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时间:2024-06-24 07:01:00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施工方案1

  1、问题分析

  103国道是通过本地区的一条重要交通动脉,随着京津两地经济的高速发展,其通行能力已不能满足现实要求,因此对其进行原老路基础上拓宽改造。根据开工前的实测资料对照设计分析,关系到老路改造后质量好坏的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在施工中认真研究解决。

  ①老路基需要拓宽,多数路段是单侧拓宽,两侧拓宽路段较少,如何进行拓宽处理;

  ②103国道原老路面调查表明,弯沉普遍偏大,许多路段超过(0.01mm),有的甚至超过230(0.01mm),龟裂、沉陷等病害较多。二灰碎石补强层的厚度,受纵坡、横坡及病害的影响变化大,最厚处超过56.7cm,施工困难,平整度和标高不易保证。如何采取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进行补强层施工,使面层平整度满足要求;

  ③拓宽部分与老路纵向联接处,如何处理才能防止裂缝的产生。上述问题解决的结果直接影响改善工程的质量,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措施,施工中经过多方研究试验方案,最终确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使以上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分别介绍处理这些问题的措施。

  2老路改建中问题的处理措施

  2.1 老路基宽度不足的处理由于新老路路线设计标准不同,新路与老路的中心线不能重合,因此老路拓宽的宽度存在时宽时窄的情况,并且有的路段为双侧拓宽,有的路段为单侧拓宽。

  2.1.1 老路基范围内的拓宽:先挖除备土,在老沥青路面外侧边缘,向下按垂直面挖除旧路肩及边坡到路床底,拓宽宽度较小时,开挖宽度必须满足机械碾压作业的要求;然后翻松路床底20cm,掺6%石灰拌和、碾压(预压层压实度≥85%);再用6%石灰土分层填筑至路基顶面。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路基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得小于8cm。当老路边缘的路面与基层出现脱空或基层破碎时,应切除脱空老路面并开挖到坚实稳定的基层,再按上述要求进行拓宽处理。

  2.1.2 老路基范围外的拓宽:先将老路基范围内的拓宽按上述方法开挖,再将老路基范围外的备土开挖到原地面,清除15cm的耕植土,并向下翻松20cm掺6%石灰拌和、碾压,然后用6%石灰土分层填筑;新老土路基的搭接处,原老土路基应挖成宽不小于1m、内倾3%的台阶。

  2.1.3 河、塘、沟、渠路段的填筑:河、塘、沟、渠(含暗沟、塘等)路段及路基底存在的淤泥,须清除干净彻底。必要时据具体情况采取可行措施处理。

  2.1.4 施工作业段的'衔接:施工作业段交接处的路基填筑非常关键,需高度重视认真处理:相互交接的两施工作业段,如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施工地段接头处按1∶10坡度分层留台阶,后施工时要认真清除后再填筑,如在同一时间填筑,搭接长度不小于2m,上下层交接处应相互错开。

  为保证路基边部的强度和稳定性,施工时路堤两侧需各超宽30cm填土压实,严禁出现贴坡现象。

  2.1.5 路基压实度标准和压实度:路基压实度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2.2 老路上补强层施工补强层的施工质量对最终工程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是老路改建成功与否的关键,如补强层的强度和平整度能达到较高标准,路面的强度和平整度就有保证。反之就不会达到好的效果。由于老路面横坡、病害及新老路中心线偏移的影响,补强层的厚度在横向上相差xx.7cm,纵向上因新老路中心线标高的影响,厚度相差更大。补强层的施工必须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才能使老路补强段达到新拓宽道路的标准。

  2.2.1 补强层施工方案比选

  ①分一层摊铺试验路段检测结果显示,补强层压实度能够满足要求,但标高和平整度的合格率都很低,很难满足要求,这是因为补强层的厚度纵横向变化较大所致。从试验路段随机抽查几个点的结果可以看出,当厚度大时,标高偏差就大,平整度就不易保证。

  ②二层摊铺试验路段结果表明,补强层即使一次能铺的,也要分两次铺,只有分两次摊铺,才能保证标高和平整度满足要求。分层摊铺有一个分层厚度如何确定的问题,可采用补强层下层(称找平层)以最小压实厚度8cm以上控制,余下作为补强层上层,个别路段补强层厚度超过40cm需分三层铺筑。另外试验路段施工中还发现,用装载机配合平地机摊铺效率高,因为装载机比推土机灵活,平地机比摊铺机灵活,更能适合摊铺厚度变化较多的需要。

  2.2.2 补强层施工工艺

  ①施工前老路面的处理:老路面由于病害较多,对老路面上油包、沉陷等严重病害必须先进行铣刨、挖补等处理,保证补强层的最小厚度和强度能满足要求。

  ②补强层施工方法:混合料运到现场后,先用装载机将铺找平层的料堆大致摊平,然后用平地机进行粗平,粗平完用重型压路机静压一遍,基本消除松铺对厚度变化的影响;再在已完成粗压的工作面上布设标高控制点,用装载机大致摊平补强层和拓宽部分上的混合料,用平地机进行精平,最后用重型压路机碾压,使压实度达到95%。施工时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作业要交错进行,工序衔接要紧密。采用这种工艺有利于保证补强层的平整度,为提高路面平整度打下基础。

  2.3 纵横缝处理新老路基搭接处两侧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形成纵向裂缝,这在以前104国道、杨王公路拓宽改造中,常常是完工不到一年改造路段新老路基搭接处就会普遍出现纵向裂缝。预防纵向裂缝的产生,要从路基施工阶段开始,在新老路基搭接处,为了避免6%石灰土拌和出现夹层或碾压不到位,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施工:沿老路面边缘线开挖时,由于新老路线中心线不全吻合,加上老路基层边缘破损忽多忽少,老路拓宽的宽度时宽时窄,在纵向上必须顺适,在竖向上要使垂直面齐平,这样才能利于路基填筑的碾压到边到位,不留死角。6%石灰土填筑宜采用异地拌和法施工,现场拌和时采取特殊措施,每层石灰土都要拌和均匀,边部特别是纵缝处,必须用人工将混合料翻开,将拌不到的地方清理干净,拌和均匀后再摊平,接着进行下一道工序,确保不出现夹层。

  横向搭接处理:当填土高度小于补强层加面层厚度时,须开挖老路深到满足新路面结构层厚度,再向下翻松20cm掺6%石灰拌和、碾压;当填土高度大于补强层加面层厚度时,可利用老路面直接作为新路面结构层的底基层,新老路段搭接时,老路应挖成宽不小于1m、内倾3%的台阶。

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施工方案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公路和城市道路的现代化建设也在加快进程。大量早期建成投入运营的公路桥梁,服务水平已明显降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要求,存在严重的问题,如交通拥挤、行车速度减慢、交通组织困难、日常养护工作也难以正常展开,严重制约了快速通道的作用发挥,已成为公路运输线上的“瓶颈”,不利于沿线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旧桥的拓宽改建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道路桥梁事业的发展,此类工程将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如何在安全、美观、经济、适用的原则下做好旧桥拓宽改建工作是摆在桥梁建设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桥梁拓宽的分类

  桥梁拓宽可归结为三类:a

  1. 旧桥桥面宽度与承载力均不足。新桥修建半幅后将交通引到半幅新桥,拆除旧桥,待新桥拓宽至全桥,将交通引向全桥。改造后,所有交通由新桥承担。2. 旧桥桥面宽度不足。拓宽中,基本不改变旧桥结构,在旧桥的一侧或两侧建新桥,旧桥继续承担部分交通。改造后,新桥与旧桥结构是独立的。3. 拓宽后,新旧桥的桥面铺装层连续摊铺,共同作用,为了行车安全舒适,须严格保证新旧桥变形协调。

  从桥梁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角度来说,前两类拓宽与新建桥梁类似,本文将重点分析第三类情况下的桥梁拓宽。

  二、桥梁拓宽方法分析

  (一)增设钢筋混凝土悬臂挑梁

  这是最简便的桥梁拓宽改造方法,并可和其它桥梁加固补强法一并使用。当旧桥桥墩、台及基础完好,能够满足拓宽甚至提载要求时,可在主要承重结构的上部结构进行合理加固和提载后,拆除两侧栏杆和人行道板,凿除原桥面铺装层,重浇加强的钢筋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相应增设人行道悬臂梁和车行道悬臂板,重新安装人行道板与栏杆,从而达到拓宽桥梁的目的。这种桥梁拓宽的方法适合于梁式桥与拱式桥,一般适用于双侧拓宽的旧桥拓宽。它的突出优点是不必拓宽桥墩,加固工作量小。

  (二)单边新建桥梁

  当原有公路路线是以单边拓宽进行改建;或原桥已成为交通要道的“瓶颈”,亟待拓宽,且不能中断交通;或原桥弃之可惜,只能降低荷载标准使用等情况时,一般可采用在老桥的一侧新建桥梁,达到提高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的目的。

  (三)增设边梁或边拱

  拆除一侧(或两侧)栏杆及人行道板后,在一侧(或两侧)增设边梁(或边拱肋),实现拓宽桥梁的目的。新增边梁与原主梁之间铰接,只承受自身恒载、人行道恒载与人群荷载,不承受原主梁传递的剪力,也不参加荷载横向分配。用这种方法拓宽桥梁时,应测量桥墩(台)顶宽度是否能放置新增的梁或拱肋,若不够,应进行墩帽(盖梁)的`拓宽处理。

  (四)增加主梁或拱肋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需要拓宽桥梁又要提高承载能力的旧桥。其特点是,新增主梁或拱肋的刚度大于旧桥,以减小原桥主梁或拱肋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从而在拓宽桥梁的同时,提高桥梁的承载力。此方法需要同时拓宽桥梁墩台及基础,或靠近原有桥梁另外单独建造新拓宽部分的墩台。

  三、桥梁拓宽拼接方法分析

  在研究桥梁拓宽方案时需要考虑的问题较多,如需要考虑原桥的技术状况、沿线的地质条件、合理的横向连接方式、新旧桥梁结构的变形协调、新旧结构的合理拼接时间以及在不中断原桥交通的条件下合理的新桥施工方法。就具体方法来看,目前主要有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均不连接、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均连接、和上部结构相互连接、下部结构不连接。

  (一)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均不连接

  为使拓宽桥与原桥各自受力明确、互不影响,减小连接的施工难度,桥梁拓宽部分与原桥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均不连接,新、老结构之间留工作缝,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连续摊铺。该连接方案简化了施工程序,消除了连接的技术问题,但在汽车活载作用下两桥主梁产生不均衡挠度以及拓宽桥大于原桥的后期沉降,可能会造成连接部位沥青铺装层破坏形成纵向裂缝和横桥向错台,影响行车舒适性、安全性和桥面外观,增加后期的养护维修工作。

  (二)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均连接

  为使拓宽桥与原桥形成完整的整体,减小各种荷载(包括基础不均匀沉降、汽车活载、温度荷载等)作用下新老桥连接处产生过大的变形,减小上、下结构某些部位的内力,将拓宽桥梁的上部结构与原桥对应部位横向通过植筋、浇注湿接缝等方式连接起来,原桥下部结构的桥墩、桥台帽梁及系梁也通过植筋技术将钢筋和拓宽部分新桥相应部位钢筋连接,然后浇筑混凝土,将新老桥梁连为一体。沈大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桥梁横向拓宽即采用了上述上、下结构均连接的拼接形式。

  该方案优点是将拓宽桥、原桥之间联系成整体,拼接后桥梁整体性较好。同时,也存在如下不足:拓宽桥基础沉降大于旧桥,由此产生的附加内力较大,可能会使下部结构帽梁、系梁、桥台连接处产生裂缝;上部结构连接处也可能产生裂缝,导致使用功能下降,维修困难,外观不雅。若拓宽桥基础持力层位于坚硬基岩上,基础沉降值较小,新旧桥之间不会产生过大沉降差,该方案的不利影响不显著,可较好的发挥其优势。若基础持力层位于软土地基上,拓宽桥基础沉降明显大于旧桥,沉降持续时间较长,使用期间沉降不易稳定,则不宜采用该方案。

  (三)上部结构相互连接、下部结构不连接

  综合上述两个连接方式的优缺点,形成第三种横向拼接形式。第三种拼接方案的主要优点是:下部结构不连接,拓宽桥与原桥的下构内力相互不产生影响,上部结构连接对下部结构产生的内力影响很小。但是上部结构连接后由于新老桥梁材料特性的差异将产生附加内力,由基础沉降等原因产生的附加内力也使连接部位内力增大。以往工程中,常采用如下措施解决上述问题:为减小拓宽桥基础沉降量,拓宽桥梁尽可能采用桩基,并通过加强地基处理、增加桩长或桩径等措施尽可能减小基础沉降;原桥采用扩大基础时要注意新老基础间的协调性,必要时对原有基础进行加固;针对上构自身产生的较大附加内力,可通过连接部位增大配筋并改善连接结构形式来解决。上部结构相互连接、下部结构不连接方式已在多个扩建工程中采用。

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施工方案3

  1、概述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20xx年初,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设国际旅游岛成为“十二五”期海南省发展的龙头和主线。《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建立一个设施完善、服务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但由于海南发展起步晚,基础差,尤其是近十年来海南公路建设的超常规发展,大量改扩建项目的建设,给公路工程建设带来了较多遗憾,留下了不少质量隐患。改扩建公路的路基稳定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常见病害类型

  根据归纳,海南省等级公路改扩建后路基导致的常见病害主要为以下几类:

  (1)路基沉陷。由于路基工后迅速沉降,致使路面被拉裂,使路面的防水性能遭到严晕破坏,在水和荷载的作用下形成大面积的路基沉陷。

  (2)路面裂缝。由于路基工后不均匀沉降,使路面产生纵横向裂缝,随着裂缝变宽变长,进而形成龟裂、破碎、坑槽、翻浆、沉陷等各种路基路面病害。

  (3)新旧路基结合部错台。填方路段的新旧路基结合部路面出现纵向通裂,进而在裂缝处出现错台,严重时形成路基滑裂面。

  3、常见病害原因分析

  经对海南省内多条改建公路病害分析,发现改建公路容易发生路基病害归根到底是由于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开裂,路基沉陷和新老路基错台等

  病害的发生。产生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有以下几类:

  (1)设计时对新地基处理不够重视

  设计和构筑一个坚实、均匀、稳定的地基,提高地基的抗变形能力,是保证公路路面结构具有良好使用品质的根本措施。地基处理不当是造成填挖结合部路基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旧路拓宽改建工程,对新地基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老路路基沉降基本稳定或沉降缓慢,而新路基如果地基处理不当,工后很快出现沉降,造成新老路基沉降不一致,形成路面裂缝。

  (2)施工过程中填土材料及压实度不到位

  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采用的路基填料不良或者压实不到位,很容易导致新老路基沉降不一致,导致路面裂缝的产生。拓宽路基的压实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3)新老路基结合部的处理不当

  新老路基结合部的处理不当,常常会造成雨水从该处进入以及由于车轮荷载作用下,新老路基回弹量的不同,而逐渐开裂。

  4、防治措施

  4.1设计阶段

  (1)调查阶段

  改扩建公路设计调查时,必须对原有公路路基的稳定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要在一般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对原有公路的状况进行勘探,查明原有路基填土类别、天然含水量变化、稳定状况以及不利季节土基湿度;重点查明老路沿线特殊土质的分布状况,特殊路段需要进行天然含水量、塑液限和膨胀性试验。同时还要对拟拓宽路基范围进行工程地质勘探和水文调查,分析新旧路基之间的沉降变形和边坡稳定的影响程度,确定适合的方案。

  对拓宽路基填筑材料在取土坑或借土场就应该进行土性以及含水量的调查,并严格避免不同性质的土混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与原有路堤的填料相同并合格的土,或比原路堤填料渗水性更强、压缩变形更小的土。

  (2)路线拟合设计

  平面设计时,通常采用的是沿老路中线拟合路线,这就容易导致路基两侧加宽,但两侧加宽往往导致路基施工困难,加宽宽度不够压路机的一个工作面的情况。同时海南的生态环境很好,旧路两侧的行道树经过多年养护运营,景观优美,两侧加宽方案会造成两侧行道树均被砍伐的可能,造成景况破坏,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工程绿化费用。所以在老路拟合路线时,首先要考虑拓宽部位,尽量保证单侧加宽,这就要求原有路中线要有所偏移。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受征地、拆迁、排水防护等诸多条件限制,路中线仅偏移一侧不太容易实现,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多方比较,在路基加宽方案论证中分段给出原路基的不同宽度,提出相应的加宽方案,合理确定路中线偏移或穿越点。

  路线拟合中还要周密考虑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置,如凹曲线底部宜设在涵洞处,超高段不能避开路堑地段时,加深边沟等。

  (3)新旧路基衔接处理

  新旧路基拓宽衔接处理有很多种方法,设计中应推荐采用铺设先进材料的工程措施,通过多条道路实践,目前海南改扩建公路设计中最实用的是挖台阶配合加铺土工格栅方法处理拓宽部位,海南省内常用的设计思路如下图所示。

  图1.路基衔接处理设计(填土高H≤1.5m)

  图2.路基衔接处理设计(填土高1.5<H≤4m)

  图3.路基衔接处理设计(填土高H>4m)

  (4)增设重力式路堤挡墙或反压护坡道

  路基土体在沉降过程别是高路堤段,如地质状况不佳,又受旧路充分利用的限制而不能彻底处理原地基,势必使拓宽路基底部的荷载大于地基容许承载力,地基土发生较大的沉降,路基土在沉降过程中产生向外侧的水平侧向位移使道路破坏,将路面拉裂,从而产生纵向裂缝。增设重力式路堤挡墙减小路基基自重相应减小或增设一定宽度的反压护坡道提高土基承载力将有效控制路堤现象。

  4.2施工阶段

  为了保证新旧路基的结合稳定,以及减少由于新旧路基沉降量不同产生的反射裂缝,结合部位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1)台阶处理

  施工中先采用挖掘机挖除原路基边坡上的灌木及杂草,并清除原边坡表土。在挖台阶时,由路基底面向上开挖原路基边坡,每级台阶底面向路中心倾斜3-4%,开挖台阶与填筑路基同步进行。当台阶侧面变得松散、塌落而不能直立时,改为开挖小台阶。

  在进行分层分台阶碾压的过程中,由于旧路路基在经过多年沉积、雨水浸泡以后,往往含水量较大,在碾压以后往往出现纵向弹软地带,如不处理,同样会影响路基的整体稳定性,需根据土质情况,采用掺灰、换填的方式处理。也可以通过冲击式压路机的冲击碾压,有效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及不均匀沉降,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和均匀性,对保证道路的使用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台阶处也经常采用强夯处理,考虑到原有路基的.沉降量基本为0,而新填路基仍不可避免存在沉降量,当填土至距离路基顶面80-150cm时,切除原路硬路肩路面结构用履带式强夯机对结合部3m范围内进行强夯处理,使之近似成为一锲形整体,确保新旧路基结合部的衔接,这样当新填路基发生沉降时,其竖向剪应力就会部分传递给原路基,从而避免结合部产生严重的纵向裂缝。强夯的层位为路基设计顶面下返80cm,路基顶面下返20cm两个层面。强夯这种动力加固地基的方法,给地基以强大能量的冲击和振动,使地基压密加固,从而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压缩性。

  (2)交通管制措施

  路基施工完后,要开放交通并进行适当的交通管制,让运输车辆通行时碾压新路基,使新路基部分有一个自然沉降的过程,并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期应不少于1个月,沉降稳定后再进行基层铺筑。开放交通,进行沉降观测,是旧路拓宽工程中不可缺少、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是因为公路拓宽路基远比新建公路路基施工条件复杂,施工过程中难免有压实不到位或压实不均匀的地方,只有通过这个环节,才能发现缺陷,并对其进行及时修复。二是因为旧路堤已基本稳定,而新路堤不可避免的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沉降,由于新、旧路堤的沉降量不同,这必然会造成路面结构层的破坏。从以往的拓宽工程质量问题来看,其主要原因就是减少了这个环节,在路基完工后就直接进行路面施工,结果造成质量事故。只有在路基缺陷进行修补和沉降稳定后,才能进行路面的施工,不要因为抢进度而忽视这个环节。

  (3)均衡稳定措施

  路面施工时,如果旧路面作为路基的一部分,尤其在旧路上直接进行路面结构层的铺筑,须对旧路面弯沉值进行检测,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还需注意要求加宽部分路槽弯沉值基本接近旧路面弯沉值,弯沉差值应控制在士50以内,使新旧路基的回弹模量基本接近,这有利于新路面结构层的稳定。

  (4)对旧路路基进行加固处理

  旧路在路面基层及面层破坏以后,由于长期雨水浸泡,导致路床出现大面积翻浆,此时不仅要对路面基层及面层进行全部清理,还要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以防新面层再次破坏。

  (5)用封层土对差异沉降的控制

  在进行旧路拓宽的改造中,往往在新旧路基顶面,根据路基标高,通铺一至两层封层土,以减弱新旧路基差异沉降对于路面造成的应力集中现象,此种方法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效果良好。

  (6)加铺技术

  由于是旧路技术改造,必须对不符合标准的弯道半径进行改造、增加曲线长度,改善行车条件。而在旧路上加铺新基层较难控制到设计高度,其原因是旧路高低不平,其松铺厚度必须随基层深浅不一而进行调整,但实际施工中不容易做到这一点。为保证路面标高和厚度,在做新基层以前,应首先对高低不平的基层进行找平,扫净旧路基层表面,洒水湿润后做找平层,找平层的材料和原有旧路基层的材料相同,用静压碾压密实,这样做过的基层平整度较好,且整体性较好。反之,如果旧路基层高于设计标高,强制性刨去高出部分,其弊有二:第一,破坏了钙化了的硬壳层,降低了强度。其二,刨去了钙化硬壳层以后,即使用压路机压平,也失去了原有光滑面,比原有表面粗糙,当新基层铺筑以后,阻碍混凝土收缩,势必形成裂缝,它不一定在切缝处收缩裂开,而是什么地方阻力大就在什么地方裂开。所以在旧路铺筑新基层,必须认真掌握补强的松铺厚度,压实后一次达到设计标高,不能削削补补,防止上述情况产生,导致基层应力集中产生断板。

  4.3养护阶段措施

  (1)加强路基外排水及坡面排水措施的日常养护,减少新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2)对出现的新老路基搭接处出现的裂缝及时处理,同时增设挡墙,延缓新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5 结束语

  在公路改扩建建设中,新旧路基稳定性问题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也提出了诸多技术措施来减少路基病害。本文对公路改扩建的改造方案在海南省内多条改扩建道路中使用,并在实际使用中有良好的效果,经多条道路的运营使用反馈,路基稳定性得到很好的控制。

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施工方案4

  1、概述

  银川河东机场高速公路位于黄河东岸――灵武市临河镇境内,呈南北走向,起自青(岛)银(川)高速公路石坝互通式立交的主线跨线桥(1号立交),终点K8+000止于银灵吴一级公路收费站南约400m处,路线全长8km。本项目为旧路拓宽改造,利用原旧路路基,路线中线完全沿旧路中线布设,根据路段不同采用不同的横断面形式。

  本次改造按高速公路标准进行设计,采用双向六车道,外加两侧混行车道构成。在对原路进行加宽加铺改造时,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使路面产生纵向裂缝是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在本项目的设计过程中,结合国内路基拓宽工程中应用的处治措施,提出了针对性的综合处治方案。

  2、新老路基结合部处治常见措施

  针对新老路基结合部处治措施,国内工程通常采用复合地基加固、竖向砂井和塑料插板排水、基底清淤换填、旧路路堤台阶开挖、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和加筋土路堤、土工织物防渗和排水、改良土高强路堤和轻质路堤、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防裂层或增大加铺层厚度(针对路面)等措施,常见工程技术措施如下:

  2.1新建路基原地面的处理

  新建路基沉降量中原地面的沉降占的比重比较大,特别是高速公路通过软土地基路段的沉降问题更加突出。现有的处理方法一般有三种:塑料排水板法、以粉喷桩为代表的复合式地基的处理方法、抛石填筑或砂(砾)石换填。

  2.2新建路基本身压缩变形的防治

  通过大吨位振动压路机、冲击式压路机来碾压土体以及增加碾压遍数来减少土体自身孔隙率,增加路基压实度,减小路基自身压缩量;填筑CBR值较好的土体材料如碎石土、砂砾等;铺设粉煤灰、石灰处治层等轻质路基。

  2.3. 新老路基的土体衔接处理

  采用台阶式碾压方式,并铺土工格栅、加锚杆等措施使新老路基有效形成整体。

  3、新老路基结合部处治技术研究

  路基拓宽处理后,在结合部位沉降量不一,产生一定的沉降差值,这样不可避免地在结合部位产生沉降差值突变,由此产生的集中应力导致道路产生纵向裂缝。因此,需采取各种处治措施,以减少新拓宽路基的沉降量,进一步缩小新老路基的沉降差;同时加强新老路基的衔接,并保证路基的填筑质量,用来减轻新老路基性质差异所产生的危害。

  3.1地基处治

  对于低路堤,当地基土并不是十分软弱时,新拓宽段地基部分可以按一般路基要求执行。在路基填筑时如有必要可铺设土工布或土工格栅,以加强路基的整体强度及板体作用,防止路基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反射裂缝。

  3.2新旧路基衔接技术研究

  新拓宽路段相比老路段有大的多的沉降量,这是导致路面纵向裂缝的主要因素,而结合部位处理不好、结合带强度不足也是导致纵缝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采取特殊的处理办法,加强新老路基的衔接:

  (1)清除原路肩边坡上草皮、树根及腐蚀土等杂物。

  (2)原有路肩质量较差,达不到设计要求,将土路肩翻晒或掺灰重新碾压,以达到质量要求。

  (3)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中对新老路基衔接的要求开挖台阶,而且台阶的数量尽可能多,为新老路基的衔接提供更多接触面,更利于新老路基的'结合。在部分填方较高的路段采取逐步开挖的方式施工,同时做好排水与安全防护工作。

  (4) 严格控制新老路基结合带的压实,对新老路基结合带用打夯机分薄层填筑压实。必要时可采用冲击碾压加强压实,实践证明冲击碾压可以提高新老路基的压实度,对加强新老路基的结合和减少其不均匀沉降非常有利。

  (5) 在路槽纵向开挖的台阶上铺设跨施工缝的土工格栅,加强新老路基的横向联系,减少裂缝反射。土工格栅的宽度不应小于2m,且跨在老路基一侧的格栅宽度应为其总宽度的1/3~1/2。

  4、综合处治方案设计

  针对机场高速改建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路基拓宽工程中应用的处治措施,提出了针对性的综合处治方案。

  (1)方案1:台阶开挖+土工格栅

  低路堤的沉降较小,因此通常可以不采用特殊的处治措施,直接开挖台阶,如有必要可跨接缝设置土工格栅。

  (2)方案2:天然砂砾+土工格栅

  当地基土较软弱时,为加快地基排水固结,可在新填路基底部铺设砂砾,并相应设置土工格栅。

  (3)方案3:天然砂砾+土工格栅+轻质路基

  由于高路堤本身的压缩变形较大,同时对基础压力也较大,因此,适当用轻质路堤来代替普通填土,对于降低沉降量非常有效。

  方案1和2可应用于低路堤路段,方案三适合于地质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采用粉煤灰等轻质填料填筑路堤,从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上来看,是老路加宽方案中较为理想的一种处治措施。

  5、结束语

  由于银川机场高速公路在改扩建工程中,对新老路基处治方案进行了重点研究,针对不同的条件采取了针对性的处治措施,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项目的一些新老路基处治方案值得类似项目参考和借鉴。

【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施工方案】相关文章:

关于道路改造的通告通用03-08

道路工程施工通告01-01

道路工程施工通告11-17

农村道路提升改造的简报(精选9篇)11-17

消防改造方案03-18

消防喷淋改造方案03-20

农村道路提升改造的简报范文(通用7篇)11-25

道路工程施工通告9篇[热]07-20

道路工程施工通告(精华6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