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教学案设计之一
秋天的教学案设计之一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情感与态度目标:
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
教学准备:
秋景的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稍带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体会诗歌描绘的景象。
3.能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并学习第一小节。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情导入
1.板书课题:
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词语?
(秋高气爽 秋风红叶 秋水长天 秋风萧瑟 秋虫啾鸣 秋实累累 秋桂飘香 霜叶知秋 秋雨绵绵 秋风习习 枫林尽染 落叶萧萧 秋山如洗一叶知秋 春华秋实 秋菊傲霜 秋风落叶)
3.教师适当讲解上面词语的意思。
4.你眼中的是怎样的呢?你能用几句话来描绘一下吗?可以选用上面的词语。
5.有一位山东作家,他叫王宜振。他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的。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我们来看看在这位大孩子的眼中,是怎样的。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学生自读圈画(具体要求:①读通、读顺句子,读准字音。②画出不理解的地方。③选择一到两个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检查预习:
①指名学生朗读诗歌。
②你能选择一个词语来说说它的意思吗?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以包括词语、句子等各种问题)
4.老师要提出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来看看同学读了这么几遍书后有些什么收获。这个问题是:你觉得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5.那么,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
6.,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你能看到什么?那么作者又看到了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金黄的)稻穗(成熟的)向日葵(五彩缤纷的)野菊花(涨红了脸的)苹果(紫色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的)高粱……
三、语言对比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老师现在有一种冲动——我也想当诗人,写一些儿童诗奉献给你们。不信,你们听:(老师根据板书,说——到了,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我能看到金黄的稻穗……)你们觉得怎样?
2.引导学生和课文对比,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抓住其中一种景物做对比)
3.教师小结: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优美生动,很有情趣,也饱含深情。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否则一个个文字也就失去了生命。
4.学习第一小节:
①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②一首好的诗歌,它的语言是有生命的。我们来看看,这一段中,你认为哪个字使这整个一段内容充满着生命力?
③引导学生交流
④教师小结:到了,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儿的高粱——这些能不让太阳更红更娇吗?桂花、菊花盛开,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醉人的花香,俗话说“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一切能不让空气更甜吗?
因此,第一段中的“更红更娇”、“更甜更好”这两个词就用活了,写出了的与众不同。
5.细细地读,细细的品味,你会发现这首诗中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是这样的。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思考:细细地读。慢慢地品,选择一到两处地方,品出些味道,然后做些记录。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3.体会的美景,感受意境。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积淀情感
1.昨天我们学习了《》,知道了这首诗描写了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的美丽景色和丰收景象。我们也知道了语言其实是有生命的。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地品这位儿童作家写给我们读的诗歌,看看他的语言到底是不是有鲜活的生命,在这首诗歌的字里行间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2.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
3.集体朗读全文。
二、品词析句感受秋景之美
1.一到,秋风习习,那么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那儿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诗一样的语言来说一说吗?p> 板示:秋风来到________________,在那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啊,她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秋的足迹。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板示:秋风飘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机发现学生讲述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加以点评。)
3.教师小结。
4.学生默读诗歌,做发言准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相机指导。
5.引导学生交流
(“打滚”、“奔跑”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秋风的喜爱,对的喜爱。)
(“抓一把……香气……轻轻涂掉”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体会到夏秋之交空气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的喜爱。)
(“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把原本静止的画面写活了,这就是动词的作用。这些句子也让我们产生了对这些景物的喜爱之情。似乎这些植物也有了性格。这就是拟人的作用。我们读着读着,就很容易在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情感——,我爱你。)
6.学生选择其中任意一段练习感情朗读。
7.指名学生分小节(第二、三、四、五小节)朗读。
四、深入理解课文意蕴
1.面对着这样美丽的秋景,诗人的内心又涌出怎样的想法呢?我们来看诗歌的第六小节。
2.指名朗读。
3.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
①“柔韧的梳子”、“井井有条”——许多植物的果实成熟了,高低错落,颜色分明,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
②“发亮的汗珠”、“闪耀”——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人们在田野上辛勤劳动,洒下勤劳的汗水,然而内心却是喜悦的,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的果实,更是一种希望。这句话也暗含着: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4.教师小结:你们看,诗人就是使人,他们的诗句中往往是“话中有话”。所以我们又是在读诗歌的时候也要学会读“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5.老师又要考考大家了,你认为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作者又蕴含了怎样的“言外之意”呢?
(“黄叶”是的象征,因为作者喜爱的美丽景色,喜爱的丰收景象,她想让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阴,他也希望能透过这片枯黄的树叶来勾起对的美好回忆。通过“珍藏”、“黄叶”来表达了世人对的赞美和依恋之情。)
6.练习读好最后一个小节。
7.练习感情朗读全文,尝试背诵部分内容。(配乐《秋日的私语》)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选择诗中所描绘的一种景象,以“走进”为题写一段话。
【秋天的教学案设计之一】相关文章: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03-20
放风筝音乐导学案设计03-20
《爷爷一定有办法》教学案设计02-17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导学案设计03-19
人教新课标《欢庆》教学设计(精选11篇)11-09
《故乡》的导学案02-14
《春望》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精选13篇)03-24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铁的性质导学案09-01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