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导学案及答案
《吆喝》导学案及答案
篇一:《吆喝》导学案(附答案)
《吆喝》
【学习目标】
1.学习概括文章内容要点;学习本文结构安排上的独到之处;品味京味语言特色,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通过模仿京味吆喝的朗读,体味京味语言的魅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感受民俗文化特色,体会作者的感情。
3.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之美的能力,学会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
【学习重难点】
1.作者有关吆喝的介绍。
2.本文结构安排上的独到之处。
3.品味京味语言特色。
4.体会作者感情。
【知识链接】
一、广告,可以说是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几乎每天都接触到广告,这一切都源于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那么,在信息技术还不发达的年代,广告的主要形式是怎样的呢?
那就是口耳相传的口头广告,其中之一就是卖货人的吆喝。吆喝既是早期广告的一种重要形式,又是我们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吆喝到底具有怎样的一番韵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萧乾的《吆喝》,听听那五花八门的吆喝声吧。
二、简介作者
萧乾(1910-1999),蒙古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先后主编天津、上海、香港等地的《大公报·文艺》兼旅行记者。1939至1942年,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2至1944年为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生。1944年后任《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记者。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3至1955年任《译文》编委,1985年12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89年4月任馆长。他是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委,民盟中央第五、六届常委,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副主任等。1989年4月,为美国伊斯塔德“国际文学奖”第十届评奖会评审委员。
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国在欧洲唯一的战地记者。1995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抗战胜利者作家纪念牌”。1990年,80高龄的萧乾和夫人文洁若着手翻译了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预习案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囿(yòu) 钹(bó) 招徕 (lái) 铁铉(xuàn) ....
饽荠(bí qí) 秫秸秆(shú) ...
(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招徕:招揽。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在老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但作者介绍起来却有条有理,丝毫不乱。作者介绍这些吆喝时遵循了什么样的思路呢?快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起总领作用的段落。
学生速读课文回答:第四段。
作者在介绍各种吆喝时是按什么思路来写的?
“从早到晚”“一年四季”
探究案
探究学习,了解各种“吆喝”
1.朗读课文5-10段,画出“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作者都介绍了哪些“吆喝”?
按“从早到晚”的顺序,作者依次介绍了以下吆喝:“大清早卖早点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的??白天就更热闹了??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夜晚的吆喝有:买馄饨的,卖硬面饽饽的,夜晚不都是卖吃食的还有唱话匣子的,敲小钹的盲人,乞丐。
按“一年四季”顺序,作者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种不绝于耳的吆喝声。这里有春天卖金鱼的,卖蝌蚪的;夏天,卖雪花酪的;秋天,卖秋海棠,卖柿子的;冬天,卖冰糖葫芦和烤白薯的。
2.在这五花八门的吆喝中,作者印象深刻的是哪几种吆喝?你能根据作者的描写试着吆喝几声么?
作者印象深刻的几种吆喝是:卖馄饨的吆喝,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吆喝,声音厚实,用词朴素。还有乞丐凄厉的吆喝声,卖柿子的繁简不同的吆喝声。
3.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将自己的理解批注在书上。
在这一部分只介绍了“卖馄饨、卖硬面饽饽、算卦、乞讨者、卖柿子、卖糖葫芦等多种吆喝声,其余的都只简单介绍卖什么。因为各种吆喝实在太多,作者不可能也无必要一一介绍,只需交代出有哪些叫卖者,读者自然能够体味到此起彼伏“没个停”的叫卖声。因为,只要看看“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一句就可知要一一列举这种种叫卖声几乎没有可能。于是,作者只有择其要者加以简介。同时在最后四段对种种吆喝做了一番归类概括的工作。这实际上就是对材料的加工剪裁的功夫。如何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的事物?本文为我们做出了示范。
4、这五花八门的吆喝声,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请从书中画出作者对其作用评价的句子。
第11段“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
5、为了吸引顾客,叫卖者在吆喝时都采用了什么方法?哪些方式呢?速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主要从吆喝的内容,声调的变化,吆喝的韵律节奏三个方面来吸引顾客。
①吆喝的内容。为了吸引顾客,在吆喝的内容上主要采用夸张手法,如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小玩艺儿赛活的”;吆喝制作过程,如近似烧卖的吃食;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的白薯。”生动简洁;靠戏剧性吸引人,如卖山里红“就剩两挂了。”
②声调的变化。声音有细而高的,有的低而深沉,也有忽高忽低的。“我”曾经被卖荞麦皮的叫吓爬下。
③特别出色的是合辙押韵的吆喝。这里需要叫学生站起来表演一下这种叫卖声,具体感受吆喝的韵律节奏。
检测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招徕(lái ) ②囿于(yòu ) ③隔阂(hé ) ④钹(bō ) ....
⑤铁铉(xuàn ) ⑥饽饽(bō ) ⑦秫秸(shú jiē ) ⑧荸荠(bí qí ) .......
2.以下成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随机应变 不拘一格 寸步难行 B.不求甚解 不攻自破 耳目一新
C.入木三分 孤方自赏 油嘴滑舌 D.耳闻目睹 见多识广 拾金不昧
3.一小吃店打出广告:“好吃,告诉大家;不好吃,告诉我们。”但由于广告内容不够自信,效益并不好。后经人指点,将广告内容稍作变动,便顾客盈门。请问,是怎样改动的?
好吃,告诉我们;不好吃,告诉大家。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①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比如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也有简单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哟”。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卜赛过梨”。“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形容得晶莹可人。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②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也许由于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荷叶糕的是“拍花子的”(拐卖儿童的),我特别害怕。他先尖声尖气地喊一声“一包糖来”,然后放低至少八度,来一气“荷叶糕”。这么叫法的还有个卖荞麦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1.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①叫卖有不同的内容。②叫卖有不同的声调。
2.第①段中介绍了哪几种叫卖的方法? 第②段中写了几种吆喝的声调?
叫卖的方法:①吆喝制作的过程;②借甲物形容乙物;③戏剧性吆喝。
叫卖的声调:①声音细而高;②声音低而沉;③忽高忽低。
3.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个马趴?这一定是夸张吗?
写实的成分多,当有人在背后突然发一声喊,自然可能会“吓了个马趴”,当然,作者也有一些幽默调侃的用意,幽默风趣。
4.文中的吆喝声都带有浓郁的北京特色。
5.体会一下,作者介绍这些吆喝声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充满了怀念之情。
6.在你的家乡,你听到过哪些吆喝?请写下一两种。
提示:注意要有地方特色。
(二)
小贩(节选)
孙 犁
我们的村子是个小村,只有100来户人家。一年之内,春夏秋冬,也总有一些小贩,进村来做买卖。早晨是卖青菜的,卖豆腐的,卖馒头的;晚上是卖杆杂面的,卖牛肉包子的。闲时是打铁的,补祸的,锯碗的,甩绸缎的。年节时是耍猴,唱十不闲、独角戏的。如果打板算卦也可以算在内,还能给村民带来音乐欣赏。我记得有一个胖胖的身穿长袍算卦的瞎子,一进村就把竹杖夹在腋下,吹起引人入胜的笛子来。他自己也处在一种忘我的情态里,即使没有人招揽他做生意,他也心满意足,毫无遗憾,一直吹到街的那头,消失到田野里去。
这些小贩进村来卖针线的,能和妇女打交道,卖玩具的,能和小孩打交道,都是规规矩矩,语言和气,不管生意多少,买卖不成人情在,和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再进村,就成了熟人,朋友。如果有的年轻人调皮,年老的就告诫说,小本买卖,不容易,不要那样。
我在保定上中学时,学校门口附近有个摊贩。他高个子,黑脸膛,沉静和气,从不大声说话,称呼我们为先生。在马路旁,搭了一间小棚,又用秫秸纸墙隔开,外面卖花生糖果,烧饼猪肉。纸墙上开一个小口,卖馄饨。当炉的是他的老婆,年纪不大,长得十分俊俏,从来不说话,也没有一点声响。只是听男人说一声,她就从小窗口送出一碗馄饨来。我去得多了,和她丈夫很熟,可以赊账,我只是从小窗口偶尔看见过她的容颜。
学校限制学生吃零食,但他们的生意很好,我上学六年,他们一直在那里。听人说,他们是因为桃色事件从山东老家逃到这里来的。夜晚,他们就睡在那间小小的棚子里,靠做这个小买卖,维持生活,享受幸福。
小棚子也经受风吹雨打,夜晚,他们做的是什么样的梦?我有时想写一篇小说,又觉得没有意思。写成了,还不是一篇新的文君当炉的故事?
不过,我确是常常想,她们为什么能那样和气生财,那样招人喜爱,那样看重自己的职业,也使得别人看重自己。他们不是本小利薄吗?不是早出晚归吗?劳累一年,才仅仅能养家糊口吗?
1.找出第1段中起总括作用的句子。
一年之内,春夏秋冬,也总有一些小贩,进村来做买卖。
2.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是三个反问句,把它们改成陈述句。说说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他们本小利薄,早出晚归,劳累一年,才仅仅能养家糊口。 反问语气更能表现出小贩们的生活艰难。
3.本文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
家乡小贩和气待人,看重自己的职业,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4.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对小贩的赞美和同情之情。
篇二:(吆喝)导学案(含答案)
吆喝
,质朴简单但趣味良
多。曲折的胡同、幽深的四合院、代代相传的老字
号……这就是北京。有人说在北京住上一辈子,也读
不完它的历史;也有人说,只要在京城胡同遛上一圈,
就等于逛了一回民俗博物馆。北京的特色就俩字——
京味儿,可北京的风情讲起来,那是三天三夜也讲不
完。可不,提起北京人的那张嘴呀,不但能吃能喝更
能说,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老北京最有特色的声音——
构。
2.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
3.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
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4.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
部分,我们每天都接触着广告,这一切都源于高速发展
的信息技术。那么,在信息技术还很不发达的年代,
广告的主要形式是怎样的呢?(学生猜测)对,那就是
“口头广告”,通俗地说,就是——吆喝。现在卖东
西的吆喝声已越来越少,但人们不会忘记看旧中国的
电影街市中那商贩的叫卖声,如今这些声音已淹没在
都市的喧嚣中,今天让我们随萧乾的笔,一起去旧北京
城的大街小巷,听听那悠扬的叫卖声吧!(板书文题、
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囿.(yòu) 钹.(bó) 招徕.
(lái) 铁铉.(xuàn) 饽荠..(bí qí) 秫.秸秆(shú) (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招徕:招揽。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2.作者简介
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思路。 【交流点拨】全文共14自然段。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3段),总写旧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顾客而发出的种种音响。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具体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第三部分(第11至14段),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 2.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 (二)文本探究 1.老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作者介绍这些吆喝时遵循了什么样的顺序(或思路)呢? 【交流点拨】先按“从早到晚”的顺序介绍:大清早??白天??到了夜晚?? 再按“一年四季”顺序介绍:春、夏、秋、冬。 2.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并赏析。 【交流点拨】(1)“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此句在上下文中衔接自然,体现了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
(2)“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们面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这句话也是一句过渡句,用浅显的比喻把街头吆喝声之多巧妙地写了出来,又顺其自然地引出晚上的吆喝声。 3.早、晚、四季各写了哪些吆喝?重点写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早晨:大米粥、油炸果的、卖青菜、卖花儿的、卖日用百货和修理各种家具的。 重点是写晚上:卖馄饨的、卖硬面饽饽的、唱话匣子的(没吆喝)、算卦的、乞丐。 四季:蛤蟆骨朵儿、雪花酪、秋海棠、柿子、糖葫芦、
烤白薯??
4.吆喝的具体方法有哪些?音韵节奏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交流点拨】方法:借甲事物形容乙事物:葫芦儿——冰塔儿
夸张手法:小玩艺儿赛活的 具有戏剧性:就剩两挂啦
告诉制作过程: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
音韵节奏:有的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有的忽高忽低,如卖荷叶糕的,“先尖声尖气地喊一声‘一包糖来’,然后放低至少八度,来一气‘荷叶糕’”。还有卖荞麦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合辙押韵的:如“有个卖萝卜的这么吆喝:‘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还有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编起快板:‘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饭”。 5.这些吆喝,吆喝出了老北京人什么样的精神和生活状态?
【交流点拨】吆喝出了老北京人的幽默、智慧、情趣,还有他们的喜怒哀乐、人生百态,是老北京人过去生活的缩影,更是一道靓丽的传统文化风景。
6.请读最后一段,看看作者除了表达对老北京吆喝的愉悦与怀念之外,还有什么感触? 【交流点拨】“还剩”二字,说明很多的吆喝已在现代都市的滚滚红尘中淹没,只剩下一种吆喝还在孤独地回响,表现作者对逝去的叫卖艺术(以及与它相关的生活)的无限惋惜与深沉的隐痛。“可见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并没失传”一句,只不过是故作轻松或是安慰语罢了。 (三)语言赏析
1.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体会其中的意味。 【交流点拨】
有个卖萝卜的这么吆喝:“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编起快板:“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饭。” (1)运用轻声:吆喝
(2)有儿化音:词儿、皮儿、馅儿 (3)方言词语:饽饽、蛤蟆骨朵儿
2.品味本文语言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特点。 【交流点拨】①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
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再现了街头的热闹。 ②“算灵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己算算!” 幽默的语言写出了儿童特有的心理。
③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
风趣的言语中透着小孩特有的顽皮和幼稚。 (四)课堂小结
作者在对老北京街头吆喝声的娓娓介绍中,包含着怀念之情,包含着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同时也对这些口头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而感到有一点点地惋惜。
四、板书设计
吆喝
从早到晚:早晚 浓郁的地方特色语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言:轻声儿化\方言
吆喝的内容 声调 →情感:追忆往昔生活。 音韵节奏
五、拓展延伸
1.请模仿课文中的叫卖声,从中体验吆喝的民俗内涵。 【交流点拨】要珍惜日渐稀少的传统文化,留着一些传统文化也就留着一些民族的记忆。不要让我们自己成为一个无根的存在,孤悬在没有记忆的现在。珍惜传统就是珍惜我们自己。
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一个不会在平凡生活中发现情趣的人,他的生活将会变成一种漫长的苦役。我们要用智慧的热情去拯救生活的苍白。 2.这篇文章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什么启示? 【交流点拨】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该注意抢救。你不妨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为抢救和保护工作做点贡献。
篇三:吆喝导学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旧北京有关吆喝的民俗知识,学习民俗类散文的语言和写法。
2、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揣摩语言,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难点: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
一、导入新课:
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
声。如今,这些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
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
二、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
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
中央文史馆馆长。代表作: 长篇小说《梦之谷》、译著《好兵帅克》。晚年曾将《尤利西斯》
翻译出来,成为对中国读者的一大贡献。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C
吆.喝 ( ) 招徕.( ) 铁铉.( ) 行.当( ) 囿于 ( ) 隔阂( ) 钹 ( ) 秫秸( )( ) .....
三、合作探究。
1、围绕北京吆喝声作者介绍了哪些方面内容?C
作者介绍了北京的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
音韵节奏等。
2、作者在写吆喝声时为什么掺杂进一些自己的经历?他对老北京吆喝声怀
有怎样的感情?B
作者在对老北京街头吆喝声的娓娓介绍中包含着深厚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也
包含着对老北京民俗风情和对无忧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同时也对这些口头文
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而感到惋惜。
3、老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作者介绍这些吆喝时遵
循了什么样的顺序(或思路)呢?B
先按“从早到晚”的顺序介绍:大清早??白天??到了夜晚??
再按“一年四季”顺序介绍:春、夏、秋、冬
整体上是按时间顺序
4、文章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A
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作品先将旧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贩为招
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分作两种:“器乐”和“声乐”,然后重点写“声
乐”—各种小贩那醉人的叫卖
5、找出文章中的两处过渡句并赏析:A
1、“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
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此句在上下文中衔接自然,体现了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
2、“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
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
这句话也是一句过渡句,用浅显的比喻把街头吆喝声之多巧妙地写出来,又顺其自然引出晚上的吆喝声
四、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相关内容。
教学反思:
亮点:
措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
2.学习领悟作者高超的组织材料的写作思路,能将内容较多的东西有序地组织。
教学重难点:整体把握文意,揣摩语言,学习民俗类散文的语言和写法。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招徕、隔阂、吆喝、吹嘘、随机应变、油嘴滑舌。
二、继续学习课文
(一)阅读文章第十自然段。思考:这一段结构有何特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本段的中心句“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本段的结构可以说是总分式。这一段写吆喝声按从春到冬的顺序展开。春天一到,万物复萌,小贩们走街串巷卖春鲜儿。夏天卖西瓜和雪花糕,秋天卖“喝了蜜的大柿子”。到了冬天,热乎乎的烤白薯和一串串糖葫芦,经小贩们一叫卖,也颇为诱人。
(二)阅读课文第三部分。
提问:这一部分所写内容与前文有何不同?试具体说说。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文章第三部分从叫卖作为一种口头广告的角度来写。这里写叫卖的文化内涵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的叫卖说明商品制作的工艺过程。如:“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其二,有的叫卖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如卖山楂的喊:“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来的紫红色的果子。其三,叫卖的语言十分丰富,极富表现力。有的善用比喻,如“栗子味儿的白薯”、“萝卜赛过梨”等;有的合辙押韵,颇为动听,如“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文章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
三、品味语言 .
提问: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仔细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介绍夜晚的吆喝,如“馄饨喂——开锅!”“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硬面——饽饽”。 介绍夜里乞丐的叫声,如“行妤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介绍吆喝作为一种口头广告,举例如“卤煮喂,炸豆腐哟”“葫芦儿——冰塔儿”,“冰棍儿——三分嘞”
这些对吆喝的描写,极富特色,从这些“戏剧性”的艺术中,读者聆
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欣赏到富有京城特色的民俗风情。
一头儿是一串小抽屉,里头放着各种半制成的原料:皮儿、馅儿和佐料儿,另一头是一口汤锅??讲究皮要薄,馅儿要大。儿化音
有个卖萝卜的这么吆喝:“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合辙押韵
四、探究活动
1.让有特长的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叫卖声,学生从中体验吆喝的民俗内涵。
2.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该注意抢救。你不妨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为抢救工作做点贡献。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所熟悉的吆喝,谈自己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
五、小结
本文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此外,文章在结构的安排上也颇有独到之处
六、作业布置
观察在街头做生意的人吆喝时的的动作、神态、语言等,作一个200—300字的片段描写。 教学反思:
19、《春酒》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的细节和关键性词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品味文中所表现的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品味文中所表达的浓浓的思乡之情,从而获得美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叙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家醅( ) 过瘾( ) 挑剔( ) 炮制( ) ....
2.填空。
(1)《春酒》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作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____ ____》《_______ 》等。本文选自《____ ____》。
(2)琦君的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大半是以她的家乡——________________为背景,作品中的那些风土人物勾画出一幅________ 的朴实的生活图景。2001年,琦君把她过去写的26篇儿童故事整理起来,付梓出版。书名就叫做《________ 》。
四、合作研讨
1、作者在文中叙述了儿时在故乡的哪几件事?
3、琦君在故乡喝的八宝酒和在美国喝的八宝酒是一个味道吗?它到底缺少什么味呢?
4、这神秘的家乡味到底是什么味呢?
五、精读课文,局部研讨。
(一)民风
1、俗话说“入乡随俗”,我们先看看她的故乡有哪些独特的乡风民俗?
2、跳读课文,分析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怎么样?用具体的语句来说明
(二)童年
3、默读1——4自然段,看有哪些富有情趣的细节最能体现儿时的“我”的童真童趣?找出来把它推荐给大家,并说明理由。
(三)母亲
4、默读2、6、7、8自然段,分析母亲形象
五、阅读理解
(1)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思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这段话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细节描写是让文章生动的一把“钥匙”,试体会文章中的细节描写。
A、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地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此处巧妙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本体是________,喻体是________。比喻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这里写“我”贪喝春酒,喝完后的样子。写出了“我”________的神情。
B、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这里的“偷偷”写出了作者的孩子般的________。“舔”写出了作者对酒的________。
C、课文中还有哪些细节描写写得好?请你把它抄在下面,并略作分析。
(怎样分析呢?先看看有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用了以后有怎样的好处?如果没有,看看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效果怎样?现在,试试看吧,你能行!)
我找的细节描写是:
我的分析是:
六、拓展延伸。
依照示例,然后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仿写一句话
故乡情结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念;是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忧思;是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沧桑;是余光中隔着一湾浅浅海峡的呼唤;是席慕容心中一棵没有年轮的永不老去的树??)
七、小结:琦君曾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八、布置作业:搜集有关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并相互交流。
教学反思:
亮点:
不足:
措施:
《泥人张》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民族文化能有所了解,并能在思想上引起重视。
2.引导学生联系文化背景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联系文化背景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这里,有没看过一些民间手艺呢?比如在校门口、集市上、戏台下……(石膏像、糖塑、花绘)不错,这些手艺人都有一手绝活,让我们叹为观止。那么同学们看过泥人吗?……这些泥人都很精致,而这一切都源于泥人张,那你们想了解一下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自主学习:
1.根据下列拼音填汉字。
Mú( )子 裤dāng( ) 一cuō( ) jiàn( )卖 shǘ( ) liào( )高 gǎn ( )面杖
2.解释下列词语。
发蔫:表现出精神不振。
擅长:在某方面有特长。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没有一点破绽。
发怔:发呆。
大名鼎鼎:形容名声很大。鼎鼎:盛大的样子。
三、合作探究:
1、情节里出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海张五和泥人张,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从文中找出介绍他们的语句。(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概括)
海张五: 赚下金山----有钱 将军义子----有势
有钱有势就导致了他的猖狂蛮横,为后来他的挑衅打下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泥人张: 单手捏泥人----技艺高妙 贱卖海张五----沉稳干练
2、面对海张五的羞辱,泥人张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后发制人。你不是说贱卖都没人要吗?那我就把你的泥像贱卖给你看看。由此可见,他不但技艺高妙,而且沉稳干练。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艺高胆大。
3、作者却用独特幽默的语言,妙趣横生的叙述了海张五的猖狂蛮横、自取其辱和泥人张的一言不发却出奇制胜,使两个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人物可谓丰满奇绝。(艺高胆大)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只要他有真本事,有真功夫,就能活的有尊严,获得别人的尊敬。
4、本文语言有何特点?
【《吆喝》导学案及答案】相关文章:
《孔乙己》导学案(精选6篇)12-14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通用12篇)06-20
晏子使楚导学案设计(精选12篇)07-28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09-23
《秋天的雨》导学案范文(通用11篇)09-22
静夜思导学案参考(通用12篇)03-14
关于导生工作的总结(通用13篇)08-02
语文《挑山工》教学学案设计(精选9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