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20项修炼》读后感范文
篇一:读《教师的20项修炼》心得体会
《教师的20项修炼》这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成果,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的优秀教材,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必备读本。书中指导我们如何修炼教师形象,精炼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从而成就教育人生。本书涉及的20项修炼,其中对我感触颇深的是教师的规划和教师的反思。
自从当老师后,就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老师的每天工作就像上打仗,只要跨入学校大门,神经每时每刻的都是紧绷的,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上课、批改作业、处理永远也处理不完的学生的问题等等,有时下班回家还得继续工作,甚至节假日也无法完全清闲的脱离工作好好休息。
就这样忙忙碌碌着,却感觉没有什么收获,有时候对自己当初选择当一名教师都产生了怀疑,完全找不到工作的激情。不仅如此,还从工作中养成了一些坏脾气,遇到事情总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读了这本书后,我豁然明白,自己之所有产生这种困惑,是因为从来没有对自己的人生做过好好的规划,没有学会正常调整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造成自己工作既累,弄得自己既累又没有成就感。
于是明白,对自己的人生作规划和拥有一颗平和的心是多么的重要和必要。书中说我们部分教师缺乏对自我专业发展的规划每天沉溺于琐碎繁杂的事务之中,不进行自我成长的规划。这些对教师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我们要摆正心态,作好如下的打算:教师的规划可分为自我专业生涯设计和学校教师专业成长促进计划、近期计划和远期规划等不同的类型。我自己在这方面没有特别注意这点,我想以后要制定一个完整的规划,让自己的教学和生活充满阳光和色彩。
现在的学生有朝气,有个性,有热情,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对环境视听各方面的变化也是非常敏感的。教师在课堂上的着装从视觉上影响着学生的精神状态,进而影响到课堂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地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素养,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
普鲁塔克曾经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学生是“生活世界”中的人,“学生各不相同,他们不会同样地成长起来”,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就必须帮助不同的孩子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他自己,使他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题,实现孩子自己的理想。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炼。美国学者波斯纳曾十分简洁的归纳出教师的成长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反思是人自我觉悟的过程,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在当前教师专业研究和教师教育实践中,造就“反思型教师”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首先要反思的是自己的教育观念,结合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回答自己是怎样看待学生的,如何设计和分解教学目标、怎样处理知识与能力、知识与品德等方面的关系,甚至要思考自己与课程的关系。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反思,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其次是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支配行动的重要因素,我们怎样思维,就会怎样行动。在处理教育思维的方式上,我们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犯错误:犯单一性思维、封闭型思维、客体性思维等等方面的错误。反思就是要超越其局限,确立复杂性思维、开放性思维、主体性思维,方能切实实现教育教学的丰富价值。
反思贵在坚持,适时总结,时时反思,持之以恒,才能体会到反思的作用。反思要有深度,要注意把握问题的核心和实质,突出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反思,有助于反思的深刻性。反思,还需要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成长。作者向每一个读者提出了“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这样的要求,我想,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在反思和实践中思考,在反思和批判中成长,把自己的每天的教育生活当作一种学术行为——始终以一种研究和探索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让自己获得真正的专业提升。
“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美妙动听;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传神丰富;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修炼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修炼是一种对卓越境界的追求,是一种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内在要求,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
篇二:读《教师的20项修炼》心得体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利用寒假时间我读了《教师的20项修炼》这本书。这本书是郭元祥教授所著,分为三篇——第一篇“修炼教师形象”,第二篇“精练教师生活”,第三篇“锤炼教师专业”。这本“书”有太多的细节、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魅力、太多的艺术,需要我们去追逐、去领会、去反思、去品悟。以下几个章节我特别有感悟:
教师的微笑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增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每次去上课,我微笑地走进教室,就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探究知识时,能大胆提问,思维活跃,教学效果很好。教师的微笑如春风化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学生遇到难题,我微笑地对他说:“别着急,再想想,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在耐心的等待中,学生终于解决了难题。可见,微笑有着无穷的教育魅力,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应带着微笑走进教室,给自己一份好心情,给学生一份好印象。
教师的宽容是一种教育智慧,是一种教育修养;宽容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态度,它要求教师真心地关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小学生毕竟不同于成年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出现一些失误也不足为奇,教师应心平气和,循循善诱,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曾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在课堂上对一“调皮”的学生狠狠地“骂”了一顿,课后这位学生对同学说了一句话:“老师骂人,说明老师无能”。
几年过去了,这句话还时常在耳边莹绕。确实,对待学生,“骂”解决不了问题,多一点理解和包容效果会好一些。宽容是无声的教育,但决不是纵容,孩子犯了错,愿意改正,我们就应该宽容他们,给他改正的机会,这就是快乐教育。
教师的反思是新型教师的必备能力。从美国学者波斯纳归纳的教师成长规律“经验+反思=成长”中,我感悟到:教师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养成在平时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捕捉问题,并及时总结经验,反思实践。读了郭教授的文章,我感到自己的反思,只停留在教学层面,今后我还应将教学反思深入到教育领域的价值观和教师的思维方式等方面,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人格魅力。
知识之后是什么?郭教授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引发了我的思索:知识之后是什么呢?我的答案是:一定是学生的发展。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们面对的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口袋,不是机器人,学生是活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怎样靠近学生的内心世界,怎样把知识传递给他们,这需要教育的艺术。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主动地,无意识地将已掌握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建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产生疑问,只有疑问才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这些都需要老师的教育技巧,深入钻研和思考,深入了解学生,把握教材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找到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使他们在自己的知识阶梯上,自信地向上前进。
郭教授的一篇篇精妙论述,让我的内心一次次受到触动,它就像是一位长者,循循善诱,指引着我的教育行为方向,引导我不断地修炼自己。修炼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修炼是一种对卓越境界的追求,是一种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内在要求,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
【《教师的20项修炼》读后感】相关文章:
关于《教师的修炼》读后感02-25
《魅力教师的修炼》读后感09-29
《魅力教师的修炼》的读后感10-03
教师的修炼读后感(精选7篇)03-02
《教师的20项修炼》读后感04-28
教师20项修炼读后感01-11
教师教育智慧的修炼读后感12-18
《教师教育智慧的修炼》读后感范文10-23
《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读后感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