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药》教案
课文《药》教案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小说所反映的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
2 、了解小说明、暗两条线索。
3 、认识小说中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4 、深刻认识小说主题。
二、教学重点: 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三、教学难点: 小说主题的深刻认识。
四、教学方法: 以导读、研讨为主,辅之以点拨、释疑。
五、教时设想: 因时代较远,加之高一学生要真正读懂《药》相对困难,因而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在初读文意的基础上着重了解时代背景,第二课时着重理清情节
和读懂小说内容,第三课时着重分析人物形象和把握主题,第四课时着重
研讨场面描写、景物描写及其作用,以及“设疑探微”、课后练习等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 、了解课文内容,训练概括能力。
2 、了解时代背景。
一、由“单元导读”——谈介鲁迅——导入新课:
1、 专心初读(默读)课文,获取初读感知(有条件也可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观看《药》的故事片),四部分内容分别用 4-5 个字 概括: 一、老栓“买”药;二、小栓“吃”药;三、茶客谈“药”;四、华大妈上坟。
2、 抽学生谈谈读后(或观后)的初感。交谈后 明确: 《药》是出 悲剧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悲在何处 (脱离群众)—— 怎样写悲的 ?( 《药》是以小说这种体裁形式表现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这出深刻悲剧的)
二、了解小说知识:
1 、小说是一种怎样的文学体裁?(小说是一种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因此“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
2、 阅读小说有那些基本方法?(了解 背景 ——把握 主题 ——理清 情节 ——分析 人物 )
三、了解背景(环境):
1 、《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 现实 :封建专制,贫穷落后,民众愚昧麻木不觉悟。)
2 、《药》哪些地方描写了民众的愚昧麻木不觉悟?( 指出并明确: 如对“老栓买药”、“刑场看客”、“茶客谈药”,尤其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人对夏瑜狱中英勇表现的“气愤”,夏四奶奶的“羞愧”,以及两位母亲对儿子死因不理解,毫不醒悟的描写,都深刻反映了民众的愚昧麻木不觉悟,也层层深入地揭示了悲剧的最处。)
四、布置作业: 结合课后第一题,阅读思考小说的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理清小说情节。
2、读懂小说内容。
一、研讨情节:
《药》是围绕明、暗两条线索展开情节的:
明线: 老栓买药→小栓吃药→茶客议药→药的效果 (华大妈上坟)(四个场面分别写了时间、地点)
暗线: 夏瑜被害→夏瑜(血)被吃→夏瑜被议→血的悲剧
二、理解各部分内容:
1、开头的时令描写勾勒出了黎明前的什么特征?(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暗示当时的时代特征。)
2、 华老栓走到街上,天气本来比屋里“冷得多”。为什么“倒觉爽快”?在这以前心情怎样?在这以后心情又怎样?(在“爽快”之前的心情是沉重的;在“爽快”之后的心情则是由“发冷”吃惊——“慌忙”、“踌躇”——精神兴奋。)
【课文《药》教案】相关文章:
《药》教案06-03
《药》教案三篇06-08
课文清贫教案06-05
课文吆喝教案06-01
课文《海燕》教案06-07
课文《鲸》教案06-07
课文《老王》教案05-31
课文打赌教案06-02
课文项链教案06-03
课文《氓》教案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