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4-07-25 21:35:02 林惜 古籍 我要投稿

《后汉书》原文及翻译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后汉书》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日:“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覆考。明年,三府举安拜楚郡太守。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安曰:“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别具奏。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余家。

  建初八年,迁太仆。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北虏既已和亲,宜还其生口①,以安慰之。”诏百官议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谲诈,求欲无厌。既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安独曰:“北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其畏威,而非先违约也。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司徒桓虞改议从安。太尉郑弘恨之,曰:“诸言当还生口者,皆为不忠。”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肃宗诏报曰:“久议沈滞,各有所志。盖策由众定,君何尤而深谢?”帝竟从安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为司徒。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后兄车骑将军宪北击匈奴,安与九卿诣朝堂上书诔,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计。书连上辄寝。诸卿稍自引止,惟安独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太后不听,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

  窦宪既出,而弟执金吾景专威权,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有司畏惮,莫敢言者。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寝不报。窦氏大恨。但安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

  [注]①生口:指俘虏。

  (节选自《后汉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为附反虏 阿:偏袒

  B.不宜负于戎狄 信:信用

  C.太尉郑弘之 恨:痛恨

  D.何尤而深 谢:谢罪

  5、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现袁安正直的一组是(3分)

  ①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待

  ②安等皆上印绶谢

  ③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

  ④此明其畏威,而非先违约也

  ⑤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计

  ⑥ 但安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平十三年,楚王刘英阴谋叛乱,受牵连并被逮捕的有数千人,有人因痛苦不堪而屈招,袁安把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放了出来,遭到府丞、掾史的反对。

  B. 元和二年,袁安同意武威太守孟云的说法,应该将俘虏归还,以此来安抚他们,但公卿都说夷狄狡诈,不能同意他们的看法,司徒桓虞支持袁安,皇帝最终不得已听从了袁安的建议。

  C. 章和元年,窦宪北击匈奴,袁安与九卿认为匈奴不犯边塞,上书都被搁置不发。九卿不再坚持。惟有袁安不肯改变,太后不听从,众人都为他感到危险恐惧,然而袁安神色自若。

  D. 袁安平素行为高尚,由于袁安弹劾窦景派门客拦路抢夺百姓财物,应当受到处罚。但奏章被搁置没有回音,由此,窦氏家族十分忌恨。

  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8分)

  (1)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

  (2)诏百官议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谲诈,求欲无厌。

  参考答案

  4、C(“恨”应解释为“不满”)

  5、B(②不是袁安所为;⑥不能表现袁安的正直。)

  6、B(“皇帝最终不得已”文中没有根据。)

  7、(1)起初任县功曹,携带着檄文见从事,从事通过袁安送信给县令。(“诣”“因”“致”各1分,文通字顺1分。)

  (2)(皇帝)下诏(命)百官(在)朝堂上商议,公卿都说夷狄狡诈,贪心从不满足(“诏” “于”“厌”各1分,文通字顺1分。)

  附译文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袁安为人严肃庄重有威望,受到当地人尊敬。起初任县功曹,携带着檄文见从事,从事通过袁安送信给县令。袁安说:“公事有邮驿办理,私下请求则不是功曹所应做的。”推辞而没有接受,从事因害怕而没再请托。

  永平十三年,楚王刘英阴谋叛乱,此事交由郡审理。第二年,三府推举袁安任命他为楚郡太守。此时刘英供辞所牵连并被逮捕的有数千人,显宗十分愤怒,官吏追查十分急迫,被捕的人因痛苦不堪而屈招,惨死的人很多。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查案件,查出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上奏要求放他们出狱。府丞、掾史都叩头力争,认为这是偏袒附和反叛之人,在法律上是同罪,不同意他的做法。袁安说:“如果有不符合实情的,我自当承担罪责,不会因此连累你们。”于是分条详细上奏。皇帝醒悟了,立即批复同意,因此有四百多家得以出狱。

  建初八年,升任太仆。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奏:“北虏既然已经和亲,我们应该将俘虏归还他们,以此来安抚他们。”皇帝召百官在朝堂上商议。公卿都说夷狄狡诈,贪心从不满足,得到我们归还的俘虏之后,就会狂妄自大,因而不能同意。惟独袁安说:“北虏遣使奉献贡礼和亲,在边境捕获到人口时,便把他们交还我方,这是表明他们畏惧威严,而不是首先违背誓约。不应该对戎狄失信,放俘虏回去足以显示我们中原的优待和宽容,又使边境百姓得到安定,确实是有利的。”司徒桓虞改变看法而依从袁安。太尉郑弘不满,说:“各位说应当归还俘虏的,都是不忠之人。”司隶校尉也上奏,袁安等人都上交印绶谢罪。肃宗下诏回复说:“议而不决,各持己见。凡政策都由众人决定,你有什么过错而深深谢罪?”皇帝最终听从了袁安的建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任司徒。和帝即位,窦太后掌管朝政,太后兄车骑将军窦宪北击匈奴,袁安与九卿到朝廷上书劝谏,认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我们却无故兴师远途跋涉,浪费国家财用,到万里之外去求取功劳,这不是为国家考虑的上策。然而接连几次上书都被搁置不发。九卿也都渐渐不再上奏。惟有袁安坚持正道不肯改变,直至摘下官帽在朝廷上争论了十几次。太后不听从,众人都为他感到危险恐惧,然而袁安神色自若。

  窦宪出征之后,他的弟弟执金吾窦景专掌大权,公然在京师派门客拦路抢夺百姓财物。有关主管官员害怕,不敢上报。袁安便弹劾窦景使官民不安,应当受到公开的处罚。奏章被搁置没有回音。窦氏家族十分忌恨。但袁安平素行为高尚,因此也找不出什么陷害他的把柄。

  作品鉴赏

  《后汉书》具有某些唯物主义的思想。《史记》《汉书》等史书,在本纪中都有不少神化帝王之词,如刘邦母“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而范晔写刘秀出生,直书“钦生光武”,未有神怪之词。又如他写史继承和发扬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揭露统治者的腐朽和暴虐,记录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反抗斗争,歌颂正直、廉洁的官吏和士人。这些都表明了他的思想中,有些唯物主义的观点。

  《后汉书》具有反封建礼教的进步思想。作者专门为妇女立传,称赞品德高尚和有才能的妇女,如记载鲍宣妻桓少君,打破世俗偏见,脱下贵妇装束,“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他还冲破“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的束缚,为先后三嫁的才女蔡琰立传,赞扬妇女改嫁不守节,他在一千多年前歧视妇女的封建社会里,能立《列女传》打破世俗偏见,这种思想和勇气是可贵的,与后来的史书专为“贞洁”“节操”妇女而立的《烈女传》相比,更说明他具有反封建礼教的进步思想。

  《后汉书》具有人民性的思想。如记载明帝省刑罚,“劝督农桑”,多次下诏“赐天下男子爵”,救济鳏寡孤独,死前又下诏“无起寝庙”“无得起坟”。又如他在《逸民传》中,记载许多学识渊博、品德优良的士人,为这些中下层人士立传,而一些卿相则未立传。他还记录了人民对统治者的不满,黄巾起义等史实,这些都说明他的人民性,这种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

  《后汉书》歌颂正直、廉洁的官吏和士人。朱晖不巴结权贵,明帝“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侯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主致礼,晖遂闭门不受”;又清廉,任临淮太守,“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但却救济他人,同县人张堪曾以妻子托咐,堪死后,“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侯视,厚赈赌之”,南阳大饥,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放旧之分赢者”。李团向顺帝举荐人才,对贪官恶吏上书劫奏,“帝纳其言,于是下诏诸州劫奏守令以下,政有乖枉,遇人无惠者,免所居官,其奸秽重罪,收付诏狱”;冲帝时任太尉,受梁太后的重用,但遭梁冀的猜忌而被免官,后又诬陷下狱,太后赦出狱时,百姓称万岁,梁冀“畏固名德终为己害,万更据奏前事”竟将他杀害。陈蕃任乐安太守,梁冀“时遗书诣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渴,蕃怒,笞杀之”。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范晔的爱憎分明,也是比《汉书》进步之处。

  《后汉书》不以刘汉为正统。范晔写史无正统思想,他在《儒林列传》论中称献帝为昏主,称袁绍、曹操等为群英。在《袁绍传》中认为袁绍可以代汉,未有谴责袁术之词。李瓒对儿子宣等说:“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必归曹氏”。何颐见曹操时,对人说“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都说曹可以取代刘汉,这种写史不以当代帝王为正统的观点,也是进步的。

  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曾任彭城王刘义康参军,因触犯之,被贬为宣城太守;后又因参与密谋拥立刘义康之事被人告发,入狱被杀。史称范晔博涉经史,善为文章,通晓音律,颇以才气自负,对自己的杂传论赞之文笔识见,亦颇为得意。范晔不得志时,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

【《后汉书》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后汉书的原文与翻译09-24

《后汉书蔡邕传》原文及翻译09-24

《后汉书丁鸿传》的原文及翻译07-19

《后汉书延笃传》的原文与翻译08-20

《后汉书延笃传》的原文及翻译09-29

《后汉书孙程传》原文及翻译10-01

《后汉书·卓茂传》的原文及翻译09-24

《后汉书庞参传》的原文及翻译03-22

《后汉书何敞传》原文及翻译12-06

《后汉书·韩棱传》的原文及翻译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