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对》评课稿

时间:2023-03-29 16:29:21 赛赛 稿件 我要投稿

《数对》评课稿(精选2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评课稿,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那么你有了解过评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对》评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对》评课稿 篇1

  点评:很遗憾,今天上午我只能选择一堂课来学习。下面就张嘉蕾老师的课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教什么

  张老师今天的课“教什么”是非常清晰的,就是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所要求的“读儿歌识字学拼音”。如果说这些教学内容是显性的话,还有隐性的教学内容,就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关注学生的差异等。这些隐性的教学内容与显性的教学内容相互整合,巧妙融合在一起。因此,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张老师这堂课所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完全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诉求和学生的需求。

  二、怎么教

  有了适切的教学内容,课堂选择哪些教学策略来实施呢?从张老师的课上,我有这样的发现:

  1、让儿歌发挥其创设语境学习生字、提供语境学习拼音、练习朗读培养语感、反复诵读积累语言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通过“读”这一手段来逐一落实。张老师的课上,每一次的“读”都有不同的明确的逐步推进的要求。在每一次完成读书任务的过程中,她不仅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学生充满宽容与鼓励,而且训练由点到面,有个体到全班。

  2、识字教学遵循了充分利用语言环境的原则,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教学意识。在此基础上,张老师采用了“合理分布、分步落实”的策略。“合理分布”是指生字学习与语言材料紧密契合。“分步落实”是指根据一个字属于“二会”还是“四会”,从音、形、义几方面逐步落实。除了新授环节外,张老师还精心设计了一个“找小鸡”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巩固生字。课即将结束时,张老师根据这首儿歌的内容,重组语言,改变形式,让学生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再一次复习生字,巩固拼音。

  3、张老师的拼音教学主要是采用拼音与识字互为渗透、有机整合的办法。在读儿歌识字时落实拼音教学,又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巩固拼音教学,让拼音在这一堂课上滚动出现,不断加强。

  4、如果说前面三点是我在听课时发现的比较成熟的、值得推广的教学策略的话,写字教学可能是这堂课或者说是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今后要不断研究的。张老师在写字教学方面处理得急促了点,简单了点。写字教学贵在扎实到位。例如,在学生写字前,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观察字的结构、笔画笔顺,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之后,动笔之前,要让学生做好写字准备。这一点张老师做得很不错,她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以愉悦的心情做好写字准备。如果能在学生写字的过程中,巡视学生的'书写情况,及时发现一些问题,或者能引导学生写好后与前面的范字加以比较,写字教学就更加扎实了。

  三、关于“零起点”的想法

  1、“零起点”,规范地说,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它给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更加规范且更加广泛灵动的教学空间。因为它明确规定了我们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且做到什么程度,此谓之“规范”。但同时课程标准又提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我们的教学空间更加广阔灵动,老师们可以尽情地在这一空间里施展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2、“零起点”,起点可能是低了,但是我们占位要更高,我们的眼光要更远。比如,我们不仅要让儿童能正确朗读儿歌,更要有一种让儿童喜欢阅读、感受阅读乐趣的眼光,让儿童在阅读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体验。老师们,儿童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理解儿童,要尊重儿童,与儿童一起成长。还比如,我们不仅要让儿童能在一堂课上认识几个字,更要有一种激发儿童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儿童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让儿童成为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再比如,我们不仅让儿童在课堂上完成写字任务,更要把儿童的练习写字过程视为是对他们的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培养的过程。

  有了更高的占位,更远的眼光,再回过头思考“零起点”教学,也许,它就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拔高”与“降低”,“增加”与“减少”了,而是真正回到教育的本源,真正回到儿童的教育!

  《数对》评课稿 篇2

  尤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课堂上让学生充分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自己学会了当堂知识。上课学生的听讲状态也比较好,能够做到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这点我的课堂差的很远,往往讲几分钟就得整顿学生状态,需要虚心学习如何达到如此流畅的课堂氛围。

  整节课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借助画图理解题意,学生画图,学生说图意,学生提问题,学生自己解答,自己说算理,教师只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建议是这节课的难点的突破是否能再深一下,比方说160-90最后算法最优化,大多数同学能说出16个十减9个十得7个十,所以得70.最后还有学生说16-7=9.9加个0得90,这里老师能否追问一下,9为什么加个0,算理就巩固加深了。

  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尤老师在看信息提问题环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交流。尤其是一个学生读不懂信息的时候,尤老师不是自己告诉学生,而是让读懂信息的学生来交流,充分体现了把时间空间让给学生的理念。同时本节课解决问题这个点也得到了体现,学生会发现信息,读懂信息,并能根据信息来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而在口算教学环节,尤老师让学生交流完自己算法之后,都会及时跟上针对性练习加以巩固,并及时对算法进行优化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能看出来这是一节常态课,对于退位进位加减应该是本节课的难点,尤老师在前面给学生的时间多,感觉后面处理的有点快。不过看学生检测的结果,学生掌握得还是不错的。

  触动我的地方:

  1、关于70+20的算法,从学生的回答我感觉7个十加2个十这种方法学生还是没掌握。还是认为先用7+2,再添一个0,这只是表象,没道理,不通用,只是巧合。这是一年级的知识,其实是一种转化思想的`体现——把“两位数的加减”转化成“一位数的加减”。我现在正在教,我觉得应该拿出计数器拨给学生看,得看到“7”和“2”,才明白这种方法的玄机。

  2、关于信息中“从入口到北三楼和北四楼”这组信息,学生不能把信息抽象出示意图,老师在备课时注意到了,并且找到了简单便省时的方法为学生展示,为学生的理解扫清障碍,这点我做得还不够,经常犹豫学生是否需要,犹豫之后就不了了之,看来要坚定地去做。

  3、我有点疑问,老师让学生说自己的算法,显然有些孩子对某种算法已经掌握,但是班上有部分同学肯定是不会的,也可能会做但不明理,我不知道这种孩子,在听过这么多(3种吧)方之后,是否有应接不暇的感觉,是否掌握并理解了某一种方法。

  《数对》评课稿 篇3

  本周学习了邹老师的《三位数连加》一课,这部分内容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以及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节课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学生听心算、看心算的能力非常强,不仅速度快,而且全班准确率特别高,让我折服。学生超强计算能力来自邹老师辛勤地付出。

  第二,注重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学习新课时,邹老师不是将现有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根据情景提出实际问题,提出一个问题的价值远远大于解决一个问题,组织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第三,组织学生探索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时,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并鼓励算法多样化。有些学生分开列两个竖式,有些学生分列的两个竖式是连贯的,因而列成连续的竖式。有些学生把三个加数合在一个竖式上一并相加。教师选取了典型竖式计算,交流展示,并组织了两次对比:连着与分着列竖式计算的对比,连加时写一个与两个加号的对比。在交流算法时,追求算法的优化。让学生一次性地比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为广阔。交流多种算法之后,邹老师还引领学生运用珠心算方法进行验证。验证时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训练,先看珠拨,然后空拨,再心拨。处处见一个“实”字。

  个人见解,在学习列竖式时,多加强算法指导,数位对齐,满十进一。

  《数对》评课稿 篇4

  用字母表示数看似简单浅显的内容,但从孩子的认知水平去理解又是很难。用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是一个抽象化的过程,是小学数学学习的转折,是一次认识的飞跃。

  莫老师设计的教学过程一开始就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入课题——用字母表示数。接着出示例1及字母所表示的一个特定的.数,接着教学例2用字母表达乘法交换律中两个数的关系,再接着看书自学通过判断辨析讲解简写的规则,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等环节。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语言简洁,层次分明,扎实有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节好课。其中本人也提两点不成熟的想法,根据书中编者的意图,例1是为学习新知打下迁移的作用,而既然已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课题那么把例1中的符号换成字母是否更有正迁移的作用。其二当讨论到简写的规则时有学生提出如果数与字母相乘怎样简写,是否给予引导讨论给予正面讲解,不必把这一问题抛给下节课呢。

  《数对》评课稿 篇5

  xx年xx月xx日下午观摩了xx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印象很深。本课是学生初次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进行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时,可以有不同的算法。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时,在学生自己探索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乘法的笔算方法。结合计算教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天听了茅老师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觉得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持久,不够稳定,茅老师能通过创设“大象运木头、小猴采桃、小猴请大象喝矿泉水”等生动活泼、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进行直观思考,理解算理。

  二、运用知识迁移,鼓励算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以旧引新,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在教学20×3时,让学生先算2×3=6。2×3=6是前面所学的表内乘法,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教师鼓励算法的`多样化,通过“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这一问题鼓励学生去思考。《数学新课程标准》把“鼓励算法多样化”作为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之一,但多样化之后的重要环节是“重视算法的优化”。课堂上茅老师做到了这一点,让学生在交流、比较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发现最优的算法,并让更多的学生去说,去讲,从而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三、讲练结合,及时巩固。

  及时的练习,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茅老师能及时给出相关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最优的方法。并在练习的设计上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四、体现学生主体性

  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通过让学生说,交流想法,让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当然在计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时,老师让小朋友说出20×3是怎么想的,可以再学生说3×20也可以怎么想。而不能少了3×20的想法。

  《数对》评课稿 篇6

  在三三班,听了董主任的《平均数》一课,最出色的地方时一开始上课的口算练习,董主任一如既往的坚持孩子们的口算练习,这一点显得这节课特别真实。并且董主任在这节课中非常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像:统计其实就是让学生体验平均数的意义和用途、怎样求平均数这几个知识点,董主任把握的也非常好,但是我觉得有一点很不理解:为什么在比较哪个组的计算水平高时要选取错题的个数,而不是选择对题的个数呢?通过整节课来看孩子们基本明白是什么意思,可是就是因为选的是错题孩子们在表达起来非常困难,最终整节课的效果就没有达到。

  另外我觉得每节课拿出几分钟进行口算练习是很好,可是如果用过多的时间那就会影响其他知识的`学习了,最好的办法就是限定做题的时间和控制评价的时间。

  还有该班孩子们的听讲习惯很不好,老师在上课时间反复在强调纪律我们看着都累,所以不论孩子们的学习好与差最重要的孩子们好习惯的养成,这是最关键的。

  《数对》评课稿 篇7

  听了赵老师这节课,我不由得由衷的赞叹:赵老师这节课是一节高效率的常规课。因为她虽然没有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但她能大胆突破教材,另辟奚径,勇于创新,将一节传统的新授课变成了一节活动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数学课堂的生命力。

  老师把游戏式的有趣的教学方式贯穿始终。首先设计了一个抽签的游戏:

  a.宣布游戏规则:

  将学生分成男生队和女生队,每队派一名代表抽签,先抽个位,再派一名代表抽十位,最后哪个两位数大哪个队就赢。

  b.先比个位。

  抽签,问数字大的队为什么这么高兴?为什么数字小的队有同学说没关系?(关键看十位。)

  c.再比十位。

  先请一队的学生抽,问另一队你希望抽几?为什么?再问先抽的'队,你们希望对方抽几?为什么?

  同时,设计这种游戏来完成新授课的任务,需要老师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生成的能力。预设与生成的和谐是教学的追求。本节课力求体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在预设中体现教师教学的组织者、引导着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在生成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怎样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不是单纯的讲解,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方法,老师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数对》评课稿 篇8

  聆听了崔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数学课——《卫星的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感触颇深,真可谓是受益匪浅,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下面就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课堂语言精准且具激励性。

  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密、准确、精练、逻辑性强。崔老师在课堂上做到了没用的话不说,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无关的话不说,做到了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同时教学语言具有亲切感、有激励性,能“抓住”学生,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究状态,是数学课堂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最好诠释。

  二、注重估算能力的培养。

  估算,是数学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技能,是学生逻辑思维的凝结与浓缩。崔老师在出示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之后精心设计了估算的环节,问道:“你能先估计一下卫星的运行时间吗?”在估算交流活动中不仅让孩子们体会到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同时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不是枯燥、刻板的,而是有趣的`、富有生气的,这时候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灵活地运用估算,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注重算理的表述。

  算理是计算的理论依据,而算法则是依据算理提炼出来的计算规律和方法,它是算理的具体体现,算理和算法是相辅相成的。课堂上崔老师特别注重学生对算理的表述,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没有算理的理解,就没有算法的真正掌握。

  四、为学生提供充足时空。

  崔老师的课不管是新知探究环节还是巩固应用环节。教师都能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去交流。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课堂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空间。老师只在关键处点拨、重点处强调、难点处引导,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研讨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博采众长,努力缩短与优秀教师的差距。

  《数对》评课稿 篇9

  听了潘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一课,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一、新课程目标的把握比较到位。潘老师通过具体实例,始终将学生置身于所创设出的各种情境中,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并能逐步地进行抽象、概括。如:让学生说说本班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然后引导学生认识百分数,使学生明确: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为后面的百分数的计算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逐步认识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方法。

  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百分数的存在,发现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师充分利用情景问题,当学生初步感知了百分数的意义以后,教师此时也没有刻意强调用百分数的意义,而是加深这种体验。之后让学生说说什么是百分数,学生的这种迁移表述虽然不够准确,教师却在用心呵护,耐心地鼓励学生继续叙述。其实百分数的概念用语言表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教师注重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将概念传递给学生。

  三、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预设是巧妙无痕的,生成是精妙自然的。整节课老师不是直接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如:你想学到有关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因为前面同学们已经收集了不少生活中的百分数,现在老师问他们想学到什么,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转移到课堂上来,为该课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体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接下来的小组学习,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

  四、灵活处理教材。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百分数的意义,二是百分数的写法,潘老师在教材的处理上,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合理安排,扶放结合,详略得当,层次感较强。课堂练习的设计突出练习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既有巩固百分数读写的练习,也有促进学生对百分数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牢固掌握百分数概念的练习,同时还安排了根据实际数据提出数学问题的开放性练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语言简练,对于学生的发言能够给与及时、恰当的评价,较好地调控课堂氛围,给学生创设了轻松的学习氛围。

  《数对》评课稿 篇10

  现在感觉我们的孩子计算能力是越来越差了,通过分析,我认为目前在计算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减少,我们忽视了基本的口算训练。

  2、许多老师感到计算教学枯燥无味,无话可讲,缺少合理、灵活的解题技能的指导。

  3、学生计算技能、技巧、分析综合能力差,计算正确率低,总体速度慢且计算速度落差很大。

  今天,两位朱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解决以上问题的现场。听后很有感触。有好多地方都是值得我好好学习的。

  计算,首先要有计谋、策略,然后才是我们想要的算的结果。

  “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丰富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增进对乘法运算的理解,提高计算乘法和应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和估算”的方法打好基础。

  和风细雨中,朱老师“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教学给我们留下了四个印象深刻的特点:

  1、“关注学生的起点”。整十数乘一位数。

  2、“教材资源重组开发”。用学生喜欢的人物大头儿子小头爸引入,贯穿整个课堂,增强了趣味性。

  3、关注创设学生多说的机会。同桌、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做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4、“优化组合习题”。通过算一算、猜一猜,想一想、算一算,分一分、说一说,强化巩固了新知。

  《数对》评课稿 篇11

  听了温老师这节课,我认为温老师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串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注意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教学,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课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说一说打开闸门,里面的水会出现怎样的现象?以此来切入主题。这样做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近感,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感动,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在下一步教学中,让学生收集了自已身边所熟悉的一些事例,作为教学和练习的内容。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可实现教材预期的教学目标,把数学课上活,使数学教学不再是机械执行教材的过程,而是师生从实际出发,利用更广泛的课程资源,共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过程。

  2. 充分保障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把学习的自主权与选择权交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教学要努力改变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开放性的、探索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学习的情境,使之在开放问题的情境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只有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才会解决生活中的求平均数的问题。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学具,在小组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 渗透了数学思想和方法。

  统计方法就是解决如何从样本来研究总体的问题。在应用练习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当有一组学生算出5个同学的平均身高后,教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根据这5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来推测全班、全校、全市乃至全国三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提高运用统计方法的自觉性,使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落实到实处。在这一环节教学中,还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平均数的范围和平均数的值,渗透估算的思想,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又加深了对平均数的理解。

  《数对》评课稿 篇12

  X老师执教的本节课是青岛版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信息窗的内容《用字母表示数》,要求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顺序和方法,明确算理,提高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我听本节课的感受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作为高年级的数学课堂,X老师执教的本节课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X老师的个人素质较高,能写会画,课堂及练习中生动形象的画面直观形象,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练习效率。

  2、X教师能够对学生给予及时肯定的表扬鼓励

  3、X老师教学指导细心到位,讲解认真,让学生听的明白,提高了学生的读图及分析能力。

  当然,本节课我觉得也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如果让学生多观察、多讲讲自己看到的内容,帮助学生只要提取课堂上所需要的信息就可以。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学会分析图画中的数学信息很重要。

  2、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还不够,尤其四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课堂秩序有待于加强

  3、教师要多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或游戏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数对》评课稿 篇13

  刚才倾听了师小梅老师执教的《认识百分数》这一课,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自己感想。本节课教学设计清晰,层次感强。是一节真实和扎实的课。新理念的优越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示,教学目标完成较好,充分体现了课堂的有效性。

  本节课的特点有:

  1、课堂关注的是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各个环节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此外,本课还安排了课前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收集百分数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此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他们自然是积极投入。数学课堂也正因为重回于生活中而显得有活力了。

  2、课堂关注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对于现在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生活中百分数并不陌生,知道生活中经常有*%的存在。因此这节课知识生长点是建立在学生完整掌握分数意义以及倍比概念、并对百分数已经有一个模糊不清的感知基础上的,老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而师老师打破了原有教材的编排,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感知百分数的产生过程,感知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通过播放教师在生活中收集到的照片,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尝试着自己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百分数的.强烈愿望。

  3、课堂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主体。

  整节课中,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导入是从学生身边素材得来的,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唤起已有生活经验;百分数的意义是学生讨论探究出来的;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是学生观察习题分析比较出来的;百分数的作用是从分析信息中归纳出来的。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老师都是以一个合作者、倾听者的身份出现。

  4、结尾处的设计也很新颖,让学生说说百分数的成语,使得语文与数学融为一体,实现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综合,又给人于耳目一新的感觉,最后以一句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富有哲理的格言赠送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用途,同时又让学生明白天才需要付出汗水,以此更好的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课堂教学是美丽与遗憾并存的一组行为艺术。对于本节课的建议是:

  百分数的读写这个环节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的形式来学习,但是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写作练习。

  《数对》评课稿 篇14

  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带着这个疑惑,我聆听了刘老师的课《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听完受益颇丰,对与新课程引领下的常态课堂,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

  课始,刘老师首先让学生看主题图、小朋友买玩具的情境。当出示以上6种可爱的玩具时,相信学生的眼睛都会亮起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很想玩这些玩具。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购买玩具的价格,试着提出数学问题。“想买什么?买了以后还剩多少钱?”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况且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人民币以及“用数学”的知识,能很快提出:“还剩多少元钱?”这个问题。这样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就会很自然地列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式。当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及合作交流掌握口算方法后,再让他们通过合作(一人一道)完成另外两道题。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评价的互动机会。然后再从中抽取一个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式作为例题进行讨论,方法同前。这次为了增加学生的交流和评价机会,另外两道题可以让对同桌合作完成,并进行评价。最后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两组算式的特点以及口算方法的不同。

  课中的练习环节设计的也很有效。刘莲老师先设计了两组口算练习题,采取得红旗方式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这样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还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然后通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具有比赛性质的“夺智慧星”的游戏,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习。并在最后让学生通过做律动(火车开了),到智慧王国进行了思考题的练习。这样不仅能体现练习的层次性,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数对》评课稿 篇15

  上星期听了三年级黄老师的《平均数》一课的教学,他采用的是“游戏激趣——问题探究——概念建构——拓展应用”这一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是非常清楚、自然、流畅。

  《平均数》这一课我以前也曾上过,但与黄老师的教学过程一对比,才发现自己要学习改进的地方确实太多了。

  一、在教学引入这一部分,黄老师采用垫球比赛的方式,迅速调动了学生的爱好,同时又通过巧妙的提问,使学生明确了活动规则,保证了活动的有趣、有序、有效。黄老师又通过亲自参与活动,激发了矛盾,引出了问题,为课题的揭示做好了预备。反观我自己引入时,只是出示了两张人数不等的统计表,让学生比较哪一组的成绩更好。

  虽然我与黄老师一样都是想通过人数不等这一矛盾,激发学生熟悉平均数的意义,进而揭示课题。但是,我没有留意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学生所喜欢的游戏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引入显得较平淡,不吸引人,学习效率自然也就会打几分折扣了。在矛盾的激发时,我所设计的问题也比较生硬,没有让学生像黄老师教学那样参与到了矛盾的生成过程中去,学生缺乏对矛盾的熟悉,为了揭示课题,我就只好“拽”着学生走,自然显得比较生硬了。

  二、在新课教学这一部分,我关注的是学生对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的记忆,只是通过例题的讲解对如何求平均数下一个结论性的数量关系式,强调怎样套用这一数量关系式去求平均数,而黄老师的教学与我完全不同,她更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更强调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对比后,我发觉自己有在这部分教学时,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

  “平均分”的有关知识,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把握了,在求“平均数”这一课时,教师其实只需强调一下“平均分”的对象是“总数”就行了,根本就用不着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学生记忆数量关系式,这既浪费时间,教学效率也不高,更谈不上达成本课的教学目的。此外,黄老师向我们展示怎样捕捉学生闪现的思维火花,在学生的思维生成过程中给予及时的肯定与指导,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难点,也是值得学习的。

  如在黄老师引导学生求投篮个数的平均数时,回答问题的几位学生其实并没有回答正确,甚至还有表述错误的回答。换作是我在教学的话,碰到这种情况,我通常采用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方式是不停地追问还有不同的意见吗?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心里希求着哪位学生能给出正确的答案。另一种方式就是生硬地指出学生回答错误的地方,然后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其实这两种处理方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第一种方式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被动地等待学生拿出正确的答案。第二种方式教师包办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虽然我早就体会到了这两种处理方式的不足,但一直苦于找不到另一种更好的处理方式。而通过黄老师的`这堂展示课,我明白了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从学生含混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思维中去捕捉那一点闪现的火花,给予学生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学生自然就能理清思维,建立正确的思维。

  三、在教学课堂练习这一部分时,由于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数量关系式的记忆和把握上,因此这一环节,我安排了大量的单调、重复的练习题,希望通过机械重复的练习使学生学会求平均数。实际上,当学生碰到应用求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学生却不知道怎么办了。反观黄老师的教学,她大量运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既练习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获得进一步发展,更体现了数学的价值与作用。

  黄老师这一课教学的展示,让我受益良多。

  《数对》评课稿 篇16

  听了这节平均数,我被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折服了,我惊叹这位老师怎么会有这么独到的视角,教学层层推进,整节课都让我不敢松懈,生怕把哪个精彩的设问、哪句巧妙的引导遗漏了。他的优点不能细数,让我体会最深的几点是:

  第一,能从生活中挖掘出那么多运用平均数的例子,而且每个例子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从不同角度挖掘平均数,并为以后学习中位数和众数做好了铺垫。

  第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前三组数据设计巧妙,由于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位老师让学生做裁判,“看哪组水平高?”在学生充分交流得出多种比较方法,然后让学生深入思考“哪种方法更合适”,通过充分辨析,最后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最合适。继而教师又抛出“什么是平均数,怎么求平均数”这两个问题,借助条形统计图和教师的巧妙引导,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最终探究出“移多补少,合并均分”是求平均数的灵魂,最终还是学生自己用自己的话理解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多种方法求解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体验成功感,进而体验创造学习的乐趣。

  第三,这节课教师重视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思考、交流、表达的能力,而且老师相信学生自己有能力获取新知,这一点更是我要学的,因为我平时就怕学生不能自己得出,看来要充分相信学生的。

  第四,通过情境的辨析,问题的解决,既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认识,体会到“求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第五,练习设计别出心裁,生活性和趣味性并重。有水资源、奥运会等问题,在轻松的环境下,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平均数的意义,同时也让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第六,教师亲和力强,驾驭课堂能力强。教师借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感染学生,拉近的师生间的距离,整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都很高,学习效率也很高。

  听了这节课后,留给我的深深的思考是“怎样才能设计出这么有新意的教学?”

  《数对》评课稿 篇17

  以新课程理念纵观本课,具有以下特色:

  1. 体现自主化。

  在初步感知、深入观察教材中的主题图时,教师都让学生先自己观察,再小组交流,最后集体讨论问题:“图上画了些什么?”“怎样数图上的人或物?”改变了以往程序式的教学法,拓展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时空。

  2. 体现活动化。

  巩固深化阶段,教师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到校园里去自由地参与儿童乐园的活动。一则与教材内容有机相连,二则将认数知识巧妙地隐藏在有趣的游戏中,寓科学知识于活动中,三则引领学生参观陌生而美丽的校园,满足了探索的好奇心,体验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又寓人文知识于活动中。

  3. 体现生活化。

  从儿童乐园中的数→小朋友身上的数→校园中的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初步感悟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4. 体现情感化。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低年级课堂教学尤其需要情感的土壤。“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刚入学的孩子深切地领略到了课堂的可爱,教师的可亲。

  《数对》评课稿 篇18

  今天听了范老师的《认识1000以内的数》一课,从中我也看到了范老师的进步是很大的,不论从课的设计上还是在课堂的调控上,都有了那种老练的身影。下面就我听课的几点感受说一下。

  1 、联系生活实际引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上课伊始,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电子表引入,然后让学生知道电子表使靠纽扣电池运转的,出示电池,然后说了一段关于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的严重性,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同时渗透了环保意识,还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问题开放,思维开阔。在新授部分,让学生数纽扣电池,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数,在数的.过程中,有一个一个的数的,有10个10个数的,还有的学生横着数的,数着数的,出现了多样的数法。这样培养了学生学法的多样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3 、活动形式多样,调动学生积极性。在从120到150的数数过程中,采取了开火车一个一个的数,男女接龙数,这样的操作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课堂气氛很活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 、学法指导很到位,让学生掌握重难点。在后续的从325到415的数数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数数的方式,并且在自己数完后,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时学生出现的方法有5个5个数的,有10个10个数的,有30 、 30数的,还有一个20 、 20数的,老师这时适时的提出这样的方法合适吗?让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

  5 、不足之处。在练习的处理中,蚂蚁的个数,先估计一下有多少只,然后再数一数?这里学生只是猜了一下,就开始数了,这里比较仓促,应该给孩子指出估计的方法。

  总之,这节课很成功,很紧凑,从中看到了范老师的成长,我们学习了。

  《数对》评课稿 篇19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整千数和一万”,让学生建立数感。林老师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学生对整万数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他们在生活中对整万数已经有了模糊的认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现成的生活资源,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引发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学生以饱满的热情主动地学习下面的新知识。

  二、联系旧知,发展数感

  通过数正方体找“一”、“十”、“百”、“千”之间的关系,复习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然后通过数正方体,直观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使学生有效地形成对计数单位及其十进关系的认识。在教学整千数和一万的读写时,利用学生熟悉的工具——计数器来帮助学生学习,使学生已有的认数经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拓展数位顺序表时也就没有困难了。

  三、联系生活,加强体验

  在设计教案时,通过“如果每秒数一个数,从上午8点到11点要用将近3个小时才能数到10000” 、一个成年人大约2小时走10000米、人骑自行车40分钟能走10000米。体验到了生活中的一万,让学生对一万的含义有了更深的体验。

  四、注意细节,锻炼能力。

  整千数的读写是十分简单的,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应作细致要求。写对是主要的,但写好、写美也应重视,写完更有必要让学生作一下检查。再如,看似简单的口算,学生心里是怎么想的,也要让他们多说说,如1000+9000怎么等于10000,是考察是否理解10000的关键。说得清,辨得明,也能让理解速度慢的同学有个参考。

  《数对》评课稿 篇20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的数,知道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个十,2个十是20,1捆和几根合起来是十几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宦教师能深入钻研教材、教参,较好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整合教学资源,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有效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具体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导入简洁、有效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认识20以内的数时均是借助于小棒来学习的,已经知道10根小棒可以捆成1捆,表示1个十。宦老师能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从学生熟悉的小棒入手,既复习了相关知识,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又很自然地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简洁有效!

  二、新知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现数形结合思想

  新授部分分三个层次教学。首先是通过摆二十几根小棒的操作,感知二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二十几,二十几里面有二个十和几个一,初步理解二十几的含义;接着继续通过小棒数数的活动,认识“几十九添上1是多少”这个百以内数认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教师采用了由直观到抽象的教学方法。在探究“二十九根添上1根是多少”时,让学生结合摆小棒的操作直观看出结果,并让学生结合小棒图进行充分地说理,有效突破难点。在探究“三十九根添上1根是多少”时,就直接让学生看图说结果和想法。然后脱离小棒让学生直接从“四十九添上1根是五十”说到“八十九添上1根是九十”,有效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第三层次是认识“九十九添上1一百”“一百里面有10个十”“10个十是一百”,教师依然是充分运用小棒来展开教学,学生在观察、说理中主动完善知识结构,对100以内数的含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认识。本环节较好地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认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得到完善,数感在数数、比较、交流中得到发展。

  三、注重通过比较,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注重通过比较,初步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几十九添上1是多少”时,教师课件出示学生自主探索出的“二十几添上1是三十”一直到“八十九添上1是九十”,让学生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比较、思考,能很快发现几十九添上1得到的都是整十数。这时,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二十九添上1得到的几十比二十九前面的几十多一个十?学生充分说理后,教师顺势让学生观察每一排都有这样的规律,继而让学生用找到的规律进行对口令练习,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数感得到进一步培养,也初步体会到探索规律的价值。

  四、练习形式多样,逐步发展数感

  学生对百以内数的含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又通过多种形式的数数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数的含义的理解,不断发展数感。教师以“送礼物”串联整个练习环节,过渡自然,形成整体。数数过程中,教师还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不断深化学生对数的含义的认识。如在讲到羽毛球时,教师提问:二十五和五十二表示的数量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在比较、交流中进一步感受到前后(即数字)颠倒后所表示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学生的数感在数数、比较、交流中进一步得到发展。

  总之,本节课较上节课相比,有了很大进步,层次更清晰,教师的语言也更加规范,问题指向明确,引导也比较到位。个人觉得在以下几方面还有待加强:

  1.部分细节处理不够到位。如“添小棒数到二十九”时,应让学生说说二十九的含义,为理解后面的三十是怎么得到的做铺垫;“为什么九十九添上1是一百”,学生说理不到位,应让学生结合小棒多说一说,更深刻地理解“10个十是一百”。

  2.说理不够规范。如“三十九添上1是多少”,应强调“三十九后面的9根添上1根是10根”,而不是直接说“后面的9根添上1根是10根”。

  3.教师语言还不够精炼,需进一步锤炼;评价语言还有待进一步丰富。

  《数对》评课稿 篇21

  聆听了3位老师的《认识整万数》。现在就陈建兵老师的课说说我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本节课陈老师除用了书本上的数据之外还补充了洋口港等与我们身边的资源,这个非常好。如果播放图片的速度慢一些,解说的声音更大一些,让每个学生都听清楚,相信效果会更好些。

  二、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引导学生发现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有机协调的系统。对于数位、数级、相邻两个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等都是学生应该牢固掌握的。课件的运用我觉得是3节课中比较好的,特别是开始的算珠动画演示,学生们看得都很清楚,但是后面的教学却没有很好的利用,可能是老师自己有些紧张了吧。和学生的互动不够。可以让学生上来在电脑上面拨一拨算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计数器的认识。本来想利用通过两个计数器的合并来教学两个数级的知识,这个部分没有引导好,花费的时间很多,导致后面的`练习题来不及讲了。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练习活动,巩固所学的知识

  其实陈老师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已经注意边讲边练了,在课的最后还组织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只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全部讲完。在后面的几道题目中我发现陈老师对如何快速读出整万数、写出整万数引导还是很好的,只是语言的组织没有到位。我们听课的老师是听懂了,但是从学生的角度能否一下听懂还有待检验。

  《认识整万数》这课的知识点很多,很碎。要连贯流畅的讲出来不容易。要想轻松自如的驾驭课堂,不钻研、不实践是很难实现的。

  《数对》评课稿 篇22

  评议:

  本节课杨老师对教材分析透彻,对学生的学情了解细微,教学整体目标定位准确,重难点把握较好。课中,杨老师注重数学与生活、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充分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和知识的生长点,为孩子充分参与学习活动、透彻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奠定基础。杨老师还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在诗词欣赏中从语文的角度理解“数枝”,提示孩子用文字、符号、字母等表示数是具有一定的取值范围的,是孩子具有了较初步的代数思想和函数思想。杨老师还注重教学环节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性,注重语言交流中的细节,在细节之处点亮孩子思维的'火花。整堂课上,杨老师的语言诙谐、幽默,严慈相济,声像语言与肢体语言并用,给抽象的字母表示数增添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气息,能充分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可谓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只是本节课没有运用课件辅助教学,所有教学内容都是在师生一边口说,一边由老师板书在黑板上的,幸亏杨老师的书法字漂亮,还写得够快。足够体现杨老师深厚的书法功底。

  同时也存在一些疑问:

  1、本节课的课堂容量如此之大,学生真能全部接受并消化、理解吗?

  2、杨老师语速如此之快,还带有淡淡地方言口音,对学生听课的注意力要求得有多高?

  3、所有过程都是老师说得多,学生只停留在与老师对答、一问一答的状态之中,没有学生的思考时间,更没有学生的动手实践(哪怕是书写几个字母,改写几道乘法算式,或简单的动笔计算等),这是真正的学生学习的课堂吗?学生集体的抢答,看似热闹、激烈,是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吗?

  《数对》评课稿 篇23

  “数学课堂一定有教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更会有学生的品、做、悟。”张老师这样说,也是这么做的。

  一、唤醒

  张老师使用了教材的“套圈比赛”的情境,然后通过改变数据化“平凡”为“神奇”,

  首先出示的第一组男生与第一组女生的套圈个数是一组特殊数据,男生每人套中的个数是一样的,女生每人套中的个数也是一样的。这样的一组数据让孩子们的目光直接集中到了“一般水平”上,而不是在总数和每组人数上纠缠,巧妙的设计让人叫绝。

  二、操作

  张老师出示的第二组男女生套圈比赛的情境统计图,数据更为符合生活实际情况,探究“数据的代表”也正式拉开帷幕。在这一过程中,张老师突显“操作”的功能,可操作的学具让学生动手“移多补少”,学生操作的意识是在上个环节“唤醒”的,而对于老师们平常的“先合并再平分”这一计算方法教师用电脑加以演示“合并”与“平分”的过程,这一形象化的处理让学生对平均数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三、感悟

  在初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概念后,张老师出示了第三组男女生比赛的统计图,男生分别是8、10、9 ,这一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和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而女生成绩是9、7 (),如果平均数是7,你认为第三位女生应该套几个,这样就从一个相反的方向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

  四、激励

  课堂上时时洋溢着教师对学生的激励、鼓舞的语言。例如,当学生说“平均数你真能干!”时,张老师的评价是:“平均数再能干,也没有你能干。“

  张老师在临时更换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还能上出这么精彩、大气的课,她的数学教学功底着实让人佩服。

  《数对》评课稿 篇24

  周老师能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准确把握教材,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课堂扎实有效。主要表现在:

  1、在教学近似数时,周老师让学生联系自己班级人数说说44人大约是几十人,并说说理由。在此基础上引入写法44≈40,再让学生说说三(1)班人数47人大约是几十人,引入47≈50,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四舍五入”法,为求大数目的近似数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2、让学生经历了对“四舍五入”法的自主探索、加深领悟、掌握要点的学习过程。注意教给方法,对于求大数目的近似数,要先分级,划出尾数,再圈出尾数的最高位,再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

  3、能精心设计习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周老师能站在毕业班教师的.高度,适时延伸拓展,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周老师一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周老师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对教材大胆进行了重组和开发,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近似数概念的教学,周老师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近似数的产生和价值,无法得到准确数、不需要准确数,是估算的需要,是测量产生的误差,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在教学求近似数时,周老师则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结合生活实例,从保留到十位、百位、千位求近似数,并和学生以往估算的知识有机结合,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以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学生顺利完成了知识的迁移。

  《数对》评课稿 篇25

  “我们认识的数”是一年级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后教材上所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在这一节课中, 曹老师做得比较好的是以下四点。

  一、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

  首先让学生说年龄,老师是精心设计、层层推进的:和学生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其年龄一般是8岁或9岁;他们父母亲的年龄一般在30多岁;爷爷奶奶的年龄一般在60岁左右,让学生对年龄范围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出示图片,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选择,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描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来展示和交流各自的知识和经验,需要老师的点拨。高老师要求的两次不同的(一次有数,一次去掉数)读,留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所获得的感受是不同的。通过比较,感受到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对于生活是不可或缺的。

  三、让学生结合现实素材估计

  在“猜一猜”活动中,老师安排了六个环节进行教学:

  (1)说一说。首先,教师作了必要的示范。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样才是合理的“一把”。

  (2)数一数。请学生抓一把糖,数一数有几粒。

  (3)猜一猜。抓一把花生,猜一猜大约有多少粒,再数一数进行验证。

  (4)比一比。你猜得怎么样?

  (5)想一想。为什么你猜得比较准确?

  (6)估一估。如果你抓一把赤豆,你能估计出大约有多少粒吗?六个环节以“猜”为目的,这里的“猜”,是紧紧围绕糖、花生、赤豆间的大小关系层层展开的,学生在活动中反复体验,在体验中深化了认识,发展了数感。

  四、让学生操作后正常思考

  在数学各种类型的课中,实践活动课是比较难上的,因为操作活动后,小朋友往往不能迅速地“放手”。在数学课上,一年级小朋友的手还会不停地抓抓这里,摸摸那里。这种胡乱的'动手,会分散注意力,阻碍操作后本该正常的思维运作。这节课上,学生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下面讲三点建议:

  1、教师的语调应该还要有点激情,有轻重缓急,那样才有感染力。

  2、在课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手有大有小,抓的时候有松有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智力一般般的学生可能听得云里雾里。如果能再给学生创设一个统一的条件,比如,每组提供一只相同的杯子,放糖、放花生等,能降低思维的难度,让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

  3、假如能让学生用学过的数,把生活中的事例说得更宽泛点,是否能展现一些生活的图片,创设一些情境,效果能更好。

  总之,上课要整体设计教学过程,但也要细心琢磨教学细节。教学中,我们只有通过对细节的研究,才能真正有效地去实践教育理念,接近教育理想。

  《数对》评课稿 篇26

  观课主题

  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主要亮点

  教学环节比较清晰。关注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课堂多次总结归纳出示,学生齐读,在巩固练习环节也要求说方法。关注了求近似数的小数末尾的“0”的问题,课堂提问了近似数1.0和1的区别。

  存在的`不足

  求近似数的方法和数感的培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课堂教师虽比较关注,但整个教学过程特别是方法的总结基本是教师问学生答或者教师自问自答,然后课件出示总结语,学生齐读。

  对于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教学难点突破不够。

  课件的简洁性和实用性有待加强。课件+教学设计的出示较明显。

  策略建议

  在教学本课之前,思考本课学生已经学了什么(求整数近似数的基础),教给学生什么(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和数感培养),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是什么(0.984精确到十分位和2.798精确到百分位等类问题),再考虑应该如何实施教学?

  具体教学实施意见请认真阅读教学用书第92页相关内容。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流程、教学意图等用语不适合出现在课件中。

【《数对》评课稿】相关文章:

《数对》评课稿10-07

《数对》评课稿11-04

数小鸡评课稿11-02

近似数的评课稿11-15

《数与形》评课稿01-12

数的顺序评课稿02-07

数与形评课稿01-19

近似数评课稿01-21

《数顺序》评课稿08-13

平均数评课稿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