就没完没了,至今还成为边患,都是由于王佖的贪财引起的。所以贪财的人作将帅便边关到夜间也洞开着无人防守。懂得这个道理,即使是郢书燕说式的穿凿附会,或许也可以治国吧!

【廉耻清顾炎武阅读原文与译文】相关文章:

《廉耻 [清]顾炎武》阅读答案及翻译04-06

顾炎武《廉耻 》原文及翻译04-12

《顾炎武手不释卷》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04-19

《廉耻》顾炎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4-12

《景清借书》原文及译文12-14

《送别》原文阅读及译文11-03

《月夜》原文阅读及译文09-27

《社日(原文)》阅读及译文09-24

明史严清传原文及译文解析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