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工程开工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单位工程开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单位工程开工报告1
一、工程概况
本桥位于贵定县东外环,为跨东门小河而设;该桥设计2-13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空心板桥,桥梁与河流走向正交。本桥起点桩号:K0+015.564,中心桩号:K0+0.29.284,终点桩号:K0+043.004。
上部结构采用13米跨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结构简支,桥面连续,全桥2孔一联,共一联,分为左右幅设置;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圆形多柱墩,桥台采用桩柱式桥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基础。在桥右处各设置一道60型伸缩缝,全桥共设2道伸縮缝。
二、施工依据
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相关合同与协议;
2、本工程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纸及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文件;
3、国家、交通部、贵州省现行的规范、规程、标准、强制性条文等;
4、现场踏勘及调查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及相关参考资料
5、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各专项施工方案;
(一)施工组织与管理
1、在开工之初,就明确了确保本工程项目为优良工程,单位工程一次验交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8%,杜绝重大质量事故,争取工程施工质量一次成优的质量目标。建立了质量责任制,根据公司相
关的管理办法把质量工作落实到各个职能人员和各个工作岗位,各行其职,各尽其责,对工序和工程负责到底。
2、抽调一批项目骨干组成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及管理班子,落实经项目经理负责制,选调业务素质高,施工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
3、强化创优意识,在全体管理和施工人员中开展创优目标教育努力使创优目标活动深入人心。
(二)技术管理情况
工程开工前,组织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审查设计图纸,进行图纸会审;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报公司总工程师及监理单位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在每个单位(子单位)工程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施工员向施工班组长进行质量技术交底。各班组长负责在每天作业前向本班职工进行施工交底,严格执行技术质量保证措施。项目部制定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和技术资料管理制度,保证有关技术工作正常运行。
(三)质量管理制度
1、制定了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加强过程控制和工序管理,实行“三检制”,及时完整地做好了质量记录和验评资料。
2、执行公司综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和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来明确质量责任。
3、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把原材料复试和成品、半成品质量检验关,严格控制工序质量,严格实施隐蔽工程验收,每个单位、分项
三、本工程主要使用的测量仪器
本工程主要使用的测量仪器有拓普康GTS-332N全站仪、索佳-C300水准仪,各项出厂合格证资料齐全;部分按规定,送陕西省国家测绘局测绘仪器计量检定站检测,均在有效鉴定期内。施工测量放线,由专职施工员严格按照施工定位轴线图和施工图放样。自检合格后,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质量员、施工员等进行定位轴线的复核,经复核无误后再报监理工程师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轴线位移和标高引测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施工工艺
四、地基与基础工程
严格按照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
1、轴线、桩位测量复核根据施工图及测量有关资料放线定桩位,会同监理及有关人员对轴线、桩位进行测量复核。经复核确认轴线、桩位正确无误,并安排进行下道工序。
2、护筒制作和埋设,护筒采用了8mm厚的.钢板加工制作,其内径比钻头直径大100mm。护筒顶部高出地面0.15~0.3m。在埋护筒时,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粘土填实,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偏差符合规范要50mm。护筒埋设深度1.5m,并保持孔内泥浆面高于地面水位1.0m以上。
3、泥浆制作及其性能要求,开孔时使用的泥浆采用了优质粘土制作,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2~1.3;当钻孔至粘土层时应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1.3。
单位工程开工报告2
一、建筑市场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少数施工企业法律意识淡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操作规范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规范了施工企业施工技术和质量的管理,但一些施工企业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因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在施工中主观上违反操作规程,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
2、 施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素质问题。
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因素在起主导作用,这体现在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上。但就我国目前建筑业的现状来看,这两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建筑业管理人次缺乏,同时由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缺陷和不完善,带来了大量的管理人才的流失;其次,施工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偏低,大部分是农民工,几乎没有受过建筑技术的专业培训,这样就无法满足建筑管理水平提高的客观要求。
3、质量方针和目标欠明确,质量管理工作存在认识上不足。
一些建筑企业,缺乏明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一旦在建筑工程质量上出现了问题,多半会互相推卸责任。同时只会针对问题本身进行被动补救,却没有在根本上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无法真正的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明确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按资质等级承担相应的工程任务,不得擅自超越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包工程;必须依据勘察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精心施工;应当接受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实行总包的工程,总包单位对工程质量和竣工交付使用的保修工作负责。实行分包的工程,分包单位要对其分包的工程质量和竣工后的保修工作负责。
三、健全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施工单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第一,开工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针对不同工程的各自特点,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研究完成施工技术上的改革和创新,以保证该工程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第二,认真分析和熟悉施工的图纸,并和设计单位一起做好图纸会审;第三,要完善建筑原材料的验收检验程序,严格履行有关原材料二次化验程序,一旦发现问题,坚决更换;第四,在施工技术方面,项目经理、工程师必须对施工人员和各专业班组进行工序上的技术质量交底,关键部位,着重强调,同时,对质量要求较高的工程,要严格审查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优胜劣汰,在操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上保证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
四、增强质量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1、培养管理、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
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的培养。施工项目是由人来操作的,人是第一要素。企业应根据不同层次施工人员采取不同的激励机制,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四方面确保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具备相关的能力和意识。要加强对完成的分项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解决,并且要做好处理和记录,尽量在后面的工序中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2、 建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工程质量的优劣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建设单位、监理公司的现场监管、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质监站)的宏观管理、施工企业的生产管理等。但是,施工企业自身的监管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质检机制和质量监管体系,现行的机制主要是项目质检员长驻工地监督施工质量,公司质检员巡查项目质量情况,公司质检科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验收。这样一个三级管理、层层负责的监管机制,是企业对工程质量把关的主要途径。
3、 定期抽查,重在预防。
施工管理者要定期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抽查,发现问题要集中起来进行分类和归纳,并在定期召开的质量管理会议上,对所查出的质量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针对此类问题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从而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发现质量隐患和问题。
4、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材料质量控制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材料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好供货厂家,就可获得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资源,从而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这是企业获得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
(2)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的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的占用量,按质、按量、如期地满足建设需要,是提高供应效益,确保正常施工的关键环节。
(3)正确按定额计量使用材料,规范材料限额仓储管理和发放工作,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是确保材料质量、节约材料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必须要把好质量关,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检查力度,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和质量意识,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治在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工程质量问题,促进我国建筑行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