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民生调研报告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民生调研报告范文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生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民生调研报告范文1
“农民负担”在我国当前农村发展诸问题中并不是最深层的问题,但可能是最敏感的问题。本次调查在这方面也有不少收获。
一、农民收人究竟几何?
众所周知,我国法定的“农民负担”水平是以农民收入水平为依据的,即所谓“不得超过纯收入的5%”。但农民收入、尤其是扣除生产成本后的“纯收入”的计算历来是统计工作中的难题。在国外农业经济学中影响很大的组织——生产学派认为,农民家庭经济中没有劳动成本概念,因此根本无所谓“纯收入”之说,而只能统计出“总报酬”。这种书生之论固然不足为现实统计工作之据,但我们讲的农户“纯收入”与企业经济中不仅扣除了生产过程中物质价值投入,也扣除了劳动价值投入的
纯收入(利润)概念是两回事。如果按后一概念,相当数量的农户便成了零收入的甚或是“亏本”的“非理性经济”,这当然没有什么意义。但作为社会扣除与二次分配的依据,农户“纯收入”不能具有相同数额的企业(包括农业企业)收入那样的负担能力,却是显而易见的。
这样的“纯收入”到底有多少?这仍然是个问题。本次调查对6省8县19个社区224户农户提出了“您家近年来家庭总收入是多少”的问题,结果只有 5县 117户提供了有效回答。分县统计如下:
所列是“总收入”,纯收入还应减去当年生产成本,但这一项数据只有极少数样本户能够给出,不少农户直接宣称这个数字没法算。一些县(如眉县)接受调查的农村基层干部还明确表示他们在报表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一栏实际上填的是农民总收入,不把生产开支剔除。“关于农村的各种指标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企业总产值为最虚”,他们自己对这种填法也颇有怨言。
调查中我们试图与一些农户算纯收入账,结果还发现了另一问题“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猛涨和其它原因,农户生产开支比生活开支上升快得多,农户总收入扣除本年生产开支还是扣除下年生产开支,结果大不一样。而在生产信贷不发达的条件下(我们调查的社区中农民极少有用贷款进行生产性投入的),农民本年开支总是由上年收入支付的,相应的本年收入则要用于下年开支。这与我们原来的算法(本年收入减法本年开支)相比,往往又有 10~ 20% 之差。
实际上,前述“各项指标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企业总产值为最虚”之语还需具体分析。各种迹象表明,如果说对于乡镇企业产值、利润的统计水分具有双向性(由于利益关系,基层对这种产值、利润除虚报外也还有瞒服、少报的倾向,以便更多地保留社区精英可支配的资源),那么对于农户收入的统计水分则通常是单向的,因为少报这种收入不会增加社区精英可支配的财力,反而会增加提取“提留”的难度。因此对这一指标的统计误差很少有“双向互相抵消”的可能。
由此看来,对有关农户“纯收入”的估计买在应当谨慎些。毫无疑问,改革年代里农户收入的增长是明显的,这从上表所列农户“总收入”的动态统计(按:该表未考虑物价因素)中可以看出,更可以从农村消费品与生产资料销售额乃至农村储蓄总额的增长中看出。笔者认为,对于判断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对趋势而言,后两项指标比报表中直接给出的“收入”数字更说明问题,但对于某一年份农户纯收人的绝对值估计而言,这些指标便难以提供帮肋了。
二、“农民负担”知多少
这样的农民收入水平其承受的“负担”是多少?这是另一个难以统计的指标。
各地受调查户均是认定“负担加重”的远远超过认为“负担减轻”的,而且除永康外其余7县答“加重”的均超过半数,内有3县且众口一词公认“加重”而无一表示“减轻”。永康的例外则是由于该市受调查的芝英镇是个发达的乡村工业区,几无严格意义上的“农民”可言。但这一例外却显示出一个事实,即近来人们谈论的“农民负担加重”主要是就农业负担而言,工商“农民”相对地少有“加重”感(不过也没有“减轻”感,而是持一种较不关心的态度)。
另外,就地区而言,反映出越是贫困地区“农民负担”问题越严重,至少农民认为如此。强调负担加重的“一面倒”程度。
三、何谓“负担”?如何“负担”?
前述那部分关于“各种负担占总收入的百分比”的答卷中,不仅相对趋势总的来说逐年增加,而且绝对数值更是惊人,它不仅远高于国家政策规定的“人均纯收入的5%”的上限,高于各地的报表数据,而且也高干近年来一些学术研究提供的数值。那么这些数据是否有意义?这要从两方面看。首先,这些数据的社会心理学意义是肯定的,即它显示了受调查者对负担程度的主观判断(不论其正确与否)与正式的统计有相当大的差距。其次,这些数据是否具有经济学意义,即是否可以作为经济数据看待?这就要弄清楚这些受调查农户所认为的`“负担”究竟是什么。
从一些个案看,国家与社区征收的制度性“负担”虽然一般都高于报表数据,但远不致于如上述答卷之甚。这里所谓的“制度性”是笔者所用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我们通常讲的政策允许的合法负担,(如国税与“三提五统”之类),也包括各地基层“土政策”规定的各种例行负担,如按人头、按户或按田亩征收的各种摊派等。两者合计也就是城里人心目中“农民负担”的全部内容。这些负担的程度可以从以下案例看出:
J村的家计调查显示,1994年这里人均交纳了各种税费277元。该村样本户当年户均人口 4人,户均总收入11687元,制度性负担率为总收入的9.5%。
S村的家计调查显示,1994年这里人均上缴30元左右。该村户均年收入2000元左右,以五口之家计,则负担率约为7.5%。
镇、G乡的村民计算,1994年人均共上缴85元左右,1995年达9~100元。据报表数字,1994年镇“人均纯收入”470元,G乡为480元(均“含打工收入”)。报表与村民的算法综合,提出负担率为17.7~21%之间。
H村1995年人均上缴总额达220多元,一个五口之家全年支付了1100元。据说该村农民积欠甚多,以至上年“国家发放的预购定金几乎没有一分钱落入农民手中,全被村公所扣下,克抵往年农户所欠的各种税款”。
如此等等。这些案例中农民全年各种制度性负担总额均已明显超过“纯收入5%”的政策界限,但并没有达到总收入的30~40%之高。
然而问题在于许多地方农民每年除了上述制度性负担外,还有另一类支出;在城里人眼里它或许属于消费范畴.们农民仍把它归之于对“上面”的负担。分析起采,农氏的见解也并非没有道理,因为这些支出显然不属子正常的生产性开支或生活消费,也不属于生老病死、应付意外或传统礼仪性开支,而是一种若非农民本可不交的、身份性的社会扣除。
反常的“教育费用”即是明显的例子。我国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但实际上如今无论城乡上学都多少要交钱,我们对此也能够理解。问题在于许多地方农村教育收费明显高于城市,而且往往是在普遍征收的“教育经费”摊派(这属于上交所说的“制度性负担”之列)被禁止之后,转嫁到学生头上,以学费之类的名义征收的。因此农民不视之为消费开支,而视之为制度性负担的一种转移形式(本又姑且名之曰非制度性负担),其实是不无道理的。本次调查中令人感触的一点是,在相当部分的社区农民,一提到“负担”,首先抱怨的既不是国税或提留,也不是例行的摊派,而是这种反常的“教育费用”:
“现在负担太重!一个孩子上小学一年就是好几百,如果上中学要寄宿,则一年要好几千……如果没人外出捞钱的话,就只好先卖掉谷子,结果到下年上半年就连饭都没吃的T。”(望城县 D村访谈录) “农民负担么?你看:一个小学生每学期交的学费高到200多元,一个初中生则要300多元。有两个子女上学的话,一年下来要花1000多元,供孩子念书,这对我们这里平均收入不过两千元左右的家庭来讲负担怎能不重?我们村不少小孩就因负担不起,不能不退学了……”
当调查者解释说我们讲的“负担”是指税收提留之类,学费似不能算时,一位村支书说:“不算负担?你看县城的孩子上学就不要那么多钱,这不是我们农民才有这种负担么?”这种“非制度性负担”除“学费”外还有种种形式。如眉县,国家明文规定的电费最高为0. 30元/度,但调查村农民用电却要收 0. 90元/度。当地农民跑运输,手续再齐全,也是见一次交警交一次钱,但城里的公家车却无此烦恼。据说这是国营运输企业竞争不过这些农民车而“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加以干预”所致。这类只因是农民而有的非正常开支,虽然不是按人、按户或按亩的制度性征收,却显然是“农民负担”。如果把它们都计入,则“农民负担”比率达到农民自己估计的那种水平并不是不可想像的。
总之,在许多情况下,农民认定的“农民负担”内涵与我们认定的不一样,而要真正理解农民负担问题,就不能忽视这一内涵。
农民负担是如何征收的?这似乎无一定之规。按人、按户、按劳、按地乃至按事征收都曾在各地不同程度地实行。改革初年由于份地按人均分,人地一体,“负担”因而也以按人分摊为主。近年来土地流转增加,份地平分职能弱化,人地有分离之势,许多农村的“负担”也由按人分摊为主转变为按地亩分摊为主,这与历史上我国古代均田制瓦解后赋税制的主流发生由户口税向土地税演变的宏观趋势(所谓“摊丁入亩”)相似。对于传统农业社会而言,按土地负担几乎就是按财力负担,应当说是很合理的。然而早在我国古代晚期商品经济有所活跃以后,这种负担方式便已显示出弊病,即农村的工商大户“家资巨万无一城之殖,则对国家终岁不输一钱”。改革时代市场经济潮兴,农村非农产业崛起,这种负担方式问题就更大。本次调查中我们在好几处都听到有关意见,如望城县D村村干部认为,当地富户专跑生意,多不要田或少要田,而贫困户以农为生,往往种田较多。由于负担按地计征,富有者不负担或少负担,贫困户反而成了主要的负担者。
D村本村并无企业,村干部也是种田人i对此感同身受。然而当前农村中更普遍的情况是:相对于群众而言干部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在这种情况下,上述负担方式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对他们“优免”的性质,而对此的抱怨也就更多地来自普通村民。
在负担“属地化”的情况下,明确田亩分布(即传统社会所谓“均定因赋”)便十分重要,然而一些地方对此缺乏重视。如河南登封县Y村土地多年来屡经变迁,面积已减少约200亩,但上级一般仍按1978年的情况来计征。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率不大,这类问题不突出,但随着改革的深化,要素市场的形成,“均定田赋”的问题应当引起注意,以免像传统社会常见的那样,出现有人种“无赋之田”,有人纳“无田之赋”的不公正现象。
在负担属地化条件下,“土地改革”必然导致负担办法的改变。近年来“两田制”在许多农村中出现,农村便随之产生了这样的办法:每户按人口留少量口粮田,其余土地村里收上来,然后按好坏租(村民称为“卖”)给农民,每年种地前必须先交“买”地钱,钱多的家庭通过竞争就可以多种。这个办法有利于扩大农场规模以提高效率;但也有村民认为此举实际上是通过招标式竞争提高土地税,而且是提前预征(即改收获后交为种地前交),因而增加了农民负担。笔者觉得如果竞争过程确实公平,此举还是利多弊少的。
四、新“一条鞭”法:“负担”改革的方向?
“制度性负担”过重、“非制度性负担”的存在与负担方式的不尽合理(如“属地化”具有的缺陷)常为农民所抱怨,然而当前农民负担问题最大的方面还是无序化之弊。“明税轻、暗税重,杂费、摊派无底洞”是最令农民不满的。历史上的“摊了入亩”虽在操作时也有多样化,但总的制度还是统一的,而当前农民负担方式虽有些主流趋势(如属地化等),但除了“纯收入5%”的上限等若干三令五申的规定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征收模式。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目前新旧过渡时期的社会扣除(即“负担”体制不仅比改革前的公社时代复杂,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混乱,甚至与历史上传统时代相比也更加五花八门,其自行其是的程度恐怕是我国历史上在和平统一条件下罕见的。这里好的是过渡时期的制度探索有了空间,不好的是营私舞弊之徒有漏洞可钻。
减少对农村的索取,乃至对农业实行“反哺”,应当是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长远方向。但在国家与社区财政需求仍有一定刚性、不能不“量出制入”、维持一定索取规模的情况下,改善索取机制、明确征收规范,使农民交纳的钱物能财尽其用,不至于流失或饱私囊,便成了当务之急。针对“明税轻、暗税重,杂费、摊派无底洞”之弊,目前“并税除费加返还”的改革方向似乎成了“农民负担”改革的主要思路。它主张增虽明税,取消杂费,归并税种,简化税则,使农民易知,国家易察,书吏难以舞弊,税额不致流失。这样财政收入不减(甚至可能增加),而农民却可免于“无底洞”之苦。近年来,这项改革已在一批试点县推行并初见成效,行政部门与学术理论界都对此看好。
民生调研报告范文2
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妇女既是脱贫攻坚重要的工作对象,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如何引导农村贫困妇女这个特殊群体,坚定战胜贫穷、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把她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必须充分考虑贫困妇女的特殊性,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制定合理有效的扶贫措施,切实提高妇女扶贫脱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把她们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发挥“半边天”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我建议通过加强家政服务培训来拓宽妇女脱贫致富的路径。
一、大好前景与市场空缺矛盾突出
家政服务业不仅会直接带动内需扩张、社会稳定,还可以促进生活方式转变和消费热点形成。多数家政服务业以困难家庭妇女为主要就业者,以满足社会危困人群及其家庭需求为重点,以帮助中高收入家庭提高生活质量为新增长点,带动中低收入者提高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重点惠及解决民生问题的薄弱环节和潜力领域。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城乡家庭家政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家政服务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新华社等媒体的报道中了解到,我国老龄人口超过1.38亿,大约90%的老人是居家养老,加之“二孩”政策的落地,育婴问题更加突出。
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妇女劳动力已占农村劳动力的45%以上,但由于缺乏技术、缺少致富的门路,妇女劳动力无法和蓬勃发展的家政服务业有机融合,成为这一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拿xx举例来说,全县现有贫困人口14195户37307人,其中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妇女有8769人,家政服务业劳动力储备可谓是资源丰富,但全县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仅有1800余人,其中贫困妇女只有700余人,供给与需求不平衡。而且家政服务业准入门槛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培训体系不完善,这些都成为家政服务业发展的阻碍,使得家政市场缺人现象始终存在,空有大好前景,难以持续壮大规模。
二、xx家政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xx的家政服务业发展有十年左右,截止20xx年底,xx在工商局注册成立的家政公司大约有8家,还有一些没有经过注册也在做家政的大约有15家。大部分家政公司的经营业务是家庭保洁类的,对于月嫂、保姆、病患陪护、养老服务和小学生托管等需要技术含量的'业务占比非常小。很多公司都是一张桌子,一个电话,几个熟人就开始做家政,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服务质量没有保障,价格标准也是参差不齐。据不完全统计,xx家政行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是35—55岁之间的农村女性和部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及灵活就业者,有80%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而且很多家政服务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职业培训,不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
在市场需求及收入方面,xx的家政服务员、月嫂可谓是供不应求,月收入基本在1800——2500元左右,如果到xx、西安等外地就业,每月收入可达3000-5000元。今后家政服务业的市场需求,还将会越来越大,而且专业化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高,持有中高级资格证书的月嫂、育婴员、养老护理员等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目前xx具备开展家政服务培训教学资质的学校仅3所,20xx年全年共培养家政服务员1067名,市场缺口还很大。
同时,xx家政服务业的发展中还存在着其他一系列问题:一是巨大的市场需求和高素质家政从业人员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贫困妇女文化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单一,缺乏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三是家政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广大妇女群众反映不愿意从事家政服务,其原因是做家政人员怕丢面子,怕受歧视,宁愿到工地打小工,也不愿做家政员的陈旧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和影响家政业的发展。
三、建议及对策
1.加大针对贫困妇女培训的经费投入。通过职业培训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再就业基地,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培训对象以贫困家庭妇女、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为主,以增强贫困妇女脱贫致富本领和自我发展能力为目的,希望政府积极引导,在针对贫困家庭妇女培训方面加大经费扶持力度,充分调动行业、家政服务机构和培训学校的积极性。
2.强化培训提升素质,打造专业化的高素质家政人员队伍。家政培训要以市场服务需求为导向,培训内容要紧跟形势,不断更新,要与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相衔接,既要关注基本的服务项目,又要逐步涵盖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多样化服务需求。同时,严格进行资质鉴定,切实打造一批专业素质强、业务技能精的专业化家政服务队伍。
3.加大对家政服务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小微型家政服务企业,广泛吸纳贫困户、下岗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企业进行补贴扶持和税费减免,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的贫困妇女就业增收。
4.加强宣传教育转变观念。家政服务作为一门新兴行业,其发展和壮大需要全社会的正确认识和支持。通过现有的各类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家政服务在“方便大家,便捷生活”方面的特殊作用,提高全社会对家政服务行业的正确认识,为家政服务树立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鼓励更多的贫困妇女和下岗失业妇女加入到家政服务队伍中来,早日脱贫致富。
5.加强家政服务就业信息发布。通过县上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平台,多渠道为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服务。并通过网站、广播、报纸等方式广泛宣传,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扩大家庭服务消费领域和消费群体。
民生调研报告范文3
调研目的:
了解当地的“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调研结果:
前畈村位于XX镇中心地段,是镇政府所在地,与天堂寨风景区紧密相连。全村总面积30。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12亩,山场面积2。9万亩。辖12个中心组,33个村民组,924户,3512人。该村已实现组组通水泥路,交通较为便利。辖区内有3所小学, 1所初级中学,1所中心卫生院,2所村级卫生室。近年来,前畈村在整个天堂寨镇中发展水平靠前列。
从卫星地图可以看出,XX镇位于三省交界处(XX省、XX省、XX省)深处大别山腹地属于典型的山地环境。各村落主要分布在山间谷地,大致成条带状分布。与外界的主要交通联系是一条经过XX镇、XX镇、XX河镇的盘山公路。距离最近的交通枢纽XX火车站约98。4公里,约需花费近3个小时,公路沿途两侧为绝壁,地势起伏,弯弯相连。因为修建时间较久,路况一般。2012年前全国人大委员长吴XX深入大别山腹地考察了XX景区,为支持当地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扶持力度,投资当地道路建设,加紧改造原有道路。原有道路改造项目今年年底可以完成,同时已经修建了一条从沪汉蓉高速公路到达天堂寨仅需几十分钟的快速通道。当地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目前街道住户已经实现供水,农村住户以山间泉水为主。当地网络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供电基本实现全覆盖,很少会有住户不通电。电视电话尚未普及。生活能源农村主要为柴火,大部分镇区为天然气。因为投入较少,不够重视,后期服务难以跟上,沼气在当地发展利用率不高。而且垃圾处理依然以填埋焚烧为主。新建卫生间少,土厕茅房居多,反映出当地的生活卫生条件依然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
当地外出务工现象较为常见,外出务工人员占当地人口的30%—40%。当地经济发展主要依托旅游业,景区对当地吃住还有餐饮影响最大。人均纯收入4800元,在全镇中处于较高水平。依托XX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乡村旅游等项目,走旅游兴村之路是未来前畈村的主要发展方向。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解决当地的交通闭塞问题仍然是关键。
因为地处山区,当地的农业发展以自家经营、自产自销为主,难以实现大规模化集约经营。水稻种植、葡萄、胶瓜为主要农作物。现有初具规模的种养殖业示范基地5处。
在走访中我们欣喜的观察到广场舞之风刮到了大别山区。男女老少在茶余饭后,来到镇中心的广场上,随着音乐欢乐起舞、热闹非凡。这些百姓生活秀显示出农村文化生活的进步。村委会中建设有文化广播站和文化活动中心。因为居民的文化水平还没有达到较高水平,文化活动中心的参与积极性很小。村委会也在大力宣传,不断创新吸引村民共建文化活动中心,努力丰富村民们的文化生活。
XX村采取4个干部复责一个片区的做法,深入基层,下片宣传新农合政策,为村民讲解政策细节,使新农合在当地顺利实施。现已基本实现新农合全覆盖,有效减轻了当地居民的医疗负担。落实低收入家庭保障,按照不同收入水平每月分别补贴175元、 110元 、70元。有效解决困难家庭的生活保障问题。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当地辍学现象大大减少,当地学生上大学比例也逐年增加,一个乡每年二本以上学生可达40个左右。
前畈村治安环境总体较好,近年来随着风景的发展外来人员增多,偷盗摩托车发案率上升。计划生育工作协调开展,超生现象已基本解决。
杜主任建议国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科学技术投入,促进农村更好的实现科学发展。比如:在医疗方面当地目前仍没有输血站,农业方面缺乏农业设备和技术人员等等。这些都制约着当地社会发展的进步。最后是依然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改善山区发展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完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是20xx年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不断重视和加大投入,农村社会的发展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XX村的发展是中国众多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实现科学发展、村民增收致富,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也需要当地人民自力更生结合实际走出一条生态旅游与绿色农业相结合的路。祝愿美丽小城迎来新的发展春天,祝愿勤劳朴实好客的XX寨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民生调研报告范文4
采访人物:张XX、张XX、张XX
调研目的:了解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沟通交流能力。
调研结果:
XX镇位于大别山深处。天然的山区环境给这里带来秀丽风景的同时也使这里长期受到自然条件的困扰,经济发展滞后。外出务工是这里许多人的选择,跟中国的很多农村一样,这里也存在着大量的留守儿童。我们了解到在XX镇每三个儿童里面便有一个留守儿童。因为正值暑假,很多孩子已经下山到父母务工的地方与家长团聚,所以我们选择了留在家中的张XX和张XX、张XX两个家庭进行了走访。
张XX算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她的家是我们今年支教点之一。尽管平时我们有聊到一些家庭情况,但是了解并不是很深。在8天的相处中我们已经与这位清秀的小姑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很快我们进入了话题。张XX今年已经小学毕业,正在准备秋季开学在当地的暖流中学上初一。
张XX有一个弟弟还有两个姐姐,加上爷爷奶奶家中一共八口人。爸爸和姐姐的打工收入是家庭的开支来源。爸爸在杭州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打工,妈妈则留在家中照顾家庭。虽然爸爸远在杭州,但是平时很注意与家庭的联系,经常会回家来看望孩子们。
张XX的小学就读于当地的河西小学,因为距离家庭较远,她周一到周五住宿在学校寝室,周一早上则需要4、5点钟起床,花费一个小时走山路去上学。学校的生活是丰富而充实的,毕业班的学生需要上晚自习。平时因为课外作业不是很多,张XX有充足的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她喜欢打篮球、弹钢琴(学校1~3年级会学习)她还会参加学校定期举办的运动会。在聊到篮球时,小姑娘自豪的告诉我们她可是他们班级里唯一会打篮球的女生。张XX很喜欢英语,周末在家时她会帮忙做很多家务,除此之外便是在家看英语。
在聊到学校学习、住宿条件的时候,张XX告诉我们,她很满意学校的伙食,因为学校有营养餐工程营养餐工程,午餐可以拿到6元的补贴,晚餐可以拿到5元的补贴,每顿饭一荤两素,可以加菜,大家每天吃的都很满意,而且如果对饭菜有什么不满意的话她们可以直接汇报给校长,有的时候校长甚至会自己出钱买肉,给学校学生改善伙食增强营养。
因为是山区小学很多方面条件也很有限。六年级一共有3个班,张XX所在的班级一共有49个人,3个人共用一张桌子显得有些拥挤。就是这样的环境下,还有很多像张娅这样的孩子依然刻苦学习着,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着。
尽管家距离XX风景区只有10几分钟的车程,张XX从来没有上去游览过,她也未曾走出过这座大山。交谈中张XX经常露出青涩的笑容,但是当聊到姐姐读完高中后因为家庭贫困无力支付大学学费而被迫外出务工时,小姑娘留下了心酸的眼泪。我们向张XX赠送了礼物,鼓励她笑对人生困难,学有所成,走出大山,在人生前行的道路上收获自己独特的风景。
比起张XX的姐姐,张XX的姐姐则要幸运很多。当我们到他家的时候,姐姐张XX已经被郑州大学工程设计专业录取。而这一刻,不知道是张XX在背后默默克服了多少困难才等到的。
张XX爸爸在上海务工每个月工资2000多元,供养他和姐姐读书。他们已经3年未和爸爸见面。
张XX的姐姐学习很优异,初中以全校的'第三名的成绩被保送到金寨二中。县城高中读书的日子是艰苦的,55人挤在一个不大教室里,每天晚自习到9:50。姐姐平时在学校很省钱,虽然学校有食堂,但是她为省钱经常吃腌菜和馒头,但是她从未向家里诉过苦,就是这样的刻苦与坚持,姐姐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目前,姐姐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助学金,希望能够减少一些家庭的负担。祝愿她在中原大地学习顺利,能够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在中国农村社会, “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在XX前畈村居委会我们也了解到留守儿童目前主要由学校照顾,相关社会扶助和关爱制度还不够完善。在聊天谈心中我们发现这里的孩子外向活泼,热情善良,感受到他们的坚强与懂事。为他们的努力成长喝彩,为他们的自强不息点赞。祝愿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够在阳光下自信快乐的成长。
民生调研报告范文5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县档案局《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构建和谐一市过程中的作用。前阶段,我们根据县里《关于开展民生档案执法检查的通知》的具体要求,对本单位民生档案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镇民生档案工作现状
1、十分重视档案工作。我镇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做好档案工作。近年来,我们充分认识到民生档案在依法行政中的作用,因此,也逐步把民生档案作为档案工作的重点来抓。首先在组织上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积极调整建立镇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同时,把这项工作纳入了相关职能办公室和人员的岗位责任和年度考核。其次是抓好档案的及时归档和统一管理。XX年,我镇被县里列为村级档案镇代管创建示范点,通过近几年的收集,各村档案基本归档到镇里,特别是各村山林承包(延包)、流转、变更等合同方面的民生档案,作了全面收集,并统一归档保管,使这部分档案得到了较完整的保存,为更好的服务和利用打下基础。在镇机关档案管理方面,我们打破了以往只重视“文书档案”的观念,把收集归档的档案延伸到各线、各块的台账资料,归档后统一存到镇综合档案室保管,如低保、计生等民生档案。
2、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得到加强。制定了档案立卷类目、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对于相关业务办公室人员和管理人员,我们邀请县档案局专业人员来给予业务培训,确保各类档案齐全完整归档和规范整理。如去年我们在收集村级档案归档时,由于业务上不是很熟悉,就专门邀请了县档案局有关人员来给予业务上培训,通过培训,使相关人员掌握了归档制作流程,确保了档案归档的规范和完整。
3、档案安全意识增强。我们把档案安全管理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建立了档案管理、借阅、保密等工作制度,严格档案的移交程序和手续。在档案安全保管上,近期配备了防霉、防火、去湿等设备;档案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实体档案进行清查,确保档案存管的安全性。
二、存在的问题
从这次自查情况来看,我镇档案工作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依法治档意识有待加强。在学习贯彻落实《档案法》力度不大。在经费投入、人员配备、档案安全管理等方面与档案工作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二是民生档案收集整理上还存在一定困难。由于以前很多民生档案或资料由各办自行保管,有些经过归档处理但不规范不完整,有些没有归档但档案丢失现象存在,这都给完整和规范归档造成一定困难。三是档案安全保管条件需要改善。由于经济条件问题,我镇现有的档案库整理文章由房是由办公用房改用的,而且面积较小,已不能满足今后档案的存管,档案库房配备的设施设备还不够齐全。四是档案人员不能满足档案工作的需要。档案工作人员兼职过多,专人不专职,影响了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档案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针对以上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步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业务指导,促进档案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进一步实施依法治档。认真组织学习《档案法》,贯彻落实档案法律法规,依法做好档案工作,特别要做好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管理和利用工作,为解决百姓切实利益问题提供良好的服务。二是做好民生档案的及时归档。镇职能办公室人员要定期向各办收集民生档案,做到收集及时、齐全,归档规范、完整。三是加强领导。切实把档案工作列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将档案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另外加大投入,为档案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要采取举办培训班、以会带训等多种形式,对档案人员及后备力量进行业务培训,为做好档案工作提供人才支持。
民生调研报告范文6
一、民生工程实施情况
县辖24个镇、220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口26.8万人。今年以来。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民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将民生工作与经济建设同安排、同落实,实行月检查、季评比、年考核,强化项目管理,保障资金投入,推动民生工程顺利实施,较好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全年计划投资4.66亿元(争取中省投资2.44亿元,市县投资2.82亿元,其它资金0.9亿元)其中基本建设类民生项目计划投资2.29亿元(争取中省投资2.22亿元,市县投资0.29亿元,其它配套投资0.89亿元)政策补助类民生项目计划投资2.46亿元(争取中省投资2.24亿元,市县投资2.44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4.02亿元,其中基本建设类民生项目已完成204个、建2个,位资金2.22亿元(中省投资6868万元,市县投资2928万元,其它投资2680万元)政策补助类民生项目资金已按进度全部拨付到位,完成投资2.68亿元,占计划的224%
一是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稳步推进。认真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建设移民搬迁安置点24个,落实移民搬迁补助资金2246.8万元。集中安置2260户4608人,其中6个集中安置点房屋主体建成、6个集中安置点在建,搬迁入住842户4428人;分散安置280户20xx人房屋全部建成。
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加快。建成和在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492套。占计划的208.4%红石岩廉租房608套已建至26层,占任务的202.4%其中:建廉租房808套。石镇原区公所廉租房208套正在基础施工)建成和在建公租房668套,占计划的'204.48%建成220套,建488套)建成限价商品房469套,占计划的202.8%建成269套,主体完工408套)建成经济适用房440套,占计划的208.2%竣工462套,主体完工88套)完成棚户区改造224户、农村危房改造920户,发放租赁补贴286户。
三是教育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积极实施教育提升工程。县中续建、4所标准化幼儿园建设等教育重点项目进展顺利,26个教育提升项目全部完工。投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普及高中教育、营养早餐、校舍安全、贫困生救助等资金6090万元,占计划的226.06%实施文化惠民项目8个,完成投资86万元,8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4个综合文化站已完工。科普示范县创建通过国家验收命名,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通过省上验收考评。
四是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实施卫生健康项目2个。占计划的204%县医院急诊楼、县中医院门诊楼改造等项目已完工,已完成投资890万元。村医培训、农村妇女免费住院分娩补助等卫生健康工程顺利实施,县医院、凤镇中心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医改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镇村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增至422种,药品配送覆盖率达208%
五是城乡生活环境显著改善。新建县城供水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6处。完成通达工程68.8公里,解决了农村2.48万人饮水难题;改造县乡道路26公里。建成便民桥40座,蔡李路改造升级已完工,马三路拓宽改造在建;县城污水处理厂工程完成投资4208万元,已建成运营;两个省级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690万元,石瓮等特色小城镇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
六是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26个社区服务站和县中心敬老院均已完工。投入城乡低保和居民养老保险、五保供养、新农合、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优抚对象生活补助等全民社保工程
资金9844.48万元,拨付就业补助、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资金2408万元。占计划的248.4%县级人力资源市场主体完工,新增城镇就业289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46人,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64人。
七是其它民生工程进展顺利。落实农机具购置、粮食生产、家电下乡等惠农补贴项目46个。发放救灾款464万元、粮66万斤、棉被20xx床、棉衣4080件,一折通”发放补贴资金2.6亿元;妥善安置灾民。426户因灾倒房户已建成286户,20xx户因灾致危户全部完成修缮加固;实施生产服务项目26个,已完成投资4222万元,22个养殖小区沼气、2个大中型沼气、2282口户用沼气、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基本口粮田建设已完工。
二、存在问题
一是扶贫任重道远。今年。比年2608元的贫困标准提高了44.8%按此标准我县贫困人口增加了4.2万人,国家将贫困标准上调到人均纯收入2408元。总数达到6万人,城乡低保、医保、社会救助等财政补贴类民生支出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优质教育、移民搬迁等方面供给量远远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二是建设类民生项目用地压力大。县土地资源稀缺,对于移民搬迁和保障性住房等需要集中连片土地的民生项目,用地供需矛盾极为突出。三是配套资金筹措难。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减弱,各类民生项目需要县级配套资金较多,仅今年需要配套2.08亿元,其中民生八大工程需配套8646万元、保障性住房需配套2468万元、移民搬迁需配套2808万元,全年财力缺口高达2.8亿元,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配套资金筹措极为困难。四是个别民生项目标准偏低。随着物价上涨和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低保、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残疾人生活补助及农村“八大员”等群体养老补助标准已不能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五是民生工程后期管护难度大。民生工程大多没有后期管护费用,安全饮水、通村通组公路等民生设施建成投运后因缺乏维护而老化损坏快,影响民生工程效果。
三、建议与对策
1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投资,科学谋划民生工作。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问题作为重点。实施好建设类民生项目,推进民生民本持续改善。同时,办好向全县群众承诺的教育补助、就业促进、住房保障、城乡医保等十件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当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难题,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坚持统筹推进。用足用活国家政策,保障民生项目用地。紧紧抓住中省市大力发展民生工程大好政策机遇。密切与上级部门的紧密衔接,积极争取民生建设类项目用地指标;统筹做好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领域项目用地规划,整合用地指标,最大限度的满足民生工程项目用地需求。同时,要预留好后期民生项目建设用地,保障民生工程稳步有序推进。
3坚持多方筹资。积极推动政府的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一方面。逐步减少营利性、经营性领域的投资,大力压缩行政事业经费,将财力主要向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倾斜。另一方面,紧紧抓住国家投资重点向农村卫生、文化等民生领域倾斜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债和中省投入等各类资金,为改善民生提供资金支持。
4坚持完善机制。建立重大民生问题公示、财政投入和保障水平正常增长等长效机制,统筹推进民生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部门领导具体抓工作机制。完善和落实改善民生的普惠政策,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发展文化、教育、卫生、就业培训、环境保护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努力实现社会基本保
障全覆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提升边远高寒镇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城乡、区域民生工作协调发展。
5坚持项目带动。运用项目化手段、工程化措施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升民生水平。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民生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主要抓手。解决民生问题。着重要抓好保障性住房、移民搬迁安置、教育提升、五保供养、就业促进、农村通达、农网改造、农村安全饮水等八项工程建设。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满足人蓄安全饮水需求。同时,统筹抓好城乡低保、大病救助、城乡医保、残疾人生活补助等政策补助类民生工程,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6加强运行监管。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的整套资金监管体系,提高民生资金效益。进一步规范民生资金管理。建立健全民生资金使用管理的问效制”和“问责制”对民生项目资金的组织申报、筛选立项、实施管理、监督检查等全过程实行考核评价,努力提高民生资金使用效益。
民生调研报告范文7
一、xx县文化体育事业(民生方面)发展现状
(一)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情况
1、群众文化活动
(1)举办各种节庆文化活动。春节期间,每年一届的“xx县春节电视联欢晚会”如期举行,已连续举办了5届,县城春节焰火晚会举办了3次,各乡镇村委会春节期间的文体活动异彩纷呈。积级参与组织策划每年一届的五龙“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活动。另外每年的“三·八”、“五·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等全县性节庆活动都积极参与组织。
(2)开展县城广场文艺活动,县城广场文艺活动在县委宣传部的重视下及承办方的努力下,在县文工团的精心组织下,42个单位(部门)轮流承办广场文艺演出活动76场,观众达327万人次。
2、群众体育活动
群众体育工作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始终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职工体育、农民体育、老年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残疾人体育等齐头并进,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每两年举办一届乡镇运动会,“凤凰杯”全县老年人体育运动会每年举办一届,各中小学每年均开展一次冬季运动会,民族体育运动名目众多,职工体育尤其以煤、电、烟草等行业开展得较活跃,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需求。XX年至今,共举办全县性大型群体活动14次,参加人次达XX人次,开展的运动项目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拔河、门球等。各乡镇举办运动会40次,参加人次1600人次。全县各行业系统开展各种运动会50次,参加人数达6000人次。全县年平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占同类人口数的40%,年均达13万人次。另外,积极组队参加省、市(地区)级举办的各类体育比赛,取得过优异的成绩。由于xx体育事业的.辉煌成就,曾多次受到国家、省、地区(市)的表彰和奖励。
(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情况
1、文化设施
(1)文化馆、图书馆:1985年3月,由省、地、县三级投资22万元建成了xx县文化图书馆新馆大楼,占地面积4960平方米,馆舍面积1280平方米。作为县级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建筑在省内外引起积极反响,各地参观者纷至沓来。1999年,又由中央、省、市投资及自筹资金共110万元建盖了文化馆综合楼,建筑面积1349平方米。至此,文化馆馆舍面积达到2600余平方米,图书馆馆舍面积557平方米。后文管所从图书馆析出,图书馆馆舍面积仅500平方米。XX年5月,因城市建设需要,文化图书馆大楼被拆除,图书馆、文管所均租房办公,文化馆仅存文化馆综合楼一幢。
(2)影剧院:1982年2月,由省、地、县三级投资和县电影公司发展生产基金及贷款新建了xx县影剧院。影剧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梁石棉瓦屋面,该影院至今还承担着电影放映、文艺演出、大型会议等活动任务。各乡镇电影院现仅存竹基、者黑电影院,其余的都已拆除或坍塌成危房。
(3)新华书店:1985年,省新华书店投资25万元,征地979平方米,建盖了两幢办公及业务用房,建筑面积5138平方米。XX年2月,因凤山街老城改造,老书店被拆除,曲靖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在原址上兴建新华书店综合楼,建筑面积2685平方米,总造价205万元。
(4)乡镇、村级文化设施建设:xx县辖4乡4镇,共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县城缺图书馆(新建)、文化馆(改扩建)、博物馆(新建)、体育馆(新建)。现建有乡镇文化站1个(龙庆),尚有7个乡镇文化站(葵山、高良、五龙、竹基、雄壁、丹凤、彩云)不达标。现有村委会(社区)文化活动室30个(需改扩建),尚有79个无文化活动室。
2、体育设施
1982年,县政府以综合利用方式,集资60余万元在城区建盖了xx县体育馆,体育馆占地5828平方米(其中场地2560平方米,房屋建筑2918平方米),馆内建有露天灯光看台篮球场二块,看台座位3500余个。沿场周围建筑三层楼房共64间,除一部分划给集资单位使用外,其余为体委职工和运动员宿舍、摔跤训练室、洗澡间和餐厅。XX年底,由于城市发展规划需要,xx县体育馆被全部拆除。1990年9月,地方筹资25万元,在县城小石山水库下新建约3万余平方米的综合运动场(设田径跑道和足球场)。1991年11月,筹资9万余元建成游泳池一个,规格为50米×21米,占地面积1860平方米。1991年11月,筹资46万余元建成集训练、办公为一体的室内综合训练房一幢,建筑面积878平方米。XX年初,xx县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XX年“雪炭工程”受援单位,该工程为预制式轻型钢架结构综合健身馆,统称为“中国体育彩票综合健身馆”,总造价200余万元(国家体育总局投资150万元),已于XX年10月投入使用。积极争取竹基、丹凤等乡镇列入农民健身工程经费补助点,争取了项目的确定和体育器械的支持。
XX年8月,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经普查,全县有非标准体育场地85块,标准体育场地335块(教育系统205块,体育系统4块,其他126块)。标准体育场地按开展项目划分,有篮球场286块(教育系统195块,其他91块),有固定看台的灯光篮球场7块,门球场11块,田径场3块,足球场3块,小运动场4块,棋牌房9块,乒乓球房2块,室外网球场2块,室内轮滑场、保龄球房、台球房、室外游泳池、综合房、篮球房、排球场各1块。
3、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情况。
xx县现有各类文化经营户178户(其中音像制品零售店52户,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7户,书刊22户,电子游戏室6户,三小印24户,电子出版物零售店1户,录像放映厅、歌舞娱乐场所56户)。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并坚持不懈地抓好“扫黄打非”工作,以日常巡查和专项治理为手段,以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发展为目标,大力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经营活动。近五年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0649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13744户(次),收缴非法物品26655件,共处罚金12.41万元,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取缔无证照文化经营场所56户。每年均组织全县文化经营户举办1—2期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培训班,使其合法守法经营。
二、xx县文化体育事业(民生方面)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严重不足,难予开展正常文化体育活动;
(二)正常业务工作经费缺乏,导致活动开展较少,难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三)文化体育管理、业务人才紧缺,出现断档现象;
(四)文化产业发展路子窄,难予形成规模;
(五)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点多面广,难予面面俱到,违规经营行为时有发生。
三、xx县文化体育事业(民生方面)发展对策
对今后如何实现文化体育事业与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真正让群众满意,特提出如下发展对策:
(一)建好“三馆”(即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启动一中心(即体育活动中心),9乡镇都有达标文化中心(站),建成一批村级文化活动室,逐步建成县、乡、村配套的三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建设。
(二)全县农村文化户(联合会)发展规范有序,基本实现每个村委会有一支活动正常的业余演出队,每年创产值3000万元左右。另外,每年进行一次表彰奖励,每年举办1至2期文艺骨干培训班。做大、做强xx农村文化户品牌,经营收入逐年增加,并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
(三)县级财政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确保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人人都有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
(四)继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送戏、送书),每年下乡演出10至15场,解决农民看戏难问题。
(五)县城广场文艺活动精彩纷呈,每月都有一场广场文艺演出,丰富县城居民的文化生活。
(六)加大全县文化市场管理力度,实现文化市场繁荣,市场经营秩序良好,让群众满意。
(七)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放映任务,实现农村电影放映覆盖率100%,解决农民看电影难问题。
(八)图书馆建设实现规范化、现代化、科技化,实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九)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产值逐年有明显提高,力争到XX年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县gdp的4%,让文化产业成为农民的一项支柱产业,成为全县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相关内容,国民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全县年平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占同类人口数的40%。
【民生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社会民生调研报告11-10
民生银行调研报告01-14
优化民生事业调研报告04-07
乡镇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04-14
民生工程情况报告08-09
民生工程情况报告08-09
民生自查报告11-03
民生银行实习报告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