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月迹》教案及练习

《月迹》教案及练习

时间:2024-07-13 15:26:36

《月迹》教案及练习

《月迹》教案及练习

《月迹》教案及练习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2、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3、体会文中所写孩童语言的特点。

  【问题生成导航】

  1、生成问题的类型:内容型、结构型、主旨型、语言型、写法型。

  2、问题生成的过程:感知文本的内容疑惑→思考段落关联的结构疑惑→把握情感哲理的主旨疑惑→品味美点的语言疑惑→追思表现中心的写法疑惑。

  3、问题生成的途径:根据目标设问、保留预设难题、参考资料编制。

  4、问题表述的方法:模仿。从以前的学导单上收集、归类问题,模仿问题形式结合所学课文表述。

  【文学积累】

  1、走近作者:贾平凹(1952- ),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记》《野火集》《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晚唱》等,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凹文论集》等。贾平凹的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

  2、查找与月亮有关的诗文,积累在下面。

  【问题导读】

  一、一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1、标出段落序号,然后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要借助工具书或注解理解(音形义);再朗读一遍课文;如果有什么感想或疑问可用铅笔在书上圈点与批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贾平凹( ) 满盈( ) 袅袅( ) 嫦娥( ) 屏气( )

  倏忽( ) 面面相觑( ) 掬着( ) 酥酥( ) 嫉妒( )

  累累( )的骨( )朵儿 玉砌( )锨( )刃儿 粗糙( ) 款款( )

  (2)解释。

  ① 款款: ② 满盈:

  ③ 袅袅: ④ 面面相觑:

  2、感知文本后按提示生成问题。

  预设问题:

  本文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事情?

  题为“月迹”,顾名思义是月亮的轨迹,文中描绘出的是怎样的轨迹?(在课本上划出所有写月的句子,简要批注)

  我的问题:

  二、二读课文,利用课文提示,梳理结构。

  预设问题:文章结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分好段落层次,用不超过四字的短语概括内容,编成板书方便展示)

  我的问题:

  三、三读课文,探究主旨。

  预设问题:

  1、“月迹”即“心迹”。孩子们在追寻月迹过程中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尽量从文中圈划出表现人物心理情绪变化的词语)?这些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什么?

  2、文中所写的月亮是孩童眼里的月亮,举例说明(批注在书上)并思考你读后的感受。

  3、关于奶奶这个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有人认为没起到什么重要作用,可以去掉;有人则认为,奶奶这个人物有着特殊的意义。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4、文中的月亮象征什么,月迹象征什么?从孩子们的寻月过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我的问题:

  四、四读课文,品味语言。

  预设问题:

  1、本文出色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美感。试举两例欣赏(在书上圈划出来再做批注)。

  例1:

  例2:

  2、赏析下面的语句,写一点欣赏的原因。

  (1)奶奶给每人倒了杯甜酒说:“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赏析:

  (2)月亮是个好。

  赏析:

  3、课文选用了很多叠词,在文中圈划出来。它们能用别的词替换吗,为什么?

  我的问题:

  五、五读课文,总结写法。

【《月迹》教案及练习】相关文章:

《月迹》教案(通用12篇)12-06

《练习一》精品教案(精选12篇)11-11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题9日月潭练习题02-17

归去来兮辞的试题练习07-05

归去来兮辞的试题练习07-05

归去来兮辞的试题练习07-05

归去来兮辞的试题练习07-05

归去来兮辞的试题练习07-05

归去来兮辞的试题练习07-05

归去来兮辞的试题练习07-05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