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的读后感(通用22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态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态度的读后感 篇1
最近读完了吴军老师的《态度》一书,虽然里面收集的是吴军老师给两个女儿的40封家书,但透过其家书可以深刻感知像吴军老师这样的高端智慧者在人生这条长河里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更好的成就美好人生。
“乐观的人生态度比什么都重要”,这是本书第一部分“人生哲学”的第一封信,作者讲述了自己从小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才有了现在的乐观天性,所以他和妻子也是希望女儿可以一辈子都快乐,常拥乐观的心态。快乐来自于一个人自然天性的释放,但良好的环境是前提。
而在一个人成长的每个阶段,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要想在与人相处中获得快乐,那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又显得尤为重要。在阅读过程中,我也在一遍遍地审视自己,是否做到了“与人相处共事时,尽可能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作为赣昌砂石的一名一线班长,在工作中同样也是要不断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没有处理好,在日常工作中的小情绪也许就会带入到工作中,处理不好就会产生“蝴蝶效应”发生一系列的扩散反应。所以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上我们都应该向吴军老师《态度》中一书说的那样,从小事做起,树立好正确的人生态度,把乐观的心态放在首位。我相信每天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处理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更加事半功倍。
除了拥有乐观的天性,我们还得不断地接受教育,通过有效学习,获得新知,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更好的认识世界,要相信学习是快乐的源泉。
同时,人无理想,就会浑浑度日,而有理想却不付诸行动,又会止步不前,从而失望、苦闷。因此,有理想和身体力行应相辅相成,同时具备,才能更好的塑造自己,不断收获快乐。
本书很多章节对我的触动都很大,不仅仅乐观的人生态度,一个人的格局、遇事思考的角度以及做事的方式方法都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同时,作为一个父亲,本书在育儿方面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是一本耐人寻味、值得长期学习的温暖读物。
生活和工作当中有许多事情不是“以物易物”的等值交换,更多的是投桃报李,你不能期望你的付出就一定能得到等值的回报,当你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时,你此刻的态度就显得非常重要,有的人就会抱怨不公,愤愤不平,深埋负面情绪不能自拔,有的人会乐天知命,继续保持前进之心,总有一天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担任赣昌砂石有限公司班长一职,日常工作繁杂,面对更多的工作,保持乐观的态度尤为重要,乐观的态度能让你心情平静的面对各种工作挑战,或许下一秒,你的努力就会得到回报。
态度的读后感 篇2
在得到上看到一本新书,书名是《态度》,作者是吴军,原腾讯副总裁。在得到上开设课程《吴军硅谷来信》,深受学员欢迎,作者无疑是优秀的,而《态度》这本书推荐语为:“吴军老师首部个人成长类著作,四十条成长建议,助你拥有好的人生态度。”这本书是作者写给自己的子女的一些信件的集成,其中的一些建议无疑是作者的肺腑之言,觉得可以从中了解到吴军博士的人生态度,或许能解决一些自己成长中的疑惑,所以购买了这本书。
作者这本书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人生哲学,其中的一封信《乐观的人生态度比什么都重要》使我想到了自己的一些遭遇,自己在生活中总是不够乐观,看待事情过于消极,遇到挫折总是一蹶不振,这样的人生态度是不利于自己成长的,吴军老师说人如果不能过得快乐,有再多的钱也没有半点儿意义。这句话虽然很平凡,但是非常有道理。
第二章洞察世界,其中《好运气背后是三倍努力》这封信作者说自己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不是因为好运气,是因为自己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只有你付出了三倍的努力,甚至是更多的努力,才可能会有好的运气,作者的话深深触动了我,很多人都是不够努力,却总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为坏的运气,试想同一件事,如果一个人付出了三倍的努力去做,是不是更有可能比其他人做的好,难道做的好就是因为运气?
第三章对待金钱,其中《一生永远不要碰的三条红线》这封信作者建议。第一:不要进行过于冒险,会导致灭顶之灾的投资。第二:不要进行自己不懂的投资。第三:不要被那些所谓的失去了的投机机会乱了方寸。吴军博士说时间是我们的朋友,投资要有耐心。尤其对于投资而言,耐心格外重要。
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感觉作者的人生态度确实值得学习,很多方面都是自己需要改善的,读完这本书最起码可以让自己减少一些浮躁,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一些好的影响。
态度的读后感 篇3
近几年先后读了吴军的“之”字系列(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文明之光、大学之路等)和《智能时代》,很喜欢他的工科思维结合深入浅出的文字以及中美两种教育下形成的开阔视野。他的书既有很高的信息密度,又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读起来不累又常常给予思维的启发。作为普通人,在读《大学之路》时,我就很好奇像吴军这样的精英人士平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态度》这本书正好部分地回答了我的问题。
本书收录了吴军写给女儿的40封信,是作者在为人处事方面对孩子的谆谆引导。总体而言,作者传递的大部分观点里的价值观与我们从小到大听到过的长辈叮咛并无太大区别,比如要乐观、要自律、养成好习惯;要坚持不懈干成事、放手去做再提高、严谨实干厚积薄发;不乱花钱,也不乱省钱,交友时不要怕吃亏等等。但是得益于作者自身的经历和视野,本书在教育上的格局和眼界是比较高的,摆事实讲道理方面的方式也是很现代的。作为普通家庭的小孩,我也很高兴能看看像吴军这样的父母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以获得一些自我精进的力量。读完最大的感受有两点。
一是作为父母如何启发和教育孩子。
首先是亲身示范。可以感觉到作者对孩子最大的影响首先是”身教“。作者在序言里也强调,“在子女面前,榜样的力量远远大于说教。自己以什么态度对待事物,对待他人,子女就会不知不觉地学习。很多人希望子女成龙成凤,其实,家长应该不断精进,以此影响孩子。”作者在信中讲道理时举的很多例子都是自己当年的亲身经历和成功的经验,例如年轻时自己正确面对贫穷的态度,怎样戒掉电子游戏,自己如何投资,如何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合作并取得成功等等。作为父母如果自己都不去努力实践好的品德,让自己变得更好,只一味地要求孩子做到,这样的教育是缺乏说服力的。
其次是要以各种方式及时地陪伴孩子。作者虽然工作繁忙,但始终和妻子一起时刻交流女儿的动向,在女儿遇到问题或者出现需要引导的时候,即使人不在女儿身边,也会以信件的形式第一时间地对女儿进行引导,在孩子的教育上父亲的角色始终没有缺位。这一点对很多工作繁忙的父母是很好的启发。
二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关键参数在于细微之处。
第6封信中写道,人的命运(fateandfortune)首先由环境决定,第二个因素则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作者将自己的想法结合撒切尔夫人的一段话,推导出一个多米诺骨牌式的“结论”,即态度决定想法,想法决定言辞和行动,言辞和行动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作者说,看一个人在小时候挨了一巴掌后的反应,就能知道他的命运。人到一定的年纪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会发现自己小时候的习惯和性格对自己人生轨迹的影响要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大部分人很难改掉小时候的坏习惯,于是影响了一生。
当然,这也不是说长大了不能改,只是要花更大的力气。反过来说,如果小时候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让自己的受益时间最大化。当然人生的任何阶段都需要好习惯,不只是小时候,只是越早养成越早受益。作者:路是月的痕
态度的读后感 篇4
撒切尔夫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态度影响想法,想法决定言辞,言辞主导行为,行为变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深以为然,从懵懂时期到踏入社会,身边的各种人、各种事都在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这一道理。态度是衡量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标准,一个人的未来潜力体现于三个方面,态度、知识和技能,毫无疑问,态度是首要因素。初读《态度》一书,原以为这单纯的是一本对“态度”二字进行深入探讨的心灵鸡汤,可当我翻开这本书,看见其中质朴易读的文字,我才意识到,原来这是作者吴军写给自己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儿们的家书。怀着对吴军这位兼具科研工作者、硅谷投资人及高产作家等多重身份IT大佬的浓厚兴趣,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新时代的傅雷家书”。
由于处事的态度不同,起点差不多的人会不断分化,进而拉开命运的差距。40封有温度的家书,诚恳讲述那些只说给亲人听的人生智慧,拆解现在遇到的或是将要遇到的成长难题。书中出乎我意料的并没有出现过多的“态度”字眼,而是通过吴军写给女儿们的40封家书来侧面传达一些个人的人生感悟,再从这些人生感悟之中潜移默化地加深刻画态度的重要性,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子女的真情实意,以真情传授其个人独到的处事见解。
“保持乐观,态度决定人生格局。”这是吴军对女儿的寄语,也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对生活保持乐观,以认真专业的态度对待工作,这正是当代人最需要摆正的工作心态。
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绩,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或许不能保证一个人具有了某种态度就必定能够成功,但是成功的人们都有着一些相同的工作态度。
在企业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持有自我的工作态度。有的人勤勉进取,工作忙碌、热情,精神抖擞,用心乐观,永争第一,总是用心的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是在受到挫折的状况下也是如此。有的悠闲自在,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牢骚满腹,永远悲观失望,总是在抱怨他人与环境,生活在负面情绪当中,完全享受不到工作的乐趣。。在我看来,人生就是一面镜子,每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都将在这面镜子之中倒映出未来的人生走向,这恰恰印证了一句话: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注意你的态度,因为它能影响你的想法。
态度的读后感 篇5
最近读完了董事长推荐的好书《态度》,这本书是吴军老师写给女儿们的家书,从字里行间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一位父亲对子女的关爱。吴军老师从自己参与大学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经验出发,对年轻人遇到的处理人际关系,有效学习,洞察世界,理解财富等方面的问题,给出了诚恳的建议。书中的真知灼见,对我们不断自省,渴望进步的房地产人有着极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在读过这本书后,我收获颇丰,其中有两个关于思考的观点最打动我,使我思考良久。
首先是关于辩证的思考问题,吴军老师为这封家书取名为“理性的怀疑者”。年轻的时候,对人和事的判断总是简单且片面的,对很多事情缺乏理性思考,高估自己的学识,并且也缺乏一种科学态度。举例来说,在网络自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鱼龙混杂,在自媒体平台上一幕幕“反转剧”每天都在上映。假使我们不加筛选地接受,盲目的相信,那很容易变得偏激、浮躁。退一步说,现在的科学在时代的发展下也可能有被证伪的时候,科学也不代表完全正确,科学也是不断发展的,没有绝对的正确和真理。因此,做理性的怀疑者,很难也很难得。而理性的怀疑也是我们不断探索未知的前提,永不停止思考,始终保持对未知的热情和思索。
其次是永远寻找更好的方法。我们一辈子很难不遇到困难,但遇到困难后的抱怨、难过会使我们陷入一个更大的泥沼中,裹足不前。就像吴军老师写的那样,要主动想想是否有更好的方法,然后行动起来。永远不停止思考,永远寻找更好的方法。就拿我自己来说,刚开始工作,试错可能是一条必经之路,但在遇见问题时,我总是要求自己积极地寻找方法解决,并且尽可能的多寻找解决方案。虽然有时我的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但也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而不是一直等着上级和同事给予我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不断寻找更好的方法,还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现如今,各类办公自动化软件功能不断强化,不断学习,充分的利用好这些工具,可以减少很多机械性重复性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重要的是,在积极思考和不断推进执行的过程中,最终一定能找到对自己有效的方法,而拥有对待困难和问题的积极态度,更是会受用一生。
吴军老师的《态度》中还有许多有趣又有意义的观点,让我觉得自己能读到这本书十分的幸运。学习本就是永无止境的过程,不断精进,才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态度的读后感 篇6
寒假,我认真拜读了《态度》一书。《态度》的作者是吴军教授,是吴军教授首部个人成长类著作。这本书有一点像曾国藩的家书,是他写给正在上大学和上高中的两个女儿的40封信。《态度》充分运用总分模式,针对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遇到的有效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理解并赚取财富等具体问题,以及如何洞察世界、人生等哲学问题,给出了诚恳的建议。信中有丰富的案例,氛围民主和谐,透露出他对女儿的尊重和爱,更透露出无尽的人生智慧。从他的信中,我也收获了不少,有些观点对于我来讲是一种超越,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特别是下面三个观点,感受很深。
一、上帝喜欢笨人。
咋一看这个标题感到惊奇,我也是非常的困惑,怎么会不喜欢聪明人而喜欢笨人?现实中每个人都喜欢自己是最聪明的人。《教父》中不是老教父给人有这么一句叮嘱吗,“不要让别人看透你在想什么”。当时我就觉得这话说的太对了:男人就应该聪明些,怎么能让别人知道你想什么呢?你太笨了吧。
然而吴军教授传达给读者的观点“上帝喜欢笨人”(当然这里的笨人可不是傻子、痴呆之类,而是像阿甘这样不投机取巧,没有那么聪明的人)。我通过反思阅读与思考,还是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从而改变了我的三观。
1、做生意、打交道大家都喜欢笨人。
设想一下:当你和一个很聪明的人做生意或者打交道时,你猜不透看不懂他,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鬼点子,你肯定会很担心或者很谨慎的。
而当你面对一个笨点的人,他诚实、坦诚,做事不贪小便宜,你会不会觉得他老实、实在,所以你和他打交道都放心些呢?
这样的话,我想谁都愿意跟笨点的人打交道、做生意,笨人就能得到更多的机会,自然会越来越好。
2、笨人对自己认识清楚,不走捷径。
人最可怕的是不能看清自己,聪明人总认为自己聪明,高估自己的能力,喜欢算计,会把利益最大化,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而笨人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懂得打擦边球,不走捷径,不懂得把利益最大化,凡事要留很大的余量,而当发生意外时,那些余量会起作用,也就是“笨鸟先飞”吧。
3、笨人把简单的事情做得出人意料的精彩。
聪明人自认为聪明,所以总是瞧不上一些小机会,往往会失去最佳时机;一些简单的事情,总是不屑于脚踏实地去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最后与成功失之交臂。
而笨人就不同,他们知道自己天资不够,因此做事认真,脚踏实地,一件事一件事地做好,而不是同时处理了很多事儿,所以他们做一件事就是一件事,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得出人意料的精彩。
这样综合来看,笨人反而最终的成绩更大。学习上也是这样的,笨人会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最后走向胜利。而自认为聪明的人则不注重基础,导致基础不牢,从而没有达到理想的成绩。
二、成功是成功之母。
我们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吴军教授却说“成功是成功之母”。细想,真有道理。我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余年,在学生的教育上更体现了这一点。就拿学生学习来说,如果他能掌握好所学内容,第一,他会有信心更努力继续学习;第二,他能更好地总结经验,再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因为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有成就感才能激发孩子的斗志。试想,失败的话,孩子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会是什么样?尤其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人只有成功过一次,才更容易成功第二次、第三次,因此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从这里,让我懂得了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成就孩子们精彩的人生。
三、最好是更好的敌人。
太多的人因为期待最好,追求完美,所以总是害怕达不到,迟迟没有决定去行动,而瞧不上更好一点的结果,最终一无所获。所以说:最好是更好的敌人。
很多人都追求完美,眼睛盯着完美,不敢付出行动,生怕不能取得最好的最完美的结果。他不知道: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完成说明你最起码会去做,而很多时候我们想着完美可能一点都不会去做,但当你去做,去行动,才能慢慢的去变好。任何进步都比没有进步好!
而事情从来都是很难一步到位的,一口咬不出一个大胖子,最好也是要经由更好去改善的。
因此我们做事之初不要期待最好的结果,而是心中有最好的愿景,着眼于更好的,这样你的行动才能更具体,才更容易付诸行动。
就拿我自学考试来说:我对这事儿最好的期望是拿到汉语言的本科文凭,而更好的期待是我对每一门功课的掌握,只有化为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通过行动,不断前进,不求最好,只求更好。这样,按照这个方法,攻克难关,最后帮我达到更好,进而做到最好——最终我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本科文凭。
人生是一条河,一条河的水量由它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三个因素决定。就让我们在人生这条长河中一步一个脚印,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成长。
态度的读后感 篇7
态度是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一种看法以及我们的做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但是只有摆正态度我们才能获得成功,获得幸福。
这本书有一点像曾国藩的家书,是他写给女儿的一封封信件,书中透露出他对女儿的爱,更透露出无尽的人生智慧。
感谢董事长对这本书的推荐,让初为人父的我可以提前感受到这种“难得”的父爱和亲情的体验。以第一人称书写,给我一种穿越时空的“偷窥”权利,感觉像是自己在写给尚未长大的儿子一样。原本对子女最真的爱就是希望他们永远平平安安、健康快乐,不是吗?可是在大环境的变化下,随着孩子长大,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把孩子的发展和成绩作为自己的社交炫耀资源,于是渐渐迷失了初心,渐渐忘却了这份亲情的天然起点。
信末吴军老师希望女儿梦华一辈子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保持乐观,做一个快乐的人。读到此处不禁眼中湿润,或许那才是真心爱自己的孩子时最真情的想法。所以,请做到保持乐观,做一个快乐的人。
书中提到了四个保持乐观的方法:不断接受教育,与时俱进;有理想并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与人相处共事,尽可能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看透人生。于我而言,就是要做好以下四点:
首先,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对于学习这件事,我的理解就是给自己的大脑升级软件版本,安装新的软件,我们该学习什么呢?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为了不被这个社会淘汰,为了我们持续的优秀,终身学习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坚持的事情,那我们应该怎样持续进行下去呢?就好像我们要一直用的电脑,能不给它持续更新升级吗?
其次,是要有追求。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想成就的事情,不论大小,保护好自己的梦想,通过学习实践去探索它的成功路径,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可以享受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很棒的经历,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值得我们去追求。
再次,包容他人就是宽容自己。将心比心,多替别人考虑想想,温和待人,不苛求别人完美,也不要求自己完美,这样才有最大的机会成就自己的理想。
最后,要接受事实。无论是挫折也好,痛苦也好,我们要学着接受现实。学会平静地接受现实,学会对自己说声顺其自然,学会坦然地面对厄运,学会积极地看待人生,学会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阳光就会流进心里来,驱走恐惧,驱走黑暗,驱走所有的阴霾。事实上,世上没有完美,人生也不可能两全其美。我们要学会接受现实,积极面对现实,勇敢前行。
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因为每个章节都让人有一个新的认识,使人振奋,使人激发每个人内心的梦想,脑海中浮现出实现目标的景象。我想等宝宝长大懂事后,我会在第一时间把《态度》这本书交给他,让他慢慢领悟,因为它和晨曦一样,充满温暖,充满爱。
态度的读后感 篇8
在看《态度》这本书之前,我并不知道它的作者吴军是谁。一番搜寻之后,我开始了阅读之旅。
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一封封写给自己正在上高中和大学的女儿们的书信组成的,有点类似曾国藩的家书。其实,我自己也有疑问。在信息发达的时代,为什么要用写信的方式跟女儿交流呢?当面对话,或者电话交流不可以吗?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首歌《从前慢》。在“快”的时代里,学会慢下来,是一种修炼。书信恰恰是因为慢下来,细细去读,才显得话语更加亲密,精神交流更有价值。
看书的过程中,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是,作者给女儿们的建议几乎涵盖了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和方方面面,给我以很大的启发。更令我铭记在心的是,作者说他喜欢在做事前假设自己比别人的运气坏,这样便会多付出努力准备的更充足,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注意你的态度,因为它能影响你的想法”。的确,一个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需要一种态度。而态度的选择,抑或是说,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你生活的质量和工作的水准。
我依稀记得,邓建新董事长刚来市政公用集团工作不久,便提出了“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健康成长”的理念,现在这句话已然成为了市政公用集团企业文化中的价值导向。在我个人看来,其实“快乐工作”就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
快乐工作,需要时刻保持一种激情。身处在民生领域的公交企业,每天的工作内容几乎都是重复着昨日的重复,极易令人感到枯燥乏味。要让工作成为一种快乐,这需要我们时刻保持一种工作激情,真正打心底热爱公交事业,热爱身边的同事,热爱每一位上车的乘客。我曾经遇到过一位240路的公交驾驶员,他对乘客总是笑脸相迎,每次坐他的车都感到很舒服。后来我问他怎么做到的?他说他把公交沿途的站点都当成了风景,把沿途站点的乘客都当成了朋友,他感到很快乐。
快乐工作,需要时刻保持一种自信。毛主席曾有诗云“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可见信心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如果望而却步,不仅做不好,更何谈快乐二字?面对工作,保持自信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我坚信:只有自信的人生,才是快乐的人生。
快乐工作,需要时刻保持一种执着。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执着就是一种坚持,一种热爱。现在,我们都提倡“工匠精神”。其实,对工作保持一种钻研精神、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快乐。我曾经采访过公交修理一厂机电班班长李新荣和修理三厂修理班班长吴耀平,他们的身上就有一股子执着劲儿。对于一些车辆故障,一时解决不了,也会难过,但绝不放弃,总是苦思冥想,用心钻研。用他们的话说,钻研进去后会有一种“无我”的状态,直到问题解决了,心里总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我想,这才是快乐工作的真谛。
态度的读后感 篇9
看完吴军的《态度》后,感觉“相见恨晚”:如果我的成长也有高人指导,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经验的人能提供合理化建议,如果能早看这本书也许有不一样的生活。
《态度》是作者吴军写给大、小女儿的信件集合,是一位父亲对子女的循循教导,包含给大女儿上大学、实习的建议和给小女儿少年成长的解惑。面对电子游戏的诱惑,父亲教给她们如何抵制不良诱惑;面对小女儿想放弃钢琴的心思,父亲告诉她专业和业余的区别;在大女儿要毕业时,父亲提议她去最好的学校……这些及时的提醒之外,父亲也教给她们数学很重要、要做一个快乐而善良的人、金钱是什么……
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一生。虽然没有吴军一样牛的父母,但再普通的父母也会给子女的人生打下烙印。我的父母并没有读什么书,但都知道要把子女供读出来;他们没多少见识,却也知道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干活他们是最能下力气的,做事是讲究用功的。他们不会讲理论,但总是用行动告诉我做什么是对的。
对父母的态度又决定了我们一生的高度。父母所教的,学不学,学什么就能塑造一个人的性格。以前不喜欢母亲的强势就倾向于父亲的沉默与随和,后来到底欣赏母亲的刚强而内心强大起来。态度决定了选择,也塑造了个性。
长大以后,才发现父母的不容易。他们的人生规划不是以孩子的未来为基点,所带给子女的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小时候觉得他们表现不好时,总是叛逆以对,总是连好的方面一起排斥。大一点才能理解他们,才会觉得内疚。
如果父母尚在,试着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尊重他们的一言一行,不因为他们老去便不管不顾;如果子女正在成长,尽力言传身教给子女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处世哲学。
态度的读后感 篇10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每天努力做事,摸索、试错,改进,可是自我精进的速度却并不令自己满意,我记得从小我妈就说我“耳根硬”(意思是不听人劝,喜欢一条道走到黑)说好听点就是盲目且不善于有效学习。的确,到了而立之年我很清楚自己的缺点,但有时还是有种活在迷雾中的感觉,直到我读到《态度》这本书对我启迪良多。
吴军老师的《态度》和《见识》这两本书现在已经成了我的枕边书,每当遇到生活或是工作中的难题无法进行时,我都会拿起这两本书翻翻,换个思路有时会给我豁然开朗的感觉。
吴军老师认为,由于处事的态度不同,起点差不多的人会不断分化,进而拉开命运的差距。
《态度》这本书是吴军老师写给正在上大学和上高中的女儿们的家书,起初我读它是当作育儿读物来读的,可是刚看几页我发现书中的内容适合所有年轻人。书中针对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遇到的有效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理解并赚取财富等具体问题,以及如何洞察世界、人生等哲学问题,给出了诚恳建议。这些建议或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特别是十多年来参与大学管理和在世界一流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经验,或源自其尊崇的智者的成功经验。
书中说“最好是更好的敌人,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其实本身很难一步到位。一些人无所作为不是因为不想做事,而是一根筋地追求最好,最后什么也得不到”。每个人都有想做的事,或大或小,在电场有的人想考含金量高的资格证书、有的人想成为班组长、有的人想成为技术牛人、有的人想戒烟、有的人想健身,但是多数人都只是停留在思想层面,即便是有付出行动的,坚持不懈能达到目标的人寥寥无几。难道我们真的忙到没时间学习没时间锻炼了吗?那我们是如何对抖音上的段子谈笑风生的,是如何在游戏中打怪升级的,又是如何在朋友圈刷着存在感的?处于人生黄金期的我们,正是学习和做事的大好年华,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在工作中寻找价值,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才是我们该有的人生态度。
身处锡林浩特这样的安逸小城,在风电场这样远离喧嚣的环境,无论是见到的人还是接触到的事都很有限,呆久了很难有持续的斗志和不灭的意志去追求进步,有些进步也许也是日积月累的经验。我觉得多读书提高境界,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最起码在职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要跟的上时代的节奏,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基础。作者吴军也在书中告诉年轻人,做事境界要高,很作时候那些诱惑显得如此美妙,你周围的人会渐渐放弃目标,接受它们。这就是考验人的定力的时候。人的境界高一点,多关注长远,少盯着眼前,才能走得更远。
书中的精彩之处太多,对我的帮助也很大,读完全书我的人生态度也渐渐清晰了起来。
态度的读后感 篇11
读了吴军的《态度》,觉得吴军是一个非常智慧的父亲。他很有格局,做事先认清方向,之后朝着目标按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前进。他跟女儿分享的观点之一是:做事越精心准备,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他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与女儿们分享,对他的女儿们一定是受益匪浅的,对于他的女儿们来说,一定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反观自己,如果我给我的孩子写信,要给他写一封怎样的家书呢?我觉得我会跟他分享三个话题:自律与自由、深陷与沉迷、活着与生活。
一、自律与自由
我们身边总是有一些自律的人,比如说一个朋友,她从小体弱,在45岁开始觉得身体情况不好,从45岁开始学习游泳,每天跑步5000米。她活得越来越年轻,身体也好多了。她是自律的。她牺牲掉了本可以睡懒觉的时间、玩手机的时间、休息的时间,还要每天坚持。表面上看,她是不自由的,但实际上,这种自律却换来了更多的自由:不吃药不吃补品的自由,不用躺在病床上的自由,有了好身体可以去四处旅游吃喝玩乐的自由。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人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学习去充电,换取了更多选择机会的自由。所以,自律和自由并不是反义词,相反,越自律的人就越自由。
二、沉迷与沉陷
第二个话题是深陷与沉迷。这两个词表示的意思虽然都是在一件事情里出不来,但却有很大的情绪上的差别:“沉迷”带着一点自愿的意味,人们做这件事的时候享受其中的乐趣;“身陷”却带有一点被动的意思,在这件事中,无奈地做着,想脱离却毫无办法。由于人的主观意识有很大的差别,所以结果肯定也是差异很大的。通常,我们把一件事当做是兴趣去做,我们就会去多思考多研究,想到更宽的思路和更好的解决办法,而如果把一件事当做任务去做,当然是完成任务就好,很难有更大的突破。如果家长或老师能把学习任务转化成孩子的兴趣,那孩子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活着与生活
第三个话题是活着与生活。有的人说“活着是为了吃饭”,有的人说“吃饭是为了活着”。两种观点字数一样,但内容却大不相同。“活着为了吃饭”的人,追求只停留在物质生活,生活满足自己的身体就好。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因为每个人都有对人生的不同理解和追求。而“吃饭是为了活着”的人,对人生有了更高的追求,在满足基本的身体需求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这时人不仅是“活着”,而是“生活”。前一类人维持着人类社会正常的运行,后一类人却是在不断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就像我们在座的各位来参加书友会,绝对满足第二类人的特征。
自从上次参加书友会,我希望我能有一点一点的进步,也希望能用实际行动告诉我的孩子:我会变得越来越好。如果我的越来越好能成为他前进的动力更好,如果不能,即使能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成为他一点心灵的滋养,那也是极好的。
加油,成为更好的自己。
态度的读后感 篇12
《关键在于态度》这是一本优秀员工必备的工作准则,从八个大方面讲述了如何选择正确的态度,以及端正工作态度的重要性。章节里一个个小故事小案例都令人倍有感触,生动的展现了在现代工作职场的方方面面,从正面用积极的话语来告知读者:关键在于态度,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态度,你的工作就是生命的投影。
斯大林和加里宁告诉我们,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老师的工作态度乃至人生态度,定会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灵魂。老师有积极地工作态度,学生则蓬勃向上;老师对于工作消极懈怠,学生必定也是懒惰散漫的。所以不必多说,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实在是良师益友,也是一枚警钟,时时告诫我如何端正自己的态度、如何让身边的人更乐于跟我交往。
在这本书中有两个小案例,我认为是值得拿出来分享和讨论的。
1、“你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薪水”在这一节里讲述了一位年轻的求职者,因为认为学历水平与薪水水平不等,在与领导沟通多次仍未见涨工资后,喊着满腹“委屈”离职而失去了一次学习、提升自己的好机会。这样的事情对于年轻的求职者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任何职场里的人都不能不考虑薪水,生计是工作的一部分,但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个人价值得以体现难道不是比生计更可贵的吗?曾经在我的身边也有过这样的事例,我当时也反思了自己刚毕业时找工作的心态,感叹是不是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真的不能吃苦了,变得轻易放弃机会,变得斤斤计较薪水得失而完全谈不上对工作的热忱和责任心?幸好,我能清楚地明白工作是为了我们自己,是我们施展个人才能的舞台,也是学习更多为人处世、精进业务水平的大课堂。所以,只要脚踏实地静下心来努力,一定会有丰厚的收获,然而,这种收获有时不仅仅表现在金钱上。
2、“细节之处见精神”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力求将每一件小事做好,那么在遇到困难时,处理起来也会变得游刃有余。人生就是由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构成的,智者善于以小见大,从平淡无奇的琐事中领悟到深刻的道理。有时我们因为习惯性的将就,常常会说“这样也可以了吧?”“其实都差不多吧?”然而,我们都知道“也可以”与“差不多”并不是最佳答案,更多的“差不多”最终就变成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更多的“还可以”也不会为我们带来优秀的结果。所以,在工作中,把每一件小事都用心去做,关注小细节真的是成功的奠基石!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本书里值得去学习的知识实在很多,我记得小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时隔多年,现在忙于在自己的专长上研究,忙于自己的工作,看书的时间就逐渐变得少了,偶尔通过网络读一两篇好的文章也只是感慨一下。像这样静下心来读一两本书,其实不仅仅是书的内容令人觉得美好,就连墨汁的味道、翻页的手感都让人心情舒畅。这样的一篇读后感受似乎不足以全部表达对这本书的喜爱,但真希望与我一般大的年轻人,也好好的读一读这本书,学一学怎样快乐工作!
态度的读后感 篇13
“态度决定一切”,一流的足球执教大师米卢带领中国足球,在自己的六字箴言指引下,硬生生地闯进世界杯决赛圈,给中国足球,谱写了一段高亢激越的乐章,大抒了一笔浓墨重彩;“态度决定一切”,著名的酒店管理与服务培训专家邵德春在这至理名言的感召下,成功地完成从服务员,领班,经理最后到老总、培训师的蜕变,而且不断地将“态度决定一切”提炼并升化,终使《工作是一种态度》这本书付梓,这本书是邵德春老师的心血,更是我们从容面对工作、生活的荆棘,摆脱平庸,走向卓越成功的一本“葵花宝典”。
《工作是一种态度》这本书告诉我们,如果你要想成功,也就是你要飞起来,一只翅膀是良好的心态,一只翅膀是过硬的能力。
首先要想成功,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先端正态度。
心态最重要的就是心态定位。不管是普通员工,是优秀中干,还是精英高管,每个岗位都需要心态端正,踏实敬业的人才。一个习惯抱怨工作的人,终其一生也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把工作看成职业的人会想办法应付工作,只要感觉对得起那份工资,只要不挨骂,不挨批评就可以了,自己在为上司工作;而相反把工作看成事业的人会想办法把事情做好,做到最好,做到超出所有人的期望。因为自己在为自己工作,自己是自己的老板,自己人生的总经理,命运的设计师。
我是西安银行一名基层桂圆,工作是每天接待来行办理业务的客户,处理各种业务等。在刚刚入职者一年中,我也和大多数新人一样,把工作只当做工作,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过着同样的日子,知道有一天,我的长辈向我推荐了这本书,我觉得是时候改变自己了,要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把这份平凡而不普通的工作当作我毕生的事业来完成。也许有人会说我傻,于此,我只能一笑而过,也许只有客户的满意才是我成功的快乐,只有业务与能力的不断成长才能证明我的收获。我始终相信书中的一句话:把工作当成职业就会想办法去应付,把工作当成事业就想办法把事情做好。
其次好的心态是良好习惯的开始,是成功的基石,反之则是坏习惯的温床,失败的预言家。试想做员工时就不停的抱怨,懒惰,散漫,自私自利,养成这样不良的习惯,将来会成功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人不但不会成功,反之整天活在埋怨、愤恨的不快乐中,虚掷青春,蹉跎岁月。
邵德春老师的四句箴言: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决定结果,结果影响一生。不仅使他本人从服务生成功蜕变为一流的培训师,而且更多地影响新一代年轻人的职业生涯。平凡的我通过学习,不断地调整和反省,争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令人称道的成绩,让我无悔自己的人生。
最后,良好的心态是自信敬业的原动力。在别人犹疑的时候,坚定是最大的价值;在别人斤斤计较于多寡得失的时候,豁达是最大的价值;在别人忙于采摘花朵的`时候,等待果实的成熟是最大的价值;在阴霾密布、愁云惨淡的时候,淡定从容是最大的价值……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以精进不息的精神,投入十二分的热忱,爱岗敬业,做到最好。
可是有了良好的心态,就一定会成功吗?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基石,是自身成长的本根,如果想要成功,还应该有过人的能力。
能力的关键是学习。学习是永远的主题,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即使再天才,不学习等于一辆不加油的法拉利,终被淘汰闲置。君不见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到处有,而真正的胜者往往是一如既往、持续不断地学习者。学无止境,在工作之余我不断地学习有关银行会计业务的新知识,不断让自己充电加油。
再者,能力主要通过解决问题不断提升。从问题中寻找机会,通过解决问题成为岗位的专家,成为行业的专家。在解决问题中获得能力。美国杜鲁门总统有句名言:皮球踢到此为止。把转移问题形象地称为踢皮球。杜鲁门不停地解决问题,最后成了美国总统。我们在工作中就要有这种状态,不怕客户多,不怕业务多,就怕客户不够多,业务不够精,只有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并在工作中不断的磨练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我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产生蜕变,成为业务的能手,柜员中的精英。
态度的读后感 篇14
自从在医院职工书屋借阅《工作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这本书,对于我来说真是爱不释手,因为这本书对于我这个刚入职场不久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盏指路的明灯。
所谓责任心,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是对他人、对集体、对企业、对社会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而执行力,就是实实在在履行自己的责任,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按质按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深邃的理念和重要的准则,责任心向来被企业奉为精神之源。一个企业只有注重承诺、责任心,强调结果导向,企业制定的战略才能够开花结果,取得持续性的成功。海尔能够成为中国企业榜样的重要原因就是凡事都做到“责任到人”“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在海尔大到机器设备,小到一块玻璃,都清楚标明事件的责任人与事件检查的监督人,有详细的工作内容及考核标准,如此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做到了“奖有理,罚有据”。这种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把责任锁定。同样地,都是做超市,唯有沃尔玛雄踞零售业榜首。在微软,“责任”贯穿于员工的全部行动。
在企业里,任何一个人的岗位都承担着具体的职责,其中最直接、最具体的责任,体现在恪守岗位的职责上。要自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要对工作付出应有的热情,就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正如托尔斯泰所言“一个人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是责任”。“在人生的里程中,没有随便、差不多、行了、很少。不是差不多,是差一点都不行。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做好做到家。吃了这行饭,就一定要把这行干好”。这是专家型技术工人窦铁成的话语,是他严格要求、精益求精言行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他坚持以“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都不行”的工作态度,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的职业操守,正是他岗位尽责任心,爱“较真儿”、“认死理”,严格执行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优质工程,使他成为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可见,加强企业执行力不在于管理经验的新老,重要的是依靠每个人对制度措施的不折不扣的贯彻,而这种贯彻执行最终还是得靠每个人的责任心,员工责任心构筑成企业的防火墙,岗位责任制的核心就是“岗位责任心”,恪尽职守。
在医院这个大家庭中,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因为我们是跟人的生命在打交道,病人可能会因为你的一个小小的过错失去生命,因此,在工作中,我们更加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到对待所有病患一视同仁,对待他们要有耐心,负责任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有了责任心,病人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因此,责任心应贯穿于我们每个人工作的全过程。
态度的读后感 篇15
无意间,我读了《作文要有科学态度》这篇文章。从大作家冰心奶奶那里,我学到了一些写作文的知识,明白写作文不能单纯追求华丽的辞藻,而要"真。,要有科学的态度。
冰心奶奶所举的两个写作不符合实际的例子,在我的作文中也出现过。
一次,我在《暑假中的一件事》中写道。郡天,我到郊外去游玩,看见黄澄澄的油菜花,还有在池塘里白里带红的荷花。写这话是为了烘托出夏天的"美。,借这些美丽的花朵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可老师看了却摇摇头说。你在夏天能见到油菜花吗?我知道你没有好好观察,你只是凭想象,写出来就成了笑话。我听了恍然大悟,羞得满脸通红。我真笨,都怪我没有好好观察。
读了冰心奶奶的这篇文章后,我更加领悟了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这个道理。作文不真实,不仅会闹出笑话,显示出自己的无知,而且还会使读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读过一位同学的作文,他用优美动人的词甸写道。夏天,我来到山边看桃花,邓粉红色的桃花,从远处看好夏姑娘给大地披了一层粉红色的地毯。初看一遍还以为是好子,细品起来,原来是一牛头不对岛嘴的日子。夏天哪来的桃花?夏天我们都在吃桃哩!
作文不真实,就好比一个人在撒谎。冰心奶奶希望我们要"感情诚挚,写景真实,千万不要胡吹嘘。我想只实事求是,才能使文章有血有肉,富有真情,才会使读者百读不厌。
态度的读后感 篇16
每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都不是偶然得,她是一个孤儿出生被父亲遗弃在修道院,她这一生经历很多却活的很有自己的姿态硬气也很坚强,欣赏女神的特立独行,香奈儿这个人在时尚界掌控了一代人,为时尚界做出了很大贡献?向女神致敬。
她能设计出那么多优秀作品还做那么成功,除了超出常人的天赋异禀还有为此付出一生的代价,为此还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婚姻家庭。然而不管一个人是怎样传奇,怎样影响着世界,怎样成功,然而在她的内心世界终究认为自己是孤独的一个人!
故事中有一段关于她创业前期的一段,?故事中她和男主,卡佩尔两人交往中有一段经典对白:
男:“你太骄傲了你会受苦的”。…女:“骄傲是件好事但是从那天开始我无忧无虑的青春彻底结束了!”?——香奈儿
回想现实的生活中有很多人会说有个男人养我真好,你认为有男人养是好的,但是你就从此没有了骄傲,你要有骄傲就没有男人养你你就得靠自己,那你的无忧无虑就肯定会得结束…所以女人还是不要因此而失去自己的骄傲。
提到小黑裤也有很经典的一段陈述…看到过很多香奈儿传纪的不同版本中有提到说,当初设计小黑裙是为了纪念自己逝去的爱人……这本书中有提到并不是为了纪念谁。
书中,香奈儿对小黑裙的设计概念有段自述:
‘’我主张黑色这种颜色流行至今因为黑色很早一切有人说:这样会剥夺一个女人所有的特性。错,香奈儿说:‘’女人只有处于集体之中,才能保持她独特得魅力,例如歌舞剧中一个群众角色,把他孤立出来,他便像一个丑陋得木偶,而我们再把他放回原来队伍之中他不仅恢复了原来的所有资质,而且与其他旁边的演员相比她得特色也凸显出来”。
原来这才是香奈儿对小黑裙的设计理念。
故事中还有一段提到有一个和她一起工作的朋友说道:“你是不是讨厌我”…
香奈儿回答道:“你觉得我几点钟有时间来讨厌你”…
然后生活中的却我们花了太多时间来讨厌别人~
“我以做裙子为生我本也可以做其他事情这只是一个偶然我喜欢的不是裙子而是工作我为工作牺牲了一切甚至我的爱情工作耗尽了我的一生”
态度的读后感 篇17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生动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并让我明白:关键时刻,一定要冷静。
那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一天上午,我拿着我的零花钱下楼去买雪糕。买雪糕回来,我看着路口没有车了,就闯红灯过去了。我发觉一个身材魁武的年轻小伙子犹豫了一下跟了上来,也没在意,就边走边打开了手中的雪糕。
吃了一口雪糕,哇!真好吃。我边吃边走过了马路。
我刚走过马路,就听到身后有人说:“小姑娘,这样可是很危险的,以后不要闯红灯了,更不要在闯红灯时还吃东西……”他滔滔说个不停,我一下子没明白过来。
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担心我危险,看路上没车,才闯红灯跟了过来。
最后,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之所以不在路上制止你,是因为怕你在路上发呆,那样更危险。”原来,他是怕吓到我,更怕出现危险,才在后面跟上来的啊!
就像老师讲的故事一样,那个交通警察也是在外国游客安全穿过隧道才去提醒并处罚的。就是因为“我怕一声大喝制止了你,你会惊慌失措。而你在穿隧道,列车随时会开过来,那是非常危险的,更容易出事。”
好心人的冷静,我们不能辜负。所以从那次之后,我再也不敢闯红灯了,因为,我记住了年轻小伙子在通过马路后严肃而冷静的话。就像故事里的那个游客一样,相信他也不会再冒险穿隧道了。
站到悬崖边的人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故事——《冷静是优雅的态度》,故事好看,也都很有道理。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
这个故事让我回想起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那天,我们全家出去爬山。在悬崖边上,我看到一朵粉红的小花,特别漂亮了,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坐在悬崖边上仔细地看,越靠越近。
突然,我被人抱住了,没有一点儿征兆。回头,我看是妈妈。
我问妈妈,既然担心我掉下去,为什么不叫住我?
妈妈说:“如果我大一点声音说话,你一定会回头看,那岂不是更危险?”
我们每个人都是,遇到危急的事时,一定不要慌张,也不要心急,保持冷静,一定可以把事情处理得更好。
态度的读后感 篇18
读了《作文要有科学态度》这篇文章,从大作家冰心奶奶那里,我学到了一些写作文的知识,明白了写作文不能单纯追求华丽的词语,而要“真实”要有科学态度。
一次,我在《暑假中的一件事》写到:“那天,我到郊外去游玩,看见黄橙橙的油菜花,还有在池塘里白里带红的荷花。”写这句话是为了烘托出夏天的“美”
借这些美丽的话朵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可妈妈看了却摇了摇头,说:“你在夏天能见到油菜花吗?”我听了恍然大悟,羞得满脸通红。
记得有一次,我参加兴趣班的作文比赛,题目要求写一个让自己感动的事情。一开始我想,随便编一个就行了,可是后来经过老师提醒,我决定还是写自己的真实故事。果然,赛后获得了二等奖。
作文不真实,不久闹出笑话,而且会使读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
作文不真实,就好比一个人在撒谎。冰心奶奶希望我们要“感情诚挚,写景真实,千万不要胡吹嘘”。
态度的读后感 篇19
偶然的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名为《美国人的读书态度》的文章,这使我对读书一词有了新的认识,美国人的读书态度读后感。
文章写了中国人和美国人截然不同的读书态度:中国人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美国人则视读书为一件平常事,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读书。文章告诉我们:要有正确的读书态度,要把读书看成一件平常事,轻松、快乐地学习,这才是读书的真谛。
掩卷沉思,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把读书视为一件神圣的事。《幼学诗》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此,也就有了红袖添香夜读书,读后感《美国人的读书态度读后感》。在我看来,这不免有点过于隆重。
想想雷锋,他是一个解放军战士,但是他平时都把书放在口袋里,一有时间就掏出来读,日积月累,所得的知识也就多了,这就是所谓的零存整取吧!再看看现在的人,不肯读书还为自己开脱:学习这么紧张,作业这么多,叫我怎么有时间读书?白天我要上班,晚上回家太太还要设麻将局,让我怎么读书?其实,一个真正肯读书的人,不要说旁边有人打麻将,就算是旁边有人打架也照读不误。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也还是有的。读书,就是要学会利用时间,随时随地读书,积少成多,以便零存整取。最重要的是,要把读书视为一件平常事,使它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汲取书中的精华。
态度的读后感 篇20
去天津玩的时侯买的《女人是一种态度》,回家的路上开始阅读,途中便被徐俐的文字打动。我以为,一本书所表达的观点,如果你能够对它生出感慨,或者与其心有戚戚,这就是一本好书。
徐俐的感受能力很强,文字表达也不错。整本书文字工整,条理清淅。从她描述下乡做知青的经历,到电视台做新闻的职场生涯,从她对爱情的期许,对幸福的感悟,对美丽的追求,无不表明她做女人的态度:美丽的活着,优雅地老去。
徐俐写的爱情心得我很认同。“无论是初婚还是再婚,人起码或者尽可能要相信爱情,爱情是促成人结合的唯一理由”。她与现任丈夫两个人在一起有种难言的默契与心神相通,彼此欣赏,彼此信任,坦荡而从容。而就是和这个男人在一起后,“分明比过去更可爱,也更漂亮;我自己以为最大的变化还是心态,我的确比过去更加平和、从容、宽厚了。”一个人能让你变得比原来更优秀更可爱更动人,那这个人就是值得去爱的。
徐俐告诉我们,女人一生都希望被宠爱,但女人首先要修炼自己,让自己有好的品德,好的性格,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被宠爱的可爱女人。女人有被宠爱的权利,也有修炼变可爱的义务。她亲自体验,示弱的女人最可爱,装傻的女人最聪明。
“芸芸众生里,还是寻找同自己最匹配的人吧。高了低了,都把自己累着了”。这种“寻找对等的匹配”婚恋观是很多看透婚恋真相却没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徐俐进行独家报道。
还有她对丝巾的喜爱,对健身的执着,流行的淡定,对购物的从容,生活里一切可触及的美好,在她笔下字字珠玑。这个世上大多数人身形五官不完美,经济并非大款或者富豪,所以了解自己的形体,买最少最合适的衣物,掩饰缺陷,彰显优势,对每个女人都应该是不错的指导。
书中有一段内容是写她母亲纠正她的不良习惯的。比如矫正牙齿、举止不许出现败相、教育她宁可穿破,不可穿错等,读后觉得很有感慨:父母言传身教,儿女耳濡目染,最好的家教啊。从儿女的言谈举止上完全可以判断他们的父母是怎样的形态,为人父母者值得去认真阅读。
读徐俐的书你会喜欢徐俐这个人。从她的文字去感知,徐俐是个很努力、很独立、很美丽的女人。说她努力是因为她有上进心,为了做中国新闻,为了说纯正的普通话,她彻底放弃了她的母语湖南长沙方言,远远不止这些。说她很独立,是因为在她的字里行间看得到她内心很有力量,她不依赖别人,她对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说她很美丽,不单指她的容颜,更多的是她丰富的人生经历与智慧的感悟带给她的风韵。
徐俐教导我们说,美丽的活着,优雅的老去应该是我们做女人的态度。
态度的读后感 篇21
生命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惨淡的经历,让我们忽然间觉得沮丧,感到自己运气实在太差了,感到这个世界简直糟糕透顶了,于是对一切乃至现状丧失了信心,甚至悲天自悯,一蹶不振。其实,大多数人的经历算得了什么?如果和《鱼》的主人公玛丽·简比起来,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你看,生活中,她恩爱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一大笔拖欠的医药费,她不得不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工作中,她不得不接手一个“反应迟钝、争权夺利、生性怪癖、令人厌恶、不紧不慢、贫乏消极”的团队。对于自己的工作环境,她在日记中是这样记录的:有时候让人很难相信三楼还有活着的人,因为工作中发生的任何情况都不能使他们兴奋起来。当我在小工作间走动时,空气中所有的氧气都好像被抽走了,令人几乎不能呼吸。于是一次午餐时间,她为了逃避“三楼”那令人窒息的气氛而选择离开了办公大楼。在百无聊赖的闲逛中,她走进了派克街鱼市,这里表面喧闹混乱实则井井有条的场面,使得她如同走进了国家级产品博览会,里面充溢着的快乐情绪与充满活力的气氛深深地打动了她,一个叫罗尼尔的鱼贩子向她讲述了这里的曾经和现在,使她从中了解到派克街鱼市也曾经和其他市场一样,简单重复的工作、百无聊赖的时光,但仅因一次的讨论却改变了这一切,并使得派克街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那究竟是怎样的一次讨论呢?在讨论中,鱼贩子们有了怎样的觉悟?我们且看看玛丽从鱼市场中学到了怎样的几条重要的经验:
1、选择自己的态度:即使你无法选择工作本身,你可以选择采用什么方式工作。
2、玩:用玩的心情对待你的工作,快乐每一天。
3、让别人快乐:带着阳光、带着幽默、带着愉快的心情对待每一个人。
4、投入: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快乐工作上,就会产生一连串积极的情感交流。
我试用一句话小结,就是:当你无法选择环境的话,你可以选择你的态度。
事实上,这本书,让我又一次想起我的中学老师讲给我听的一句话:做事情先要学会做人。如果你的内心足够强大,没有事情可以对你形成打击;假如你持有平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命运也会报之于平安与宁静!
态度的读后感 篇22
初伏,热浪扑面,素波云天。闲静时拜读吴军先生所著《态度》一书,本书载录了作者写给自己女儿的40封书信,从人生哲学到讨论世界观,从指导金钱价值观再到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颇为全面地展示了吴军对于下一代思想教育的宗旨与办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问题从古至今无论时代如何演进,都是无法替代,亦无法回避的重要社会问题。从汉朝时的举孝廉,到隋唐创立科举制一直延续到清末,再到近现代创立公学。历代国人由过去的只读四书五经,精研八股渐渐改变思想,迎合时代,在承接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弃其糟粕,存其精华,以更加丰富的知识面和更加深广的思想维度来适应当下时代的需求。
那么什么是文化传承呢?在我个人看来,首先必须系统性了解和掌握本国的历史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逐渐解析为什么有的历史时期所存有的,到了后一段的历史时期便逐渐被取代,被消亡了。哪一些是自然性地淘汰,哪一些又是被人为性的强制抹杀。最终的目的还是通过唯物主义辩证法,在过去的岁月中能否找到既秉承传统精神又不违背当下规律和需求的,继往开来,传之后世。
举个例子,番茄,即西红柿;番薯,即土豆,此二者均为外来物种,但如今亦是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然而,我们习惯了吃番茄炒蛋,酸辣土豆丝的同时也并不妨碍我们去吃麻婆豆腐和中国火锅。中国的火锅发源自西汉,2015年发掘出土的海昏侯墓当中便有当时的火锅器具,时至今日,器具的外观,食材种类的多寡均于西汉时大相径庭,但能够说这就不是中国火锅了吗?
再举一个例子,从民国时提倡白话文起,如今,现代汉语已然成为我们真正的日常生活用语,不可替代。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历经无数语言学先贤耗尽智慧创造出的古汉语已经逐渐变得无人问津,被做成字典束之高阁,我们只有在学生时期,为了考试而不得不去背几篇文言文,若干年后,几代人后还有几个人能通读经典原文了呢?
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向世界宣示我们是包容开放的,中国愿意接受外来的,好的事物和思想,这一切其实都是源自于底气,底气又是什么?是源自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不恶意排外,但也不媚外。
教育问题同出一辙,在吴军先生的书中,他既选用外国名人事迹来教育他的女儿,也用中国古代的先贤事迹来进行教育佐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育尤其不能最终演变成形而上学的战略性错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书中,我不仅阅读到了一名家长对于孩子成长方向的关切,更阅读到了一名父亲对于女儿的了解和温情。书信虽是一种媒介,但语言上的直接交流而不假借他人之口的转述,才能真正使对方体察到自身的本意和期望,任何正常的家庭想必都应如此。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发展不仅仅是树立一个人或是一代人。百年树人,意味着至少需要树立三代人以上的共同观念,这个国家才能存续有方,传承有序。只有确立了这样的宏伟目标,才能使得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如旭日之东升,经久不衰。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态度的读后感(通用22篇)】相关文章:
态度的作文通用15篇04-10
关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态度12-24
态度的名言名句11-05
考试的态度作文02-16
生气的态度作文03-06
态度决定命运作文(通用7篇)04-17
态度决定人生作文(通用12篇)04-08
态度决定人生作文(通用13篇)04-08
态度决定人生作文通用7篇04-09
态度决定人生作文通用12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