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华夏美学读后感(精选1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华夏美学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华夏美学读后感 1
在“设计美学”的课程学习中,我阅读了《华夏美学》这一书籍,从以儒学为主的华夏文艺一审美的温故,从上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庄生的逍遥,屈子的深情和禅宗的形上追索,无不令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令我首先了解的是——所谓华夏美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它的悠久历史根源在于非酒神型的礼乐传统之中,它的一些基本观点、范畴,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它所包含的矛盾,早已蕴含在这个传统根源里。从而,如何处理社会与自然、情感与形式、艺术与政治、天与人等等的关系,如何理解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成为华夏美学的重心所在。渐次论述远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庄生的逍遥、屈子的深情和禅宗的形上追索。
从先秦两汉的“羊大为美”和“羊人为美”,我理解到所谓“审美”就是感知愉快和情感宣泄的人化,亦即动物性的愉快的社会化,文化化。审美是社会化的东西向诸心理功能,特别是情感和感知的沉淀。我还了解到,中国传统关于审美的意识不是禁欲主义,不但不排斥还包容肯定、赞赏这种感性——味、声、色的快乐,但对这种快乐的肯定不是纵欲主义的,而是要求用社会的规定、制度、礼仪去引导、规范、塑造和建构。华夏艺术和美学是“乐”的.传统,是以直接塑造、陶冶、建造人化的情感为基础和目标,而不是以再现世界图景唤起人们的认识而引动情感为基础和目标,所以中国艺术和美学特别着重提炼艺术的形式,而强烈反对各种自然形式。
儒家美学强调“和”,主要在人和,与天地同构也基本落实为人际的谐和。庄子美学也强调“和”。庄子哲学是既肯定自然存在,又要求精神超越的审美哲学。庄子最主要的审美对象:无限的美、“大美”、壮美。指的是不为包括社会伦理道德在内的各种事物所束缚的个体自由和力量的伟大。而孟子的“大”指的是个人的道德精神的伟大,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庄子极大的扩展了没的范围,把丑引进了美的领域。任何事物,不管相貌如何,都可以成为美学客体,即人们的审美对象。
到了六朝隋唐,美在深情。魏晋整个意识形态具有“智慧兼深情”的根本特征,深情的感伤结合智慧的哲学,直接展现为美学风格,即所谓“魏晋风流”。到了宋元,则是美在境界。佛学禅宗强调感性即超越,瞬刻即永恒,因此更着重就在这个动作的普遍现象中去领悟,去达到那永恒不动的静的本体,从而飞跃的进入物已双忘,宇宙与心灵融合一体的那异常奇妙、美丽、愉快、神秘的精神境界。与屈相比,禅更淡泊宁静。在文艺领域,禅仍继承了庄、屈,承继了庄的格,屈的情。禅又加上了自己的“悟”,三者糅合在一起,使格和情成了对神秘永恒本体的追求指向,在各种动荡运动中来达到那种本体的静。而到了明清近代,美在生活。不再刻意追求符合“温和敦厚”,而是开始怀疑“温和敦厚”;不必再是优美、宁静、和谐、深沉、冲淡、平远,而是不避甚至追求种种“惊”、“欲”、“骇”、“艳”等等。表明文艺欣赏和创作不再顽强依附或从属于儒家传统所强调的人伦教化,而在争取自身的独立性,也表明人们的审美风尚具有了更多的日常生活的感性快乐。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了解了中国哲学、美学和文艺,以至伦理政治等,都是建基于一种心理主义上,这种心理主义不是某种经验科学的对象,而是以情感为本体的哲学命题。这个本体,不是上帝,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理相融的人性心理。它既“超越”,又内在;既是感性的,又超感性,是为审美的形而上学。
华夏美学读后感 2
《华夏美学》关于历史的文化的书籍。还是第一次这样去阅读这样一本经典的关于我国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之前有看到同学抱着满满是字的国学类的书籍还是很钦佩他们的耐心。这次读一读,还是终于领会到了一点我国家华夏思想文化的特点以及发展脉络。我有点喜欢国学。但是,也没有多少时间去通读或去研究,总是粗略的读一读,也看不到文章背科学后的思想,只是单纯的喜欢,也不是很了解内涵,不知如何领略。作者从审美角度来分析,能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华夏文化在追求心灵自由的过程中不断体会社会和大自然的道理。我一开始是怀着好奇和不了解去看这本书,一方面我认为中国人自己去研究,可能缺乏比较和客观性,并且也缺乏西方人做研究时的科学精神和方法,往往主观意识较强。另一方面,中国历史的封建制度很长,历史很长,没有西方的各种教对权利的制约作用,所以中国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往往有消极避世的.特点。刚开始阅读时,作者在介绍礼乐文化时,往往把结果当过程来说明,我个人觉得还好有点体会了。后来到在孔孟还有对统治阶级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以后,到后来庄子完全避世,屈原被权利流放,似乎印证了中国士大夫只是在追求自己个人的心灵解脱与广大人民的脱节。后来随着作者的进一步的叙述,特别是讲当禅被中国文人消化后在思想文化上的发展改变,开始又体会到在儒家文化逐渐融合庄、屈、玄、禅之后,华夏文化思想上是那么的美。当历史进入明朝时,华夏文化开始进入近代,更加注重对个人欲望或者是个人感情的合理辩护。
华夏美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它的悠久历史根据在于礼乐传统之中,它的一些基本观点、范畴,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它所包含的内容,早已蕴含在传统根源里。从而,如何处理社会与自然、艺术与政治、天与人等等的关系,成为华夏美学的重心所在。作者依次论述远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庄子的逍遥和禅宗的形上追索,得出结论:中国哲学、美学和文艺,以至伦理政治等,都是建立在一种心理主义上,这种心理主义是以情感为本体的哲学命题。这个本体,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理相融的人性心理。它是为审美的形而上学。花了很久才读完,这确实是一本既要踏下心来,还要细细品味的书籍。
华夏美学读后感 3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是华夏美学这本书所讲述的主要内容,这本书通过对美学和艺术欣赏等方面中各种复杂问题的分析,揭露出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美丑,是一本拥有着深厚、久远历史根基的儒家文化。这本书影响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而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又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儒家文化,从而展现不同的生命风貌、创作不同时代风格。
作者渐次论述远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庄生的逍遥、屈子的深情和禅宗的形上追索,得出结论:中国哲学、美学和文艺,以至伦理政治等,都是建基于一种心理主义上,这种心理主义不是某种经验科学的对象,而是以情感为本体的哲学命题。这个本体,不是上帝,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理相融的人性心理。它既“超越”,又内在;既是感性的,又超感性,是为审美的形而上学。
本书认为,从实践哲学的理论看,人的“游戏”行为是以使用制造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其根本基础的,它是一种系统性的符号活动,而不是条件反射或信号活动。从美学看,舞蹈。是原始生活最为严肃的智力活动,它是超越动物性存在的'那一瞬间对世界的观照,是一种天人统一系统的意义所在,它强调了自然感官的愉悦及享受。本书依次说明了先秦两汉时期的“审美”就是感知愉快和情感宣泄的人化,亦即动物性的愉快(官能感受愉快和情感宣泄愉快)的社会化、文化化。隋唐时期那种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的“情”的描述。宋元时期那种更加淡泊宁静的感受。通过顺序的描述,写出了华夏“美”的递进关系和“美”的历程。从而认为,中国人的哲学、美学和文艺,以至伦理政治等等,都不是建立在一种心理主义上,这种心理主义不是某种经验科学的对象,而是以情感为本体的哲学命题。这个本体不是上帝,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与理相融合的人性心理。它既是超越的,又是真实的;既是感性的,又是思辨的。
《华夏美学》依照历史演变的的轨迹,将中国文化中的物质及精神美,做出了十分详细的说明,使读者对华夏之美的了解更加的详细,生动,系统。这样细致的讲述,使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更多,更加理解当代中国的人的行为,审美等一系列文化特征,能更好的区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更好的发展本民族文化。使更多的人理解并认可中华之美,华夏之美!
华夏美学读后感 4
《华夏美学》由李泽厚先生在2001年出版,全文共六章,二十个小结,从儒释道佛等方向,讲述了中国哲学或文人们对华夏美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作者认为中国美学建立在心理主义上,是以情感为本体的哲学命题。
和西方美学大同小异的是,美学依旧是在哲学的基础上做出的发展,且最开始的形式也是因为祭祀和神话。上古部落的图腾和为了祈福而设计的舞蹈,给华夏美学奠定了基础。“羊人为美,羊大则美。”是中国对于美的说文解字,其中有物质方面的“羊大为美”,关乎着生产和祭祀,也有以繁衍为主的“羊人为美”。可以发现,以前的美学还是与生活有关,但也可以说这是最早期的礼乐。
随着人们对神明的信仰加深,华夏美学开始了对人与宇宙的思考。他们以五为数,发展出了五味,五色,五感等基于人身体感知的归类。当时间发展到春秋战国,儒家兴起,礼开始成为华夏美学绵延至今的关键词。
值得说的是,华夏美学与西方美学最大的不同,应该就是西方美学随着时间和人物不断变化,推成出新。而华夏美学历经时代更迭,只是不断的融合叠加,时至今日,仍然可以从美中看出千年前的痕迹。
儒家最讲礼乐,他们讲究“发乎情止于礼”,将理性与感性合一,用礼束缚着人的行为,规定着人的行动。但这不是宗教,这应该算是一种社会规矩。礼乐建立了中国的艺术形式,也奠定了华夏诗的基础。中国的诗人们以诗赋情,以诗入画,七律,七绝等格式,独特的韵脚和意象让华夏的诗简洁却复杂,读出来“唇齿留香”。
除了儒家,道家思想也在中国有深厚的影响。道家潇洒,肆意,不争名利,只顾自身的态度,成为很多文人政客们在逆境时候的精神能为界,替儒家略微有些严肃的礼乐制度增添了一抹自由的色彩。
庄子作为华夏美学中的代表,他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和西方美学中的移情说大同小异,同时《庄子》中也讲述了很多人与自然的哲学命题,这也是道家的主旨--研究人与自然、人与宇宙。道家试图将美学与自然同化,认为自然的美好过人造美。且将美丑融合,解除两者的对立关系,认为丑也可以美。这极具浪漫特色的态度补足了儒家“自然的人化”,使得人与自然高度统一,让华夏美学拥有了无穷的'变化。
而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屈原,这个可以说是中国最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他甚至用自己的死亡将死亡升华,将华夏哲学对死亡的理念融合。“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种对死亡的旷达正是儒家没有而道家发扬的,庄子在妻子灵堂上放声而歌,便也是如此。
从屈原开始,到魏晋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人们,道家思想美学被彻底融合。他们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诗词,用及潇洒,狂放或是离经叛道的行为来抒发自己的郁郁不得志,阐述自己对家国的抱负,对死亡的思考。很难不说,屈原因国亡而投江自尽,嵇康在刑前奏《广陵散》,这种死之前的悲愤哀伤,从容淡然对近代乃至如今的中国文人没有影响。这使得中国人在潜移默化中不要害怕死亡,甚至甘愿以身殉国。
我并不是不喜儒家,但老庄易,庄屈儒确实互相交织,互相融合成华夏美学。华夏美学中以物与人,以物比德,最有代表的便是梅兰竹菊四君子。这种比德行为,既是礼乐的体现,也是人与生命宇宙化,自然化的表现。
通过儒道,自然景物被赋予意义,从而失去了神秘性和威吓,成为众多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意境。因此,除去少数民族,我们很难在汉族社会看到自然崇拜,甚至很少在佛教以外的地方看到神话崇拜。因为以道家和没什么关系的道教的说法,人可长生,人可成仙。甚至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也可以成佛。而儒家,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信佛,他所支持的祭祀,都是基于对家族和祖先的礼仪。正因为天人感应和人神转换,天道在华夏中彻底成为了带有神秘色彩的唯物主义。
慢慢的在宋代,经过唐朝对与佛教的大力发展,佛教中的禅也融入了中国。“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种对于境界的追求,对于意境的寻找,对于身外物的无所求,在禅上发展到了高峰。他们不讲究屈庄的风骨和神理,也不在意儒家的比德,只在乎山水之间,天人之间的妙语,以一物而窥世界。
到了明朝,理学心学的兴起又给华夏美学注入了新的变化。他们开始更多的关心人的自身,而不是人与自然。他们回到个人的血肉与情欲上,以至创造出四大名著及《金瓶梅》此类的小说,传奇。他们在儒家的道德束缚下,显示了自己的个性,更加贴近生活。这种奇、异、巧、怪、俗等基本等于与传统诗学背道而驰。在儒家思想依旧是主体的社会中,小说家们只能文道分开,成为野史杂书。但不得不说承认,正是离经叛道的小说家们,才能给华夏美学创造这浓墨重彩,千古流传的一笔。
等到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非常厉害的是,华夏美学不仅没有被西方美学同化,反而寻求到了融合共生。
华夏美学使用汉字,汉语等作为载体,中文本就是华夏美学的一种表达,无论是书法还是诗词的韵律。故而当英文的东西转化成中文,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时,难免会因为语言而被转化。那些翻译不出的东西,西方没有的东西,也成为华夏美学独特的存在,使得中华文明在全世界拥有一席之地。
也正是这一代代发展的本土哲学和一个个传入又被融入的外来文化形成了今日的华夏美学。“美”是何?它们都没有给予定义,在世界中,在天地间,在心里,独一无二,从一而终。
华夏美学读后感 5
在准备考研之前,我的读书笔记以收录积累为主,分主题,比如悼亡诗,留出三四页空白,看见喜欢的就往上抄;比如一些生动形象、我以为在普通话中不存在实际上存在的常用方言字,如:搲、谝、哕、熥......更多的还是网课听课笔记和一见即被击中的美丽句子,零零碎碎,不成个体系。
准备考研后,要读以前没读过的专著,要对着文学史读作品选,要背名词解释和简单,要梳理文学史脉络,要理解各种主义的来源和联系。这种复习方法确实有很多好处。第一是看理论专著时,目录框架一列,主要内容一填,马上能掌握作者是按什么线索写的,比如这本《华夏美学》,第一章礼乐传统,远古;第二章孔孟人道,第三章庄子,第四章屈子,第五章禅宗,第六章近代。每章细分小节,都与儒家有关,即能理解作者所认为的华夏美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
在看《现代文学三十年》的时候也是一样,先看目录,小说、通俗小说、散文、戏剧、新诗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个十年各有什么表现,再加上九位重要作家和一章台湾文学,共同组成了这本书,整体把握上,就清晰容易了很多。以后读书也可照办。
第二,读专著使人谦虚。现在所读专著大都是非常优秀的学人前辈所写,了解他们成就的最好办法不是读简介和回忆文章(这点跟张神仙看法一致),只需翻开《简明中国历史地理图集》,就知道谭其骧所为,为后来人提供了多大的方便。读《谈艺录》,才知道钱锺书横扫清华图书馆,学贯中西的名号得来非虚。这种读书法让人抬头看见高山仰止,低头看见大地,离做出一点成绩还有好长好长......好长好长路要走。
第三,背书利于思考,思考利于背书。小时候背诗,长大后就能遇到a-hamoment,突然开窍,了解这句诗美在哪里。现在背书,逼着人一遍遍读指定文本直到记住,读多了,很容易明白答案表述的逻辑,就理解了,理解之后再背,容易很多。
比如李泽厚先生这本书里,如何理解“乐从和”?
三个层次:
1.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所以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2.“乐”与“礼”的不同之处在于,乐是通过群体情感上的交流、协同和和谐,以取得上述效果。“乐”是作为通过陶冶性情、塑造情感以建立内在人性。
3.它追求的不仅是人际关系中的上下长幼,尊卑秩序的“上下和”,还是天地神鬼与人间世界的“天地和”,是天人关系协同一致,而所有这种人际的“天人和”。
三个层次很长,但是一读就恍然,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乐从和”这三个字的释义。再记这道题就容易很多了。
第四,读书笔记的作用。在读过的书里,被记在读书笔记本上的,是我记得最牢的。比如前两天的《顾随诗词讲记》是两三年前读的.,只把论王维诗那一段记下来了,于是诗佛为何为佛,至今不忘。没记下来的,都忘了还有什么内容。读书确实是一种体验没错,也不能强求每一本书都一定带给我们一些收获。但是雁过留痕,笔记本就是很好的“但我已经飞过”的佐证。而且翻笔记本太好玩了,书读得越多,笔记内容记得越丰富,支援意识就越强。
对于创作者而言,支援意识越灵活,作品就越精彩,也就是经常感慨的怎么人家脑洞这么大,怎么能从朱丽叶挽留罗密欧的台词想到《诗经》里同义的“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想到乐府“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对于读者而言,面对一部精彩的作品,若读者支援意识不够,不识黄云出塞路,焉知此声能断肠,也是很遗憾的。
华夏美学读后感 6
《华夏美学》是李泽厚先生“美学三书”中的一本,另外两本分别是《美的历程》和《美学四讲》。说实话在看到微博和朋友圈的消息我才知道这位作家,在此之前关于美学的文章我只看过白宗华先生的文章。“美学三书”中《美的历程》是被大众熟悉的,而我也是在最近才有机会来阅读这本《华夏美学》。
作为中国人,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有着太多可以歌颂的东西。年幼时讲到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性至今记忆犹新,以至于现在遇到不对称的建筑物都会吝啬赞美。而在美学上中国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对美的认知也有些自己的见解。华夏美学是什么样子的呢,李泽厚在这本书中系统的为我们做了介绍,让我们去了解,感受华夏文明所带来的`感官之美。作者说:“华夏文艺及美学既不是“再现”,也不是“表现”,而是“陶冶情操”,即是塑造情感,其根源则仍在这以“乐从和”为准则的远古传统。”它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是多数人共同的喜好,也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这本书以中国传统的礼乐、孔学、儒道思想,已经诗词等方面讲解中国美学。
读《华夏美学》更是一次文学的旅程,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诗词等方面有着很深的研究,这并不是简单的能背诵几句诗词就可以解释的清的,更多的是作者的文学素养,对诗词的理解及体会。让其在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它们的位置。在美学这块关于诗词内容的,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场美的享受。我们自幼开始学习诗词,从咿呀学语之时就已经开始,年幼时尚不知其意义,却也可以熟读背诵,而后来学习诗词便学习其内容意境,才明白诗词之美有着怎样的境界。李泽厚在讲述美学的时候多用诗词来表达其美的意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一种禅意,是超脱于时间与空间束缚的禅意,静也是动,动也是静,想来是某种人生境界吧。
《华夏美学》的内容很广,似乎很多东西,却也是有限的,更多的是在于内容的丰富。我们生于华夏,风花雪月的故事很多,壮志未酬的热血很多。地广物博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文明。因此距离产生了美是存在的。特别喜欢《美在深情》这一部分的内容,给人以一种豁达之感。这一部分提及到的美学将视野放得更远,有着一种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追逐之感,很大气。
读李泽厚的文字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因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眼界所以带给我们也是一场富饶的文化之旅。美是用心去感受的东西,它可以是直观的存在也可以是含蓄的存在,更多的是我们要懂得欣赏美的存在。这是一位大师,他的美学三书即使谈不上必读系列却也是非常经典的。一字一句带你走进美学的圣殿。
华夏美学读后感 7
华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华夏的美学蕴含在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艺术表达和审美观念中。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华夏的美学进行探讨。
1、自然之美
自然之美是华夏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崇敬表现在诗词歌赋、绘画和园林艺术中。中国古代文人常以山水、花鸟等自然元素作为创作题材,追求自然之美的表现和传达。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壮丽的自然景色描绘了大好河山的壮丽和美丽。这种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反映了华夏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园林艺术中,华夏的美学追求体现在园林布局、建筑设计和景观构造等方面。中国古代园林以山水为主题,注重自然景观的塑造和人文环境的融合。例如,苏州的拙政园和北京的颐和园都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代表作品,它们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布局,展现了华夏美学中的自然之美。
2、和谐之美
和谐之美是华夏美学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华夏文化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被视为最高境界。和谐之美在中国传统绘画、音乐、舞蹈和戏剧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国古代绘画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平衡,追求画面的和谐与统一。例如,明代画家文徵明的《千里江山图》以其宏伟壮丽的画面和平衡的构图,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和谐之美。
在音乐和舞蹈方面,中国传统音乐注重音调的和谐与统一,舞蹈则追求舞姿的优美和协调。中国古代戏剧中的表演形式也强调演员之间的默契和协调。这种和谐之美的追求,反映了华夏文化中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3、人文之美
人文之美是华夏美学的重要方面。中国古代文人常以人物形象和人情世态为创作题材,通过描绘人物的品德、情感和行为来展现人文之美。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展现了华夏文化中的人文之美。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之美。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人物画是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中国古代人物画追求形神兼备,注重人物的神态和气质的表现。例如,明代画家唐寅的《秋江独钓图》通过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华夏文化中的人文之美。
4、神秘之美
神秘之美是华夏美学中的独特魅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都蕴含着神秘之美的元素。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妖怪等神秘形象,以及它们与人类的互动,展现了华夏文化中的神秘之美。例如,《山海经》中的神兽、《封神演义》中的神仙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神秘之美的表现。
在宗教信仰方面,中国的佛教、道教和儒教等都包含着神秘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这些宗教信仰中的仪式、祭祀和禅修等,都展示了华夏文化中的神秘之美。
5、艺术之美
艺术之美是华夏美学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和戏剧等,都展现了华夏文化中的艺术之美。
中国古代书法以其独特的笔墨和线条表现方式,追求书法作品的艺术之美。中国古代绘画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平衡,追求画面的美感和艺术之美。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舞姿,展示了华夏文化中的艺术之美。中国古代戏剧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戏剧结构,展现了华夏文化中的艺术之美。
华夏的美学价值体现在自然之美、和谐之美、人文之美、神秘之美和艺术之美等多个方面。这些美学价值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通过对华夏美学的深入理解和传承,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和发扬华夏的美学传统。
华夏美学读后感 8
《华夏美学》与《美学四讲》《美的历程》共同构成李泽厚先生著名的“美学三书”。九十岁之际被问及人生感悟,李泽厚说了四个字:“至今未悟”他最欣赏的是陶渊明的生活境界,努力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但观热闹,何必住心”。
自诩“至今未悟”的李泽厚,对于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建构引发了中国思想文化界十余年来对主体性的执着考量和诉求。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李泽厚在“主体性哲学提纲”中提出了人“如何活”、“为什么活”和“活得怎样”三个问题,分别对应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其中“如何活”的问题所关注的仅是人的衣食住行,这与他的“工具本体”只关注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是完全对应的。当衣食住行的基本物质需要,日益得到基本解决之后,不但人的精神需要、文化需要愈益突出,而且维系社会存在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愈来愈不大取决于或依赖于物质生产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将取决和依赖于人的精神生产和自由时间。
本书所讲的华夏美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美学。儒家因有久远深厚的社会历史根基,有不断吸取、同化各家学说而丰富发展,从而构成华夏文化的主流、基干。书中从上古的礼乐传统、孔孟的仁道、庄生的逍遥、屈子的深情以及禅宗的形等历史哲学思想的探索,让读者对华夏之美的形成、发展有一个更系统全面的认知。
美在现代人的认知中属于个体的“主观感受”,即俗话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人们受性格、喜好、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对美的认知也千差万别。但同时也会受到社会思想、文化潮流等方面的影响,如果说到文化潮流与思想对华夏美学的影响,则可以追溯到远古。
根据后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采用“羊大则美”的说法。“羊大”最所以为“美”,则是由于其好吃之故:“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说文》在解说美“从羊大”后,紧接着便说“美与善同意”。从甲骨文、金文的字形看,每当原来含义是冠戴羊形或羊头装饰的大人,执掌某种巫术或仪式,以显示其神秘和权威,美字就是这一现象的文字表现。
图腾歌舞、巫术礼仪是人类最早的精神文明和符号生产。这个精神文明、符号生产,有审美的因素和方面,即感知愉快和情感宣泄的人化、社会化、文化化。审美是社会性的东西(观念、理想、意义、状态)向诸心理功能特别是情感都和感知的积淀。
从人类审美意识的历史发展来看,最初对与实用功利和道德上的善不同的美的感受,是和味、声、色所引起的感官上的快适分不开的。因此人类对于美的对象和审美的感受是离不开感性的。作者以华夏之美为核心穿越中国千年文化历史,探索美之根源。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新版中收录了近百幅古典山水花鸟图、名家字帖,图画结合作者的解说,将一幅幅艺术作品的核心价值向读者娓娓道来,非常值得收藏。
华夏美学读后感 9
《中庸》有云:“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李泽厚先生希望大家能够对以儒学为主的华夏文艺审美的温故,然后知新。这份安利读者接受了,但是能不能够知味儿,那也只能各凭造化了。
最近看了很多人体科普方面的书,了解了很多关于人体的知识,比如知道了人类的头盖骨是可塑的,在人类的幼年时期,家中的长辈们在头盖骨上施以外力,就会让头盖骨长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所以我们会看到有些头盖骨长成了椭圆形,有些头盖骨长成了扁平型,头盖骨长成之后十分坚硬,如果不是溯本求源的话,你根本不知道它曾经经历了什么。
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也是这样。《华夏美学》就是在教我们属于我们民族的独特的坚硬的头盖骨是怎样形成的。李泽厚先生按照历史演变的轨迹,为我们梳理了一下历史上的物质美和精神美,从远古讲到近代,从朴素的羊大则美讲到西方美学的融入与中华美学的最终形成,套一句宋·刘肃《片玉集序》吧:先生“以旁搜远绍之才”,加上现代科学思维之法,打造了属于自己、适合大众的`美学体系。
本书是一本中华美学的入门之书,读了它之后,你对中华美学的传统,会有一定的了解。作者在讲每一个环节的时候,都会在文物和史实的基础之上,力求找到这个时期人类的审美心之所向,并深入剖析其原因。
我以第一个时期为例,结合先生讲述的内容,谈谈我自己的看法。读书不能只读书本身,要结合书的内容展开联想,这样你才能真正和先生心灵相通。说起了美,先生就先把“美”这个字给拆了一下。拆解汉字,也是我自己读书时非常喜欢使用的方法,古人的造字法里面往往藏着古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密码本儿,你解读了这个密码,也就解读了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美”,里面放着一头古代的小神兽:羊。先生为我们列举了甲骨文和金文中的6个“羊”的字形,仔细观察这些字形你就会发现,虽然“羊”具体的字形略有区别,但是所有的字形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都不是照着羊按比例写生出来的,它们都突出了羊身上人类认为最美丽的部位,即羊角。这实际上就已经是一种最朴素的审美了。古人把羊和很多东西相加,形成他们心目中的审美系统:鱼加上羊是鲜。示加上羊是吉祥的祥。善良的善里面也藏着一只羊。义气的义(繁体)里面也有羊。羡里有羊,群里有羊。人们去的学校里面有一只羊:庠古老的姓氏,古老的部族里面也有羊:姜姓、羌族、羯族……正因为“羊”字如此美好,古人才把美字也和羊联系在了一起。先生用一只羊开启了中国的审美之路。
华夏美学读后感 10
在阅读《华夏美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美学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这本书由著名学者李泽厚撰写,通过详尽的历史梳理和深入的理论分析,为我们揭示了华夏美学的深厚根基和独特风貌。
首先,我被书中关于“礼乐传统”的论述深深吸引。在书中,李泽厚详细阐述了“礼”与“乐”在华夏美学中的重要地位。他认为,“礼”不仅仅是一套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一种内在的情感表达和心理沉淀。通过“习礼”,人们可以建立和成熟为人,获得人性。而“乐”则是一种直接塑造、陶冶、建造人化情感的艺术形式,它强调自然感官的愉悦及享受,是华夏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书中还依次论述了孔孟的人道、庄子的逍遥、屈子的深情和禅宗的`形上追索。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美学观念,共同构成了华夏美学的丰富内涵。孔孟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庄子追求个体自由和精神的超越,屈原则以其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人性的光辉,而禅宗则通过“悟”来追求神秘永恒的本体。这些思想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华夏美学的发展。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华夏美学所强调的“和”的理念。无论是儒家的“人和”,还是庄子的“天和”,都体现了华夏美学对于和谐、统一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更体现在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体验中。
总的来说,《华夏美学》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华夏美学的深厚根基和独特风貌,更让我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人生境界。
华夏美学读后感 11
《华夏美学》这本书让我对中华传统美学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李泽厚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华夏美学画卷。
在阅读过程中,我最为震撼的是书中关于“审美”的论述。李泽厚认为,审美是感知愉快和情感宣泄的人化,是动物性的愉快的社会化、文化化。这种审美观念不仅体现了华夏美学对于感性快乐的包容和肯定,更强调了社会规定、制度、礼仪在引导、规范、塑造和建构审美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观念让我深刻认识到,审美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情感体验,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体现。
此外,书中还详细论述了华夏美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从先秦两汉的“羊大为美”和“羊人为美”,到隋唐时期的“深情”,再到宋元时期的“境界”,以及明清近代的“生活”,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审美风尚和美学追求。这些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华夏美学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风貌。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华夏美学所强调的“情理相融”的人性心理。这种心理主义不是某种经验科学的对象,而是以情感为本体的哲学命题。它既是感性的`,又是超感性的;既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这种情理相融的人性心理不仅体现在审美过程中,更体现在中国人的哲学、美学、文艺乃至伦理政治等各个方面。
总的来说,《华夏美学》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迪的书籍。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中华传统美学的深厚根基和独特风貌,更让我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人生境界。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深入研读这本书籍,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华夏美学读后感 12
在阅读《华夏美学》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时代,与孔孟、庄子、屈原等先贤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由李泽厚先生所著,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深入剖析了中华传统美学的历史根源和内在逻辑,让我受益匪浅。
《华夏美学》首先让我认识到,华夏美学并非孤立的美学体系,而是深深植根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从上古的礼乐制度,到孔孟的人道思想,再到庄子的逍遥哲学和屈原的深情诗篇,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华夏美学的丰富内涵。这种美学不仅关注艺术的形式和美感,更重视艺术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
在书中,我感受到了华夏美学对于“和”的执着追求。无论是儒家的“人和”,还是庄子的“天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和谐之美的向往。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也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它告诉我们,美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相融合的产物。
此外,我还被书中关于“审美”的论述所吸引。李泽厚先生认为,“审美”是感知愉快和情感宣泄的人化过程,是动物性的愉快经过社会化、文化化的'结果。这种审美意识不仅包容了感性的快乐,还通过社会的规定、制度、礼仪来引导、规范、塑造和建构这种快乐。这种审美观念既非禁欲主义,也非纵欲主义,而是追求一种适度的、理性的审美体验。
通过阅读《华夏美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它让我意识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放慢脚步,去感受和欣赏身边的美好事物,去体会和领悟人生的真谛。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了解并认同华夏美学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价值观念。
华夏美学读后感 13
《华夏美学》是一本令人深思的著作,它不仅让我领略了中华传统美学的独特魅力,更让我对人生、社会、自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被李泽厚先生那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所折服。他通过对远古礼乐、孔孟人道、庄子逍遥、屈子深情和禅宗形上追索的详细论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华夏美学的壮丽画卷。这幅画卷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揭示了人类审美意识的共同追求和内在规律。
《华夏美学》让我认识到,审美并非一种孤立的心理活动,而是与社会、历史、文化紧密相连的。它既是人类情感的宣泄和表达,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体现。在华夏美学中,审美被赋予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成为连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桥梁。
此外,我还被书中关于“美的历程”的论述所吸引。从先秦两汉的“羊大为美”和“羊人为美”,到隋唐时期的“深情”之美,再到宋元时期的“境界”之美,华夏美学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从外在到内在、从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过程。这种演变不仅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脉络,也揭示了人类审美意识的不断升华和超越。
通过阅读《华夏美学》,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精神,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并了解华夏美学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价值观念,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华夏美学读后感 14
在阅读《华夏美学》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这本书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详实的史料和深入的剖析,揭示了华夏美学的发展脉络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独特表现。
首先,我被书中关于礼乐传统的论述所吸引。书中提到,“礼”在古代不仅仅是一套行为规范,更是一种社会秩序的象征。通过对“礼”的习练,人们能够在社会中建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同时也培养了内在的人性和修养。这种外在的规范与内在的修养相结合,构成了华夏美学的重要基础。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理解了儒家美学中“和”的思想。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与天地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人际关系中,也体现在艺术创作中。中国艺术特别注重提炼艺术的'形式,强调通过艺术来陶冶人的情感,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书中还介绍了庄子美学中的“逍遥”和“大美”。庄子哲学强调自然存在与精神超越的统一,认为真正的美是不受任何事物束缚的个体自由和力量的伟大。这种审美观念深深影响了我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此外,书中对六朝隋唐时期的“深情”和宋元时期的“境界”也有深入的探讨。这些历史时期的美学风格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中国人对美的独特追求和理解。特别是禅宗的形上追索,更是将华夏美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华夏美学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哲学、美学和文艺的精髓,也让我更加热爱和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
华夏美学读后感 15
《华夏美学》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迪的书籍,它引领我走进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殿堂。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不仅对中国美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我被书中对儒家美学的阐述所震撼。儒家美学强调“和”的思想,认为美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也体现在艺术创作中。中国艺术特别注重提炼艺术的形式,通过艺术来塑造和陶冶人的情感。这种审美观念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此外,书中对庄子美学的介绍也让我受益匪浅。庄子美学强调自然存在与精神超越的统一,认为真正的美是不受任何事物束缚的个体自由和力量的伟大。这种审美观念让我更加珍视内心的`自由和独立,也让我更加关注自然和生命的本质。
在阅读过程中,我还被书中对各个历史时期美学风格的描述所吸引。从先秦两汉的“羊大为美”和“羊人为美”,到六朝隋唐的“深情”,再到宋元时期的“境界”,每个时期的美学风格都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中国人对美的独特追求和理解。这些历史时期的美学风格不仅丰富了华夏美学的内涵,也为我们今天的审美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总的来说,《华夏美学》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籍。它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历程和独特魅力,也让我更加热爱和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我相信这本书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华夏美学读后感】相关文章:
聚华夏之光 续华夏之梦作文08-07
精华夏雨作文04-27
精华夏日的作文04-21
华夏民族口号11-14
触摸华夏系列的散文游记09-30
(荐)精华夏雨作文07-07
山水人文看华夏作文04-30
精华夏天的英语作文10-22
[集合]精华夏雨作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