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盖为什么会动》教学设计
《壶盖为什么会动》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一轮课改追求的目标。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从生活出发,感知发明创造源于对日常现象进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同时,借榜样引路,激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
《壶盖为什么会动》一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只有动脑筋,才会有发现、有创新。启迪学生养成动脑筋的好习惯。《壶盖为什么会动》,写的是英国科学家瓦特小时侯从水开了,壶盖不住地上下跳动“这一现象引发思考,经过追问、思考、联想、研究、实验,最后发明蒸汽机的故事。
学情分析:
二年级小学生,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容易产生好奇、好问。但连续追问、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人却不多。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8个,会写7个。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瓦特成功的原因。
3、培养学生从小做个爱提问、爱动脑,养成遇事多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科学家的故事及有关图片。
2、瓦特看壶盖跳动思考的教学课件。
3、检查车票的生字游戏课件。
4、蓝猫歌曲带。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水烧开的情景吗?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们见到水开的样子,有没有产生过什么疑问?英国发明家瓦特,见此情景,他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然后提出了一个问题。猜猜他会提出什么问题。
生:壶盖为什么会动?师板书课题。
(发明创造源于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探索,丰富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没有圈画出生字的同学把生字画出来,标出自然段。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识字。
2、同桌开火车读课文,遇到困难,真诚地帮一帮同桌或请同桌帮一帮。
3、检查生字、新词认读情况。
师:同学们,五一节快到了,现在我们检查一下自己手中的车票,准备乘坐蒸汽机火车去瓦特的家乡看一看。
师:出示课件游戏:按车厢点击词语。
生:快速出示相应的词语并认读。
4、刚才,我们已经买好了车票,现在我们出发吧。开火车读生字,并口头组词。选择喜欢自己喜欢的字在小组内组词说话。
5、指名朗读课文。你们真聪明,不用老师教就能把课文中的词语生字的音读正确。如果把这些词语放进课文中,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相信经过努力,认真练习,你们一定行!
生:先自由读课文,然后开火车读。朗读后先自己自评,然后请同学谈一谈听读后的想法。指出优缺点。
6、感知大意。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想问些什么?
生:交流自己读后的收获,并质疑。可能问:瓦特看到水开了壶盖掀动这一现象,后来他怎么想了?又做了些什么?结果怎么样?
师:你们很会动脑筋。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我相信只要你们认真地读课文,就一定会搞明白这些问题的。现在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来认真读课文。
(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认识水平不同,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也不尽相同,让学生同桌合作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和识字能力。在游戏中识字,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在初读课文后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三、细读课文,感悟深化。
1、默读课文,看看你还能读懂什么?
生:我知道了瓦特在奶奶做饭的时候,他看见水开了,壶盖在上下跳动,就奇怪地问奶奶:“壶盖为什么会上下跳动呢?”师板书:看、奇怪。
师:非常好。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我是从读第2自然段中知道的。
师:知道“奇怪”是什么意思吗?可以用什么词来替换?
生:“奇怪”就是瓦特感到“惊奇、不理解”。可以用“惊奇、好奇、惊讶、吃惊”等词语来代替。
师:你们还知道了什么?
生:我读完课文知道了瓦特不明白壶盖跳动的原因,连续两次问奶奶。
师:他从奶奶哪儿得到的答案了吗?
生:第一次得到了,第二次没有得到。
师:瓦特第二次没有从祖母哪儿得到答案,他又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的读一读课文第7自然段,找出描写瓦特想和做的重点语句,用“-----”画下来。
生: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可以读课文中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
生1:他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问过以后就不管,而是仔细观察,寻找其中的奥秘。
生2:从此,他就常常坐在炉子旁仔细地观察。
师:板书:仔细观察。出示课件,瓦特观察水开了壶盖掀动的课件。谁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他是怎样观察水开后壶盖跳动的?
生:瓦特手托着下巴,目不转睛的看着壶盖掀动的情景,并思考一壶开水产生的热量可以推动一个壶盖,那么更多的水蒸气产生的热量就可以推动更重的东西。
师:出示语句,进行句子比较训练,读一读体会两句话的语气。
更多的水汽,不是可以推动更重的东西吗?
更多的水汽,就可以推动更重的东西。
生:第一句话是反问句,读的时候,声调应该上扬。
生:第二句话不是反问句,读的时候声调不能上扬。
生:我觉得第一句比第二句的语气更强一些。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第7、8自然段中知道的。再默读这部分内容。
师:板书:想。他只是想想而已吗?
生:他没有象其他孩子一样,只是想想就算了,而是长大后,不断研究和实验,终于发明了蒸汽机。谁想用“终于”说一句话?
生:我有一道题不会,经过努力思考,终于做出来了。
生:乌龟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战胜了兔子。
(利用“终于”一词造句,即有利于理解课文,又有利于理解词义,而且鼓励学生创新,同时也有利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是啊,瓦特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发明了蒸汽机。从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体会到了瓦特对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留心观察,对自己不懂的事,没有不懂就算了,而是不断地思考,反复地研究,最终发明了蒸汽机,成了伟大的科学家。
师:你们真会读书,能够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了不起。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生:我知道了,今后对自己身边的自然现象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发现大自然的奥妙,才会有创造、发明。
师:大家说得非常正确,瓦特这么了不起,你想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篇课文?
生:带着尊敬的、敬佩的语气来读课文。
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师相机指导。
师: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只要我们从小就注意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不断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行不断研究,就会有所收获。
(通过学习、理解课文,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懂得一切发明创造都离不开仔细观察和勤学好问,不断实践。 )
四、复述课文,交流资料:
1、瓦特的故事,谁能用自己的话来给大家讲一讲。师出示:看------问------又问------想------研究------发明。学生看板书讲述故事。
2、你还知道那些爱观察、勤动脑的故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学生从瓦特成功的事例中受到启发,从小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你在生活中,动脑筋解决过哪些问题?联系学习、生活谈感受。
五、拓展练习,课外延伸。
1、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主题歌。` …
师总结: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象歌曲中所唱的那样:只要你爱想、爱问、爱动脑,那么天地间奇妙的问题,你就全明白了。
(听歌曲结束,即使学生感觉到求知的快乐,又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搜集科学家的故事或图片,做一张我喜欢的科学家的手抄报。
教学反思:
1、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心理学家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在进行本课教学的第一环节和最后一环节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交流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感受,逐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和动脑解决问题的习惯。
2、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在学生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后,我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然后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通过读重点段,圈画重点语句等等,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当然,其间也渗透了学法指导。
3、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自主识字的教学环节中,出示课件以检查车票的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游戏中,轻松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出示具有动画效果的课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瓦特思考问题的画面。这样,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另一方面,在复述课文的过程中,降低难度,有助于学生很好地复述课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最后在教学结束时,让学生听唱歌曲,进一步懂得勤思好问的重要性。
4、作业设计:让学生搜集科学家的资料或图片,办一张手抄报。从课文中走出去——这样的设计给了学生一个较大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动手去找、去做,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课外资料的习惯,进而认识到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
【《壶盖为什么会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壶盖为什么会动教学设计06-12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教学设计06-13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教学设计06-17
会动的身体教学教案08-17
三年级下册《会动的线条》的教学设计07-19
《会动的小纸人》的教学反思06-28
S版《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教学设计06-16
《紧靠森林为什么还要种树》的教学设计06-12
语文S版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教学设计06-10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精品教学设计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