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方案

时间:2024-05-24 08:37:40 服务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方案

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方案1

  建立档案信息网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购置软硬件就可以一蹴而就的。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档案信息网络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为做好这项工作奠定思想前提。首先,从定位上来看,档案信息网站是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传播档案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档案工作走向数字化、网络化,进而实现高效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民生的有效载体,它极大地改变了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方式。第二,从功能上来看,档案信息网站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服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其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档案行政管理~1"-I的形象。第三,从目的上来看,通过建立档案信息网络,可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加快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也能从网络上进一步扩大宣传档案工作的范围,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第四,从效率上来看,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高效便捷等特点,有助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创新思维,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更好更快地做好服务32作。第五,从经济角度来看,档案信息资源远程提供利用,必然会因节约利用成本而相应地产生经济效益,即访问者通过网络检索就可以足不出户地对开放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查找利用,这一方面方便了群众,节约了实地查阅成本,另一方面也节省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成本,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到目前为止,全省145个市地县区共建立84个档案信息网站或网页(不含省局网站),这些网站或网页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独立的档案信息网站,如哈尔滨档案信息网、黑河档案信息网等市(地)级网站,这类网站内容丰富,板块设置科学,资讯更新速度快,界面设置友好,便于浏览和查询信息,能够充分反映各地档案事业发展、服务社会民生情况,占网站总数的32.1%;二是挂靠在当地政府网上的网站,如尚志档案信息网,这类网站在板块设置、界面设定、内容更新等各方面都与独立的档案信息网站相类似,唯一不同点是没有独立网站必备的独立服务器,这类网站占网站总数的14-3%;三是挂靠在政府的网站的网页,这类网页内容多以介绍档案工作职能、介绍档案法律法规、告知局馆办公地址联系方式等为主,占总数的50%;四是借助其他方式建立的网页,如鹤岗市在龙志网内建立的网站、塔河县档案局使用手机申请建立的网站,桦川I县档案局使用新浪博客建立的网页,巴彦县档案局在“爱帮网”上申请的网页,这类网站仅占总数的3.6%。

  从版面内容来看,各市(地)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除鹤岗、七台河外)和一些县(市、区)均能做到及时更新内容,信息。佳木斯市、大庆市、双鸭山市、伊春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档案局网站中图片新闻、滚动图片占版面篇幅很大,吸引眼球;哈尔滨市、牡丹江市、黑河市还在版面上安装了计数器,便于统计访问人数和网站流量。

  从互动性来看,哈尔滨市档案局网站通过网上查询、在线办事、公众参与等板块,体现了档案部门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运行状况来看,除齐齐哈尔市、鸡西市网站遇到问题无法访问和七台河市档案网站属于内部局域网无法从外界访问之外,其他市地档案局网站均可以正常浏览和访问。

  从检索速度来看,查阅用户使用“百度”搜索引擎,键入“某某市档案局”和“某某市档案信息网”均可以找到市地局网站或网页的,有哈尔滨市、牡丹江市、大庆市、黑河市、绥化市、大兴安岭地区。从交换链接来看,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绥化市档案局不同程度地与下属部门、平行部门、上级部门或国内知名网站建立了的交换链接,体现了网站的完整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方案2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基层便民平台建设,推进便民服务向基层延伸。成立村(社区、分场)便民服务站,加强站点平台建设,整合便民服务资源,将简单易办事项下放到村(社区、分场)代办。

  2、加大“赣服通”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开展便民等服务。在宣传推广的基础上,依托“赣服通”一体化平台,积极开展代缴代办等便民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3、认真梳理权责清单,积极认领赋权事项。结合乡镇自身功能定位和实际需要,在xx区各镇政府(街道办)权责清单指导目录和省政府统一制定的赋权清单范围内“看单点菜”。

  4、职能机构调整,初步拟定方案成立以下职能机构:

  1、公共服务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医疗保障、教育科技体育、文化旅游、卫生健康、残疾人权益保障等方面工作;承担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审核办理工作;协调派驻部门的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进驻事宜;负责制定办事大厅日常运行的规章制度和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的办事流程,统一规范办事大厅建设和窗口工作人员管理;负责村(社区、分场)便民服务点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2、行政执法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组织实施综合行政执法,统一指挥调度派驻执法机构开展执法活动,行使辖区内应急管理、城市管理、城市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以及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卫生健康等部门赋予和委托授权的行政执法权限。接受上级执法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协助上级执法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

  1、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不标准,不规范,基层网上服务平台也未全覆盖。

  2、对xx区各镇(街道办)权责清单规范指导目录和省政府赋予乡镇首批县级审批服务执法权限清单进行初步梳理和认领,但因事项名称多,权种类别广,目前尚未梳理完善,也未编制承接事项目录。

  三、下步打算

  1、加强基层便民服务站建设管理和业务指导,逐步完善网上服务平台功能,实现“上下联网”和“一网通办”“就近能办”,提高办事效率和增强企业群众满意度。

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方案3

  (一)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增强法律,援助办案公信力

  一是推行疑案研讨制度。对于本辖区内疑难案件、有较大争议、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组织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经验丰富的社会律师、法律工作者进行研究讨论,今年已组织了2起疑难案件的研讨会议,均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完善配合协作机制。继续加强与公检法、鉴定机构、民政等部门和机构的沟通协调,降低援助成本,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加快援助案件的办理进程。三是实行听庭回访制度。采取电话跟踪、工作人员跟同办案、审查案件归档材料、征求意见反馈、局机关干部和科室主任不定期听庭等多种方式对援助律师办案进度和质量进行跟踪监督,今年共听庭6次。四是建立简易民事案件迅速办理机制。加强指导全市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援助简易民事案件迅速办理,切实为群众提高更便利的法律援助服务,今年共办理简易民事法律援助事项12件。

  (二)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充实法律服务力量。

  一是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对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建设不仅是硬件上的整合提升,更是服务上的不断优化。中心自运行以来,我局积极探索完善一系列工作机制,制定了《中心运行方案》、《中心工作管理手册》,明确了岗位职责,制定了服务标准,实现了中心规范化、流程化管理,探索建立特色鲜明的中心服务文化。二是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建设。今年,我们启动了“公共法律服务示范站(点)”建设,分别在我市东、南、西、北区的中心乡镇,建成xx、xx、xx、xx江等4个公共法律服务示范站,结合规范化司法所建设,统一形象标识,设立服务大厅,达到3个接待窗口、1个功能平台的办公场地标准,工作站办公室设司法所,站长由司法所长兼任,由司法所负责日常管理,由律师、法律工作者、法律服务志愿者每月提供不少于两天的值班服务。并在以上4个乡镇和xx城区4个街道办事处(xx街道xx社区、xx社区,xx街道xx桥社区,xx街道xx社区)建设8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示范点,依托村(社区)便民服务点或村(社区委员会),在工作点设立“2个接待窗口”、“1个功能平台”,聘请的村(社区)法律顾问每月提供不少于两天的服务。目前xx公共法律服务站已于5月中旬建成使用,工作人员4名,接待群众816人次。其他站点将于6月底全面开建,让老百姓办事更方便,感受到贴心的服务。三是探索公共法律服务社会化模式。由30名社会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组建了中心法律服务专业团队,参与法律咨询窗口值班接待、重大疑难法律服务事项分析研讨、法律援助案件初审和办理,有效提高了中心的咨询接待和办案水平。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组建了200人的“法润三湘”志愿者团队,鼓励与引导志愿者进驻中心、基层站点,协助开展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我市公共法律服务当中。

  (三)深入实施便民工程,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贡献力

  一是扩展援助覆盖面,适应群众需求。为使更多的贫困者得到有效的'法律服务,采取多种办法和措施,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接受援助群体。对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工伤、工亡的案件,实行申请一件,受理一件。同时,拓宽受案范围,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医患纠纷、家庭暴力、环境污染等案件符合经济困难条件的也纳入了法律援助的范围。二是开展专项法援活动,切实为民服务。通过开展“农民工讨薪”、“关爱妇女儿童法律援助送温情”、“法律援助进高墙”、“法律援助守护夕阳红等专项活动”,着力为农民工、妇女和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维护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三是强力推行便民利民工作举措。为提升窗口工作水平,我们实行接待服务“一个标准”: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案件受理“二个步骤”:一次告知,二次告知受理;咨询服务“三个清楚”:事实经过问清楚、法律条文用清楚、解决途径讲清楚;热线电话接听“七个要”:开关电脑系统要准时、接听电话要及时、服务工号要告知、服务用语要规范、服务态度要亲切、解答问题要清楚、预约服务要落实。并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度等。

  (四)开展专项宣传服务,提高法律援助服务亲和力

  一是农民工讨薪专项活动。对农民工法律援助扩大范围、减低门槛,优先受理、迅速承办,切实保障讨薪法律援助案件的工作效率。2016年集中开展了“农民工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共接待农民工讨薪法律咨询700余人次,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300余件。二是关爱妇女儿童法律援助送温情活动。对有关妇女儿童的法律援助案件放宽申请条件,优先办理,创新服务。对行动不便、有特殊困难的老弱妇女和未成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指派素质高、能力强的女律师和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活动开展至今,共接待妇女法律咨询376人次,办理妇女、未成年人案件288件。三是法律援助守护夕阳红活动。设立老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老年人拓宽申请渠道,简化审查程序,迅速办理,尽力用劝导、调解等非诉讼的方式办理涉及老年人的家庭纠纷案件,促进家庭和睦,共接待老年人咨询217人次,办理老年人案件69件。五是加大媒体大宣传力度。每季度组织值班律师就来电来访、法律求助聚焦进行舆情分析、案例剖析,在xx电视台适时进行专题了报道,对发现的焦点、难点、热点法律问题及时编写出舆情分析或典型案例,报送相关领导和有关部门,并在媒体刑登,xx司法局网站上更新法律援助信息有23条。

  (五)推进刑事法援工作,增强法律援助工作协调性

  一是法律援助进高墙活动。通过在看守所设置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公布法律援助中心电话、办案流程以及律师接待咨询等方式,加大对在押人员法律援助的宣传及告知力度。二是组建专业化法律援助队伍。我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挑选出具有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经验丰富的律师,组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业务专业律师团队,确保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三是不定期组织社会律师召开讨论会,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法律援助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

  (一)部门协作机制有待健全。法律援助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司法行政部门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是责无旁贷的,但财政、民政、工商等部门及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同样也有相应的工作任务,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携手、通力协作才能完成。各部门应支持法律援助案件办理中的调查取证工作,对法律援助案件办理中查阅、复制档案资料所涉及的相关费用予以减免,共同降低成本,减轻因经费短缺个法律援助工作造成的压力。但目前社会上一些人错误地认为法律援助就是法律援助中心的事,特别是在配合方面不够默契。有时,在开庭的前一天,法院才通知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辩护。律师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会见,开庭期限又紧,还要到法庭查阅卷宗,复印案卷,法院却要收取高于市场价格的复印费,这种无偿甚至赔本的被动服务,很难保证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一些律师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着法律援助工作的健康开展。

  (二)案件质量监控机制有待完善。由于对经济效益等因素的考虑和经费的制约,个别法律服务机构、人员在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办案敷衍了事、走过场等现象,工作不认真细致的现象,而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又没有在这方面作出约束性的规定,使得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

  推动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通过采取三个“一批”措施(即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建立一批公共法律服务示范点;动员具备法律服务资质的公职人员,建立一批村、社区法律服务联系点;引导法律服务志愿者驻村(社区)服务,建立一批志愿服务点),使村村都有法律服务点,开辟老百姓在家门口直接获取法律服务的窗口。

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方案4

  首先是加强领导,认识到位。按照《20xx年度福建社会劳动保险局系统能力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的“示范服务窗口建设”活动领导小组。把创建“人民满意的优质服务窗口”作为20xx年中心工作来抓,努力打造环境优美、服务贴心、经办高效的人性化的经办服务窗口,提升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其次是落实责任,组织到位。区社保中心结合实际制定了《芗城区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关于示范服务窗口建设的试点实施方案》,创建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活动,明确责任分工,跟踪进度,狠抓落实。再次是严格标准,措施到位。中心严格按照《福建省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规范(试行)》的要求,在服务窗口建设中始终坚持视觉识别系统标准统一和便民措施齐全、服务方式多样的.标准。同时将示范服务窗口创建工作纳入到开展“作风建设年”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中,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大大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对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夯实基础,打造标准化服务窗口

  在标准化服务窗口的建设中,中心坚持贯彻以人为本,规范统一、经济实用的原则。一是视觉识别系统标准、统一。首先,色调统一。业务大厅的布置采用全国社保统一使用的蓝白色调,在柜台、吊牌、背景墙等各方面都交替使用这两种颜色。其次,统一柜台和标牌。前台台面高78厘米,宽度70厘米,各岗位柜台外设有移动式舒适座椅;各业务岗位上方安装整齐的LED显示屏,易于识别;柜台上放置服务牌,贴示工作人员的照片和姓名,便于辨认和称呼,也强化了服务质量监督。再次,统一着装,统一佩带工作胸卡,树立起整洁划一的服务形象。二是便民措施齐全、服务方式多样。将养老、工伤、生育保险三个险种受理服务区设在同一大厅内,方便办事人员同时办理各项业务,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大门入口处设立业务大厅平面指示图,办事大厅分别设立受理服务区、咨询服务区、自助服务区、等候休息区,并开通了叫号服务系统,解决了以往办事人员在服务窗口前站立排队的拥挤现象。大厅还配置了自助查询机,参保人员持身份证便可查询其个人账户明细及参保信息。另外,20xx年业务大厅专门设立了“档案管理”专柜,运用业务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和检索功能,调卷迅速准确,突出了档案利用的实际效果,为一线业务服务,为参保人员服务。

  健全制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管理制度到位、服务流程清晰。中心建立健全的效能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并将社会保险的服务承诺、业务办理流程、办理条件、办理程序、服务标准、办结时限等予以上墙公示。政府的网站上公开了相关的社会保险政策法规、业务流程、办事须知等,方便职工群众浏览查询。在业务经办中,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制度,切实提高窗口服务能力。公开举报电话,设置意见投诉箱,在每个服务窗口设立了服务评价系统,起到良好的监督促进作用。

  二是窗口氛围和谐、经办服务温馨。中心确立了“细微之处见真情,服务之中树形象”的工作理念,努力为参保对象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人性化的服务,牢记“我把群众当亲人,我用微笑来服务”。业务大厅的防火消防设施、便民服务箱、“安全出口”的指示标识及“吸烟有害健康”的温馨提示,让办事人员倍感温馨。在服务态度上,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声暖语问候,一腔热情接待,努力实现真情接待零距离,真心办事零差错,真诚服务零投诉。区社保中心还不时深入参保单位、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所(站)进行现场办公,把窗口服务延伸到服务对象身边,为服务对象解决一些具体的困难和问题,使“优质服务窗口”的内涵不断得到延伸。

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方案5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省委、省政府“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标准引领、集约建设、不断创新,以“六有一能”(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网络、有设备、有经费、能办事)为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站点)建设,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着力提升场所使用、窗口服务及管理运行标准化水平,切实为群众就近办事提供规范、透明、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20xx年7月底前,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完成标准化建设。20xx年8月底前,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完成标准化建设。

  二、重点任务

  (一)规范场所设置

  街道和村(社区)要因地制宜推进便民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具体做到“四有四统一”,即有固定场所、有专职人员、有办理事项、有服务承诺;统一名称标识、统一场所设置、统一服务设施、统一规范运作。

  1、统一名称标识。街道便民服务场所名称统一为: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场所名称统一为:“XX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与邮政、银行、商超等服务网点合作设立的便民服务场所名称统一为:“XX便民服务点”。场所名称应悬挂于所在主体建筑正面显要位置或场所内适当位置。

  2、统一场所设置。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在街道办事处驻地位置明显、交通便捷的临街建筑或办公楼的一楼;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应设置在便于群众办事的区域。整合利用现有的服务设施等资源,依托街道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结合智慧街道和社区建设有关标准,辅以新建、改扩建、购买、租赁、项目配套等形式,为办事群众提供“一门式”“一站式”服务。

  结合城镇化进程,在规范设置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合理布局便民服务站(点)。在完善社区、村(居民小区)便民服务站的同时,鼓励与银行、商超等场所合作建设便民服务点。

  3、统一服务设施。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和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居民小区)便民服务站、应结合工作需求,设置咨询引导、窗口受理、后台办公、休息等待、自

  助服务、信息公开等功能区域和便民服务设施:其他便民服务站(点)应配备必要的桌椅、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设施设备,满足开展便民服务的基本需求。

  4、统一规范运作。统一规范便民服务中心(站点)服务机构,规范服务内容,建立顺畅高效的业务指导关系,实现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站点)规范化运作。组建统一的街道便民服务平台,加强便民服务中心(站点)硬件建设、信息化建设、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等工作。

  (二)规范事项标准

  1、规范事项进驻。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将综治、民政、计生、国土、规划、新农合和新农保,以及涉农补贴、党员服务、劳动保障等服务事项(包括县级下放委托事项)全部纳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将能够在社区、村(居民小区)受理办理的公共服务事项下沉到社区、村(居民小区)层级办理。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且适合在村级办理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民政服务、社会救助、卫生健康服务、就业创业服务、退役军人事务、老年人优待、残疾人帮扶、惠农政策落实、法律顾问及纠纷调解、出具有关证明等公共服务类和水电气暖费用收缴等便民服务类事项纳入村(居民小区)便民服务站受理、办理或帮办代办。鼓励将市场准入、用地许可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权力事项纳入社区、村(居民小区)便民服务站受理、办理。对量大面广的个人事项可委托银行、邮政等网点、代办。

  2、规范事项梳理。按照全市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有关工作要求,制定全街道统一的便民服务事项目录清单,规范梳理可在街道、村(社区)办理(含帮办代办)的政务服务事项,实行动态管理。同一事项的名称、编码、类型、设定依据、行使层级、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收费项目等要素原则上与全市统一,确保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3、规范政务服务公开。梳理出的政务服务事项要逐项编制办事指南,明确事项名称、办事依据、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收费情况、办件类型等基本内容。注重便民服务信息公开,在服务场所显著位置设置公开公示专栏,及时公开事项清单、服务指南、工作制度等服务信息,线上线下办事指南和服务栏目应标准一致、信息准确方便使用。

  (三)强化网上服务

  1、加强网络支撑。加强互联网、电子政务外网等网络建设,为在街道和村(社区)应用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方便群众在线查询、申办事项提供基础支撑。

  2、完善网上站点。依托政务服务“一网办”总门户,配合市完善镇(街道)和村(社区)网上站点建设,提升在线申报、咨询投诉等基本服务功能,确保站点提供的服务信息准确可用、便于查找。注重宣传推广、积极引导基层群众通过网络咨询、办理有关事项。

  3、提高网办能力。按照全省“一网通办”要求,充分利用省政务服务网和相关基础设施为支撑的'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完善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站点)网上服务功能,推动基于互联网、自助终端、移动终端的政务服务入口全面向基层延伸,特别是向具备条件的社区延伸,让网上政务服务惠及更多基层群众。对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政务服务事项,及时开通申办入口,完善网络运行业务流程,提高网上办理深度,社区上网运行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60%。能够通过网上办理的服务事项不得要求群众到现场办理,能够一次办好的事项不得无故让群众重复跑、跑多次。

  (四)规范管理运行

  1、规范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街道办事处负总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便民服务中心具体负责的运行管理机制。原则上,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对各社区便民服务站点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具体负责便民服务中心(站点)事项进驻、流程优化、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场所使用、窗口服务、人员管理、绩效考核等制度体系,用制度管人管事。

  2、规范办理模式。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站点)要本着方便群众办事的原则,将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推行无差别“

  窗受理、全科服务”,推动服务窗口向“全科窗口”转变,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即来即办事项在综合服务窗口直接办理或网上办理,复杂事项和县级下放、委托事项授权窗口受理并限时办结。

  3、规范服务队伍。按照“一窗受理”服务模式要求,分类规范前台窗口和后台工作人员的进驻,工作人员应统一着装、佩带工作证上岗。结合业务实际,以满足办事服务和帮办代办需要为标准,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配齐配强便民服务中心(站点)工作力量。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服务意识、业务能力和办事效率。加强帮办代办人员管理,探索完善薪酬补助、责任追究等激励约東机制,促进人员队伍相对稳定,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

  4、建立健全“好差评”制度。20xx年6月底前,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接入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12月底前,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服务事项全覆盖、评价数据实时全量归集,确保每个服务评价均可评价、每个差评都得到更改。

  (五)优化服务运行

  1、优化办事作风。实行“一次告知”,对群众咨询、申请、不符合条件或需要补齐补正材料的一次性告知。实行“限时办结”,对程序简便、可以当场办结的,即来即办、当场办结;对不能当场办结需要审核审批的,在承诺时间内办结。实行窗口“无否决权”。对不属于受理范围事项,要明确告知办理方式和路径。设立“找茬”服务窗口、为企业群众提供综合性的咨询解答、意见收集、投诉处理等服务。

  2、开展延时服务。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站点)事项办理窗口要结合基层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提供延时服务。要加大自助办理设备普及力度,办税服务、人社服务、公积金查询、不动产查询、民政、司法、电力等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事项的自助设备要向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点)倾斜,建立24小时不打烊服务。

  3、丰富帮办方式。实行“帮办代办”向基层延伸,需要上级或其他部门审批的,依托“线上帮办代办系统”深入推进“全领域、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改变企业(群众)办事模式,推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企业动嘴、帮办跑腿”,优化政务服务生态;围绕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卫生健康等重点领域,针对交通不便、居住分散和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积极开展上门办理、免费代办等综合服务。

  三、加强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街道便民服务标准化工作专班。党工委副书记任组长,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任副组长,各社区、各站所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任成员,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街道便民服务标准化工作。要发挥好主体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压实工作责任,制定工作方案,实施挂图作战,分解目标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细化具体措施,做好政策、经费、人员等配套保障,确保按期完成工作任务。

  (二)突出典型带动。要加强基层创新、典型示范引领。优化改进服务方式,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全街道要培植2-3个典型便民服务站(点)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努力形成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方案】相关文章:

社区便民服务活动方案优秀02-20

便民服务站宣传标语10-25

社区建设方案04-13

社区平安建设方案11-22

社区安全建设方案11-22

健康社区建设方案12-10

社区平安建设方案01-06

社区建设方案(精选23篇)04-18

社区建设方案20篇06-12

社区建设方案(精选22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