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

时间:2021-03-31 16:09:0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呼兰河传读后感1

  平淡得如秋水的文字,却描绘出一片多彩的风土画,吟诵出一串凄婉的歌谣。这,就是萧红的著作《呼兰河传》。

  寒假里,这本使我深有感触,回味无穷。

  书中,萧红通过一个四五岁女孩的视角,写下了她的童年。一个个故事独立而又浑然一体。其中,我最记忆深刻的是小团圆媳妇的故事。

  小团圆媳妇有个婆婆,这婆婆待她一直很不好,经常打她,掐她,骂她……。后来,小团圆媳妇生了场大病,脸色苍白,奄奄一息。她婆婆不是去请大夫,而是帮小团圆媳妇举行了驱鬼活动。跳大神,热水洗澡驱鬼,扎彩人……最后活生生的一个人,就被他们折磨死了。

  看完小团圆媳妇的故事,我的心情像大海一般波涛凶涌,久久不能平息。也许,小团圆媳妇的病,只要多吃点药,就能解决。也许,那些所谓的跳大神,热水洗澡驱鬼,扎彩人……,不做反而会好。可是再多的“也许”也换不回小团圆媳妇的命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时封建迷信制度惹的祸。我陷入了沉思,再看看当今的社会,虽然比那时好多了,但这种现象依然存在。有一次,我好朋友小芳说:“大年初一,她自己不小心摔碎了一个玻璃杯,正想扫掉,她奶奶连忙挡住她的手,然后说岁岁(碎碎)平安。扫了就不好了,不许扫!”后来那些碎玻璃还扎伤了一个客人的脚。我听后想: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尽我的力量驱逐这种现象!

  小团圆媳妇的故事,使我很同情她,同时又很愤怒!然而再读读作者与她的祖父的故事,我不禁又哈哈大笑。祖父最关心作者萧红,祖父就像是萧红的知心小伙伴,和她嬉戏玩耍。萧红与祖父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成了她童年的快乐音符。想想萧红无忧无虑的童年,再想想身处童年的自己突然很高兴。是呀,时光如水,逝去如飞,让我们珍惜童年时光吧!

  读完了《呼兰河传》,我要谢谢萧红作者,她让我懂得了要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东西,好好生活,好好学习!

  呼兰河传读后感2

  《呼兰河传》是一本描写萧红小时候在乡下生活的书,它的语言浅显易懂,感情真挚,刚开始读时轻松欢快,越到后面心情就越沉重,语言中处处流露出伤感。著名的作家茅盾曾这样评价过这本书:“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灰色的色彩,平静的叙述,黯淡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小城呼兰河,这个小城并不繁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在故事发生的小村庄里,到处都显得那么萧条: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画面,灰色的人生。整个村庄就像是笼罩在一片黑暗的天地中,乌云蔽日,见不得半点阳光。在这里,到处可见由于人们的无知、愚昧而引发的一场又一场的灾难,人们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死去而死去。一个又一个画面,一个又一个悲剧地出现,让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评判哪个更值得我同情,哪个更值得我痛恨……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但也是寂寞的。相比较,我们的童年更是幸福的,我们更是幸运的。这更让我感受到了萧红在离开家乡来到香港后,她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用自己那轻盈的文笔写下了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但处处是故事。

  读完整本书,我觉得,与萧红相比,我们现在的苦又算得了什么?我们是21世纪的天之骄子,祖国的希望!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呼兰河,这个美丽的小城将会永远刻在我的心中!

  呼兰河传读后感3

  处于这样的温暖中,而作者却偏偏不断强调“我家是荒凉的”。

  这种“荒凉”的温暖恰恰和邻居家们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喂猪的、开粉坊的、拉磨的、赶车的,单调的事业充斥着他们的生活,无聊寂寞却自认为快乐。

  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赶大车的胡家。胡家的童养媳——小团圆媳妇,便是悲剧的化身。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但胡家婆婆为立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再加上领居们的怂恿,结果她便成了婆婆心情不顺的发泄对象,最终被折磨地生了病。于是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给小团圆媳妇当众用滚烫的水洗了三次澡,几天后,她终于死去了。而胡家的人最终的下场也是死的'死、疯的疯、跑的跑。

  后来作者又将笔触转向性情古怪、同人不大爱打腔的有二伯,还有那受尽人们冷嘲热讽、命运不济的冯歪嘴子和王大姐……悲剧接二连三,只有“我家”依旧是荒凉的,这样倒也好。

  呼兰河传读后感4

  萧红那时只是一个孩子,有着短短的头发,总是在陌生和惊恐的认识整个世界,小时候她经历了他人的死亡,和困惑,她保守着自己的价值观天真的以为世界的一切都是自己看到的。如今小红在成人后,带着怀念和思念,来回忆这一切的,翻开呼兰河传,眼前出现了那个二十世纪的那位孩子有关发生的人和事,冯拐子,有二伯,备受折磨却依然乐观地团圆媳妇,他们在呼兰河这个小地方备受苦难,却依然坚持快乐的的仰望。

  这本语言朴实的书,文字就像孩子稚嫩的童声,不加一丝一毫修饰,就像把自己心里话说出来一样,平白的语言蕴含了无数的场景,我好像坠入了长河,回到了萧红的童年。萧红的家是荒凉的,但她也感到了人间的温暖,带给他快乐的是她那七十多岁,已经年老身体却依然壮实的老小子祖父,祖父带他种花,种白菜,还给它教诗,在她尚未播种的心田里种下温暖和关怀。祖父是这样,但是她那同样年老的祖母和和祖父的性格截然不同,他是典型的从旧社会走出来的,祖母总是对萧红恶言相对,当他和祖母玩的时候,祖母却狠心的那纸砸他手指,所以童年的她对祖母毫不喜欢,当祖母去世时,萧红也不是特别关心,也许长大后会对自己童年产生后悔,但童年的小红显然没有这样做。

  除了祖父和祖母外,有二伯就是一个很奇怪的人,说他奇怪吧,总是一个正常人,但是不奇怪的话,有二伯喜欢和大黄狗说话,和天空的雀鸟说话,他挺喜欢萧红,却又不善于表露,有二伯也喜欢偷东西,当被发现时,总央求他,可在生活中有二伯对小红并不好,小红也对有二伯这个人迷惑不解,长大的小红,对有二伯留下了怀念。

  冯拐子是萧家大院租凭人家中的一户,他一拉磨字为生,当自己的妻子去世时,他独自承担了抚养孩子的的任务,他每天都是乐呵呵的,从来没有烦恼,至少在表面上。

  最可怜的就是团员小媳妇,听他的婆婆说,小媳妇是从很远的地方买过来的,花了几吊银子。初来到胡家,就一口气吃了三碗饭,满园子的人都议论纷纷,可是小红却和小媳妇非常合得来,从在他初来打水的时候,和他说上几句话。可是渐渐地,小媳妇的脚上多出了几个又大又红的疤,这都是他的婆婆用铁烙出来的,但他还是很乐观,小红长凑到小媳妇一旁,和他小声的说话,他们本可以成为朋友的,萧红却在大人们的口中听到了小媳妇病死的消息。原因是这样的,小媳妇常常挨打,到了最后竟在半夜哭起来了,封建和迷信害了她,又是拿开水烫又是抽贴,原本大大咧咧,快乐的小媳妇就这样死了。小红很是悲伤。我猜,成年后的萧红写这本书就是为了纪念她吧。

  除了这几位,呼兰河传还有几个让人乐得发笑的地方,比如,街上的大泥塘子,自古以来就没有然人好受过,每年发大水的季节,行人都要和猴子学,在墙头荡来荡去,才能过,竹马成天爹在泥塘里,都是路人把这些牲口救上去。呼兰河虽是一个小地方,但他的乐趣却很多。

  在这几位人中,我每个都很喜欢,他们都是对命运作斗争的好手,没有抱怨,没有哀叹,只有对乐观的支持

  呼兰河传读后感5

  今天老师让我们写《祖父的园子》的读后感,这篇课文的读后感不易写,因为道理不深刻。再说了,要是别人对这篇文章没有感触,指不定来个什么乱七八糟东拼西凑的呢!我对这篇文章的感触不深,所以这篇作文我是怀着试试看的心情写的。

  这篇课文来自萧红的《呼兰河传》,本文叙述了作者儿时的家有一个花园,作者和她的祖父整天都在那里转,祖父铲地,作者不会铲,就趴在地上用锄头乱捣一通。作者把水洒上天,装做下雨……还有许多事,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童年时代的天真和活泼。

  我也有我的快乐,那是我童年记忆中在老屋的一段回忆。我的老屋坐落在学宫旁边,每天早晨我都去学宫里的眼镜池喂鱼,那里老婆婆也很欢迎我,直到现在那老婆婆见到我还是问寒问暖的,其关心程度决不比以前少一点点。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真的很美。

  呼兰河传读后感6

  之所以买这本书,完全是看了两部关于萧红的电影,一个是汤唯主演的《黄金时代》,一个是宋佳主演的《萧红》。因为是为了纪念萧红诞辰百年而拍摄,所以这两个影片时间很近。两部电影虽然很像,但是没什么可比性,对于个人而言总之都不错。讲的都是萧红同一时期的故事。所以我才对萧红产生了一点点的兴趣,百度了一下,便买了这本书。不是为了书而买,而是为了一个人,一个谈不上喜欢又有一点点好奇的一个人。

  这本书分两个部分,前部分是《生死场》看得很仔细,里面有几处描写挺有趣,一会我会把原句写在下面。那个年代对我来说只能去想像了。主要讲了一些农村里的人民平庸的一些生活,一面受地主压迫,一面为了生存而奔波。没什么人生意义,但没有意义的人生正好是那个时候人们生活的真实体现。后来日本人来到了这片土地,便像恶魔一样破坏这片土地,破害这片土地上穷苦的人们。

  “菜田里一个小孩慢慢的踱走,在草帽的盖伏下,像是一棵大形菌类。”

  “菜田的边道,小小的地盘,绣着野菜。”

  还有胡风对《生死场》读后感里的一句:

  “蚁子似地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用自己的血汗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大地,种出粮食,养出畜类,勤勤劳劳的蠕动在自然的暴君和两只脚的暴君的威力下面。”

  《生死场》读后有一种沉重感,不是因为那些人的痛苦而沉重,而是因为这些都是事实,是中国历史不可掩盖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就是《呼兰河传》。很遗憾,我看得不够认真,一点也不夸张,我几乎是囫囵吞枣的把后半部分看完了。原因是我不喜欢!对不起,我不是不礼貌,就像菜品众口难调一样,小说也是这样。我没说它不好,只是我不喜欢,只是我想说真话。我想萧红写《呼兰河传》的时候心情也许不好,或者是那时她的身体就已经不好了。就像是一个老妇人在生病或老了的时候讲述一些过去的事情一样,有点繁琐,有点罗嗦。一章可以用一个段落就行了,可她却用了好几页纸面;一个段落用一句就可以代替了,可是她又前前后后用不同的字组成句子,来表达同一个意思。好像前三章都在讲的是一个事,哦不,前三章根本没有讲事,只是描写了小小的一个村子。后来就是讲述一个女孩的少年时代,很多人说这是萧红的自传,可是我无所谓了。最后我再说一下,我必须承认我就是目光短浅,读小说时只顾一时的痛快。我一点也不否认这是一本好书,只是不和我这个小斯的胃口而已。

【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相关文章:

呼兰河传读后感(通用15篇)05-04

萧红小说《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03-16

《呼兰河传》读后感(15篇)04-15

呼兰河传读后感15篇04-13

呼兰河传600字读后感04-08

《呼兰河传》段落摘抄10-20

呼兰河传读后感集锦15篇04-28

呼兰河传读后感集合15篇04-24

《呼兰河传》读后感汇编15篇04-22

呼兰河传读后感合集15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