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精选读后感
个人觉得推理小说评论家的评论比较值得一看,包括推理小说技术分析的内容。
之前看《恶意》和《白夜行》就一直心中存有疑问,主人公究竟是怎么想的呢?而在评论中则清晰的指出了这一点。其实作者确实在写作中运用了特别的手法,隐藏掉特定人物的心理描写。想起古体小说的叙述手法,作者永远从旁观的角度来叙述,因而心理描写很少;后来不知谁开始了第一人称的创作,所以开启了小说心理描写的可能性。《湖畔》则用文字营造了叙述者,却没有更多的心理描写。想起看过的很多网络小说,其实也未必没有创作手法可以分析,其中叙述的展开节奏以及讲述者的变化也许并不如正统文学作品一般精致,但更加满足商业的趣味,作为亚文化的一种,也许还展示了社会隐藏的心理。这样想,读网络小说总算有些许意义了呢。
再往深处想,其实艺术探讨的对象总是想通的。文学中讲述者的`变化和心理描写的展开既然是可研究的,那么建筑的手法自然也是可以用这种角度来研究的。单纯的see &seen的关系,或者单纯的建筑形态变化(eisenman)都是进步,却因为一个只注重人而一个只注重建筑,不那么令人信服。所以现在有很多人试图从个人体验的心理学角度来进行研究。倘若来研究的话,从群体人的角度运用社会调查和文本分析,分析公众的文字的空间建构,与现实进行对比,这样也可以是一种研究方法。类似的方法在城市意向中有所运用,但这种研究被批判忽略了形式和视觉之间的心理,那文字空间的建构可否弥补这一点?比如最近接触的新名词“空间生产”。
【《湖畔》精选读后感】相关文章:
湖畔大学入学条件05-18
湖畔夜饮阅读题答案03-14
美丽的湖畔作文3篇03-27
西汊湖畔的守望工作感悟05-21
湖畔的梭罗现代文阅读答案10-18
孔目湖畔,那痴醉的风散文欣赏01-31
读后感作文精选:《欧洲笔记》读后感12-25
《林清玄散文精选》读后感10-23
屈原《离骚》读后感精选11-13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精选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