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前言
蛤蟆先生也许是很多人羡慕的样子,家里有个大庄园——蛤蟆庄园,是个富二代,不愁吃穿,爱开跑车,还非常幽默,是朋友们的开心果。风度翩翩、多金帅气也许就是他的代名词。但是他却——抑郁了。原来光鲜亮丽只是表象,内心有多么脆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最后在苍鹭医生的帮助下,慢慢地重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认清自己、接纳自己、改变自己
听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时,还是在很久以前,听名字,有点像类似儿童绘本的儿童书籍,而事实上,其实这是一本非常深刻的,针对成人的心理疗愈书籍。
分享下书中的两个比较印象深刻的观点:
Part 1
人生的3个状态
书里说到,一个完整的人生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状态。
这里说的儿童、父母与成人,并不是指时间维度
这是三种不同的心理状态,而这三种状态分别有儿童、父母、以及成人的特点
1.1 什么是儿童自我状态?
行为和感受表现得像个孩子,有时候笑得像个孩子,或者像孩子一样委屈,指的就是如此。儿童自我状态是由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括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比如:快乐,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当一个人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会下意识的进入到童年时期的状态,例如小时候面对父母的批评责备等,悲伤委屈的情绪一下子就涌现出来,下意识用童年时的习惯作出反应。在这种状态下,他会本能地顺从和依赖他人,就像顺从和依赖父母一样。
1.2 什么是父母自我状态?
行为表现得和父母一样,爱批评人,愤怒,严厉。对别人说教,对别人管束,强迫对方按照自己的方法行事等等
处在父母自我状态的人,总是喜欢挑剔别人,甚至挑剔自己。当一个人处在父母状态时,会利用儿时父母对我们自己说教时,传授给我们的认知和价值观,来想方设法让别人接受我们的想法。
1.3 什么是成人状态?
成人状态,指的是此时的自己非常冷静、理性。没有陷入童年的伤感等情绪,也没有陷入说教的父母状态。我们此时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较理性的看待问题。
这三个状态并没有好坏之分,仅仅是代表一个人此刻的状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成人状态,人在理性的状态下,才能学习到新东西,接受新的事物。而在其他两种状态下,往往对新事物是排斥的。
1.4 怎样才能进入成人状态呢?
认识你自己。你需要不断思考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你该如何才能到那里去。
想清楚明白之后,你知道自己想变成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做什么事情。这样你的头脑和行动都会重归平静和理性,重新获得力量
祝愿你我,都能用“成人的状态”去面对自己,成就自己。
Part 2
人生的4个坐标
人生的四个坐标,你选择的坐标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好我好”是我们奋斗的终极目标。
书中提到了两个问题:
你是怎么看自己的?你好吗?第二个问题是:你是怎么看别人的?他好吗?
由这两个问题衍生出了四种人生坐标
2.1 我好,你不好
他们习惯于责怪他人,觉得别人不如自己,具有天然的优越感,这种性格属于比较偏执的人格,通常出现在机构同事之间,上下级间,这种人格的偏执,严重时会导致杀人或伤人,或者是自杀,这种性格的'人一般是不会抑郁的,他自杀是出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这种心理定位。
2.2 我不好,你好
此类人自我价值感比较低,习惯于自责,贬低自己,这种性格的人,还处于一种悲伤的儿童状态,容易出现抑郁和自杀,这种坐标的人格和“我好你不好”的人格处于相爱相杀的状态。
2.3 我不好,你也不好
处于这个坐标的人更确切来说是“犯罪者”,既自卑又自大,既自我贬低也攻击他人,情绪反复无常,很容易产生报复社会的行为。
2.4 我好,你也好
这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选择和承诺。你相信自己是好的,更相信别人是好的,通过行为和态度,持续对自己和别人展现美好。
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用特蕾莎修女的一句经典名言来理解:
“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别人。爱生命里一切需要爱的事物,无需理由。哪怕生命微小到只是一根细小的灯芯,燃烧了,就能照亮自己,也能照亮他人。甚至,你还可以尝试去照亮一个世界。”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09-15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8-05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4-1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800字09-13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锦集01-26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精选20篇)03-28