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方案

时间:2024-10-16 09:02:04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方案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方案1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宣传教育形式多样

  为了加强对“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领导,卫生局及各医疗单位成立了以书记、院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督导检查、考核评价和信息通报等工作,以保证管理年活动顺利开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动员大会后,各单位及时传达上级相关精神,组织系统学习,为活动开展奠定组织和理论基础。县卫生局制定了《关于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医院也制定了本院管理年实施方案,召开了“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动员布置大会,让医院全体干部、职工人人知晓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目的、意义、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强调该项活动的重要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利用卫生局《蒙山卫生简报》、《蒙山信息》对“医院管理年”进行宣传报道,医院也利用宣传栏宣传,以及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医院管理年”的宣传。医院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讨论内容,为“医院管理年”营造气氛,使医院管理年活动深入人心。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

  一是医院领导班子和“医院管理年”领导小组成员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现,科室负责人为科室“医院管理年”活动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切实加强以“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的领导。

  二是将实施方案中的措施、指标进行细化,逐条分解到各科室相关人员,使管理年活动深入到每个科室、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深入到医院工作的各个方面。

  三、依法执业,规范行医,强化管理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准入制度和医务人员准入制度,医院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执业范围开展诊疗活动,无擅自扩大诊疗科目、无聘用无证人员、无违规医疗广告、无对外出租或承包科室等现象。所有聘用人员均经卫生局审批,无非卫生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现象。做到有证执业,杜绝非法行医,确保医疗安全。

  四、狠抓医德医风,树立良好形象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切实转变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改进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各医疗单位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等医德医风教育活动,教育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医德医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坚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八项行业纪律》,严禁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活动中接受患者及其亲友的“红包”、物品和宴请。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回扣、开单提成等违规行为。同时,建立、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号码,及时受理、处理病人投诉。定期收集病人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并及时改进。定期召开社会监督员座谈会,收集患者对医院工作意见,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到位。

  实行院务公开,医院将医生简介、专家专科介绍、药品价格、大型设备检查均在医院醒目位置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病房设立价格咨询和费用查询处,主动接受社会和病人对医疗费用的监督。落实便民措施,设立导医咨询,提供人性化服务等,配合“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体现了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服务水平,得到广大患者的普遍认可,树立了医院形象,创造了良好就医环境。

  五、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管理网络健全。医院有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各科室有医疗质控小组,每季度末均进行综合质量检查,检查情况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建立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保证和巩固基础医护质量。医务科注重医疗环节质量管理,落实三级查房制度,加大病历和处方的检查力度,病历、处方合格率达到规定要求。定期检查临床、医技科室、各门诊部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实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责任追究制,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

  医院通过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管理年活动,全方位提升了医院的医疗质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改善了服务态度,也规范了医疗行为,降低了医疗费用。不但提高医疗质量,而且确保了医疗安全。

  六、加强财务管理,依法规范经济活动

  加强财务管理,依法规范经济活动,完善经济核算与分配办法,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药费用。

  财务坚持“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一切财务收支活动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建立了规范的经济活动程序,实行重大经济事项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重大项目集体讨论后按规定程序报批,分清级次,责任到人。

  加强药品、材料、设备等物资的管理,严格实行医院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努力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材料消耗。

  七、存在问题

  在这次自查中,我们发现了工作中一些薄弱环节,如:⑴有的医疗、护理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⑵抗菌药物管理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⑶医院感染管理方面未开展消毒环境卫生监测。

  八、今后打算

  1.在今后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经验,力求将经验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以建立长效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机制,把管理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工作长久地延续下去,努力实现医院管理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2.我们继续把“医院管理年”活动落实到关心患者利益的实际工作中去,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还要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完善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控制体系,落实医疗质量与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防医疗事故,减少医患纠纷,保障医疗安全。还要主动接受社会和病人对医疗费用的监督,及时处理患者对违规收费的投诉;还要认真执行药品“集中招标”和“药品价格管理”的有关规定;要切实纠正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等问题。

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方案2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医疗核心制度及监督实施,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与安全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及医务处质量与安全控制办公室、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与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专家教授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务处、质控办、护理部、门诊部、院感办等为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1)全面负责医院医疗、护理和医技工作的质量与安全管理。

  (2)负责制定全院医疗、护理和医技工作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年度工作计划。

  (3)审议医务处制定的有关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实施措施。对全院医疗、护理和医技工作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检查、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4)对全院医疗、护理和医技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改进要求。

  (5)制订医院新技术、新方法准入管理制度和规定。认定医院新技术、新方法的等级和临床价值,决定对医院新技术、新方法的准入。

  (6)讨论全院医疗、护理和医技工作中的差错、过失和事故等事件的性质、存在问题,提出院内处理意见(涉及的责任科室或责任人应回避)及整改意见。

  (7)提出全院医、护、技人员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的要求,并检查其落实情况。

  (8)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秘书负责委员会会议记录。

  2、医务处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

  (1)医务处质量与安全控制部门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汇报。

  (4)收集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末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5)每月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挂钩。

  (二)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小组职责

  科室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的第一责任者。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

  1、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相关人员3-5人组成。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将医疗质量与安全问题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

  (三)医务人员自我管理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在质控过程中,特别强调十六项核心制度的落实,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的正确实施。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

  (一)基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基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是指医院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医院的管理制度、医院环境、设施、医疗设备、业务技术、药品供应、后勤保障、信息方面的'管理,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一环。

  制度建设:建立健全

  (1)工作制度、岗位职责;

  (2)诊疗规范、操作技术常规;

  (3)医疗流程;

  (4)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2、人力资源管理:按照三级甲等医院要求和我院规模,合理设置科室,合理安排人员,做到合理、高效、优质服务,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3、服务临床一线:医务处、护理部、办公室、总务科、设备科等科室要经常性地深入到一线,服务到临床一线,坚持下送下收。

  4、改善服务流程,为病人提高快捷安全服务。未检查完或门诊病人未看完,抢救病人未脱离危险不下班,设立院长信箱、意见箱、意见薄为病员煎药,有水服药,为病人导医,诊费公开,提供查询,保持清洁安静的舒适环境等。

  (二)环节质量与安全管理: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务人员利用医疗技术为患者提高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医疗服务的提供过程与实现同时进行,很难对医疗服务进行检查,即合格后校对,因此环节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且医疗服务对象是人,服务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且难以纠正,可见,环节质量与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1、职工自觉履行好岗位职责。全院各岗位人员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必须严格自觉履行好,否则为岗位不作为或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每个岗位人员履行好职责是环节质量与安全管理重要一环,自觉履职,自觉接受院、科两级检查,院科要经常开展履职教育。

  2、抓好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是环节管理的中间环节、关键环节,能及时发现及纠正医疗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科主任、护士长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负责人,要狠抓落实。加强对医疗质量与安全关键环节(危重疑难病人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创诊疗操作、新开展的业务技术管理等)、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急诊、手术室、介入手术室、麻醉科、重症监护病房、内镜室、血液净化室、产房、新生儿病房、供应室等)质量与安全管理。

  3、抓好环节中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

  (1)抓好二级行政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手术审批、转诊转院、分科收治等制度的贯彻落实。

  (2)抓好查对工作。

  (3)做好危重疑难病人、围手术期病人和特殊病人的管理。

  (4)抓好临床输血管理,确保用血安全。

  (5)抓好急诊急救工作,对急诊科应急反应、人员、设备、急救药品等情况随时抽查。

  (6)抓好值班制度,节假日值班技术力量要保证,做好交接班及报告书写,经常随机抽查(特别是节假日夜班间抽查)在岗位情况。

  (7)做好病历书写和管理,及时、规范、完整、准确书写,上级医师及时修改签名,按时归档,妥善保存,归档病例不得修改、返回。

  (8)做好沟通工作:一方面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并做好谈话记录,另一方面做好院内上下、科室之间、同事之间工作的沟通,确保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决定及时执行,工作上能互相协作,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9)实施零缺陷管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10)持证上岗,严格执业准入。

  (11)抓好特色科室、重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提高诊断、治疗质量。

  (12)在医疗进程中,下一个工作环节有责任监督上一个工作环节,如发生划价、发药错误、处方差错,只能由医务人员核对后纠正,严禁由病人跑路。

  (13)病人出院结帐时,帐目核对由科室内部核对,禁止病人参与核对工作,杜绝病人往返跑路。

  (三)终末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1、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

  (1)128种单病种、56个临床路径质量控制。

  (2)规范诊疗方案。

  (3)制定治愈好转率、死亡率、平均医疗费用。

  (4)分析与评价:是否为纳入标准,是否符合诊疗规范,治愈好转率、平均医疗费用是否达到目标,找出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并督促整改。

  2、质量指标管理:作为重点考核内容。

  四、医疗质量控制目标

  (一)临床医疗

  1、病床使用率≥90

  2、病床周转次数≥25次/年

  3、平均住院日≤12天

  4、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

  5、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

  6、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8、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90

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方案3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为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院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依据:

  1、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

  2、卫生厅《山东省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

  3、卫生部《2008——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方案》

  4、上级医政管理部门管理文件要求

  二、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满足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需要。

  1.健全院科医疗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负责制。院长、科主任为院、科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要定期专题研究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健全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和质控网络,强化职能处室及医疗质量监管部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加大质量控制监管力度,扩大院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能,设立医院管理评价办公室及专家督导检查组, 科室设质控员。

  2.医疗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负责指导、监督、考核、分析、评价医疗质量及安全工作,定期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检查分析并督导落实。监管检查须有计划、有记录、

  有分析、有反馈、有整改措施、有实际效果。建立执行部门与监管部门交叉协调管理机制。

  3.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疗质量管理、伦理、药事管理、医院感染、病案管理、输血管理、和护理管理委员会等,定期研究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问题,有活动记录,重视工作实效。

  三、加强全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

  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营造质量安全氛围,提高全员质量安全参与能力,质量安全培训纳入全员培训年度计划,定期进行,确保培训效果。

  四、强化“三基”训练,开展岗位练兵。

  职能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医、护、药、技等全员培训计划,分类开展临床医疗、护理、病理、影像、检验、药剂、输血、医院感染等岗位专业人员的练兵活动。抓好抓实急症处理、重患抢救、复苏技术、物理诊断、外科操作、临床技能、病历书写等基本功训练,强化依法执业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

  五、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完善并实施各项规章、技术操作规程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建立健全医疗技术风险防范、控制及追溯机制,完善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完善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防范措施。按规定报告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等不良事件。

  六、加强重点部门及重点岗位的管理。

  各质量安全执行及监管部门高度重视急诊科、ICU病房、新生儿病房、血液净化室、手术科室和麻醉科、手术室、中心供应室、护理管理、病理科、医院感染控制

  十项工作重点,以及其他重点部门科室(门诊、输血科、感染疾病科、临检、药事、病案管理等)的管理,制定可行的质控、监管计划和措施,重点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加强整改,每月有检查、有监控记录。

  七、依法加强医疗技术管理,遵守高危、敏感技术准入规定,严格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分级管理和监督评价管理。

  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并实施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对新开展医疗技术进行安全、质量、疗效等全程追踪管理与评价。

  八、充分学习、应用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循证医学等现代医学理论、科学管理手段,指导制定患者的医疗护理诊疗方案,规范临床医疗工作和医疗行为,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保证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九、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强病患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医疗服务,优化就医环境,简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沟通随访,改善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利益,实现医疗服务规范化、人性化。

  十、切实加强临床一线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各科室依据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结合本科室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方案4

  一、工作目标

  紧密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创先争优活动,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大力弘扬高尚医德,加强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解决医疗服务和行业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推进医改顺利进行,促进社会和谐。

  二、工作内容

  (一)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1、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落实便民、利民措施,通过预约挂号、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简化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逐步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推进同级医院部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积极探索、创新,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各项改善医疗服务的措施,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不断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加强简易门诊,充实门诊力量,延长门诊时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建立主管护士负责的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开展整体化护理,合理调配护士人力,根据科室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护理服务的质量、数量、技术难度和患者满意度相结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2.加强“三基三严”培训

  以医务人员能力素质建设为出发点,夯实医疗基本功,加强医疗法规、传染病、合理用药等基本理论的培训,继续开展教学查房、急救技能、体格检查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严肃学习考核纪律,增强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服务意识,规范医疗行为,使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3.健全“医疗纠纷投诉制度”

  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接待流程”,认真落实医疗投诉处理办法,严格执行首诉负责制,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

  1.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的核心制度

  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严格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规范病历书写和手术安全核对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建立医疗质量三级质控小组工作制度,加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和医疗安全隐患的主动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科主任目标责任制度,对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方案进行细化、优化,医疗质量。

  3.加强药品安全使用管理

  认真落实临床路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章、规范,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严格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完善药事管理领导组织,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力度,建立抗生素分级使用管理制度,开展抗生素药物培训,严格掌握适应症。建立临床药师制度,有明确的临床药师岗位职责和相应的临床药师工作与管理制度,明确其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责任和任务并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毒、麻药等特殊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建立不良药品反应及时上报制度。

  4、推进临床路径的管理工作

  开展急诊常见病病种的临床路径,逐步使医疗管理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5.加强院内感染管理

  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制定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和指南,加强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建立医院感染信息报告制度,做到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1.继续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

  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继续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结合医疗卫生特点,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爱民、便民、利民的.自觉性,引导广大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自觉为群众健康服务。

  2.制定完善医德医风制度规范

  制定医务人员行为规范,签订医德医风责任书,完善服务承诺制度,强化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进一步细化工作指标和考核标准,认真做好医德考评落实工作,加大对医疗违法违纪行为的惩戒处罚力度,建立领导问责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坚决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案件

  严肃查处乱收费、收受或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不良事件,充分发挥查处的警示作用。按照全市部署,开展收受医药回扣专项治理活动,完善制度建设,堵塞漏洞,注意杜绝不正之风产生的根源,净化医疗环境。

  (四)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1.针对不同的岗位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使患者满意度逐步提升。

  2.继续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以评促纠、注重整改。不定期召开社会行风监督员座谈会,了解社会上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评价、存在的问题、不满意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促进社会对急诊科评价的好转。

  三、活动步骤和安排

  按照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的原则,年活动总体分为学习宣传、查找问题、整改提高3个环节。

  第一阶段:学习宣传环节。通过动员会、中层干部会等途径开展宣传工作让全科广大干部职工了解“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目的,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全员参与的浓厚宣传氛围。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方案5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三好一满意”活动为平台,将“三好一满意”活动与公立医院改革、创先争优、医疗质量万里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治理商业贿赂、文明单位创建、平安医院建设和行风评议等活动紧密结合,切实加强医疗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大力弘扬高尚医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争创人民满意医院,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活动范围

  全院各科室。

  三、20xx年工作内容和要求

  (一)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努力做到“服务好”。

  1.进一步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医院实行网络预约、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等多种方式预约诊疗,实施错峰服务和分时段诊疗,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对社区转诊预约的优先诊治。

  2.进一步优化诊疗环境、改善服务流程。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在医院全面实行社保卡就诊“一卡通”,畅通急诊抢救“绿色通道”,推行“三先三后”(即先救治后检查、先抢救后分科、先抢救后收费),确保急诊抢救“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和救治的及时有效;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长期服药的慢性患者,可开具2—4周的处方用量,方便慢病患者配药和就医(但仍需落实控制费用措施);改善门急诊设施和条件,严格实行分科、分层、分散候诊、挂号和收费;按日平均就诊人次需求配备轮椅、平车、候诊椅及饮水设施;实行门诊服务窗口和诊室工作人员弹性工作制,做到高峰时段开足窗口,有序分流患者;简化就医手续、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完善门诊信息管理平台,提供导诊、咨询、报告单查询与打印服务以及志愿者医院服务等便民措施,保障患者有序就诊。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进一步落实完善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从落实专家门诊准点率入手,充实门诊力量,延长门诊时间。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帮扶工作(包括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县级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的帮扶工作)。

  4.推广优质护理服务。采取重视护理服务环节、夯实基础护理服务、改革护理工作模式、探索弹性排班制度、公示分级护理标准、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等措施,稳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力争20xx年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覆盖60%以上的病区,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患者满意率达到90%以上。

  5.继续实施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促进合理检查,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6.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在既往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积极探索适合医院的志愿服务新形式、新内容、新模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在医院为社会搭建向患者奉献爱心的平台,同时,积极组织广大医务人员以志愿者身份深入基层、社区、学校开展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等志愿服务。

  7.建立健全“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认真落实医疗投诉处理办法,严格执行首诉负责制,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严厉打击“医闹”,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

  1.进一步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严格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规范病历书写和手术安全核查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推进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建设,完善管理制度、质量控制标准和指标体系,提高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水平。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继续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和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加强医疗服务过程中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具体工作是:

  (1)今年五月份开展以“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为主题的检查活动。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检查除按常规方式检查外,本次活动特别采取专项检查、专项追踪和专项整治,确保见实效。

  (2)做好三级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评价指标有关工作。医院将三级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的评价指标分解到各科室,由各科室选择相关病种对应相关指标进行控制和管理,医院将组织人员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各科室,并上报院长办公会议。

  (3)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工作。全院医务人员、行政

  后勤人员,人人有责,积极参与患者在医院就诊整个过程中每个环节安全目标工作的管理。(4)做好医师定期考核和手术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工作。全院医师应认真做好各自的医师定期考核申报工作。医院由专家委员会对手术医师的手术权限进行授权,每隔2年进行考核评价与再授权。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手术医师将停止或限制相应手术权限。

  (5)强化科主任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工作。今后医院将采取邀请临床科主任(从科室行政正主任开始)对每个月该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点评,点评方式采用书面报告、讲座、讨论等形式。

  (6)建立医疗不良事件强制报告和医疗安全隐患的主动报告制度。为了使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并有利于工作的持续改进。医院采取医疗不良事件强制报告,人人有责。鼓励医务人员对医疗安全隐患进行主动报告。对于科室能及时报告医疗不良事件或医疗安全隐患,并在符合诊疗操作常规情况下,出现的医疗不良事件,原则上由医院负责;若未能按规定报告,造成不良事件的由科室及个人负责。

  (7)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督导员工作制度。为了更好的落实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各科室推荐副高职称人员一名做为医院医疗质量督导员,工作期限6个月,医院制定相应督导员职责,并对督导员进行医疗质量管理培训,督导员工作期限及考核结果将与职称聘任挂钩。

  (8)建立医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奖惩制度。对医院制定的业务科室综合考核实施方案进行细化、调整、落实。

  (9)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医院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培训后将组织考试,学习和考核结果作为医师定期考核的内容和申报职称评定的条件。

  3.严格规范诊疗行为,推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认真落实临床路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章、规范,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项检查,严格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4.加强医疗技术和大型设备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和维护患者权益。医院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建立严格的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对违规擅自开展新技术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临床检查阳性率,维护患者权益。

  (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1.进一步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弘扬良好的医德医风。培养和树立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的先进典型。

  2.制定完善医德医风制度规范。规范医院各类人员行为准则,继续认真抓好医德考评制度的落实,进一步细化工作指标和考核标准,建立对医务人员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坚决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严肃行业纪律。坚决制止“乱收费”、“分解收费”等危害患者利益行为,严肃查处收受或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违纪违法事件,进一步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四)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1.进一步完善住院患者体验和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回访活动,积极征求患者的评价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

  2.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努力增设门诊收费、取药等部门的.服务窗口,拟在相关窗口设置患者满意评价器,对窗口服务人员的工作进行即时的评价监督。

  3.构建内部和外部和谐关系。着力构建和谐环境、和谐秩序、和谐文化、和谐氛围、和谐关系,实现医院内部、外部全面和谐统一。

  四、活动步骤

  按照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的原则,我院20xx年“三好一满意”活动总体分为学习宣传、查找问题、整改提高3个阶段。

  (一)学习宣传阶段(4-5月)

  1、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要求。

  2、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卫生部有关会议通知及文件精神(包括中层干部会议、全院员工大会进行动员和宣传),把“三好一满意”活动与医院的“创先争优”、“医疗质量月”活动等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宣传力度。

  3、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召开科室会议、座谈会等,进行宣传。

  4、社会服务处通过报纸、墙报、宣传栏、电子屏幕、宣传册等形式广泛开展学习宣传。

  (二)查找问题阶段(6-7月)

  医院相关职能部门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各科室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全面了解医疗服务和行业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摸清医院行风建设现状,深入了解和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和网上沟通等多种方式,主动征询患者意见建议,找准群众对医疗服务中不方便、不放心、不满意的主要问题,并于7月31日前向市卫生局报送医院整改方案。

  (三)整改提高阶段(8-11月)

  医院根据查找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提出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并对各科室“三好一满意”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及时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卫生部提出的便民措施,扎扎实实把整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三好一满意”取得活动实效,并于9月15日前向市卫生局报送医院整改情况。

  (四)总结评比阶段(12月)

  医院主要任务是对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查、考核、总结,要求各科室认真总结,交流经验,书面总结材料于11月15日前报医院医务处,汇总后由医院于12月1日前向市“三好一满意”活动办公室报送书面总结材料。

  五、活动要求

  (一)建立层层责任制。医院成立“三好一满意”活动领导小组(见附件1),负责领导和指挥医院“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综合组、宣传信息组、督导检查组(人员名单见附件2),负责日常工作和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医院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分工负责,职能部门牵头负责,各科室具体抓好落实,各级各类人员全面参与,做到人人有责,责任明确,措施落实。

  (二)加强督导确保活动成效。各科室开展自查,医院加强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走过场。对落实工作不认真、消极应付的,要进行重点督办,对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一经发现,要严肃追究科室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对因服务态度差等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和不良后果的人和事坚决予以严肃处理。“三好一满意”活动领导小组将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有重点地对各部门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情况进

【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方案】相关文章:

医疗持续质量改进方案01-17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11-04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03-25

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11-04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精选15篇)04-28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7篇)05-26

医疗质量管理改进方案11-04

卫生院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方案03-25

2024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精选5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