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朱自清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你我》朱自清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看了朱先生的《你我》文中第一章“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的第一段提及的“第一次上课讲了些什么”,对方回答的是“我古今中外了一点钟”对于这个回答,朱先生表示“骤然听了,很觉新鲜”,在我看到这一段之后,甚是惊愕,这简短的回复体现了对方不只是谦虚了,如果一个人不懂得谦卑,你想他还会求进步吗?这里既蕴含了为人师表的美德和一种教学品质的体现,也潜藏着作为同事之间的为人处事的风度气度。
后者朱先生又以同样的问题问了另一个同事,而另一个同事的答复却截然不同则是“海阔天空!海阔天空”并且用了两次词语强调了答复,其格局心态与前一位同事形成明显的对比,不矜不盈和笑看人生各有所执各有文章。“知道世界之大,才知道自己之小!”人最可怕的“自知”(Know youself)层面,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原来我即在世界中,世界是一张无大不大的网。我只是一个极卑微卑微的一粒尘土而已,不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一阵微风吹过,早已天翻地覆。我就是这样一个无知无畏又愚蠢不自知的人。
意大利Amicis的《爱的教育》里说有一位先生,在一个小学校里做了六十年的先生;年老退职之后,还时时追忆从前的事情:一闭了眼,就像有许多的孩子,许多的班级在眼前;偶然听到小孩的书声,便悲伤起来,说:“我已没有学校没有孩子了!”可见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但我一面羡慕这位可爱的先生,一面总还打不断那些妄想;我的心不是一条清静的荫道,而是十字街头呀!这一段小文,让人新生悲凉,既美好,又悲悯。
一盆是小小的竹子,栽在方的小白石盆里;细细的干子疏疏的隔着,疏疏的叶子淡淡地撇着,更点缀上两三块小石头;颇有静远之意上灯时,影子写在壁上,尤其清隽可亲另一盆是棕竹,瘦削的干子亭亭地立着;下部是绿绿的,上部颇劲健地坼着几片长长的叶子,叶根有细极细极的棕丝网着这像一个丰神俊朗而蓄着微须的少年这种淡白的趣味,也自是天地间不可少的这一盆小小竹,观察细微,虽然没有看到真实的实物,但通过朱先生的描述犹如置身其中,非常妙。
自己有今日的自己,有昨日的自己,有北京时的自己,有南京时的自己,有在父母怀抱中的自己……乃至一分钟有一个自己,一秒钟有一个自己很多时候,我们每个人也都会忘记那一个自己,遥远的自己,未知的自己,过去的自己,我们都遗忘了,只剩下眼前苟且的`自己。
一个人坐在船中,让一个人站在船尾上用竹篙一下一下地撑着,简直是一首唐诗,或一幅山水画甚是喜欢江南水乡情,很多时候觉着,自己仿佛就是那画中人。
夏天的早晨,我们那地方有乡下的姑娘在各处街巷,沿门叫着,“卖栀子花来”栀子花不是什么高品,但我喜欢那白而晕黄的颜色和那肥肥的个儿,正和那些卖花的姑娘有着相似的韵味关于卖栀子花,很多江南景点都会有老一代的妇人,依然在街道卖栀子花,或织成花环或组成手环或是项圈,带起来也是浑身散发清淡的香味。
灵峰寺有三百株梅花寺甚小,梅花便在大殿西边园中园也不大,东墙下有三间净室,最宜喝茶看花;北边有座小山,山上有亭,大约叫“望海亭”吧,望海是未必,但钱塘江与西湖是看得见的梅树确是不少,密密地低低地整列着。
他的家实在太好了,他的衣着,一向都是家里管我常想,他好像一个小孩子;像小孩子的天真,也像小孩子的离不开家里人必须离开家里人时,他也得找些熟朋友伴着;孤独在他简直是有些可怕的所以他到校时,本来是独住一屋的,却愿意将那间屋做我们两人的卧室,而将我那间做书室这样可以常常相伴;我自然也乐意,我们不时到西湖边去;有时下湖,有时只喝喝酒在校时各据一桌,我只预备功课,他却老是写小说和童话。通过这段介绍,原来这才是真实的叶老先生。
我觉得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在这个大时代里这段文字是不是很有远见,既适合当时的民国,又适合当下的社会,原来每个人不管在什么时代下,都会抛出对时代的不满,对自己的抱负不满,但那仅限于有抱负有才华的人,如真是一无是处的人,那就是应该的。
我永远不曾有过惊心动魄的生活,即使在别人想来最风华的少年时代我的颜色永远是灰的我的职业是三个教书;我的朋友永远是那么几个,我的女人永远是那么一个有些人生活太丰富了,太复杂了,会忘记自己,看不清楚自己,我是什么时候都“了了玲玲地”知道,记住,自己是怎样简单的一个人既渴望,又无奈啊!
在朦胧里,才酝酿着那一缕幽幽的古味你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楼上,吃一碗茶,看面前苍然蜿蜒着的台城台城外明净荒寒的玄武湖就像大涤子的画豁蒙楼一排窗子安排得最有心思,让你看的一点不多,一点不少。
一出城,看见湖,就有烟水苍茫之意;船也大多了,有藤椅子可以躺着水中岸上都光光的;亏得湖里有五个洲子点缀着,不然便一览无余了这里的水是白的,又有波澜,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与西湖的静绿不同,最宜于看月,一片空蒙,无边无界若在微醺之后,迎着小风,似睡非睡地躺在藤椅上,听着船底汩汩的波响与不知何方来的箫声,真会教你忘却身在哪里。
明故宫只是一片瓦砾场,在斜阳里看,只感到李太白《忆秦娥》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二语的妙午门还残存着,遥遥直对洪武门的城楼,有万千气象。
小燕子其实也无所爱,只是沉浸在朦胧而飘忽的夏夜梦里罢了。
人生若真如一场大梦,这个梦倒也很有趣的在这个大梦里,一定还有长长短短,深深浅浅,肥肥瘦瘦,甜甜苦苦,无数无数的小梦有些已经随着日影飞去;有些还远着哩飞去的梦便是飞去的生命,所以常常留下十二分的惋惜,在人们心里人们往往从“现在的梦”里走出,追寻旧梦的踪迹,正如追寻旧日的恋人一样;他越过了千重山,万重水,一直地追寻去这便是“忆的路”“忆的路”是愈过愈广阔的,是愈过愈平坦的;曲曲折折的路旁,隐现着几多的驿站,是行客们休止的地方最后的驿站,在白板上写着朱红的大字:“儿时”这便是“忆的路”的起点,平伯君所徘徊而不忍去的。
飞去的梦因为飞去的缘故,一律甜蜜蜜而又酸溜溜。
满布着黄昏与夜的颜色夏夜是银白色的,带着栀子花儿的香;秋夜是铁灰色的,有青色的油盏火的微芒;春夜最热闹的是上灯节,有各色灯的辉煌,小烛的摇荡;冬夜是数除夕了,红的,绿的,淡黄的颜色,便是年的衣裳。
游记里满是梦:“后梦赶走了前梦,前梦又赶走了大前梦”这样地来了又去,来了又去;像树梢的新月,像山后的晚霞,像田间的萤火,像水上的箫声,像隔座的茶香,像记忆中的少女,这种种都是梦。
【《你我》朱自清读后感】相关文章:
朱自清读后感10-21
朱自清背影读后感04-07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08-22
【推荐】朱自清读后感02-28
冬天朱自清读后感02-21
朱自清匆匆读后感07-20
朱自清春》读后感06-16
朱自清绿读后感05-29
朱自清《憎》读后感01-22
朱自清《冬天》读后感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