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雷霆的成语解释

时间:2022-08-01 17:35:09 成语大全 我要投稿

大发雷霆的成语解释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发雷霆的成语解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解释:

  霆:暴雷;雷霆:震耳的雷声。形容大发脾气;高声怒斥别人。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秀才大发雷霆。”

  成语繁体:大發靁霆

  成语简拼:DFLT

  成语注音:ㄉㄚˋ ㄈㄚ ㄟˊ ㄊ一ㄥ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大发雷霆动宾式;作谓语;指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辨析:(一)大发雷霆和“怒不可遏”。都形容非常愤怒。但大发雷霆重“声”不重“形”;多形容发怒时高声斥责;“怒不可遏”重“形”不重“声”。形容愤怒的感情上不可遏止地显露出来。

  (二)“暴跳如雷”和大发雷霆;都形容大发脾气。但“暴跳如雷”形容愤怒的情绪是从跳脚的动作中表现出来的;大发雷霆是从声音上流露出来的。

  近义词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怒形于色、怒不可遏

  反义词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和颜悦色

  成语例子:不知说了一句甚么话,符老爷登时大发雷霆起来,把那独脚桌子一掀。(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回)

  英语翻译:fall into a violent passion

  日语翻译:糒癪玉 (かんしゃくだま)を破裂 (はれつ)る,かんかんに怒 (お)る

  俄语翻译:метáть грóмы и мóлнии

  其他翻译:<德>in Wut geraten

  成语谜语雷雨天

  成语故事: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建都建业。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想与东吴结成同盟。孙权封他为燕王,没想到公孙渊出尔反尔,杀了吴国派去的使臣。孙权听后大发雷霆,准备出兵渡海讨伐公孙渊,被大将陆逊等劝止。

  拓展内容:大发雷霆的成语典故

  霆: 响雷。源自《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229年,孙权称帝,立国号为吴,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建都。此时的魏国国君魏明帝曹睿(ruì)是个声色犬马的庸才之辈,把国家治理得每况愈下,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见此情形,便悄悄地与吴国结成同盟,孙权封公孙渊为燕王。可是辽东和建业相距太远,公孙渊担心自己事情一旦败露,被魏国进攻,吴国帮不上忙,所以又考虑和孙权结盟并非上策,于是背弃盟约,杀了吴国派来的使臣。消息传到吴国,孙权大怒,打算立刻令大军渡海出征,去讨伐公孙渊。吴国大将陆逊马上呈书劝谏。信中说: 公孙渊依靠要塞,背信盟约,杀我使臣,此种做法十分令人愤恨。但是现在天下形势复杂,群雄争斗,如果小不忍而大发雷霆之怒,恐怕难以完成夺取天下完成统一大业的.目标。自古以来干大事的人是不会因小失大的。孙权认为陆逊提的意见很有道理,便放弃了讨伐公孙渊的计划。

  后人据此引申出成语“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发雷霆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孙权在建邺(今江苏省南京)称帝,国号为吴。吴国占据着江(长江)南大片土地,且兵多将广。公元232年(孙权嘉禾元年),魏国的辽东太守公孙渊派宿舒、孙综为使者联吴,与孙权结为同盟。同时献来貂、马等礼物。孙权大喜,封公孙渊为燕王,并派张弥、许晏、贺达等人带领一万人马和金银财宝,从海上送给公孙渊。当时东吴的大臣们都反对孙权的这种做法,认为公孙渊不可信。但孙权根本不听劝告。公元233年,公孙渊背弃盟约,杀了吴国使臣,将其脑袋送给魏国,并改编了吴国派去的一万军队。孙权得知大怒,道:“我年已六十,竟受了这种人的骗,实在叫人气不过。我不将公孙渊消灭,就没脸见人!”这时上大将军、右都护陆逊上书孙权劝阻说:“公孙渊凭借地势险固,杀了我国的使臣,实在令人气愤,以至陛下这样生气,要派军队渡海征讨而不顾后果如何。现在,天下风云变幻,群雄争斗。如果不能忍耐令人气愤的小事,而象震耳的雷声一样高声怒骂(原文是“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这使我十分不解。我听说,欲行千里的人,不能半途而废。想要干统一天下的大事,决不能因小失大。只要完成了统一的大业,公孙渊的仇还怕不能报吗?”孙权听从了陆逊的劝告,决定不去攻打公孙渊。

  后来,人们把“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引申为“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

【大发雷霆的成语解释】相关文章:

大发雷霆成语解释09-26

形容夏天的成语及成语解释04-13

关于春天的成语及成语解释03-24

瘠己肥人成语解释及成语接龙10-19

形容很多的成语及成语解释02-28

读书的成语及解释04-25

采兰赠药的成语解释07-03

门可罗雀成语解释07-04

授手援溺成语解释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