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孔子的一封信

时间:2023-11-16 18:07:29 书信 我要投稿

给孔子的一封信【热门】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书信吧,书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意见、传递信息、互通情况的工具之一。那要怎么写好一封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给孔子的一封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给孔子的一封信【热门】

给孔子的一封信1

尊敬的孔爷爷:

  您好!

  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虽隔着时空的隧道,但您的精神将我们联系。在别人眼里,您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但在我眼里您是一位和蔼的老人。包含您思想的《论语》一书如茫茫大海上的灯塔,为黑暗中迷路的轮船指明方向。如一把锋利的刀斩断了为前途迷茫的'人的心中的乱麻,如……

  孔爷爷,您可能还不知道吧,您的《论语》一书拯救了当今社会多少因为种种原因犯了错误或走上歧途的人,您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使我明白“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温故而知新”使我懂得学习不能死学,要懂得正确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使我受益匪浅……

  人这一生总有些磕磕绊绊,有些在生活中过不去的坎,有些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麻烦,这些问题对于我——一个刚来世界才十多年的学生来说正是即将面临的大挑战。我有时候因各种原因而飘飘然的时候,您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言惊醒梦中人,使我明白“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道理。做值日时我想让人代替,这时脑中浮起您的教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让我望而却步。别人冤枉我时,您的“君子坦荡荡”一句话使我的心很平静。当难题难住我时,尽我所不能时,您的“不耻下问”既锻炼了我的胆子又使我解决了难题,真是一箭双雕啊!

  虽然您与我们相隔了比银河还要遥远的距离,但您的精神还在,你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您知道您的思想主张在当今社会有多重要吗?正因有了你的教诲,有了您的宽宏大量,才有了今天人与人之间和睦的一面,我们太感谢您了!

  此致

敬礼!

  陇南市城关中学8〔10〕班

  XXX

给孔子的一封信2

尊敬的孔老先生:

  您好!执笔之时,内心的激动无法言语,万千思绪涌上心头,以此表达我对您的崇敬之情。

  首先,请允许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我是一名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普通初中学生,一直深爱着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文化思想,是您的爱慕者之一。跨越时代沧桑历史,今天当我手捧《论语》时,我已是视如珍宝,爱不释手。一页,两页…。读着读着,敬爱之情不由油然而生:您,儒家学说创始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学和教育学,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您,用尽毕生汗水,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孟子、曾子、庄子、颜子、子思、墨子等。随着世人对您“仁”“义”“礼”思想的传承,儒家学派思想以为众人皆晓,时至今日,“以人为本”“人道主义精神”便得以更好的发展。

  您一路走过,虽受万人瞩目,但依旧遭遇“怀才不遇”的待遇。殊不知这是时代的遗憾,即使如此但并未派泯灭您那灼灼闪耀的智慧精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夜入睡,我已经养成入睡而思的习惯:汲取优点改正自己的短处,让自己获得更好的进步。月落日出,“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在一天的学习中我便认真听课,勤于思考,不耻下问。在不断积累过程中,在你的教诲鞭策下,我已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在这里,我依旧向你言语一声:“谢谢您!”以此来表达我内心对您的敬爱之前。

  我只不过是众生中的沧海一栗,不论只个人,还是群体,乃至国家,都不能不对你俯首称臣。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乐曾经说道:“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除此之外,回蓦北京29届奥运会开幕之时,2008名演员侃侃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声响彻会场的每个角落,瑟瑟优雅的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筒的孔子弟子,齐声涌读着《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时,这无不告诉我的:我的人类如果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多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不可估量的智慧。写到这里,我再一次想对你送上微薄的敬仰之心。

  您,以安贫乐道的品行诠释了人生的最高价值;您,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学识态度给予我的成长的.真谛,您,以“直道而行,与人为善”的学说课到揭示民族的本质精髓。纵观历史发展,您博学伟岸浑然一体的形象已深深印在每一位世人的脑海中,可以说,您是我们国人学习的骄傲,更是民族的骄傲。

  最后,请您收纳我真诚的祝福。

此致

敬礼!

给孔子的一封信3

尊敬的先师孔老:

  您好!我是二十一世纪的一名初二学生,今日冒昧写信给您,是因为仰望您的时候,内心总有一股膜拜之情。

  首先,您提出“仁”、“礼”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这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思想具有强有力的冲击。这种治国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之间的一条界限,给平民百姓赢得了自尊。回望历史,其实您当时所提出的仁与礼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人道主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这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非常适用的,它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先师孔老,您的这种人道主义的秩序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精华,也是现代政治的核心主题。所以,说您是圣人,千真万确,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思想如何演变,谁都无法走出您思想的先见性。正因如此,是您的思想缔造了人类的秩序,才使华夏古国成为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您在国际上的影响是第一位的。

  其次,您博学多才,却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正是因为您的谦虚好问,学以致用,并慷慨无私地将您毕生之学授予您的弟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培养了像子路这样杰出的人才七十二位,您也因此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如果没有您开创的讲学之风,恐怕就没有今天的学校授课制,我们也就可能失去学习的机会。所以,每次坐在教室上课的时候,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您的光辉形象,我也习惯把老师幻化为您。

  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沧海桑田的时代变迁,唯一不曾变过的就是您以“仁”治天下,以“礼”服众人的思想,以及通过讲学授课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高等人才的理念。

  我知道您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些贫穷,也有一些潦倒,但是您能安贫乐道,专心致学。为了将您的`思想推行于治国之策,您和您的弟子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的白眼,然而,平庸的春秋之王,都不曾深刻理解您思想的高瞻远瞩。当然,他们是凡人,您是伟人,根本理解不了您圣洁的思想,所以,他们始终不曾给你一个很好的待遇。

  您受了委屈,却用宽阔的胸怀包容一切,积极乐观地处世,与您的弟子共同编写了《论语》,记载了您的一些最有价值的原始的教育思想,才使我们今天读到了《论语》的精髓。它是您对学习独到的见解,对后代孜孜不倦的教诲,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仁爱”的推崇。

  您自尊自爱,更对世间万物寄托浓浓的关爱。“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您对朋友的爱,是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您对学习的爱,是精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您对求实的爱,是正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您对“恕”的爱,是释怀;“生、义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您对正义的爱,是凌然。这就是博爱,爱有形之物,更爱无形之物。

  这就是您,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您将您那博爱的种子深埋于华夏沃土之中,经过时间老人的悉心照料,已经开满神州大地,正熠熠生光。它的光辉笼罩在华夏儿女的心上,充实了华夏儿女拳拳的善心。

  尊师孔老,我浅薄的知识无法诠释您的圣洁,但是我永远都会将您铭刻在心,将用您的智慧,慷慨及博爱,照亮我前行的路径!

此致

敬礼!

一名仰慕您的学生

  二零xx年五月八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4

尊敬的孔子老爷爷:

  您好!我怀着一种敬仰之心,倾诉之情向您诉说。

  孔子爷爷,通过爸爸的书柜,我认识了您,有《尚书礼记》,蔡志忠的漫画《孔子说》、《中庸》、《论语》……,尽管我没有读完过一本书,更没有完全读懂里面的许多东西,但也了解到许多。

  我从小就受各种艺术的熏陶,我喜欢弹琴、跳舞、绘画等,当然更少不了古文、诗词。充分享受着社会主义大家庭的阳光雨露,享受着改革开放时代,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

  时光匆匆,我进入了中学的大门,过去快乐的时光消失得无影无踪。每天可谓“早出晚归”,六点多起床,吃完早饭直奔学校,途中还得捧着语文英语书复习,不复习不行啊,到了学校就是语文听写过关、默写过关,英语默写过关……再这样下去都快成“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了!

  孔子爷爷,虽然早晨上学途中是利用起来了,但我的眼睛的近视度数也是被“利用”起来了——小学三年级眼睛度数100度,四年后的今天——400度没商量。同学们大多数是“博士”,戴着眼镜,少则200度,多则600度。全国不知有多少学生近视,多少人戴上那框框。

  孔子爷爷,您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可我们能不厌烦吗?上学五天已累得要散架了,周末许多同学还得上各种补习班。

  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小学生有八成睡眠不足,长此以往,我们羸弱的身躯何以堪当社会的重任?

  同学们必须如此用功,在社会眼中,学校眼中,分数比什么都重要,考不到高分,就不是好学生。大家怎么可能“温故而知新”?更别说“可以为师矣”了。

  据悉,在今天之中华,小学毕业生到美利坚留学的话,就不用再学数学。真不知此乃国家教育之骄傲否?是中国学生之幸,还是不幸?

  相信学校是为每一位学生好,老师也是爱我们的,我也爱着我的'每一位老师,她们也是被“应试教育”的。可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已让我们找不着北,难道社会就是需要这样一批批的解题高手去建设?其实我们师生共同成为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而“同舟共济、风雨同舟”。

  孔子爷爷,您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吗?

  您一生几乎都在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主张“因材施教”,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治学态度,教我们如何做人、处世和做学问。

  在我们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何时才能真正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想说,那就让我们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吧!

  我内心期盼着学习“知之”、“好之”、“乐之”的真正出现,期盼着您能走进我们的书本、课堂、操场,更期盼着我们所有的老师能真正像您一样传道、授业、解惑。倘若如此,此乃我辈之大幸。

给孔子的一封信5

尊敬的孔爷爷:

  您好!

  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与您相隔着比银河还远的距离。您在别人的心里是一名神圣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可您知道您在我的心里是一名什么吗?您在我心里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爷爷,您虽离我我们远去,可您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您的思想主张没有因时间而褪色,您曾洒下的“仁爱的种子”依旧在我们心中蓬勃生长。包括您思想的《论语》一书,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回正确方向;如一支支锋利的.箭,让我们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您的思想主张启迪着我们、熏陶着我们......

  孔爷爷您知道吗?在我生活的这个年代,是一个充满竞争和科技发达的时代,只有努力读书,才能为自己的未来铺上红地毯。而我却是边学边玩,老是把学习和玩分不清楚,所以成绩也是一塌糊涂,看着同学各个都”节节高升”而我却“一落千丈”,心中也打翻了五味瓶,直到朋友给我推荐了您的《论语》,我看了之后才知道了读书的乐趣,学习的动力,让我自觉的整理好思绪,一头扎进书海。如一棒子打醒了我的脑袋,让我自觉制定了好的学习方法。

  孔爷爷您是世人心中的“大圣人”,您知道您在生活中的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是多么重要吗?正因为有了您当初的宽宏大量,才有了今天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纽带,您的思想也曾深深教育过我。那一次,小学的学校组织卫生大扫除,我和一个同学被安排打扫教室,面对外面的大好春光,我竟昧着良心对那个同学说我生病了,需要他帮我打扫一下,那个同学很爽快的答应了。我在外面玩的痛痛快快后走进教室,发现老师在对他训斥,原来是他先帮我打扫好了卫生,而自己的区域却没来的及打扫,不知为什么,当时一种负罪的念头让我愧疚不已,当孔爷爷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映入眼帘时如一只锋利的刀子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脏,是啊!自己都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为什么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呢?如果那样,我和那些自私自利的小人又有什么区别呢?感谢您,孔爷爷是您给我的人生上了生动的一课,终身受益的一课。

  其实,孔爷爷,您教给我的何止这些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学会了选择朋友,“不耻下问”让我攻克更多的难题,学习更上一层楼,孔爷爷,您的闪光思想,照亮了您的子孙后代的茫茫路途,指引着我们衣食住行,您的一言一语都是我们人生的课堂。孔爷爷看到这些您一定很欣慰吧!

  此致

敬礼!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初一(三)班

  20xx年5月24日二十一世纪的学生

给孔子的一封信6

孔子爷爷:

  我是现代的一名小学生。

  前不久,电视上刚刚上演了一部有关您的一生的动画片——《孔子》,我看后从心底由衷地敬佩您,所以在这里给您写一封信。

  2500多年前的您以好学,博览,广交而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你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圣人,但你自己不这样认为。你有一段相当经典的'对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你是多么的谦躬。我从未见过您是长得怎么样的?但是我仿佛能看到你朴实的身影,紧锁的双眉,因为直至你离开时也还未有你所看到的礼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你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与“礼治”。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在这里我有一个问题想问您:“您是怎么看出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的呢?”这个问题一直让我想得头昏脑胀。读

  了《论语》我找到答案了,那就是要心静,多和人家交流,从人家的言谈举止中您就能知道他们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虽然我和您不可能面对面交流,但读着您的书就像是和您面对面交流,从中我获得了很大的收获,比如心要静,做人要有诚信,读书时不思考是不行的等等。我为不能生活在您那个时代当您的学生而感到遗憾,不过,我会认真读您的《论语》。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此致

  繁峙二中:168班

  赵宇阳

给孔子的一封信7

尊敬的孔子:

  请允许我叫您孔子,因为您的大名已经在世界上立足了,您的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使我深受启发。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都应该向您学习,您不仅仅是儒学的创始人,也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完全是因为您讲学习的方法、态度与技巧,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您说过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非常让我欣赏,也可以说是所有人。这句话是谈学习方法的,而又因为我的学习方法不好所以应该向这句话学习更应该向您学习。您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教科文组织把您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您被后人尊为“圣人”这对您的评价一点也不高,因为您不只是“圣”您应该比“圣”更高一级。

  您的思想核心是“仁”,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您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一点,我非常的敬佩您。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对我的.启发很大,您告诉我在最困难最坚苦的时候要勇敢面对决不退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让我明白了人人都有缺点和优点,我们要学习其优点,要看看自己有无相同的毛病,如果有就改。要知道优点可以堆积成山,如果缺点也堆积成山的话那么就为时已晚矣!

  您博学多识,时刻在督促我们,时刻在我们的心中,时刻在提醒着我们。您为国为民,您为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我们不得不佩服您,您为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精神品质。您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永远都发亮,永远不会熄灭。引领我们走向前进的航向让我们更快地到达彼岸,像黑夜里的一轮明月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谢谢您,您的伟大思想让我受益匪浅。

  不知道您是否会收到我的信,不过您永远是我最敬佩的人。

给孔子的一封信8

尊敬的孔子:

  你好,我是梅河口市第十中学的一名初一学生,我十分敬仰您的才华,可惜您老已先走一步,不过,您老的学问与对人生的看法早已深深烙在了我们心中,我最喜欢您的著作是《论语》。《论语》是一本儒家的经典著作,而它的作者又是儒家的创始人您——孔子。这本儒家经典主要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做好一名正人君子,而不是一位势利小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这是我们上学期学的课文中,也是论语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一句。它令君子了解了一生的责任:向仁的目标奋斗一生。我时常想,在孔子写着本书时,是怀着一种多么伟大、充满责任心的心情去写的呀!

  通过老师的讲述我知道了,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曾子,因为曾子也拥有着一份与孔子相同的君子的`作风,并且才华横溢,所以十分受孔子器重,当然在《论语》中曾子的发言也有几条,并且条条是道,并不次于孔子。所以,我也十分想成为孔子的一名学生,受孔子的教育成为一个用宽宏的心去对待世界、用君子的眼光去看世界。虽以上都不太可能发生在我这个生长于二十一世纪的女孩身上,可是我通过学习并阅读孔子的作品,心中也有了好多作为君子应做的事,比如:宽容、稳重、忍让、崇高。

  这些道理一直引导我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把每一件事都尽量做到完美。孔子,请您相信我将在您老人家的引导下,我在走向成功的路上的脚印将更加的稳健。您老就是我心中的偶像,您的君子作风已是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的了,所以我尊敬您,我会学习您的作风,一步一脚印走向胜利!

祝:精神永存

  20xx年5月20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9

给孔子的一封信孔子:您好!

  人家都叫您圣人,孔圣人!但是,又有很多人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什么圣人。我也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绝对的圣人。我尊敬您,但我绝对不是全部相信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正的吗?这句话固然能有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不是太死板了呢。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去探索,可以去思考,不一定要否认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的吗?包含了、一种做人的道理,一种高尚的品质油然而生。

  但是,你知道吗!假如,有一天,一个聋子得到了一个MP5,让他十分不高兴,非常不想要这个东西,可是,他将这个送给了一个穷人家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特别喜欢唱歌,但是由于家里条件不好,买不起任何音乐有关的电子产品。当小女孩收到这个礼物时,她非常非常非常的高兴!是的,聋子不想要这个礼物,这会让他想起自己的缺陷,但是热爱音乐的小女孩收到礼物确实非常高兴!这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真的吗?现在的人们都化压力为动力,整天给自己增加那么多烦恼很累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天大的忧虑,但他也不一定会有小小的忧愁呀!一个乐观的人,一个会生活的人,他会把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化为力量,而不会去烦恼,去花时间烦恼,那是浪费时间而已。“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真的吗?一名老师,不只是知道课本上的东西。一名优秀的老师,不只是教他的学生课本上的东西。一名真正的老师,不只是温故而知新。一名老师,他会给学生们讲普天之下许许多多的故事,会讲天南地北。一名老师,他会用许多办法,用生活,用真实的事情去教导学生们做人的道理。一名老师,他会去懂学生的心。他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爱护学生。老师,不是高学生一等,不是传授知识就好,不是管教学生就好。老师,是学生的朋友,使学生们的倾诉对象,是人生的航标。我不是想反驳您,想鄙视您,只是说出自己的想法。知识不是死的,道理不是死的。您也算很惨的了,在死后那么多年才被人们发掘,这也正应了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听说,在您有生之年,过得十分清苦,没有太多的人去了解您,去发掘您,但是如今,您已经成为了世界大师,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多少次,您的文学成为了专制品。

  我想您应该很痛心吧,曾经5000年古国文明的中国,如今的素质竟是这般。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砍乱伐,恃强凌弱,贪污受贿??????虽然嘴上背着您的名言,但做出来又是多么的猪狗不如,令人发指!孔子先生,中国的文明会回来的。孔子先生,您的名言会是从心读出来的。孔子先生,谢谢您的徒弟和您为中国带来的尊重。

给孔子的一封信10

Dear孔子爷爷:

  近来来身体好吗?生活是否乐哉?

  啊,这封信是来自21世纪的小小夫子手里的哦,也就是我啦!毕竟这里是21世纪,所以就用现代化的语言来写了。嘿嘿,不知爷爷您看见了会是什么表情呢?

  爷爷,我悄悄的告诉你,你在这里可火了。但是我也很奇怪也,爷爷你的《论语》出了那么久了,而且还翻译成了好多种语言,为啥就没畅销?在电视上有个叫“百家讲坛”的节目,有个女大学教授叫于丹。她在上面讲你的《论语》,还编成了书卖,可火了。唉,每天数钱数到手抽筋啊……爷爷看到这里,已经是吹胡子瞪眼了吧?别激动,你再瞪也瞪不过人家。有几个博士去讨伐她。嘿,我告诉你哦,越是讨伐,她就越火,广大人民就越喜欢她。爷爷,我就老实跟你说了吧,人家就是拿你在挣钱。如果没钱的话,写封信给她,她会分你利息的。但您可别“兴趣突发”的去给人家写信,等下把人家吓得不敢再说《论语》的!

  还有哦,爷爷你的有些思想可是害惨了一些人啊……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清朝。那时,人家皇帝遵守你的儒家思想:温、良、恭、俭、让。唉,就这“让”字啊,把百姓害苦了。人家皇帝倒是好,外敌一来,就割地,就给人家钱。侵略者在我们的土地上肆意的侵占。就日本侵略的那时,南京大屠杀啊!

  爷爷你也许不知道吧?那些侵略者一直吸着中国的血。若当时你在的话,又是一长篇大论,感叹世间怎会有这等昏君吧?不过请爷爷不要着急,这时伟人毛泽东,毛爷爷出场啦!他老人家可是挽回中国命运的人哦。看到这,爷爷可别怪我刚刚把你吓到了,让你担心中国的命运,可别拿戒尺打我哦……嘿嘿,您应该一手拿着信,一手握着胡子,叹道:“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

  你的“君臣”思想也影响了不少人哦。有一句话是“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些话可是每个人的命令,从政府到军队再到社会,都是这样的。还有你常说的`“君子当一日省三日乎已”,我觉得爷爷的话很有道理。每天都总结自己的不足,一点一点的改正,这样持久下来,会有很大的效果呢。当遇到问题时,先想想自己的问题,我觉得这点是对的。但过了头就有百害而无一利了。小小夫子的个人见解是应该要客观的分析问题,要总结的问题,也要想想周围的问题。

  爷爷,最后要告诉你,管你爱听也好,不爱听也好。这可是21世纪,你总不可能拿着戒尺冲过来这边吧?好了,总之你不要生气就好了。现在已经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了。你的好,不管是现在的人还是以后的人,都会帮你流传下来的,说不定以后还会有小小小小小夫子给你来信呢。至于你的不好嘛,肯定会被抛弃的。毕竟你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对吧?

  不过呢,千万年后,你依旧是名人啦,所以你就在你的“孔府”乐哉吧!

  祝爷爷身体健康,胡子长的更长!

  小小夫子

给孔子的一封信11

给孔子的一封信尊敬的孔子:

  你好!

  我是梅河口市第十中学的一名初一学生,我十分敬仰您的才华,可惜您老已先走一步,不过,您老的学问与对人生的看法早已深深烙在了我们心中,我最喜欢您的著作是《论语》。

  《论语》是一本儒家的经典著作,而它的作者又是儒家的创始人您--孔子。这本儒家经典主要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做好一名正人君子,而不是一位势利小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这是我们上学期学的课文中,也是论语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一句。它令君子了解了一生的责任:向仁的`目标奋斗一生。

  我时常想,在孔子写着本书时,是怀着一种多么伟大、充满责任心的心情去写的呀!通过老师的讲述我知道了,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曾子,因为曾子也拥有着一份与孔子相同的君子的作风,并且才华横溢,所以十分受孔子器重,当然在《论语》中曾子的发言也有几条,并且条条是道,并不次于孔子。所以,我也十分想成为孔子的一名学生,受孔子的教育成为一个用宽宏的心去对待世界、用君子的眼光去看世界。

  虽以上都不太可能发生在我这个生长于二十一世纪的女孩身上,可是我通过学习并阅读孔子的作品,心中也有了好多作为君子应做的事,比如:宽容、稳重、忍让、崇高.....这些道理一直引导我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把每一件事都尽量做到完美。

  孔子,请您相信我将在您老人家的引导下,我在走向成功的路上的脚印将更加的稳健。您老就是我心中的偶像,您的君子作风已是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的了,所以我尊敬您,我会学习您的作风,一步一脚印走向胜利!

  祝:精神永存

  20xx年5月20日

  梅河口市实验中学

  七年七班

  XXX

给孔子的一封信12

伟大的孔子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初中生。我很欣赏您的才识和言行。您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这一句话说明了您很有您的思想。懂得爱惜他人。我要向您学习,我相信。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世界就在再也没有压迫。只有无限的关爱与呵护。

  您也与您的弟子说过“温故而知新”,说明了您懂得教育与学习。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学生,天天都过得“不知意义”。这是因为他们很努力,但最后的考试却没有取得理想中的好成绩。所以他们就迷失了学习的方向。也就是所谓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每天都能做到“温故而知新”的话,结局就不会是原来的那样了。在这一点,我按您的方法去做了,我可以问心无愧的说:“我的学习生活很有意义,我每天都过得很快乐”。谢谢您对我们的教诲,我们伟大的教育家。

  您曾经,提出“仁”的学说,当大家提起您的“仁”大家都知道,在春秋时期,一家因为不幸着火。大家都去救火了。当您来到现场时,您却说:“没有伤到人吧”!就这一句话充分地体现了您“仁”的思想。您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我们大家甚至全世界的人都能承认,您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创作的,绝对没有借助他人的思想。当今社会的美国,是一个多么发达和强盛的国家啊!都特意研究您的思想专集——儒家学说,从这一点可以看到您的思想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好评与认可。我也正在学习您的思想,我发现了,您的.思想正在伴随我成功。因为在您的思想中,有许多的东西都与我们的学习、做人、为人处世有着重要的联系。在今天,我可以问心无愧的说:“我在这几个方面,取得了成功”。要没有您的思想,我今天就没有太大的希望取得成功。在这里我真诚地感谢您。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先生。

  在这里,我谢谢您,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先生。

给孔子的一封信13

尊敬的孔子老爷爷:

  您好!我是您的一个普通子孙,相隔数千年后斗胆写信打扰您,不仅是为了向您致上崇敬的问候,而且怀着几个难解的问题急待您的指教。

  尝拜读于丹《论语》心得,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似有所悟,如沐春风。不禁使我等凡夫俗子啧啧称赞,更让我们接触到了一位和蔼可亲、超凡睿智的老爷爷。您曾有言: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想必令老爷爷您万万想不到的是,于两千五百年之后,会与一个叫于丹的小女子结下不解之缘。这位小女子将您的《论语》熬成了普世的心灵鸡汤,给予我们的血液注入了新鲜活力。因此,令我产生一个疑问:于这个泱泱大国口若悬河、学识不凡的人才济济之中,何以就是这个小妮子成就了如此之迹,拭目端详这位开口万言,闭口成理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小女子,您还会发出两千五百年前‘女子难养’这样的感慨吗?

  荣,是本分的;枯,也是本分。

  之所以不敢自称是您第N代的弟子,是因为不才实在是资质太浅,学识未央。您老人家曾骂宰予说:“朽木,不可雕也。”当年我中考落榜,没能进重点,于是来到西职学习一技之长,以保明日温饱。被诸多人讥笑。我想,换作是您,大概也会骂我是朽木吧。吾深知您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推崇“礼、义、仁、自、信”,崇尚读书,反对劳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今,我在西职学习技能,日后也靠劳动生存。对此,你也定会骂我是朽木吧。

  但是,我今天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讨您一声骂。而是我想到西晋时期的周处。当周处与南山白额虎、长桥蛟并列为“义兴三害”时,他在您眼中必定也是朽木吧。不是有人劝他杀虎斩蛟,“实冀三横惟余其一”吗?以后周处不但杀了虎,斩了蛟,还在陆云的劝说下改邪归正了,朽木变成了良材。还有精美的黄杨木雕,其原料不正是一块被虫所蛀的枯树根吗?这些不也说明了朽木未必不可雕吗?

  呜呼!我既是您眼中难养的小人与女子,也是您口中的‘朽木’。以自卑之心,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我既无于丹之才华,亦无周处之勇气,更无遇如陆云之伯乐。日消月殆,以趋于亡。

  于丹说:《论语》能让我们过上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那么,依您之见,我能吗?戒之,戒之……

给孔子的一封信14

尊敬的孔子先生:

  您好!穿越时空,我给您写下了这封信。

  虽不曾见过您,却对您钦佩万分。想象中的您一定是位学识渊博的老人,胡须白白的,长长的,让人一看,便知您是一位学者。

  您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流传至今的《论语》一书记录了您和您弟子的言行。读这部书,我仿佛走进了您的心灵世界,您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那样有道理,总是给人以深刻的启发,也教会我很多。

  我知道我内心的那份渴望——与您相见,是永远无法实现的,但每当我读您的书时,总能感受到一种心灵上的`交流,是书在我们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沟通了彼此的心境。我想,这就是有人说的“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吧。

  读您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让我学会了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并从他人身上看到长处和短处,以此衡量自己,从而认识自己,并不断完善自己。

  读您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让我明白了在学习上要诚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读您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知道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学”与”思”二者必须要结合起来,才能学有所得。

  读您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让我认识到了时间的宝贵,进而更加珍惜自己的青春时光,奋发学习。

  您流传下来的话实在太多了,教会我的也太多了。因为有您的书相伴,我的心灵不再寂寞。饭后之余,捧上一本您的书,喝上一杯清茶,细细品味着书香和茶香,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享受,更是莫大的快乐。我要感谢您,因为您为后代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也给我的学习与成长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虽然您的生命已经停止,但是您的精神将永远流传下去,留在每一个人心中,成为永恒的诗篇。

  您知道吗?现代社会发展的可快了,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也要不断进步,我知道您一定想告诉我,要好好学习,放心吧,我会的。

此致

敬礼

您的崇拜者李田田

  20xx年5月22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15

尊敬的孔子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21世纪的中学生。今天冒然给您写信,是希望创造一个机会,可以和您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或许您从未想过会有一个和您相距几个世纪却十分仰慕您的学生来问候您,也从未预料会被无数的后人铭记并以您为傲。我怀着好奇,拨开时空的面纱——我看见三千多位学生面前,您正在认真地为他们灌输着知识的养料。在您谆谆教导下,多少人终有所成,成为各国高官栋梁。时光悄悄地带走了一切,数千年后,仿佛是我们这些后人代替了您曾经教过的三千多个弟子的位置,但如今,您的学生又何止三千多个呀。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而不倦……”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校园里,那是一曲令人半解却回味无穷的音乐,跳动的音符,仿佛就是您在一字一句地教我们学习做人。初次成为您的弟子的小学生们,是多么地欣喜与激动,而对于中学生来说,那是对您谆谆教诲的体味、深思与铭记。

  从小到大,你的话一直都像警钟般一次次敲响在我耳旁。是的,学习就像做人,应当坚守“诚实”二字。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懂是人之常情,而最忌讳的便是犯不懂装懂的错误。曾经的我是一个爱面子的人,常常把“好问”视为愚笨的一种体现。殊不知,“好问”的实质是因为好学。虽然热爱学习,但不懂装懂才是我最愚昧之处,让我险些被它推入万丈深渊。幸运的是,是您及时让我反省了自己,让我清楚地认识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才是一种智慧。因而我才不会误入歧途。

  您用双手和爱心,教导我在人生这条路上该怎样走才是明智的选择。渐渐地,我开始用一双成熟的眼睛去看您,用一颗感恩的心去了解您。原来,您不仅仅是一位影响无数学子的教师,更是一位圣贤之士。您拥有一颗善良的爱心,乐于助人,待人宽厚。您懂得人与人之间更应该真诚,互相接纳。因而才会有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感慨。

  虽说,不要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然而,恐怕我们更应该注意不能将自己的不愉快施加于他人吧。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做的事,也有感到厌恶的事。若是别人将得罪无辜的人或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化作一盆脏水似的泼在我身上,恐怕我根本无法甘心忍受。在您身上,我懂得了将心比心,时刻都不能自私自利地为一己之快而无情的伤害他人。毕竟,自己的'情绪的负责人只有自己才能担任。我的不断成长,时刻都沐浴在您所说的句句哲理中,也正因为您,我才可以以一颗宽容的心、广阔的胸怀接受生活的不快而绝不迁怒于无辜的人。

  时间的辗转,时空的变换,不知不觉中,您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供我们学习。有“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虚心从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患难见真知。那句句字字,在我的心里铭刻,在我的思想里扎根,难以忘却……

  中华土地因您的存在而熠熠生辉,中华儿女因您的教导而积极进取。您知道吗?崇尚您尊敬您的弟子已不止我们这些和您说着共同的语言的中国人,还有那与我们有着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外国人士同样视您为他们学习的榜样。您早已不仅仅让我们这些中华儿女感到自豪,更令全世界都引以为傲。

  “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这恐怕是对您最高度的赞扬了。是啊,现代的人类,又何尝不需要让思想穿越时空,让21世纪去汲取数千年前您留下的文明呢?是您,沟通了世界的文化桥梁;是您,让人类学会生存发展;是您,让世世代代都铭记做人的真理。

  我翻开一本《春秋》,细细地诵读着,突然一个黑色的身影覆盖了书的一角——是您!我望着您那慈祥的面孔,心里充满了温暖和慰藉……我坚信,您还将会如影随形的陪我走过以后的一段段风雨兼程,走向成功!

  此致

敬礼!

  一名仰慕您的中学生

【给孔子的一封信】相关文章:

给孔子的一封信07-03

给孔子的一封信05-09

【荐】给孔子的一封信12-08

【热】给孔子的一封信12-01

给孔子的一封信【优秀】09-15

给孔子写的一封信03-13

【热门】给孔子的一封信10-27

【推荐】给孔子的一封信09-15

给孔子的一封信作文10-05

给孔子的一封信【推荐】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