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竹马评课稿
李老师执教的《骑竹马》一课,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课标修订版音乐教材小学一年级第一册,是一节音乐欣赏课。《骑竹马》是一首很简易的钢琴独奏曲。如果按照常规的欣赏教学方式,介绍乐曲,聆听乐曲,可能只需五分钟就能完成该乐曲的欣赏教学。但李老师“借曲发挥”,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以活动参与的方式,充分体验感受音乐,参与表现音乐,将音乐欣赏教学最大效益化,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低年级小朋友注意力不能过久集中,如果仅让低年级小朋友安静聆听音乐,我想教学效果应该会大打折扣。据有关研究认为: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成人,在欣赏艺术时,可以通过无外显行为的内部操作来设置期待和获取期待的满足,而缺少艺术经验的儿童只能更多地通过可见的外部操作来产生期待和追求期待的满足。所以,对于活泼好动的中小学生来说,尤其是小学生来说,多设计适当的动作,引导参与表现是一种较好的体验音乐方式。李老师关注低年级小朋友的学习特点,结合乐曲的表现特点,大胆设计音乐参与活动,让音乐欣赏课“动”起来,“活”起来,精彩起来。
该欣赏课的开始不是介绍乐曲,而是随音乐用声势动作拍胯+拍肩+拍腿随乐模仿老师的动作参与表现。声势动作简单易做,能帮助学生感受和音乐表现情绪特,而模仿老师做,则降低了参与表现的.难度,也能使教学显得更流畅,不纠结于动作学习之中,让学生在课的开始就感觉到轻松和愉快。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设问,让学生对该首乐曲的情绪、音乐风格特点、演奏乐器有了整体的把握和了解。
如果上一环节是对于音乐整体的感知,是初步聆听体验。那接下来的“随图谱感受解析音乐”环节的教学,则是对于该首乐曲的深入体验聆听。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曲式结构对于他们很陌生,也不注备了解音乐曲式结构的音乐知识基础。所以,如果以一种理性的方式跟小朋友讲曲式结构,不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此,李老师利用低年级学生注重形象思维的特点,采用图谱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形象的图谱,把握了乐曲的结构,了解乐曲旋律表现特点,加深了学生对于乐曲的体验和理解。
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和旋律的特点后,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根据各段音乐的表现特点,大胆创编动作参与表现。同样是随乐参与表现,与最开始的模仿老师动作参与表现相比,显然,这是更深层次的参与表现,是建立在学生创新基础上的参与表现。这也体现了该课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特点。
音乐主题是音乐中具有特性并处于显著位置的音调,有鲜明的性格,多半富于歌唱性,易于记忆。欣赏一首音乐作品,学生很难将旋律全部记住,而音乐主题往往是音乐作品中最具特色的并出现频率最高的,学生容易记住。学生记住了音乐主题就会对音乐作品印象深刻。同时,音乐主题又是乐曲的精华部分,音乐主题一般较为集体中表现了乐曲的情绪与情感或音乐形象,抓住了音乐主题,也就把握了作品的要领。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音乐主题,对激发兴趣,引发联想,加深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李老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重点关注音乐主题,强调了学生对于该乐曲主题的演唱与表现,突出了音乐欣赏教学的重点。
短小的一首钢琴独奏曲《骑竹马》,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充分感受了音乐美,更重要是的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与音乐表现的乐趣,并在参与音乐表现中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充分体现了音乐欣赏教学价值。
【骑竹马评课稿】相关文章:
1.课赛评课稿
2.《跳高》评课稿
3.寒号鸟评课稿
4.班会课评课稿
6.灰雀评课稿
7.班会课评课稿5篇
8.司马光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