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通用20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红色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 1
前言
在中国共产建党102周年之际,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对各系、班团支部、各学生组织进行了一次主题为追寻红色印迹、践行青春使命的活动,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于是我在xx年8月10号前往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昌堡景区寻访。
调研方法:
亲身探访
调研对象:
永昌堡
永昌堡介绍:
永昌堡,明城堡,俗称新城。建于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位于温州市龙湾区永昌镇。明代,温州沿海备受倭寇侵犯,永强抗倭首领王沛、王德叔侄牺牲。当时由王叔果、王叔杲兄弟会同族中父老费时13个月捐金7000余两修建而成,用于抵抗倭寇入侵,是当时沿海重要的抗倭重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团结抗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怕牺牲的高尚情操。城堡呈长方形,南北长738米,东西阔445米,周长2366米,城墙高8米,基阔4米。用石块斜垒,中夯土。城外环护城河,城内凿有二渠,居民分住渠之两岸,井然可观。该城墙已部分残缺。1982年修复南北城门两旁城垛及城楼。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实践感悟:
通过这追寻红色印迹社会实践,我不仅欣赏到了永昌堡的自然风光,沉淀的`历史记忆,没有这里的英烈,就没有我们和平的生活,没有他们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我们小康社会。通过这次红色之旅,使我收到了深刻的教育,认识到了作为现今的一名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懂得吃苦耐劳,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作为一名院团委干事的我,更加知道要服务学生。在今后的工作里我会努力成为一名负责任、顾全大局、把创新精神和扎实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优秀学生干部。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 2
社会实践目的:
为了解红色教育基地的革命历史,加强与过去红色记忆的联系,本团队于8月30日前往湖南省宁乡县刘少奇同志故居,追寻革命伟人的历史足迹。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党政军民共同创造的极具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实践中,红色文化也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的重要精神力量。
就高校而言,应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用红色文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因为红色文化自身具有的真实性、鲜活性、激励性、历史性等特点,注定了要比传统意义上的理论教材更加生动,更能够让大学生广泛接受和认可,尤其是将红色文化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更能发挥教育作用。比如,临沂大学实施了“红色育人工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沂蒙精神”这一“红魂”,进一步拉近了大学生与红色文化的距离,起到了“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实践内容:
为对本次实践活动有充分准备,我们事先查找了有关刘少奇同志的生平信息,以及故居所在家乡。
1、刘少奇生平介绍:
(1)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少奇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980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五中全会为恢复他的名誉作了专门的决定。他的主要著作收入了《刘少奇选集》。
(2)主要成就:他在制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针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0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为新时期的发展和党的建设规定了方向。1959年4月,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六十年代初期,中国的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困难,刘少奇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参与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措施,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从1963年到1966年,他先后到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塞、越南、朝鲜、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2、刘少奇故居
了解了这些信息后,我们先规划了去花明楼的时间和基本路线。
8月30日早晨,从长沙芙蓉区出发,向东南方向经过岳麓区大约1个多小时的路途到达花明楼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一路上,绿树掩映,青色的柏油马路隐去在一座又一座的山后面,时不时看到人家坐落在那一片绿色中央,周围是农田水塘,一派烟火气息。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刘少奇同志的故居是否也是这样一处佳处,也不仅遐想,刘少奇同志是否也曾在返乡的途中,做着车,看着这同样的风景云烟。
到了之后,一个高大的“刘少奇故里”的门楼老远就能看到。走进大门就是一条宽阔的台阶,中间一条翠柏生气勃勃,两边高大的松树象列队士兵庄严肃穆。顺着台阶向上,一尊高高的刘少奇全身铜像立在高处,既非常伟大,又显得和蔼可亲。铜像广场上刚好有高一的新生,身穿迷彩制服,在刘少奇同志的雕塑前宣誓。绿色的迷彩服,炎热的夏天,身旁还有无数同样瞻仰雕塑的游人,这一切庄严的凛然肃穆。
向前走过一个山坡,转过一个弯,前面是一幢高大的建筑,挂的匾额是“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走进纪念馆里面布置着刘少奇从少年成长到从事革命工作数十年的历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刘少被打成叛徒、工贼、内奸,修正主义分子。一个共和国的主席要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毫无作用时的无奈。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形势下,1968年10月,中央八届十二中全会表决通过“对叛徒、工贼、内奸刘少奇进行审查的决定”时,时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中央委员的陈少敏没有举手同意。还有长春市干部史云峰在街贴出为刘少奇平反的传单。还有被关在狱中的辽宁女干部出要纠正强加给《论共产党员修养》的错误的罪名。还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刘少奇冤案进行平反,为刘少奇召开追悼会时,邓小平拉着王光美的手说:“是好事,是胜利。”
参观过刘少奇纪念后,就是参观刘少奇故居。一幢黄土墙青瓦顶的普通农房,门前一个清澈的池塘。门上横挂着1980年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刘少奇同志故居”匾额,故居内的床是传统雕花木床,房间众多。随着人流穿过一道又一道的`门,就这样把刘少奇少年时期的时光一一缅怀。
总的来说,最令人影响深刻的是故居里其中一间屋子陈列的刘少奇同志穿过的雨衣雨鞋,还有纪念馆里摆放着的他生前穿过的棉裤,破的让人心酸。
实践结果:
大家在参观的同时向讲解员虚心请教相关革命历史,瞻仰各种革命文物,仔细观看承载红色记忆的珍贵历史照片,为接下来的讲解志愿服务做充足的准备。之后,实践队员充分利用馆内大量图片及其文字标识,发挥自己对历史的了解为参观游客展示了一幕幕鲜活的历史场景,使大家重温了红色革命经典。在我院实践队员的解说下,大家驻足瞻仰,流露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参观后,很多人对中国传统南方故居有了大概了解,对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一定认知。
本次参观革命遗迹的活动有利于在大学生心中树立和发扬革命的宝贵精神,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
最主要的是了解到刘少奇同志坚忍不拔的品格,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所付出的的艰辛努力,领略他的个人风采与魅力。
实践总结和体会:
刘少奇故里景区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功能日趋完善,把刘少奇故里景区打造成享誉中外的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和修身养性的精神家园。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外部交通环境不优
作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日均接待观众6000人次以上,年均接待海内外观众超过200万人次,便捷的交通成了少奇故里景区对外开放的首要条件,目前有三大问题值得引起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二是公交线路是空白。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目前尚无市县公交车辆运行,迅速开通省会长沙城区至花明楼景区的公交线路迫在眉睫。
三是急待修建景区汽车站。从花明楼镇往返宁乡和长沙的社会客运车辆在景区和集镇乱挺乱靠,严重影响了景区和集镇的交通秩序。零散游客和农民兄弟往返花明楼无处候车,雨雪天气更是苦不堪言,请求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按照有关政策尽快在花明楼镇选址兴建汽车客运站,使人民群众出行便捷。
2、事业发展资金不足
按照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出《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精神,少奇馆主动提前在3月18日正式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免费开放后,按政策规定由中央财政全额补偿的门票收入至今尚未到位。
3、教育功能设施有待完善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虽然宣传教育设施初具规模,但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网站建设落后,数字虚拟博物馆建设势在必行。二是宣传教育仍然停留在开门迎宾的传统模式,流动展览馆的建设大势所趋。要通过流动展览的形式走出馆门,走向社会,把少奇光辉思想和不朽精神送到社区、工厂、部队、学校、工地、乡村。三是面对成倍增长的客流和错宗复杂的安防形势,安检设施必须增设。
总的来说,对于红色教育,光是参观红色故居是不够的,要将红色精神一代代传递和发扬。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 3
前言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之际,我跟父母商议进行一次缅怀革命先烈的红色之旅,一方面锻炼自己独生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党的支持与热爱,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于是在20XX年8月1日前往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山根据地景区游览。
实践方法:
亲身探访
实践对象:
革命老红军
实践的问题:
老红军对当地的影响
一 、实践的原因
(一) 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作为一个独生子女,自小就生活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中,心无牵挂,手不劳作,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少有机会自己独立生活,就连现在身在青岛上学,也是月月回家。
(二) 缅怀革命先烈,强化爱国意识。
人人都说90后的孩子是毁了的一代人,我认为这很片面,我们并不是不爱党不爱国,只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高度流通发达的时代,接受了方方满面或是好的或许是不好的东西,但我们骨子里是充满激情与斗志的,我们决不允许别人看不起或辱骂中国,一点都不行。就像父母跟孩子一样,我们可以埋怨父母这不好那不好,但别人却不行,别人说我们的父母不好我们会疯。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总是用最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 了解在社会主义社会下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以及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方式,农业经济的转型了解红军在当地的经历,关于红军的一些民间传说,红军是怎么样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的。
二 、实践内容
此次我共去了夏蔚、双山、王庄、大战地、云头峪五大景区。景区内东、西方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众多:中共山东分局旧址、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及孟良崮战役陈毅指挥所旧址、百年天主教堂、圣母山圣母堂、沂蒙红嫂园、民俗支前村、沂蒙山纪念馆及根据地广
场等景点融教育、爱国、休闲、参与于一体。令您体悟战争的残忍,珍惜和平,爱好和平。同时感触异国情调,欧洲风情。景区不仅可开展“红色之旅”,自然、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崮崖众多、农业观光资源丰富,是人们理想的旅游之地。
三 、收获与感想
这次往沂蒙山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学习再学习革命先烈的那种英勇无畏舍家为国的崇高精神,在思想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生活上上不断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勤于学习、树立为广大人民服务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精神。
革命烈士们为了解放广大劳苦大众,建立新中国,毫不吝啬地现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在人们口中代代相传,教育着在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我们要忆苦思甜,居安思危。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是用红岩勇士们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我们今后的好日子,更需要红岩精神作信念支柱。
缅怀先烈,抚今思昔,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有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无数革命先烈,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上下求索,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英雄儿女中王成那“为了胜利,请向我开炮!”的豪迈呐喊;在军阀铡刀前毫无惧色的刘胡兰;在中国救死扶伤的白求恩;为了不被敌人发现甘愿被火焚身的邱少云等等。正是有了他们的崇高,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战争的`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的机会。一直以来,先烈们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我们身边不断涌现。“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口号已然响起,行动就在眼前,让我们以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端正人生态度,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确定正确的方向,秉承先烈们的精神,将它们发扬光大,继续传承下去!
五天的旅行,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可足够我受用一生。沂蒙人民热情淳朴,忠诚老实,尽管生活上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在这片沐浴在革命精神的土地上,困难仿佛都变成了大家伙儿前进的动力:越是困难越是艰苦就越要往前走。我想这也是当年老前辈们的信念吧,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信念支撑,才能呈现出现在这般繁华的不断前进的中国。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 4
实践主题:
走访红军老战士,关爱红军老战士。
实践时间:
20xx年1月23日至20xx年2月1日
实践地点:
x县澧澹乡x村
实践人员:
王霞及当地的村民
实践方式:
实际当地走访
实践内容:
询问老红军们以前所经历的一些事,与老红军们交流一些他们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生活的感受;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一,调查资料
我在准备进行调查之前,我调查了一些与红军抗战相关的书籍,如《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国新西北》和《长征行》等等。其中《长征行》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史和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您要知道红军长征的传奇故事吗?您要感受红军长征的悲壮历程吗?您要体验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吗?您要探究红军长征的重大事件吗?您要破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谜团吗?著名学者石仲泉的《长征行》告诉您:历史,不能遗忘,也不容遗忘。
70年前长征擎起的熊熊的革命火炬,没有随着长征结束而熄灭,它一直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炽烈地燃烧着,随着历史的发展将会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利用五六年的时间,重走了红一、红二方面军的全部长征路及红二十五军的部分长征路,对主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重要历史人物的重大活动情况作了深入细致的探究和分析。本书记述了沿途的民风习俗、礼仪服饰、饮食特产等,汇集了大量第一手珍贵图片。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很多关于长征发生的事迹,而且让深刻的了解到当初抗战期间的不易,所以我们应当更加尊重红军老战士。
二,调查结果及问题
通过这次的实践调查,我知道了以前有参加过红军的老战士们他们都已经上了年纪,他们现在的生活都会有些不易即使社会或国家有对红军老战士们设立了一些优惠政策。但是有一些是无法弥补的,如:有些老战士们的老伴去世了,他们的子女们有常年在外工作,没有人能与他交流,常年孤独寂寞;也有些老战士们的生活现在不能自理,只能依靠子女们,但子女们却又有些忙于工作很少会回家,因此只能找来保姆,是老人们按觉不到家的温暖;有些人没有子女,其只能一个人靠着社会和国家的帮助生活等等。还有些老兵非常的怀念以前当并抗战杀敌的时光。
三,调查分析
在这次实践调查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如:虽然现在的人均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老红军们并没有因此而感觉到比以前幸福很多,因为他们现在很怀念当初与战士们一起英勇杀敌的日子。他们觉得与战士们在一起唱着军歌,吃这粗粮,杀着敌人随然环境很艰难条件很苦,但是那时的人心底很自然很朴实,不会有太多的杂念。他们都觉得抗战期间与战友们在一起是件很幸福的事。我觉得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情的原因是,现在社会不断发展,经济不断进步,很多人的内心都不在是那么的自然纯朴,反而他们的双眼和内心让金钱给蒙蔽了,现在我国很多的.优良传统也都慢慢消逝了。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所以,现在的人们应当看轻金钱的地位,要保住我国的优良传统。让老红军们能够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四,建议
现在的老红军们很难感受到人性的温暖,造成其的根本愿因是人们被金钱蒙蔽了双眼,不顾违背了自己内心原本的声音,然后在就是二女们都忙于自己各自的事业,从而忽略了自家老人的内心的孤独的感受。因此,我觉得,我们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应当担起一些重任。如:学会看清金钱在内心的地位;学会与老年人交流让他们在内心感受到快乐;经常组织一些公益的志愿者活动,走访一些福利院,帮那里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他们感到身心愉悦。然后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多向身边的人宣传最老爱幼的优秀美德,使我们的身边都充满爱。
六,结语:
通过对这次的实践调查,我对红军的故事了解了不少,我知道了他们内心的感受是孤独的当没有任何他们一起聊天说话时,我知道他们十分渴望团圆。我知道我在这次实践调查后,我有一个任务就是以后多陪陪老人家多和他们说说话聊聊天,多替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使他们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 5
暑期我们院学生会秘书处“踏红色足迹扬革命精神”实践小分队组织了一次意义深刻的红色之旅——察哈尔烈士陵园之旅。我在革命先驱的墓碑下庄严的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我也献上自己手中的鲜花为这些为中国事业而献身的革命英雄表达我的悲痛之情和敬佩之意,并清扫陵园卫生,在烈士陵园我还进行进行社会调查与游人进行交流,来弘扬民族精神。
关键词
红色之旅,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交流调查
实践背景
察哈尔烈士陵园位于张家口市桥东区陵园路,是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烈士而建。陵园占地约15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革命烈士纪念塔、骨灰堂、牌坊等。纪念塔高31米,塔身正面有“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大字。纪念塔正厅内安放着一尊一米多高的银质革命烈士纪念鼎。在墙壁上记录了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6703名烈士的英名。紧紧围绕纪念建党102周年,响应院团委组织全院青年学生开展“追寻红色足迹”系列活动的号召,组织探寻红色遗迹活动。
实践目的
引导青年学子走进革命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结合学习党史的研究课题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在活动过程中开展各种志愿服务。通过组织亲身体验,提升对党和国家的朴素情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在增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学习并弘扬民族精神。
实践主题
传扬民族精神,服务革命老区
实践内容
我这次社会实践的内容是:
(1)游览烈士陵园,缅怀先烈,激励自我。
(2)清扫陵园内的卫生,为烈士扫墓。
(3)同老革命老前辈进行交流,学习民族精神。
(4)和游览陵园的游客交流,调查游陵园人的想法。
详细实践过程
庄严而气氛沉重的烈士陵园,没有太多的修饰,就像是烈士们的情感一般,对待我们中国的亲人柔情似水,对待敌人坚强不屈。我缓缓而进,脚步轻而迟缓,因为怕打扰到这里安息的英魂,因为感染到了这里沉重的气息。
我手持鲜花,在碑前默哀三分钟,之后献上我的花,以表达我心中的哀思之情和崇敬之意。我在这里宣誓,我的精神饱满而充实,我的誓词掷地有声,我的宣誓是那么的坚定而勇往直前。步入墓区,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缅怀死难的烈士们。一位位烈士的图像出现在我的面前,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斗争过程。为了人民他们抛头胪洒热血勇往直前。为了祖国,他们舍弃小家为大家,才换来了今天人民的安宁。
历史举起如椽的大笔,在这块热土上谱写出抗敌御侮、气壮山河的光辉篇章;书写下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这块英雄的土地,凝聚着先烈们不屈不挠的高风亮节和爱国情怀。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生活在和平、民主、安逸的社会主义环境中,我没有理由不去捍卫千千万万英雄节兵们用鲜血拼下的国土;我没有理由不为祖国的富强壮大尽自己应尽的责任;我更没有理由忘记我们伟大的建国先驱。
在瞻仰了烈士墓后我开始清扫园内卫生,主要工作是去清理园内的杂草和废纸果皮等垃圾。在炎炎烈日下汗水很快湿透了我的衣服,但我没有喊累,也没有因为炎热的天气而停下手中的活。因为在这样神圣的土地上,我的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动力。长眠于此的烈士们,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只是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做点什么。
实践中我有幸遇到了几位老党员老干部,和他们进行了交流。老人兴致勃勃的为我讲述了自己的抗战经历,并为我讲起来耳熟能详的董存瑞炸碉堡等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在老前辈们那里学到的不仅是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建设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我愿意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老区人民送去爱心、送去温暖,表达我的爱戴和无限崇敬。其中还有一位是咱建院退休的老师,虽然年过七旬还是精神抖擞地为我介绍了烈士陵园。
随后我又开展了我的`小调查活动,通过和游客们的交谈来传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同时对游客的想法进行调查。不仅服务了广大游客,为他们讲解有关先烈们的事迹和历史,得到了广大游客的好评,而且为陵园的建设收集了不少宝贵意见。
结束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站在新的历史平台,通过此行我切身感受到新时代脉搏的图腾,感受到我们党今天所取得的丰功伟业真是来之不易。然而,我在感慨前人的功绩之时,不能一味的只回忆过去,毕竟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应该以实际行动来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人民做贡献!然而,我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我需要一个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党来领导我,给我指引前进的方向,而这个政党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踏红色足迹,我寻到的是先烈们永垂不朽的精神;扬革命精神,我看到的是祖国光辉灿烂的明天!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 6
实践目的:
通过寒假休息时间参加社会实践,缅怀革命烈士。熏陶爱国情操。增强历史责任感。了解身边的伟大人物,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实践主题:
参观萧克将军故居
实践内容:
当我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第一次知道有他这个人的时候,是我在我上初三的时候。而我正真去了解他是在大学,或许如果没有这次的作业,似乎我也会和这位英雄“无缘”。他,是一名军人,确切的来说是一名解放军人。
那是在我初中毕业择高中,我们县的第一中学为了招生就发给了我们一本介绍书,书本上介绍了好几个算是有名在那个学校毕业的牛人了,记得有写<芙蓉镇>的作家古华,世界冠军邓建英,还有一名军人叫萧克等等……还有其他人倒是不记得了。也是那个时候开始留意到我们家乡居然有这么一个人。里面放了一张他年轻时当兵,和一张来参观学校的黑白照片。当时的我就是被黑白照吸引到了。我想想知道他在的年代,有我这个年代不可能发生的,不知道的许多新鲜的事。
初中毕业了,当然也顺利来到了这所高中,进入大门往左走便是我熟悉的字眼陌生的人的名字<肖克图书馆>。
高中三年的时间里,我却没有注意到这个似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了解他,我也是在同学口中听说萧克的故居就在泮头那,好老的房子,还有照片……我也是听说,由于学习紧,加上不是特别感兴趣,也就没有去过他的故居。
就在我大一的寒假,我决定去一趟肖克故居看看。那是一个不大的村子。我清早早早的起床,打扮好,怀着一颗兴奋激动的心情。和已经早就约好的朋友。在县里坐上去泮头的公交车,也很是方便。
车一路在行驶,一路在想象他的故居是个什么样子,黑黑的老房子?老式的砖瓦房?里面的摆设应该是旧中国的陈设?里面有几个房间……望着窗户外面一直在脑中想象着这些画面。或许在我身边的朋友也在想象吧!
车一直在挺进,我的心一直在靠近。进村后,向我们走来了一个背着锄头的农民,像是是去锄草。于是我们便问道,“这位大叔,您知道萧克故居怎么走吗?”他说“你们都是学生吧?”我们回答“是,我们和几个朋友来看看”他说“那好,我正要从那里路过,顺便带你们去吧!”我们心中在暗暗欣喜。一路上在给我们介绍那个萧克故居,里的。有照片,和摆放的桌椅板凳。说那里都是老房子了,因为房子老化,政府不断在出资维修,湖南省都发了文物表彰呢?说着乐呵呵的。又说到了他的生前,可是将军呢,带领解放军们打战,担任过师长……一路上说了许多有关于萧克的事迹。说着说着,便到了,老乡说“就到这了,你们自个进去吧,参观的人偶尔还是有些的,那我先去咯”我们说了声谢谢,我心中还在暗自在想,乡下的人就是热情,朴素。他便是乐呵呵的,背着锄头沿着小道走了。
站在故居前,门是老式旧旧的门,有些古色气息。故居前面的塘挺大,水也清澈的,倒映着对面的屋子,很是漂亮,有种乡村宁静的感觉。当我们走进这个古色古香的大门是,进入便是一个塘,像是一个祠堂,里面有桌椅板凳,墙边自然是少不了各种照片挂着,黑白照,加上房子的陈旧感,更显得房子的古色。与房子主人当年的气派,与艰辛的抗战经历。
当我再走进,便是墙上的他照片下的简介让我耳目一新,让我更了解到了他。
萧克(1907——2008年),原名武毅,字子敬,乳名克忠,出生于1907年7月14日,湖南省嘉禾县人,当代军事家、军事教育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和第一政委。1927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担任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主编百卷巨著《中华文化通志》。2008年10月24日12时51分,萧克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2。
他也会文学创作,些了一篇小说,著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朱毛红军侧记》、《中华文化通志》、《萧克回忆录》、《萧克诗稿》、《浴血罗霄》等作品。其中,《浴血罗霄》获1988年茅盾文学奖荣誉奖终。1937年5月动笔到1939年10月萧克将军写出了长达40万字的小说初稿,书名暂定为《罗霄军》。在随后的四五年中,萧克先后做了三次大修改,多次小修改。
这个与我学校里的那个图书馆前高立的塑像下的介绍一样。看完了这段介绍,便是更觉得他算是个非常厉害的人。
有点让人感觉是文武双全的人,人的一生很短暂,生命很脆弱也很坚强。他用他的文章和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浴血奋战,什么是活到老学到老。
看着这些,油然而生出一种敬佩之情。就像我们县城里的烈士碑一样很高大。
当我走出肖克故居,走在归程的路上,在车上不时望着外面,不时望着手机,问自己能干什么?我应该做什么,生我养我的土地啊,你还记得我吗?不像肖克让人,刻骨,也没有丰功伟绩,也没有拼搏青春,我应该要好好反省自己该做什么?在车上一直也在思考“这些革命英雄他们在天上知道后人的.缅怀与向往吗?”
实践成果
人们总是说:新一辈的幸福是老一辈人用鲜血换来的,是的我们的幸福是由老一辈的血肉换的。所以我们更应该缅怀他们,不一定重新走走他们的路,也不一定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现在,只要我们背负着时代发使命,便是对先辈们最好的回报。
实践体会
有了这次的亲身体验,让我更加的感受到革命烈士当年的辛苦与我们当代生活的幸福。我们应该更少地去抱怨,是他们的奉献,铸就了今天的我们的美好。通过这次实践,鞭挞了我们新一代把更多的精力去奉献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做好自己现在能够做的事情。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 7
实践目的
(1)走访家乡红色景点,了解当地红色景点宣传建设现状;
(2)对红色景点保护及建设提供建议,并进行宣传助力。
实践背景
我的家乡是江西抚州,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深厚的红色历史。为了了解家乡红色景点宣传建设现状,开展了此次实践走访,寻找散落在当地的红色印记。
抚州临川,是我的家乡,也是一片充满故事的红色热土。抚州地处江西东部,当年既是中共苏区的北大门,也是数次“围剿”的主战场。毛泽东就曾率红军八进抚州,当行军至抚州广昌县时,他在马背上吟出了《减字木兰花·广场路上》。还有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此开展过革命活动。几十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无数彪炳春秋的感人事迹,在这片红土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抚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无数英雄儿女为建立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不同历史时期,抚州这片红土地共有9400余名烈士为了革命事业而献身。时光流转,烈士英魂早已与抚州的青山绿水融为一体,称为赣东人民永远的骄傲。
实践内容
这次红色遗址及红色景点调研,我主要就近参观了抚州市烈士陵园、李井泉将军故居两处景点。
参观的第一站首先是来到了抚州市烈士陵园(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钟岭街道办事处),这是抚州市唯一一处具有较大规模的安葬革命烈士遗骸的场所。2003年经抚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为抚州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抚州市烈士陵园
抚州市烈士陵园褒扬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牺牲的烈士近10000名,烈士陵园建筑由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墓区、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广场四部分组成。其中,陵园中央高耸的烈士纪念碑最令我印象深刻。
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初建于1999年,后于2015年重修,高度达19.49米,象征着抚州城解放于1949年。整块碑由碑身和碑基组成,碑顶有一颗红色五角星,从上至下碑身逐渐拓宽,碑的正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纪念碑下面的碑基,是一座“百万雄师胜利渡江”浮雕,描绘了在不同历史时期,无数抚州英雄儿女视死如归,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勇敢牺牲的画面。在碑基的西侧,刻有《抚州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
接着,我们来到了抚州市临川区唱凯镇仓下村,参观老革命家李井泉同志的故居。
李井泉故居
参观合影
李井泉(1909-1989),江西抚州临川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历任红35军、独立3师、红21军、红二方面军二军司4师政委,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0师358旅政委、大青山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晋绥联防司令部秘书长、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绥分局书记建晋绥军区政委、二十兵团政委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四川省政协主席、西南局三线建委主任。是中共第八、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李井泉生平介绍节选
来到村子里,随便询问一个路人,他们都会很热情地为你指路,跟你聊天。现在的村子里留下的大多数是年纪稍大的老人,连小孩子都很少见到。但是当跟他们聊起红军、聊起革命,爷爷奶奶们眼里就像突然有了光,滔滔不绝地讲起当年的故事。从和爷爷奶奶的攀谈中了解到,他们那个年代的老人大多当过兵,有的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有的还讲起了他们曾经看守监狱(罪犯集中营)的趣事,眼神中满是骄傲和自豪。
真正走进李井泉同志故居,看着那间简陋的居室、那张粗糙的躺椅,还有门口红红的对联、墙上贴着的门神……带给我的是震撼、感动和亲切。通过这质朴的老宅,放佛走进了主人的那段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走进了那页硝烟滚滚的红色历史。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实践结果
通过这次实践,我再一次了解了自己的家乡,重温了红色革命精神,也深深地为家乡、为革命先辈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次实践,也让我意识到在家乡,仍有很多红色遗迹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保护。这些承载着红色记忆的遗迹和故事,不应该埋没于乡土,也不应该随着老一辈人的离开而逝去。
为了保护红色遗迹,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
(1)注重深挖红色资源,活化红色基因。要立足低区特点,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创新传播载体,使红色基因活化为可看、可听、可续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首先是要立足丰厚红色资源,自主开发特色文化产品,使红色历史和精神的学习教育更加可触可感。其次是要深入挖掘红色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最后是要加强学习和借鉴,积极参与红色教育基地合作共建,建立红色资源研究开发长效机制。
(2)注重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精神。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红色主题实践活动,回顾红色历史,弘扬红色精神。同时要善于调动党员群众的主体性与参与性,运用信息化技术,创新宣传教育载体,让他们能够近距离、全身心地感受到红色基因,自觉升华精神境界,激扬价值追求。此外还应加强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促进当心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增加组织生活仪式感。
(3)注重激发红色动能,迸发红色力量。要引导党员群众从革命传统中感悟崇高,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化思想自觉为行动自觉,把教育成效落实到真抓实干、干事创业上。教育成效只有通过真抓实干、干事创业才能得以落实。党员群众应该将红色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和目标,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勇于担当、积极进取,为实现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检验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真正将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成就。
最好的缅怀,是将红色教育融入生活,是让英烈的精神生生不息。加强历史教育和文物保护,提升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是当前红色文化传承最为紧迫的任务。
结语
每一寸土,都有人奔赴;每一片天,都以生死来守护;每一寸心,都将人间正道浇铸,留下一页不朽千古。每一位革命先烈,背后都有曲折感人的故事,是他们用热血和牺牲换来了今日的锦绣山河、国泰民安。每一个英烈故事,都是一座精神丰碑;每一句坚定誓言,都是一笔宝贵财富,时刻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江西这片浸满烈士鲜血的红土地上,英烈的事迹和精神将代代相传。英魂不泯,浩气长存!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 8
实践目的
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实践活动的首要目标,深入推进“传承百年薪火,赓续红色血脉”的活动主题,2022年6月18日至7月6日,郑州大学商学院携手国际学院与新闻学院等学院组建的“薪火青年队”跨越多个省份进行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这个假期,实践团队在河南、江西,广东、云南等革命遗址与纪念馆参观学习,充分了解了历史上的二七罢工、秋收起义、百色起义、荆紫关突围、深圳解放等事件,感悟党史,学习革命精神,传承革命基因。这一路的实践,队员感悟良多,不仅学习了勇于斗争、甘于奉献、不断进取的革命精神,也锻炼了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并在团队合作中收获了互助与信任,彰显了属于郑大学子的实践风采。
实践活动背景
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红色基因”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勇往直前。一代代爱国英雄和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为当代青年铺就了一条条通往现实中国梦的道路。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托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中国的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辈带着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而红色基因的理想信念,令一代代革命战士浴血奋斗,令一批批党员干部夜以继日、接续奋斗。今天,广大青年依旧要脚踏实地、把“四史”学深悟透,要始终牢记红色政权从哪而来,始终谨记党的宗旨为谁服务,始终铭记革命前辈为何流血,要激活红色基因,将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行的灯、把准航向的舵、砥砺奋进的魂。这个假期,实践团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各地走访,学习革命精神,发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实践活动内容
秋收起义广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旧址
20xx年7月2日至3日,薪火青年队队员彭xx于江西省萍乡市开展实践活动。1921年,毛泽东同志两次来到安源视察工人的生活状态。1922年1月,在李三立同志的带领下,安源路矿工人开始了在工人夜校的学习。队员彭xx在实践活动的第一日来到了工人补习夜校旧址。队员回忆称,站在此地,她仿佛能够看到百年前,工人们穿着工服,带着满身疲惫却仍然努力学习的背影,能够看到一种努力上进、谋求改变的坚定决心。
1922年5月,工人俱乐部成立。1923年2月,工人消费合作社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工人消费合作社。队员彭xx途径了消费合作社与工人俱乐部旧址,于建筑旧址外感受其外观后,由于时间关系未能细细探访,而是来到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了解相关信息。纪念馆包括了工人运动准备,开展以及后续等几个部分的全过程,队员经过细致的参观后,对于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有了更为详尽的体悟。
萍乡,亦是秋收起义的策源地。1927年春夏,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在血雨腥风中遭到失败。九月初,毛泽东再次来到安源这块他曾与刘少奇,李立三领导震惊中外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热土,在张家湾主持召开了著名的秋收起义暴动军事会议。九月九日的这场霹雳暴动,是以安源工人武装为主体的工农革命军为主要革命力量。工人运动的开展,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为秋收起义提供了力量与一定的基础。实践活动的第二日,队员彭xx来到了萍乡地标性的秋收起义广场,瞻仰了庄严的秋收起义纪念碑,并且参观了位于纪念碑下的秋收起义纪念馆。此后前往了秋收起义烈士陵园,真诚致敬英烈,体悟精神。
淅川县荆紫关革命纪念馆
20xx年7月6日,“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薪火青年队成员孟xx前往河南淅川县边陲重镇荆紫关革命纪念馆探寻革命先辈们的足迹,感悟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淅川地下党组织的英勇事迹。1935年6月,由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奇袭荆紫关,荆紫关位于河南省淅川县西南边陲,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水陆畅通,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鄂豫陕3省交界处的战略重镇,而此次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第一个重大胜利,为最终粉碎敌人对鄂豫陕根据地的“围剿”立下了首功,致使蒋介石限令“三个月消灭红25军”的计划破产。
实践小组成员孟俊良称,进入明清古街北段,能够看到一栋古朴的明清建筑,拱门上用毛笔写着“荆紫关镇革命纪念馆”几个大字,穿过拱门进入内室,是一条长廊,两边是各种展室,里面陈列着战士们曾经的用品,而在前厅的墙壁上展现的是红二十五军的发展历程以及他们夺下荆紫关重镇的经过。队伍成员孟俊良跟随展厅工作人员的脚步来到中堂,摆在正中央位置的是一个巨大的地形立体地图,内容是荆紫关重镇的主要建筑和地形。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立体地图是当年红二十五军夺下荆紫关重镇后为布防而制作的,在当年起了很大的作用。穿过中堂进入后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会议桌,桌子周围有中原部队突围时李先念、王震、郑位三等人的泥塑像,这是革命先烈们研究战术的情景,置身其中,能够深切的感受到那种严肃的氛围和将军们叱咤风云的豪迈,印证着当时战斗的场景。工作人员说自己作为荆紫关镇人民能够向别人讲起荆紫关镇的革命历程是一种荣幸,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来参观红色景点,感受先辈们打江山的不易,赓续他们的红色血脉。
深圳烈士陵园
20xx年7月5日,薪火青年队成员谭xx到达深圳烈士陵园,步入陵园,放眼望去,除了郁郁葱葱的柏树,就是静静矗立的纪念碑,无比肃穆。烈士陵园的左侧石坛上醒目的写着“胸怀千秋伟业,恰似百年风华”。石坛上方陈列着五座雕像,分别展示着“乘胜追击”、“宁死不屈”、“九龙海战”、“决战到底”、“海关卫士”,雕像下方的具体事迹再现了先烈们为革命英勇斗争的壮烈场景。1946年至1950年解放战争时期,深圳人民在三门岛、万山群岛、伶仃岛等著名战争中,给当地国民党反动派以歼灭性打击,为配合解放全中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无数优秀儿女为了祖国和人民,驰骋沙场,血洒南疆,视死如归,慷慨就义,无私无畏地贡献出自己的生命。为更好地褒扬和纪念深圳和港九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牺牲的革命先烈,开展光荣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烈士纪念碑由此建立。
实践小组成员谭xx回忆称:往纪念碑的方向走去,纪念碑前是两排浮雕,浮雕下方的地下革命烈士纪念馆陈列着当时的战斗武器以及泛黄的图片和文件。无声地述说着在当时如此艰苦的条件下,革命先烈们有着怎样的顽强信念和毅力,展示着东江纵队的成立与由来以及具体的历史功绩。越过浮雕,就能更加清晰地看到烈士纪念碑,柏树一层一层地环绕着它,柏树周围又铺满葱葱郁郁的雏菊。纪念碑位于陵园正中央,碑身四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这是由当年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书写,纪念碑碑座有四面浮雕,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壮烈场面和我党营救沦陷在香港的爱国人士的斗争场面。
越过纪念碑,走到陵园的东面便可以看到曾生同志的墓碑,上面有对曾生同志的详细介绍,他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比较早的一批党员,抗战时担任东江纵队司令员,为华南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建国后在广东军区任职,直至病逝,曾生同志为中国革命和党的`事业奋斗终身,是优秀的一名共产党员,将曾生同志的墓碑建在陵园具有重大的教育和激励意义。
富宁县烈士陵园
富宁县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是云南省创立时间最早、坚持斗争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清匪反霸时期、对越还击作战时期都有较大贡献。
20xx年7月4日,“三下乡”暑期实践团队薪火青年队成员冉xx前往云南富宁县烈士陵园拜访参观。该陵园位于群山之中,只有一条山间公路穿过,队伍成员爬越山坡之后到达富宁县烈士陵园门口。通过电话联系,守陵人爷爷赶来,并对成员的拜访感到欣喜。在守陵爷爷的带领之下,队员踏进了这座静谧的烈士陵园:层叠的石阶之上耸立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石碑,肃穆庄严,常青树环绕中心圆台。沿着左石阶走,便是烈士纪念馆,守陵爷爷带领队员进行纪念馆参观,讲解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事迹和英雄事迹。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领导百色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开辟右江革命根据地。富宁革命先驱李杏锦和刘家华受革命形势影响,前往参加红七军。1931年11月开始派人到富宁发展新据点、建立红军游击队、赤卫队与强大的滇桂军阀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红军游击队、赤卫队的领导及无辜群众不断惨遭杀害。在极其严峻的形势下,何尚刚等领导人发动富宁地区各民族群众,重建民兵游击队,在云南省工委、滇桂黔边区党委、中国人民解放军边纵部队的领导和指挥下,配合兄弟部队开展游击战争,最后解放了富宁。
守陵爷爷讲述曾经的越支线作战时,神情十分激动,他说,他也曾是一名军人,但入伍较晚,没有参与到重大战场中,所以他一直对那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英雄们感到由衷的敬佩。现在时代发展大变化,爷爷十分羡慕后辈们能拥有现在的教育,这是曾经难以获得的。或许正是带着这种对先人的羡慕,对后辈的期许,爷爷退伍后便当起守陵人,守着这片充满正义的红色土地,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人到来学习,期待着祖国的大业越来越好的发展。
实践感悟
本次实践,不管是团队还是个人,都有很大收获。
1、锻炼提高自身能力。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队伍里每个成员都去了当地的红色景点,由于队伍里的成员来自全国各地,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大多都是一个人完成的。大家的独立能力得到了提高。此外,实践过程中大多天气炎热,大家都坚持完成,体现了顽强的毅力。
2、学会团队协作。
薪火青年队由九名队员组成,队员一起携手为前期的准备开动脑筋,一起去二七纪念堂,一起为一切事情出谋划策,一起被英烈们的故事震撼感动……太多的一起将我们这九名来自不同地方,不同专业的青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陌生到渐渐熟悉,再到把自己放心交给队友,在经历了整个过程后,我们这支队伍成长成了一支饱含着信任与扶持,有着坚定友谊的,活力无限的团队,在我们放心地将事务交给彼此的时候,我们都深深感受到了团队力量的重要性。只要团队一起同心协力,没有什么解决不了,没有什么不能完成。
3、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实践团队放弃了一部分的假期时间,在各个地方调研走访,切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我们的四名队员在二七纪念堂寻求采访一直被拒绝却始终没有放弃,有队员在参观时遭逢大雨……队员们都明白磨炼才能够让人真正成长,这次活动让他们懂得从不同角度看待解决问题,学会珍惜父母给我们带来的优越生活、珍惜老师毫无保留的谆谆教导,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让队员们真正的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懂得了从现在开始要好好锻炼,今后离开了学校,方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社会的雨雪风霜。
实践总结
这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虽分处于多地,但始终秉持着共同的目标,来到纪念碑下,在高大庄严的碑前感受历史荣光;参观纪念馆,了解那一个个年代所发生的种种事件;瞻仰烈士陵园,怀着崇敬的心境致敬英烈;来到留存的革命旧址,仿佛走进了那个年代,窥见历史的样貌。
九名队员是幸运的,因为得到了这个难得机会,使队员们的精神和意志得以历练,在经历这个夏天社会实践活动洗礼后,实践队员能够有更坚定的意志和向上的品格,能够以一个更加成熟且深刻的视角去看待事件、处理问题,能够永葆赤子之心与向上热情,彰显属于郑大学子的风采。
实践团队学习党史,开展本次实践的意义就在此了。当接力棒交到当代青年的手上,当青年肩上也担上了时代的使命,他们也定能有如此信仰,如此拼搏;向时代向国家交上优秀的答卷。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 9
一.实践介绍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地点主要以王右木纪念馆、黄继光纪念馆、黄继光故居、刘伯坚纪念馆、刘伯坚故居为主,开展红色宣讲活动。既是实践团,更是宣讲队,团队奔赴四川省内6所红色革命纪念馆,累计行程超800公里,服务覆盖人数达500余人,线上线下红色宣讲(含校内学生)总计超300人次。
挖掘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团队来到了绵阳武都镇参观王右木纪念馆和王右木故居,听取讲解员关于王右木生平的精彩讲解,走过王右木英烈走过的一草一木,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王右木英烈的伟大之处,并根据所学形成制作一套宣讲视频进行爱国主义专题教育。
为惜普照余晖,英雄红如烈火。四川王右木研究中心主任张教授为我们讲解王右木的英雄事迹,砥砺实践队成员于心于行深刻领悟先辈的精神伟力,通过学习英雄往事,我们了解到王右木在四川传播马克思主义所做出的英勇斗争。
二.实践成果
丰富传播载体,寻觅红色记忆。实践团的调研过程,既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也是宣讲交流的过程。期间,团队成员利用王右木纪念馆的研讨会议室,录制了一段主题为“振聋发聩——播火者”的线上宣讲视频。团队成员各司其职,深刻演绎“行走的课堂”,以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革命先辈的故事,为后期返校进行红色宣讲做足素材准备,同时也在教学相长之中加深了团队成员自身对革命精神的理解。
重走红色足迹,深入交流回忆。实践队来到了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这是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烈士而建立,是百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百个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纪念馆讲解员为实践队深入讲解了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极大激发了我们对黄继光精神文化内涵的热情,我们也立志通过宣讲的绵薄之力扩大川内高校学生增强对家乡英雄人物的认识,提升高校学生挖掘并宣扬省内红色资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黄继光故居位于四川省中江县继光镇继光村境内的黄家湾,进入继光镇,沿着英雄街、继广路一路东行,走过崎岖蜿蜒的山路,尽头便是黄继光故居。在这里,巨大的铜像映入眼帘,我们走进黄继光故居,他曾经的生活起居仿佛重现眼前,心中万千感慨。
鲜活的红色历史、曲折的革命道路、生动的英雄故事,犹如一面鲜红的旗帜,黄继光“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精神,必将世代传承。
三.实践总结
深耕红色课堂,感悟精神伟力。为缅怀革命先辈,实践团队进行了主题为“深耕红色课堂、感悟精神伟力”的线下宣讲,同步直播并录制视频,不仅吸引了馆内其他游客围观,还动员了当地村民一起交流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与教育意义。
缅怀英雄事迹,领悟忠肝义胆。在巴中市平昌县龙岗镇,我们在见到了刘伯坚烈士的孙子孙媳,在老人的亲历亲言中我们不由得感慨先辈的伟大,在故居,屋内陈设如旧,老人日常起居其中,给我们讲述着其爷爷当年的英雄事迹。
热血沃土,少年壮志。在刘伯坚烈士纪念馆,讲解员从几大维度逐次为我们讲解了英雄的事迹,团队成员也广泛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征集创作了一批相关的`历史场景绘画,丰富了宣讲内容。
从远涉重洋、追寻真理,到点石成金、尽职苏区,从宁都起义、铁流后卫,到留守赣南、凛然就义,纪念馆分单元逐次为我们讲解了刘伯坚的一生,也为我们后续的红色宣讲给予了极大的启发。
四.创新之处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团队形成了一套访、学、研、宣四位一体的实践宣讲模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宣讲素材,在宣讲过程中巩固学习成果,在自身得到充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宣讲备稿,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宣讲动员,形成一支专门立志于红色文化宣讲的实践团队。
此外,实践团队打破了传统调研问卷的固有模式,通过走访、交流、学习、问卷、面谈、录制、宣讲等多个维度,根据不同地点不同场景运用不同的宣讲模式,并将宣讲成果录制成视频,可供线上宣讲与后期宣传使用,并搭载多个新媒体平台,多方位对实践过程进行宣传报道,增强了活动效果,扩大了影响范围。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 10
一、实践目的
为了进一步增强爱党爱国信念,接受红色教育洗礼,感受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并体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二、实践时间
20xx年7月31日
三、实践地点
江西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基地
四、实践内容
一、红址介绍
上饶集中营是1941年“皖南事变”后设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人间地狱”,这里囚禁了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军长叶挺、新四军排级以上干部以及部分从东南各省搜捕来的共产党员和爱国进步人士。敌人在这里打着“军政训练机关”的幌子,干着残酷迫害革命志士的罪恶勾当。广大被囚禁的新四军干部、革命志士,在狱中秘密党组织的领导下,同残忍的国民党特务展开了坚贞不屈的斗争,成功地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谱写了一曲曲气贯长虹的正气歌。上饶人民为了缅怀当年在此牺牲的近200名革命烈士,在当年旧址上修建了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基地。
二、寻访历程
跨入基地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建造于茅家岭雷公山中腰的一座高大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它威严肃穆,矗立在青松翠柏之间,正面醒目地刻着周恩来总理题写的“革命烈士们永垂不朽”九个镏金题词。左边不远处,有一尊白色的.施奇烈士半身塑像,经过“子芳亭”,前面那座白色的雄伟建筑便是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内的四个展厅里陈列着大量的图片和实物,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被囚禁在上饶集中营的新四军将士、共产党员、抗日爱国志士与国民党顽固派展开英勇斗争的史实。在纪念馆北侧的山坡上矗立着上饶集中营烈士纪念碑,随后,徐雨烁同学便走到了茅家岭监狱旧址。在这里,她看到了当年用来折磨革命者的囚笼、老虎凳、铁榔头、铁铲、火盆、烙铁等刑具,听到了惨无人道的包括“金(用针刺肝脏)、木(棍打)、水(灌辣椒水)、火(用烧红的铁板烙烫)、土(活埋)、风(脱光衣服在寒风中冻)、站(站铁刺笼)、吞(吞食跳蚤、虱子等)、绞(绳套脖子)、毒(饭菜里下毒)”在内的十大酷刑。在正义与邪恶的决斗中,在威胁、利诱及重刑折磨的考验下,革命先辈们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视死如归,他们高声朗诵“浩气永长存,丹心照万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的壮丽诗句,大义凛然奔赴刑场,英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
看着一张张烈士的照片,徐雨烁同学仿佛看到了他们被严刑逼供却依然有着坚定不移的眼神、有着高喊“共产党万岁”的浩然正气。例如李子芳烈士,他是福建石狮人,菲律宾华侨。1923年到菲律宾当学徒;1926年冬回国求学,后在泉州任过小学教师;1932年5月参加红军,先后任红四军政治部组织部和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的干事,次年入党。在他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升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1937年底调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1940年11月因盲肠炎开刀不久并患肺病被安排先行撤离,但他坚持要与部队一起行动,后因皖南事变被俘,初囚于李村监狱,后移囚石底监狱。1942年4月23日他与黄诚等人同时殉难。我们无法还原当时的场景,但却能想像出当时他的眼神,充斥着坚定、不屈、不屑。这种眼神也能在纪念馆中看到,因为每位共产党员都拥有共同的信仰。
参观完纪念馆后,徐同学怀着沉重的心情,在烈士公墓前停下脚步,以叹息,以悲痛,但更多的是以瞻仰和感恩之情站在这里祭奠。望着深深烙印的文字,脑海中他们誓死杀敌,保家卫国的画面不断闪过。如果没有这些舍生忘死的英雄先烈,我们就不会生活在如此和平幸福的年代,而我们也真正感受到了如今生活来之不易,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中华筑起屏障。
烈士纪念碑、烈士公墓不仅仅只为了纪念,更是为了鼓舞。我们个人的幸福生活、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都需要有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建设者和实践者。战场上的硝烟虽已散去,侵略者已被赶出国门,但民族之耻永远不能忘记。我们要永远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学习先辈们在民族大义面前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英雄气概。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该热爱祖国,心怀感恩,勇担青年使命,践行青年使命。
五、实践感悟
赓续红色血脉,重温百年记忆。此行我感受了陈列馆诉说着的伟大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大无畏精神;领略了中国共产党的华彩篇章;重温了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及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我相信,只要我们做好每件平凡的小事,有坚强不屈的精神,就可以继续跟着前人的脚印不断向前。革命烈士的坚强精神将世代相传,永不丢弃。而我们将不忘革命精神,守护努力争取的幸福生活,把对先烈的无限缅怀,化为现实中不懈奋进的动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将历史的宝贵精神财富落实到生活和学习当中去,要从红色文化中汲取营养,传递红色基因的火炬,触摸历史,寻悟初心,紧跟前辈的步伐,永远跟党走,在不断奋斗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 11
一、实践背景
为帮助青年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长安大学组织了“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响应号召,长安大学赴广西 “踏寻红色征程,追溯匠心足迹”暑期社会实践队分别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柳州市、百色市开展红色调研,学习革命前辈们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实践目的
为了踏寻先辈足迹,传承英烈精神,汽院学子积极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组建了长安大学赴广西“踏寻红色征程,追溯匠心足迹”暑期社会实践队进行红色之旅,旨在学习革命先辈们敢于牺牲,勇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倡导青年学子陶冶红色思想,提升精神境界,以只争朝夕的青年力量,奋力走好时代新征程。
三、实践过程
①桂林李宗仁官邸旧址
红色是中国人血脉中永不褪色的赤诚。1949年12月,李宗仁乘机飞往美国,此后在美国度过了十六年逃亡生涯。1965年,已经74岁高龄的李宗仁返回祖国,一下飞机便表达了为祖国统一做贡献的决心。1969年,78岁的李宗仁因病在北京逝世,在他病逝前,曾口授一封短信给毛泽东和周恩来,说:“我在1965年毅然从海外回到祖国所走的这条路是走对了的。
20xx年7月11日,长安大学赴广西“踏寻红色征程,追溯匠心足迹”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桂林李宗仁官邸旧址。时隔百年,实践队队员们依然能从李宗仁的事迹中感受到为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奉献青春和热血的激情。
“我永远赞叹于他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成为一名信念坚定的爱国者,成为一名勇毅前行的奋斗者!”实践队队员参观完桂林李宗仁官邸旧址后感慨道。
②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为了深入了解当地红色文明建设,领略党历经百年不断铸就辉煌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宝贵经验和成功秘诀。20xx年7月11日,长安大学赴广西“踏寻红色征程,追溯匠心足迹”实践队队员前往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切身体会那段没有硝烟的文化抗战。
在这里,实践队队员们阅读了《红旗》、《中国青年》、《青年之声》等经典杂志,加深了队员们对那段艰苦岁月和难忘历史的记忆。其中一位队员向实践队员们表达了自己阅读完杂志之后的看法:“不是只有身居前线才算得上英雄,那些以笔为武器,唤醒沉睡中的中国人,令无数文人志士振臂高呼共同抗战的革命先驱们同样应被后人赞叹。我们应该与时代同频共振,同向而行,尽力展现亮丽的青春风采,以热烈的青春激情投身于祖国的发展中去。
③灌阳县新圩阻击战陈列馆、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馆
沧海横流,方知英雄本色,为近距离感受革命先辈的英骨忠魂,赓续红色血脉,20xx年7月12日,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赴广西“踏寻红色征程,追溯匠心足迹”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灌阳县新圩阻击战陈列馆和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馆。
在酒海井红军烈士纪念园,实践队队员们看到了曾经捆绑红军伤员的棕绳和锁链,了解到那段悲痛而又惨烈的历史故事,不禁黯然泪下。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和对革命先烈们最崇高的敬意,在老党员前辈的带领之下,举行缅怀奠基仪式。默哀、献花、敬礼,这是后辈们对先烈们最诚挚的悼念。在党员前辈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们重温入党誓词,延续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将红色精神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④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
殷殷之情俱系华夏,寸寸丹心皆为家国。为使队员们更好地树立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在历史的熏陶下,真心学史明理,正心学史增信,诚心学史增信,用心学史力行,深刻意识到学党史的重要性,20xx年7月12日,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赴广西“踏寻红色征程,追溯匠心足迹”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
实践队队员们从实地走访出发,深入学习湘江战役的长征知识,缅怀革命先烈。在探索中学习党的历史,从党的历史中感悟党的发展。队员们在参观完湘江战役纪念馆后纷纷表示自己在重温了红军那段悲壮的岁月后,认真思考了长征精神,以及其蕴含的深刻的革命意义,对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理解,更加坚定了追求理想信念,报效祖国的决心。
⑤柳州工业博物馆
为紧跟伟大复兴新时代的前进之路,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感受新时代工匠精神,将其融入迈向未来的步伐中,长安大学赴广西 “踏寻红色征程,追溯匠心足迹”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xx年7月15日来到了柳州工业博物馆进行学习参观,了解柳州市一百多年来的工业发展史。
“我们在这里见到了80年代的蒸汽汽车、绿皮车、华禹1号快艇、大型汽车部件冲压机等承载着柳州工业记忆的老物件。从它们中我感受到了柳州市深厚的工业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更感受到柳州一辈又一辈踔厉奋发、踏实钻研的工匠精神。在参观完列车书屋后,我觉得将废弃的'绿皮火车制作成书屋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不仅能废物利用,而且能使各位参观者在其中翻阅一本本书籍,让柳州的工业文化气息融入柳州人的命脉。”实践队队员在参观完柳州工业博物馆后评价道。
⑥柳州市城中区柳州联华印刷厂
柳州市城中区柳州联华印刷厂是中共柳州地下党组织在1946年从事革命活动的据点和艺术年华革命宣传品的秘密机构,是目前柳州市保存完整的中共地下党活动旧址之一。
为重温革命历史,凝聚奋进力量,20xx年7月15日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赴广西“踏寻红色征程,追溯匠心足迹”暑期实践队参观了柳州市城中区柳州联华印刷厂。
对展厅中放置的印刷厂经理岑友鲲曾经使用的印刷机模型,实践队队员感慨万分。实践队队员在缅怀先烈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了解到印刷厂经理岑友鲲在昏暗的烛光下迅速操控着圆盘印刷机,一张一张的打印了一整夜,只为安全而保密的印刷完数千份传单的故事之后便沉默下来,我不知道我要怎么去形容在那烽火连天的年代,无数先辈们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我只能深刻缅怀在解放战争中无私奉献、无畏牺牲的中共地下党英烈们,去学习他们拼搏进取、奋斗不息的精神和性格,去努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⑦柳南区柳州市烈士陵园
为了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英雄主题教育,悼念革命烈士,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20xx年7月15日,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赴广西柳州“踏寻红色征程,追溯匠心足迹”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柳南区柳州市烈士陵园,向英勇就义的烈士们默哀致敬。
绿水青山留生前浩气,砖石刻碑存不朽英灵。实践队队员为烈士的牺牲而悲叹,更被其伟大的生命所震撼。“革命烈士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首首时代的凯歌,受尽折磨也宁死不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只为给后人们指引一条明路。他们的精神值得赞颂,激励我们奋勇向前。我们只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馈。”实践队队员了解烈士们的生平事迹后感慨道。
通过此次参观,实践队队员们对红色革命史诗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他们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共担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
⑧百色起义纪念馆
在中国特色新发展、新时代道路感召下,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赴广西“踏寻红色征程,追溯匠心足迹”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百色起义纪念馆,切身体会红色气息,探寻红色征程,学习革命先辈身上敢为人先、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
伴随着实践队员们的参观脚步,实践队员心中的感动和肃穆感油然而生,那段革命的过往太过惨烈,无数前辈为此献出生命,悲壮激烈,感人凄切。实践队员们看到视死如归,说出“革命者流血不流泪,干革命就会有牺牲,共产党人是斩不尽、杀不完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末日不长了。”的黄大权;看到“要见义勇为,不怕杀头”的黄治峰;看到西山大熔炉,铸我金刚骨的覃道平后哽咽道:“先烈们如同飞蛾般义无反顾地扑向胜利之火,用布满创伤的躯体,积累成了一条使人民通往光明的通天之路。我们应该立志前行,不断向优秀先进青年以及革命前辈看齐。”
⑨百色市右江区粤东会馆
为深入了解百色市的红色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学习其革命精神的内涵,以及百色市红色精神放射出的时代光芒,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赴广西“踏寻红色征程,追溯匠心足迹”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粤东会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切身走进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寻着革命前辈的足迹不断前行。
赤胆忠心,永垂不朽。粤东会馆陈列的每一件文物都是革命岁月的见证,它们沉默无声,却又震耳欲聋。一桌一椅,煤油灯在这里照亮中国前行的方向,两凳一板,薄棉被在这里铺就中国成长的道路。队员们从这些简陋的物件中看到了曾经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队员之一对今天的参观总结道:“如今我们站在这里,我仿佛与当时的青年革命者们进行了跨世纪的对视,他们的刚毅卓绝的优秀品质仍然感染着我们。通过这次对粤东会馆的参观,我见证了革命先驱们的奋斗历程,对红色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定会从革命精神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守初心,担使命,为延续精神长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红色基因得以薪火相传。”
四、实践成果展示
实践队队员们通过参观革命先烈纪念馆或陵园,充分了解到了先烈们的事迹和丰功伟绩,学习到了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强大力量,这不仅警醒队员们不忘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引导队员们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也激励队员们领悟共产主义的初心和使命,勉励队员们坚定自己的信念并砥砺前行。
实践活动对当地的群众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和宣传:在参观过程中,有当地朋友来询问实践队的活动内容和活动目的,实践队队员们也会礼貌回答,并积极宣传红色精神,与群众共鸣,激起了藏于每一个国人心中的强烈爱国情怀。鼓励大家学习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为中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社会宣传上,实践队队员们积极传播活动,让大家通过一些平台看到这样一个踏寻红色征程的队伍,激励大家在自己的领域中勇登巅峰,以自己的方式投身于祖国大好河山的建设中去。实践队的努力是有所成就的,现如今已经有一部分受到鼓舞的人转发实践活动相关的稿件、推文和视频,逐步扩大影响,感染更多的人。
五、实践总结
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后,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探讨,20xx年7月18日,汽车学院团委书记许xx和团委副书记张xx两位老师召开了实践总结会议。会议上汽车学院团委书记许xx对实践活动做出了系统性的总结,点出了在活动过程中队员们的优异之处,也对活动中有所不足的地方进行指导,希望实践队员们在接下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加以改善,保持一颗继续学习的心。团委副书记张xx对活动总结进行了补充,从活动安全开展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叮嘱。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不论是在红色精神引领,还是在党的二十大优秀精神学习感悟中,亦或是在党的艰苦曲折前进道路理解上,都让每一位实践队都收获满满、感悟颇丰。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 12
班级:
网络工程21-2班
实践内容简介:
山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为了传承革命精神,弘扬家乡文化,我们在假期走进了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刘子干纪念馆,想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刘子干(1915-1942),又名刘淑栋,崞县(今原平市)大莫村人。1931年高小毕业后在原平镇私人照相馆学习拍照画像。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崞县(东)三区委宣传部长,县公安局指导员、社会股长,多次带领公安局警卫队锄奸反特。1942年11月30日凌晨,在北庄头村被日伪军包围,刘子干沉着应战,掩护同时被围的干部脱险,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刘子干临危不惧,当日伪军靠近身旁时拉响手榴弹,在窑洞中坚持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刘子干牺牲后,冀晋区党委于1945年2月决定,将刘子干出生的`大莫村,命名为子干村。1945年2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在刘子干墓地树立“气壮山河”的烈士纪念碑。
实践感悟:
认真观看了刘子干烈士珍贵的遗照和文物之后,一段段珍贵的文字、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幕幕感人的革命场景,介绍了刘子干烈士的生平、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和在抗击日寇、除奸反霸斗争中的英雄故事,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初心、始终肩挑的使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崇高追求,无不令我们动容。通过参观刘子干纪念馆,在思想和心灵上又接受了一次洗礼、鞭策、激励。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今后一定要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学习到的革命精神转化为学习动力,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 13
班级:
数应21-3班
实践地点:
李顺达故居
实践内容简介:
作为太行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与全国著名劳模李顺达和申纪兰的名字一同被外界所知。为进一步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我们重走太行山脉,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感受中国革命精神,于是我们来到了李顺达故居。故居陈列了许多珍贵照片、文献资料和他用过的劳动工具,充分展示了李顺达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农民本色,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场所。同时,我们了解到在1943年春,李顺达积极响应同志“组织起来”的号召,与6户贫农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织——李顺达互助组,互助生产,支援抗战。互助生产打破了农民数千年来封闭、零散、个体的'农业生产体制,孕育了社会主义生产体制的胚胎,开创了农村、农民、农业改革的先河。
实践感悟: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了解了李顺达以其奋斗精神影响了一代人,他的光辉业绩和创业精神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我们后辈人学习的楷模,他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永远鼓舞、鞭策和激励着我们前进。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 14
班级:
网络工程21-2班
实践地点:
忻州市原平市续范亭纪念堂
实践报告内容:
续范亭纪念堂是为纪念伟大的民族典型、著名的爱国将领续范亭将军设立的纪念场馆,是“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省德育基地”、 “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 和“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是原平市一处知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始建于1952年, 1993年重建,是一处占地2.65亩,坐北向南,仿明清建筑风格,清静幽雅,古色古香的独门四合小院。
门厅正中悬挂着朱德元帅1962年给题写的`“续范亭纪念堂”的金字牌匾,院内主要由正、东、西、南四个展厅组成。厅内展出了与续范亭将军生平有关的大量图片、信件、报纸、诗稿、书法等资料,也展出了毛泽东送给续范亭的“雁绒被”和续范亭生前使用过的物品等珍贵文物资料。
续范亭纪念堂作为弘扬范亭精神的主阵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佳场所;近年来一直占据在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党史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制高点,发挥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实践感悟:
续范亭将军是爱国、救国、报国的典范,他不仅是一位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革命将军,也是一位热情洋溢、慷慨悲歌的革命诗人。续范亭将军毕其一生带着坚定的革命追求和执着的理想信念,“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而奋斗,可歌可泣,浩气长存!
续范亭纪念堂是“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省德育基地”“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这份珍贵的“红色家底”,是我们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过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 15
班级:
汉语言(专升本)21-1班
实践地点:
忻州市神池县毛主席路居馆
实践内容简介:
毛主席路居馆的前身是在民国二年(1913年)瑞典牧师万尔恩兴建的,是当时的耶稣教堂,其建筑风格独特,装潢考究,室内装有地板,仍然很坚固,是当时神池最好的建筑。1948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途中经过神池县城,当时的土改工作团团长郑林就把中央领导们安排在这座院落里。在这儿,周恩来发出了“努力发展生产、关心群众生活、组织好生产自救”的重要指导。1958年神池县把这个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居住过的院子保护起来。1968年,神池县县委将这里的办公桌和睡过的'床铺原样陈设,供人们瞻仰。馆内房屋整洁,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有毛主席路居室三间;周恩来、任弼时路居室三间;制作了三个展厅,其中:毛主席丰功伟绩展厅一个神池民俗展厅一个;书画展厅一个。展厅内容丰富、教育性强,有独具一格的文化墙和停车场,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也是我县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时经常组织开展教育活动。2021年11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红色文化遗址。
实践感悟:
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毛主席路居纪念馆,通过观看展厅内珍贵的图片画面、文字记录和实物资料,一同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感受革命先烈的顽强斗争、艰苦奋斗,学习先辈们的不屈不挠、坚持到底,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传承革命精神,忠诚履行使命,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们秉持坚定的理想信念,缅怀历史,面向未来,继续传承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奉献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 16
班级:
人力(专升本)21-1班
实践地点: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城北郊
实践内容简介:
尹灵芝烈士纪念馆位于寿阳县城北,是山西“红色旅游”线上的一处景区。纪念馆占地2205平方米,前面大厅塑有烈士雕像,两侧陈列室为烈士参加革命工作的照片、影印件以及实物,厅前屏障有烈士的生平简介。大厅之后是尹灵芝的墓葬,直径3米、周回18米,墓葬四周有100余米长的墓廊和2米高的汉白玉纪念碑,上书“尹灵芝烈士之墓”。尹灵芝(1931一1947),山西寿阳县赵家恼村人。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村儿童团长、妇救会主任。为保护村里的1.8万斤粮食不幸被捕,阎军将尹灵芝捆在铡刀下腰铡三截,壮烈牺牲,年仅16岁。1966年山西省民政厅追认尹灵芝为“刘胡兰式女烈士”,1995年该馆被公布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实践感悟:
尹灵芝烈士的事迹,更是让人充满敬意:一个16岁的女孩,胸怀大志于革命,立场坚定是非明,不幸被捕后,15个昼夜,在敌人狱中受尽酷刑,却宁死不屈,最终英勇牺牲在敌人铡刀之下。短暂的一生,绽放出灿烂的'光芒。是什么给了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如此坚定的意志?是什么让正处芳华岁月的少女献出生命亦无怨无悔?我想是信仰的力量。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无数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为了在中国彻底推翻黑暗的旧制度,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将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政治信仰放在了心中最高的位置,高于人生苦难,高于自身生死。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 17
班级:
网工21-2
地点:
朔州
实践内容简介:
塞北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西关万亩金沙森林公园,是雁门关外著名的烈士陵园之一,是山西省最大的陵园之一。陵园占地面积108亩,总占地面积5600㎡,建筑面积3500余㎡。总投资4500万元。陵园坐北向南,从南到北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依次是大门、碑前广场、塞北人民英雄纪念碑、馆前广场、塞北革命纪念馆,东西两侧为烈士公墓(或衣冠冢)。
塞北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通高19.46米,是陵园标志性的建筑。碑基面积600余平方米,由月台、须弥座、碑身和碑顶组成。月台呈方形,高2米零6,东西宽38米,南北长36米,精美的汉白玉栏杆环绕四周,月台四面设有台阶,共设台阶口6个,台阶17步,月台上边的大须弥座束腰处四面镶嵌着4幅巨型汉白玉浮雕,记述了朔县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反抗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
塞北革命纪念馆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为时代背景,通过800多幅历史照片和300多件革命文物,并配有声光电多媒体展示,生动地再现了塞北英烈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争取民族解放不畏强御、顽强奋斗的革命英雄事迹。
实践感悟:
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给中华民族精神渲染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在这种精神和激励的感召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储备知识,笑迎挑战,用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风采去为祖国描绘更加光彩夺目的蓝图。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 18
班级:
审计21-2班
实践地点:
夏县堆云洞
实践内容简介:
在游览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堆云洞所在的准确的地理位置,名字的由来,主要的景观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资料。在导游的讲解下,我们参观嘉康杰等革命先烈当时秘密印发文件和传单的三拐窑、召开秘密会议的暗室;在老磨盘前回顾普通劳动者生活的艰辛;在平民中学教室内体味革命先烈嘉康杰播撒革命火种的壮怀与激情;以及嘉康杰烈士革命事迹图文展览,被革命先烈那种不畏白色恐怖、不怕流血牺牲、坚定革命理想、勇于开展斗争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
实践感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革命先烈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不怕流血,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传播共产主义理论、开展革命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新时期新青年的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应该更加注重学习弘扬革命先辈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发展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团结协作,务实创新,努力奉献,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对于堆云洞,知道的人很少,似乎只有当地人知晓,所以我也想借这次活动让更多人走进堆云洞,了解更多不为人知的革命故事,总之,不虚此行。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 19
班级:
市场营销21-1班
实践地点:
潞宝毛主席纪念馆
实践内容简介:
长治是太行精神的发源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指挥指导华北敌后抗战的中枢,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山西新军部队对日作战的重心区域,是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地带,著名的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黄崖洞保卫战、沁源围困战等均发生在长治。抗战胜利后举行的“上党战役”,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全市共有革命遗址779处。
毛主席纪念馆坐落于长治市潞城市潞宝生态工业园区潞宝焦化总厂内,分为四大展馆,分别展出了毛主席像章、珍贵的历史图片等。该馆已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主背景为《开国大典》大型油画,站立于主背景前方,可以亲切感受到当时新中国成立时的宏伟,以及人民的`骄傲自豪。其中,三馆主背景为著名油画大师刘宇一创作的油画《良宵》实景大型蜡像,人物栩栩如生,场景宏大可观。缅怀和展现毛主席的不朽业绩和伟人风貌,激励着一代代潞宝人从中吸取精神动力。
实践感悟:
通过这次革命教育,我们回顾历史,瞻仰革命先烈功绩,感受体会红色革命精神,学习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追寻红色记忆,重温革命历史,被革命先烈的优秀精神品质所折服。同时也增加了大家对民族文化认同感,也坚定了大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 20
班级:
数应21-4班
实践地点: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城东大街
实践内容简介:
我们来到了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城东大街大丰当旧址。民国三十四年秋,日本投降后,阎锡山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侵入长治及周边县城,引发了上党战役,民国三十四年8月底—10月初,刘伯承、邓小平在上党战役指挥部布置率领晋冀豫军区部队在上党战役中歼灭阎锡山军队三万余人,收复了长治及周边县城上党战役指挥部大丰当旧址为二进院落,由一进院东西下厢房、一进院东西上厢房、过殿和二进院东西厢房、正楼等组成。上党战役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反击国民党军进攻的第一次大规模歼灭战。共歼灭国民党军13个师1个挺进纵队3.5万余人,其中俘3.1万余人,给进犯解放区的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巩固了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后方。这次战役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军事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主动地位,直接配合了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在重庆的谈判。
实践感悟:
我们组这次选择的是上党战役指挥部大丰当旧址,这是山西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当年刘伯承、邓小平同志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魄。通过参观学习,我们更深刻地加深了对历史的认知,上党战役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军事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主动地位,直接配合了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在重庆的谈判。通过参观,我更加理解了山西是八路军的摇篮。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相关文章:
红色记忆活动总结报告书06-23
社会实践报告06-20
比赛方案:红色故事演讲04-22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06-26
社会实践的调研报告05-11
社会实践报告总结05-19
水厂社会实践报告07-01
记者社会实践报告07-05
鞋厂社会实践报告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